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7章 陳宗輝的故事(4)

“你這小子還一套一套的。”副書記在電話那頭笑着說,“隨你吧。”

陳宗輝在過道里站着,想起老幹部訴說的往事,往事中充滿了矛盾、競爭,甚至充滿了看不見的你死我活。他向遠方眺望,城市沒有遠方,城市的遠方被一幢幢建築擋住了,就像機關沒有波瀾,機關的波瀾被一個個彬彬有禮遮蓋住了。

“小陳,你來一下。”副書記在樓道的那一頭喊。

陳宗輝走過去。

“你後來沒有給局長打電話?”副書記問。

陳宗輝點點頭,說:“沒有。局裡,我就給您打過電話,還有就是給老幹部電話拜年。”

“沒有打也好,否則局長說不定還以爲是個‘陰謀’。”副書記笑着說。

陳宗輝問:“陰謀?”

“小陳,你覺得換一個部門怎麼樣?”副書記轉過話題說。

陳宗輝的心突地一跳:“換?換到哪裡去?”

“到辦公室來,怎麼樣?”副書記問。

陳宗輝的心又是突地一跳:“辦公室?爲什麼?”

“我有一個考慮,你和辦公室的林和平換換。”副書記說。

林和平是前年由省領導介紹來的碩士生,學的是財經專業。局裡對他寄予厚望,先把他安排到預算處。但是他既沒有工作熱情,似乎不屑與比他學歷低的人打交道,又缺乏工作能力,好像才華都在考試的時候用完了。局裡就把他放到局辦公室,讓他做一些事務工作,他又專業不對口。礙於省領導的情面,如果局裡不是實在沒有辦法,不會輕易動他。

陳宗輝當然想去局辦公室,但是他突然覺得不能答應副書記。如果答應了,別人就會說,他在老幹部處的一切做法都是爲了改變環境,還會得罪林和平——得罪林和平並不怎麼可怕,可怕的是林和平是省領導介紹來的。而且,他在老幹部處沒有競爭對手,顯不出誰高誰低,一到辦公室,和其他人一比,他這個新手盡是不足之處。這時候,一個念頭從非常隱秘的地方跳了出來:局裡不可能把林和平換到老幹部處的。林和平從預算處到局辦公室,不算被貶。因爲一個是業務部門,一個是行政部門,兩個部門都能發展,而且在機關工作,行政部門的發展可能還會快一些,但是從局辦公室到老幹部處就不一樣了,省領導不會不管。與其將來調不成反而被動,不如現在不答應副書記。緊接着,一個更隱秘的念頭,像閃電一樣劃過漆黑的天幕:局裡不是真的要給他換工作,而是在試探他是否安心在老幹部處。他非常驚訝自己怎麼會在瞬間有這麼多、這麼深的想法,並且能立即作出判斷和結論。

“李書記,我不是不服從組織。我知道您把我調到辦公室是爲我好,可是,老幹部的工作我剛上手,還是讓我再幹一段時間再說。”陳宗輝誠懇地說。他很奇怪自己怎麼突然就能流利地說出這麼多得體的話。他以前不是這樣的。他繼續說:“我在老幹部處,只要手腳勤一些就行了,到辦公室就不一樣了,要動腦子的,我一沒有幹過,二學歷又低。”

副書記點點頭,又搖搖頭,說:“我和局長已經商量好了,局長也許已和林和平談了。”

“又沒有公佈,改還來得及。”陳宗輝說。

副書記想了想,平和地說:“你要有思想準備。在老幹部處,是難有發展的。至少,在相當長的時間裡,局裡不會從老幹部處提拔幹部,否則也不會由我兼任處長。”

“我才工作,談不上什麼發展。”陳宗輝說。副書記把話說得很直,讓他有些靦腆,這靦腆正是他現在最需要的,靦腆使他在副書記面前更顯得單純。他說:“發展不發展是以後的事,我還是先做些事情吧。”

陳宗輝的態度出乎副書記的意料。副書記點點頭,去局長室,局長正在接電話。

“李書記,你和他說啦?”局長放下電話問。

副書記笑着說:“說了,剛說。”

“怎麼樣?”局長問。

副書記把他和陳宗輝的談話重複了一遍。

局長想了想,說:“那就先這樣吧。”

副書記剛出辦公室,陳宗輝就覺得自己也許想得太多了。他從前沒有這樣複雜。他在老幹部處賣力地幹,就是希望有一天離開老幹部處,沒想到機會來了,他卻輕而易舉地放棄了,是老幹部處給了他一次機會,又是老幹部處讓他失去了一次機會。他有些後悔自己的選擇。但他又想,既然存在那麼多的可能,就不能不考慮,或許還有更復雜的可能存在着,只是因爲他的不成熟而沒有考慮到。

幼稚有幼稚的快樂,成熟有成熟的悲傷。幼稚是隻看見好處看不到陷阱,快樂中隱藏着萬一陷進去的悲傷。成熟把好處全當成陷阱,悲傷中隱藏着很難陷進去的快樂。陳宗輝既爲過早地失去幼稚而悲傷,又爲自己過早地得到成熟而快樂,如同一個少年既傷心過早地失去童貞,又高興過早地得到情愛。

老幹部處在樓層的頂頭,平時很少有人過來。那些說說笑笑的聲音,到隔壁的綜合處就拐彎進屋。外面來辦事的人不熟悉局裡各部門的佈局,有時候會沿着樓道走過來。他們看看辦公室,又看看門框上方“老幹部處”的牌子,會再看看辦公室裡的年輕人,嘴裡含混不清地自言自語:

“哦,老幹部處。”

陳宗輝在這些話中曾經自慚形穢,好像自己來路不明,有許多值得懷疑的地方。後來他習慣了。他雖然在老幹部處,但這是在市局,和他相比,許多人是在基層,他已經勝了一籌。人就是要不斷調整自己的心態,使自己不斷適應環境,直至最後想辦法去改造環境。他覺得很少有人過來是一件好事,在寂寞中可以做自己的事情。他把成人高考的書籍放在抽屜裡,沒有人的時候就看。他想,趁年輕,在老幹部處多坐幾年。坐吧,坐個三年五年,一切都會有的,至少他可以完成“專升本”。

陳宗輝看了一會兒書,心思跳到書外。他又想起林和平的事。事情雖然沒有辦成,但從這一件事上能看出局領導已經注意他了,不然不會把他從無關緊要的老幹部處往局辦公室這樣的核心部門調。他直想笑。一個大專畢業生,才工作半年,又沒有什麼後臺,卻已經被領導注意了,這不容易的,這要付出多少心血!想到不被當一回事地安排到沒有人願意來的老幹部處,想到自己的處處小心翼翼、勤勤懇懇,他沒能笑起來,下意識地摸摸鬍子。

陳宗輝遇到林和平,還是像往常一樣先打招呼,林和平也還是和往常一樣點點頭。林和平似乎從來沒有把陳宗輝這個大專生放在眼裡,陳宗輝也從來沒有想到,自己會和林和平這個碩士發生什麼關係。但現在不一樣了,領導的一個想法把他們聯繫到一起。雖然沒有產生什麼實際後果,陳宗輝還是覺得,他是失敗的成功者,林和平是成功的失敗者。只要願意,他就是在局辦公室,碩士林和平就是在老幹部處。

三月開全國人大會議。因爲要換屆選舉,涉及國家領導人的人事變動,又因爲要討論並決定機構改革的問題,涉及千家萬戶,會議在召開之前就有許多說法或者謠傳,所以這次大會特別引人注目。市財政局局長是全國人大代表,又是市裡最年輕的局長,會議結束後,財政局肯定是全市改革力度最大的單位,所以財政局的人比誰都關心這次大會。大家每天晚上都注意收看電視,每天早上都注意收聽收音機。有一天,中央電視臺播放各省分組討論的情況,大家看見局長了。局長穿着藏青色西服、天藍色襯衫,打着素花領帶,胸前彆着代表證。他正在做筆記。鏡頭掃過去後又切換回來,這一次他在發言。他兩手扶着茶杯,似乎在嚴謹中夾雜着拘謹,不像在局裡講話騰出一隻手做手勢。他在局裡講話的時候很會用手。遺憾的是沒有他的聲音,他和許多人是播音員聲音的背景。

局長回來後,根據市委市政府的部署,立即進行機構改革試點。市財政局十一個處室將合併、調整成六個處室。各處室定編定員,處室領導競爭上崗。全局八十二人,將有二十四人分流,分流人員將參加再就業培訓,爭取在一年半內到達應該去的崗位,培訓期間待遇不變。

市委書記在動員會上說:“市財政局的改革,一切按改革方案進行。分流的同志,要根據自己的特長,認真參加再就業培訓,不要到處喊冤叫屈,也不要到處找關係、走後門。我可以代表市委市政府領導表個態,我們絕對不爲某個人寫條子、打招呼。我們也希望,財政局的領導同志不要理睬任何走後門的條子、說情的電話。財政局的改革方案,是市委市政府批准的,也得到了省委省政府主要領導同志的同意,因此,希望財政局大膽改革。如果改革中出了問題,責任由市委市政府承擔。”

市委書記最後用手指點着桌子說:“請大家想想,市財政局有八十二個在編人員,還有二十七個從基層單位借用的人員。一個局就有一百零九個人在吃財政飯哪同志們!那麼全市這麼多部委局辦,有多少人在吃財政飯?不改革行嗎?”

市財政局像被誰用竹竿捅了的馬蜂窩,大家狂飛亂舞,找不到頭緒。在沒有結果之前,誰都可能分享到改革的甜頭,誰也都可能經受改革的陣痛,問題是誰都想分享甜頭,誰都不想經受陣痛。亂糟糟的幾天過去了,一些估計自己在分流之列的中年人開始罵罵咧咧,從局裡向上罵,一直罵到中央,再從中央一直罵回局裡。他們想讀書,趕上“文化大革命”;想當工人、當兵,趕上上山下鄉;想多生一個孩子,趕上計劃生育;好不容易回城擠進機關,熬到該提拔了,趕上幹部要知識化、專業化;孩子上學了,趕上“並軌”,要交委培費;正是有病可生的年齡,趕上醫療制度改革;急需房子,住房制度改革;萬念俱灰,只剩下想安心工作、養家餬口,又趕上分流。他們人到中年,上有老,下有小,中間還有一個眼看也要下崗分流的老婆或者丈夫。要命的是他們進了機關之後,什麼也不會幹了,什麼也不肯幹了,就會坐機關,也只想坐機關。可是現在在機關坐不住了,需要八十歲做吹鼓手,重新擇業,他們想想就怒不可遏。接近老年的人不是非常害怕分流,無非就是提前退下來,退一步天地寬;而掌握一技之長的半老年人退下來之後,就像時鮮菜一樣搶手。年輕人對分流似乎更不在乎,他們既有知識,又年輕,歸根到底,事業是掌握知識的年輕人的事業。即使分流,他們也可以迅速找到更好的崗位。他們中間的許多人原先就不安分,想闖一闖,如果讓他們分流,就等於在闖後面抽了一鞭子,闖就會撒開四蹄狂奔。

局裡以爲一些人會鬧事,準備了一系列應急措施。市委市政府有兩點指示:不管遇到什麼情況,都只能說服教育,耐心做思想工作;不管遇到多大的阻力,都必須堅持改革。但局裡沒有人鬧事,中年人怎麼可能鬧得起來?他們那麼多的事都經歷過了。他們想想就想通了,那麼多的人都擠在機關,非改革不可;改革是大勢所趨,反對也沒有用;這次不僅是一般工人、機關幹部下崗分流,連部級領導都要面臨下崗分流了,官民一致,還有什麼好說的?再說,誰分流都還沒有定,誰鬧事不是自找沒趣嗎?即使分流,因爲是試點,市裡也一定會讓他們有一個好的去處,使後分流的人心裡踏實。這樣一想,他們覺得前幾天的罵實在幼稚和不應該,見到局領導,臉上的笑就格外多,格外親切。

年輕人也不是每一個人都想出去闖。陳宗輝就不屬於想闖的年輕人。他是大專畢業生,出去闖底氣不足。而且,一個大專畢業生分到了市財政局,還有什麼不滿足,爲什麼還要自找苦吃出去闖?他慶幸是在老幹部處,從中央到地方都不敢不重視老幹部工作,老幹部處就他一人,他又幹得很出色,局裡不可能讓他分流。這樣一來,他在局裡似乎是最不可能分流的人。誰都認爲老幹部處無關緊要,恰恰是無關緊要的老幹部處救了他。他覺得,他沒有去局辦公室是對的。人生的路很長,關鍵的也就是幾步。

沒有分流之憂,這是非常愉快的事情。陳宗輝想,他愉快,就有人不愉快。他不能讓大家看出他的愉快,就增加了往老幹部家跑的次數,即使不得已在局裡露面,也總是故意皺着眉頭,好像心事重重,彷彿他在分流人員中首當其衝。

陳宗輝暗暗興奮了幾天。人興奮的時候,就把日子當美味咀嚼;人沮喪的時候,就讓日子一截一截地咀嚼人。日子被興奮的他咀嚼得有滋有味,老幹部處的日子就像一顆顆新鮮橄欖。咀嚼之後,他開始琢磨誰被日子咀嚼。他希望這次分流的都是年輕人,要是有一些有水平、高學歷的年輕人分流就更好了。多一個這樣的年輕人分流,他就多一份競爭勝利的榮耀,少一個今後發展的障礙。他排了一份名單,排完之後他笑了,這些人都是局裡的中堅力量,如同一支足球隊的主力陣容,沒有哪一個教練會愚蠢地把主力陣容全部排除在外。他重新排名單,這一次儘量客觀公正。他的新名單上只有一個人:林和平。

一天,陳宗輝在樓道里遇到林和平。他閃進廁所,從窗口觀察林和平的臉色。林和平一臉慘白,但僅僅一會兒工夫,臉色又半黑半白。陳宗輝不相信臉色會變化這樣快,這樣大。他從廁所出來,被太陽耀花了眼睛。他找到了答案,林和平的臉色變化是光線在作怪。他被一種異樣的感覺驅使着,他一定要看清林和平有一張什麼樣的臉。

“馬主任,下一週老幹部處有什麼安排嗎?”陳宗輝走進局辦公室。

局辦公室主任本來對陳宗輝印象不錯,後來局長要把陳宗輝調到局辦公室,他對陳宗輝的印象就發生了變化。他內心當然認爲陳宗輝比林和平好,而且管理一個大專畢業生比管理一個碩士容易得多,但他寧可要林和平,因爲林和平有背景。雖然他明白,他還用不着省領導關心,但在機關時間長了,背景就被他看得很重。再後來,他聽說陳宗輝不來局辦公室,對陳宗輝的印象又好了,而且還想着要在什麼時候幫一把。當然,陳宗輝不清楚這些。他笑着說:“下一週?下週沒有。”

“馬主任,今年春遊去哪裡呢?”陳宗輝問。

局辦公室主任問:“老幹部有什麼意見?”

“老幹部想參觀新機場。”陳宗輝說。

“也好。一輛車拉過去,帶他們看看,中午在那裡吃快餐,不費多少事。”局辦公室主任說,“去年發的是錢,每人一百塊。”

陳宗輝問:“今年是不是可以讓他們帶老伴?”

“這樣吧,你先寫個計劃,我們相關人員再討論一下,最後交局長辦公會議定。春遊時間可以放在下下週。”局辦公室主任說。

陳宗輝出局辦公室回到老幹部處。他看清林和平的臉色了,林和平的臉色非常正常。他弄不懂林和平爲什麼死到臨頭了還無動於衷,然後他想到了林和平身後的關係。林和平是一堵不牢靠的牆,背後的關係卻是堅強有力的支撐。市委書記說堅決不開後門,那是一種姿態。有後臺的人用不着開後門,他們的事情在前臺就做完了。有後臺的人既然不可能被安排到環保所去掃馬路、掃廁所,也就不用開後門調離環保所,如果局裡沒有把林和平列入分流名單,還要開後門嗎?難怪林和平會臨危不懼,他根本沒有危險。

一陣刺耳的聲音從遠處響來,又向遠處響去。聲音中有警車的聲音,有救護車的聲音,有消防車的聲音。這麼多的聲音混雜在一起,讓人心裡發慌。大家衝到過道里,向馬路上看。馬路上的行人在向遠處看。誰也不知道出了什麼事。這時候,有人打開收音機:

第14章 升官有道(2)第49章 歸真(2)第30章 縣長“落馬”記(1)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18章 拔牙(2)第53章 歸真(6)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14章 升官有道(2)第24章 我知道你不知道(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12章 進步(7)第35章 招工(1)第7章 進步(2)第48章 歸真(1)第3章 秋風庭院(3)第58章 陳宗輝的故事(5)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8章 市長婚事(3)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18章 拔牙(2)第56章 陳宗輝的故事(3)第41章 玻璃時代(1)第10章 進步(5)第5章 秋風庭院(5)第17章 拔牙(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8章 進步(3)第3章 秋風庭院(3)第37章 新年(1)第17章 拔牙(1)第35章 招工(1)第9章 進步(4)第40章 新年(4)第22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2)第3章 秋風庭院(3)第35章 招工(1)第1章 秋風庭院(1)第31章 縣長“落馬”記(2)第40章 新年(4)第57章 陳宗輝的故事(4)第25章 我知道你不知道(2)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47章 玻璃時代(7)第20章 拔牙(4)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9章 進步(4)第3章 秋風庭院(3)第15章 升官有道(3)第57章 陳宗輝的故事(4)第18章 拔牙(2)第54章 陳宗輝的故事(1)第30章 縣長“落馬”記(1)第36章 招工(2)第26章 市長婚事(1)第18章 拔牙(2)第44章 玻璃時代(4)第5章 秋風庭院(5)第51章 歸真(4)第6章 進步(1)第36章 招工(2)第39章 新年(3)第18章 拔牙(2)第44章 玻璃時代(4)第2章 秋風庭院(2)第38章 新年(2)第7章 進步(2)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45章 玻璃時代(5)第38章 新年(2)第5章 秋風庭院(5)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9章 進步(4)第37章 新年(1)第10章 進步(5)第26章 市長婚事(1)第22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2)第50章 歸真(3)第39章 新年(3)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1章 秋風庭院(1)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17章 拔牙(1)第35章 招工(1)第32章 落選縣長下海記第35章 招工(1)第42章 玻璃時代(2)第32章 落選縣長下海記第33章 機關中的機關(1)第38章 新年(2)第41章 玻璃時代(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8章 進步(3)第35章 招工(1)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8章 市長婚事(3)第8章 進步(3)第39章 新年(3)第47章 玻璃時代(7)
第14章 升官有道(2)第49章 歸真(2)第30章 縣長“落馬”記(1)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18章 拔牙(2)第53章 歸真(6)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14章 升官有道(2)第24章 我知道你不知道(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12章 進步(7)第35章 招工(1)第7章 進步(2)第48章 歸真(1)第3章 秋風庭院(3)第58章 陳宗輝的故事(5)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8章 市長婚事(3)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18章 拔牙(2)第56章 陳宗輝的故事(3)第41章 玻璃時代(1)第10章 進步(5)第5章 秋風庭院(5)第17章 拔牙(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8章 進步(3)第3章 秋風庭院(3)第37章 新年(1)第17章 拔牙(1)第35章 招工(1)第9章 進步(4)第40章 新年(4)第22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2)第3章 秋風庭院(3)第35章 招工(1)第1章 秋風庭院(1)第31章 縣長“落馬”記(2)第40章 新年(4)第57章 陳宗輝的故事(4)第25章 我知道你不知道(2)第34章 機關中的機關(2)第47章 玻璃時代(7)第20章 拔牙(4)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9章 進步(4)第3章 秋風庭院(3)第15章 升官有道(3)第57章 陳宗輝的故事(4)第18章 拔牙(2)第54章 陳宗輝的故事(1)第30章 縣長“落馬”記(1)第36章 招工(2)第26章 市長婚事(1)第18章 拔牙(2)第44章 玻璃時代(4)第5章 秋風庭院(5)第51章 歸真(4)第6章 進步(1)第36章 招工(2)第39章 新年(3)第18章 拔牙(2)第44章 玻璃時代(4)第2章 秋風庭院(2)第38章 新年(2)第7章 進步(2)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45章 玻璃時代(5)第38章 新年(2)第5章 秋風庭院(5)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9章 進步(4)第37章 新年(1)第10章 進步(5)第26章 市長婚事(1)第22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2)第50章 歸真(3)第39章 新年(3)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1章 秋風庭院(1)第21章 縣委書記失蹤了(1)第17章 拔牙(1)第35章 招工(1)第32章 落選縣長下海記第35章 招工(1)第42章 玻璃時代(2)第32章 落選縣長下海記第33章 機關中的機關(1)第38章 新年(2)第41章 玻璃時代(1)第16章 升官有道(4)第8章 進步(3)第35章 招工(1)第55章 陳宗輝的故事(2)第28章 市長婚事(3)第8章 進步(3)第39章 新年(3)第47章 玻璃時代(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