第一千一百三十六章 帝國

鐵是什麼,是刀劍!

血是什麼,是犧牲!

一個領袖、一個聲音、一個意志再配以鐵與血,這不是法西斯主義是什麼?

那麼一瞬間,周士相甚至懷疑這個羅倫是不是和他一樣,也是一個時空穿越者。

這一次,周士相的呼吸變得急促起來。

他面無表情的看着羅倫等人,心裡卻在思索,是什麼導致眼前這些年輕的軍官竟然產生了法西斯主義的念頭,或者說是雛形。

很快,他意識到,也許,這一切,是他一手造就。因爲太平軍,本來就是完全以漢人爲主導的軍事集團。這個集團從誕生之初就致力於推翻滿清暴政,恢復本民族的榮光,爲此,不惜犧牲,這,不是民族主義又是什麼?

滿清入關之後,以屠刀威迫包括漢人在內的所有民族臣服,太平軍,在反抗的同時,也同樣揮舞着屠刀。但顯然,周士相不是一個極端民族主義者,他從來不認爲血緣纔是漢族的唯一維繫和證明。

太平軍中,有爲數不少的非漢族將領和士兵,如滿州人蘇納、蒙古人鄂多等,整個軍中,滿蒙士兵數量不下萬人。除了滿蒙官兵外,以廣西僮人(壯)、湘西土人、苗人爲主的三個狼兵鎮同樣存在,數量更是達到了兩萬餘人之多,其餘嶺南各族參加太平軍的士兵也有數千人之多。

這些非漢族官兵從加入之初起,就被周士相一視同仁,從來不曾歧視過他們。在廣西時,更是提出了“僮漢一家”、“土漢一體”、“苗漢同源”等口號,對於當地的非漢族武裝,願意追隨太平軍抗清的,周士相一律歡迎,又命令各地官府將那些自願下山接受官府管治的少數民族視爲新漢人,給予他們和漢人一樣的政策待遇,鼓勵他們參軍,並且設立學校對他們進行教化。

識漢字、讀漢書、說漢話、過漢節、穿漢衣,改漢名,只要做到了這六個條件,周士相便承認他們是漢人,並將原各土司管轄地區改土歸流,大力宣傳炎黃子孫這一概念。對於歸化積極的新漢人更是給予褒獎,對於那些爲太平軍出過力的原土司,也是不吝官爵封賞。

只要願意接受漢化,那他就是漢人,子子孫孫都是漢人。反之,那就嚴厲鎮壓,徹底消滅,這就是周士相的民族觀。

這個民族觀和過往以血緣劃分是否爲漢族大大不同,但此舉的效果卻是十分明顯的,具體到軍中,那些無比忠誠,以漢人爲傲的滿、蒙、苗、壯、土等原各族官兵就是最好的證據。

漢族本來就是這個時代最優秀的民族,擁有這個時代最先進的文明。將那些被土司欺壓的各族百姓解放出來,吸收進漢族,是周士相對各地官府的基本要求。以先進融合落後,而非以落後取代先進。以漢族爲主體,吸納各地百姓,不再區分民族,從此皆是漢人。

而爲了整合力量消滅滿清,周士相重用的是軍隊體系的將領,哪怕那些文官,也被軍隊所左右。從前的軍部、齊王府到現在的大都督府,無一不是以高度集權的方式代替從前的文官制度,軍隊的意志和發出的聲音儼然就是整個定武朝廷的聲音。這,顯然就是軍國主義。

民族主義和軍國主義結合,不是法西斯是什麼?

太平軍的利益就是整個大明朝的利益,那麼,一切以軍隊爲先,必然會讓軍隊產生法西斯主義的萌芽。

法西斯到底是對還是錯,周士相不好評價,因爲他現在的所作所爲就是這個主義的具體體現。

一切爲了本民族!

但歷史告訴周士相,法西斯主義是一頭惡獸,它的出現會讓一個國家產生天翻地覆的變化。因此,如果他放任軍隊繼續籠罩在法西期幽靈之下,終有一日,這頭惡獸或許會反噬它的主人。

但,不可否認的是,現在,法西斯主義的精神理念極其否合現在的中國,符合漢族這個遭受重創的民族。

沒有人能比周士相更能體現異族入侵對於中國的危害,因此,如果自己的所做所爲真的就是法西斯精神,自己的部下們過早覺醒了法西斯這頭巨獸,周士相依舊不會改變。因爲,太平軍現在和在未來相當長的一段時間內,都是漢族的先鋒隊,這支軍隊努力的一切,就是爲了漢族,爲了中國!

退一萬步講,任何政體,任何主義的產生,都是因爲有合適它成長的土壤。有需求,纔會有供應。

周士相很清楚,眼下他需要法西斯主義,或者軍國主義來幫助他消滅滿清,統一中國,進而爲漢人在這個世界獲取更大的土地和利益。所以他不會干涉這些年輕軍官們心中隱藏的那頭巨獸,甚至,日後,他還要將那頭巨獸放出來。

中國從來不缺少英傑,巨獸能被放出,也能被收回。周士相相信,後人不會比自己蠢。

他能做的就是爲後人留下一個帝國,一個重振漢人榮光的帝國。

........

羅倫等十個學員依舊在風雨中跪着,只是他們的大帥卻在風雨中離去了。

周士相沒有給羅倫他們任何答案,雖然他知道,陸軍大學發生的這件事很快就會傳遍整個江南,整個南方,乃至整個中國。但他依舊沒有就此做出任何讓部下們欣喜鼓舞的舉動。

如同從前一樣,沒有人知道他們的大帥此刻心中到底在想什麼。隨行的文武只知道大帥在上馬之後,突然回首看了眼仍在風雨中跪着的羅倫等人。

收回讚賞的視線後,周士相對身邊的瞎子李吩咐了一句:“那小子挺有種的,你給新一軍的馬鷂子說,讓他留個旅校的位子。”

“哎!”

瞎子李答應下來,大帥叫留個旅校的位子,顯然是留給那羅倫的,這小子看來入了大帥眼了。想到此處,瞎子李不禁心熱,莫不是大帥真的決定稱帝了,要不然怎麼對羅倫那小子這麼青眼有加。

“大帥,那...”

瞎子李想趁熱打鐵,別人不敢問,他卻敢問。可他剛開口就被周士相瞪了一眼,不由將後面的話硬生生的收進了肚中。

“回去。”

周士相一揚馬鞭,座騎迎風而去。

......

大都督府中,首輔郭之奇已然怒不可遏,因爲周士相給他看的那些稟貼中所說的士紳惡跡,實在是天理不容。

郭之奇手中拿着的是江淮經略使司衙門的奏報,稱宿州一帶的地主但凡下鄉,佃戶便要獻上自己的妻女供其淫樂。一些地主要是看中佃戶的妻女,便以服役爲名,將人召至家中隨意糟蹋。

淮安有個叫程萬友的地主,名下有良田一萬餘畝,姬妾百人。此人好淫,遠近婦人受其污者,莫點其數。曹縣大地主王凱臣擁有土地數千畝,他看中的佃戶女性均爲其所糟蹋。

除了地主士紳外,一些和尚也是目無王法。如蘇北有座和壽山寺齊名的寺廟,寺中的和尚往往有妻妾多人。揚州高郵聖壽寺的和尚更是個個尋花問柳。當地俚語:“廟前廟後十八家,都是和尚丈人家。”

單是地主糟蹋佃戶妻女、和尚毀人清白還不足以讓首輔大學士震怒,讓他稱得上暴怒的是不但是江北的地主,江浙等地也有士紳竟然公然宣稱對佃戶的妻女擁有“初夜權”。他們名下的佃戶若是娶妻,首先要讓他們睡過,然後佃戶方能帶回家同房。

一些無恥文人還說這是請老爺破瓜,是佃戶們上輩子修來的福氣。老爺破瓜後,他們就能走好運。要是不給老爺破瓜,他們就永遠惡運加身。

一些佃戶因爲無法反抗有地位、有金錢、有話語權,和官府勾結的地主士紳,不得不忍氣吞聲。爲此,一些地方竟然和當年蒙元時期一樣有“摔頭胎”的習俗。

“簡直是混賬!大明開國兩百多年未聞此惡事,今日,這惡事卻死灰復燃了!”

郭之奇越想越氣,重重拍在案桌上,要是地方上的士紳人人都如這些地主一般,那大明的百姓豈不是生活在水深火熱之中。

“閣老生這麼大火做什麼?”

周士相推門進來,因爲急着和郭之奇見面,身上淋溼的衣服尚未更換。

“這些都是真的?”郭之奇指着桌上那一堆稟貼問道。

“想來他們還不敢騙我。”

周士相從地上撿起一份從桌上掉落的稟貼,“閣老是不是覺得奇怪,從前沒有這些事,現在卻有了?”

“殿下坐下說話。”

見周士相身上還穿着溼衣服,郭之奇忙要他去換了,免得生病。周士相說不妨事。

“一開始我也不信,可後來卻不得不信,因爲這是人之常情啊。”

“何以這麼說?”

“閣老可曾聽聞劣幣驅逐良幣說?”

郭之奇一怔,讓周士相細說。周士相當下將劣幣驅逐良幣的道理簡單說了,還拿銅錢舉了例。郭之奇一聽就明白這其中道理,但這事和那些稟貼所說有什麼關係。

周士相搖頭道:“好人死光了,自是壞人當道了。甲申以來,北方也好,南方也好,真正的賢明紳士,心懷家國天下、有良知不胡作非爲的士紳大多抗清而亡,剩下的那些人,閣老說他們是好人還是壞人呢?”

郭之奇聞言不以爲然道:“也不能一杆子將一船人都打翻吧。”

周士相點了點頭,道:“閣老說的對,餘下之人自不全是壞人,可壞人在這些人中爲數卻多了起來。我朝皇權不下鄉,只到知縣這一層,鄉村都是由這些地主士紳管治。天下太平,國法嚴明,吏治未崩壞時,縱有惡紳劣豪,也斷不敢如此胡作非爲。可這天下一旦崩壞,閣老以爲這些既無氣節,又無良知的惡紳劣豪會做什麼好事嗎?”

說完,周士相將手中的稟貼扔到桌上,續道:“蘇北之地也是文風很盛的地方,按理怎麼也不會出現程萬友、王凱臣這等人,但事實卻是這種人現在佔了多數。我可是聽說了,當地的佃戶如果討妻子,不在新婚第一夜將妻子送到地主老爺牀上,可是大逆不道的事。更會被人指責爲不道德,試問閣老,這種事如何就不道德了?***女又怎生就成了道德之事?恐怕聖人不是這樣教誨世人的吧。”

“這...”

郭之奇只覺心中一團火無處可泄,這些士紳怎就如此厚顏無恥了!

“浙江有個姓張的地主,崇禎年間的舉人,因爲向清軍密報過蒼水公的行蹤,所以被我的兵捉了關在當地的祠堂中。因爲左近尚有清軍散兵爲禍,所以那些兵便讓這張姓地主的佃戶來看押他,他們去剿那些清軍散兵。不想,夜裡這佃戶卻用棍子把這張姓地主打死了,後來審問才知道,原來這佃戶的媳婦娶過來的頭夜就被這位地主睡了,後來生了一個男嬰,因爲覺得長得不像,便活活摔死了。結果這地主把佃戶的兒子抓去,活生生打死。你說,這事慘還是不慘?”

“該死!”

郭之奇真是惱到極點了。

周士相也是嘆了口氣,續又撿出一份,道:“這張稟貼上說常州武進地主單某家的佃戶陳某,因爲兒子大了要帶媳婦,因沒有錢便向單某商量。閣老可知,這單某是怎麼說的?”

“如何說?九出十三歸不成?”

郭之奇下意識以爲這單某肯定趁機放高利貨,因爲這是地主斂財的不二手段。可週士相卻搖頭道:“若是如此,倒也不無恥。那單某乃是對陳某說,讓他不要愁,娶媳婦的事他肯定幫忙,但這新兒媳帶進家來,頭一晚上卻要讓他去。單某說的明白,陳某要是應了這事,那便是陳家賺了大便宜,因爲陳某就是不答應,他只要開口要他兒媳了,陳某還敢不給嗎?”

“這是什麼道理?!”

郭之奇也是怒極反笑了,這單某當真是無恥,憑什麼他開口要人家兒媳,人家就要給!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因爲這單某乃是地主士紳,對於佃戶而言,他們就是官,是天,誰敢不從!”

周士相冷笑一聲,“要說起來,單某還是好的,總還是願意借錢給佃戶討媳婦,和安慶的宋舉人比起來,他算是大大的善人了。”

“聽殿下的口氣,這宋舉人怕是大奸大惡之徒了。”

“這宋舉人已然非大奸大惡可以形容了。他家佃戶王某娶妻,宋某當夜就闖進王某家中糟蹋了其妻,王母勸阻,被其命令家丁勒死。這宋舉人家中婦人僱工,老的也好,醜的也好,俊的也好,甚至於滿臉是疤和麻的,都被他糟蹋,美其名曰‘嘗新’。”

“當真有這等無法無天之徒!”

“我所說的樁樁都是真事,這裡的稟貼也件件爲真,閣老若是不信,可使人去查。除了作惡地方的,更有勾結滿清,出賣我抗清義士的。”

“爲何從前沒有這些事?”

。。。。。。。

“如何說?九出十三歸不成?”

郭之奇下意識以爲這單某肯定趁機放高利貨,因爲這是地主斂財的不二手段。可週士相卻搖頭道:“若是如此,倒也不無恥。那單某乃是對陳某說,讓他不要愁,娶媳婦的事他肯定幫忙,但這新兒媳帶進家來,頭一晚上卻要讓他去。單某說的明白,陳某要是應了這事,那便是陳家賺了大便宜,因爲陳某就是不答應,他只要開口要他兒媳了,陳某還敢不給嗎?”

“這是什麼道理?!”

郭之奇也是怒極反笑了,這單某當真是無恥,憑什麼他開口要人家兒媳,人家就要給!

“道理就是這麼簡單,因爲這單某乃是地主士紳,對於佃戶而言,他們就是官,是天,誰敢不從!”

周士相冷笑一聲,“要說起來,單某還是好的,總還是願意借錢給佃戶討媳婦,和安慶的宋舉人比起來,他算是大大的善人了。”

“這宋舉人已然非大奸大惡可以形容了。他家佃戶王某娶妻,宋某當夜就闖進王某家中糟蹋了其妻,王母勸阻,被其命令家丁勒死。這宋舉人家中婦人僱工,老的也好,醜的也好,俊的也好,甚至於滿臉是疤和麻的,都被他糟蹋,美其名曰

“我所說的樁樁都是真事,這裡的稟貼也件件爲真,閣老若是不信,可使人去查。除了作惡地方的,更有勾結滿清,出賣我抗清義士的。”

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三十章 丁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更新說明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
第八十二章 天窗第八百零四章 興大獄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鄭芝龍必須死第八百二十六章 孔四貞第二百七十三章 糧食第九百三十七章 兩虎相爭 大清得利第五百三十八章 廣東蠻子進展太快了第一千一百六十五章 塵埃落定第六百四十五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五百七十五章 點驗首級第六百零七章 便宜爹的難處第七百六十六章 永曆歸國 上第七十三章 正軌第九百四十四章 治家不嚴 何以治國第九百四十章 督師之苦第十七章 豪傑第二百一十四章 鏖戰第五十八章 存亡第一千七十四章 打進北京城,快活幹一場!第四百零九章 權力是味春藥第一千九十六章 錦衣內衛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四百六十四章 利益集團第一千九十四章 不謀財 不佔地第296 漢軍8大家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放下武器,送爾歸國第634章 賊秀才不過第2個李定國第九百一十章 福臨就在那!第六百七十一章 安南第三百三十章 唐王也可當皇帝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二十一章 逃命第三百七十一章 愛新覺羅家的女人第四百三十一章 蓬洲千戶所第六百七十三章 保家衛國第五十七章 買賣第七百四十二章 本王親自去抓張煌言!第五十九章 開刀第七百九十八章 強渡第二百六十三章 滿兵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等着南京大亂嗎?第五百六十七章 爲了活下去第二百二十四章 僞帝之女第七百五十五章 金陵 三第一千七十三章 天下本來是咱闖營的!第五十三章 別追第291章 賊秀才不是李定國第九百六十六章 怎麼,你不賣?第六百四十三章 爲了旗人姑奶奶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一百二十二章 蚊蟲第五百六十三章 寧殺錯 不放過第一百六十三章 攻守 2第八百三十三章 砍馬腳第三十章 丁口第八百四十七章 嚇死你們第三百六十九章 大事不妙第八百一十五章 殺豬傳統第三百二十六章 人心真難逆?第八十七章 香山第八十九章 措施第二百零二章 跑單第三百一十二章 和我比跑得快?第八百零三章 圖利而降者,殺第三百一十四章 陳公,我爲你報仇第五百一十七章 晉王最怕什麼第八百八十二章 吳三桂反了!第四百三十三章 狼狽爲奸 下第八百二十八章 共飲長江水第八百三十一章 刀要見血第五百五十一章 不顧一切搶糧食第三百九十章 易幟反正 下第三百二十九章 還有個唐王沒死第633章 北伐軍的組建第四百三十四章 濫殺放血第一百三十四章 投降第三百五十一章 生是漢人 死是漢鬼第四百零八章 太平軍四鎮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法西斯的幽靈第八百八十七章 一切沒有結束更新說明第八百七十九章 三灣大火第二百二十五章 誓言第一千一百九十三章 滿江紅 大結局第三百零三章 搶糧食第二百零七章 兄弟第八百二十九章 戰鼓捶響第七百七十六章 安慶羣英會第九百九十八章 因爲晉王,所以我們在!第六百九十七章 亂世用重典第九百三十三章 盛京八旗入關第五百二十六章 永曆朝官收容隊第三百八十章 就是這個車輪第619章 總督大喜!第九百一十八章 江淮經略使第一百零四章 奪城第九百零四章 大哥,你告訴朕怎麼辦第四百五十二章 分崩離析第626章 恭請唐王監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