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3章 以柔克剛

竇嬰應聲答道:“若非如此,他們也不會一起去西域。”

天子眉心微蹙。竇嬰回答得太快,而且聲音有些激亢,明顯是有備而來,帶着一股氣,一股令人不敢輕攖其鋒的陽剛之氣。

一把年紀了,還像年輕人一樣輕佻。天子暗自搖頭,卻也決定不和竇嬰正面對抗。這是關係到朝廷百年大計的大事,他可不想在沒有充分考慮的情況下和竇嬰先吵一架。

“茲體事大,還是不要急着下結論爲好。”

竇嬰追問道:“那這篇文章還能不能發?”

天子有些急了,反問道:“你說能不能發?”

“臣以爲能發,但不知陛下意下如何。”

天子沉下了臉。“既然你以爲能發,又何必來問我?若是我以爲不能發,你又如何?”

竇嬰不慌不忙。“若陛下以爲能發,那自然再好不過。若陛下以爲不能發,臣想聽聽陛下的意見,看看是否有臣沒有想到的理由,以免一時疏忽,誤了陛下的大事。”

天子明白了,竇嬰這是找他提前辯論來了。他有些焦躁,來回轉了兩圈,幾次想開口,話到了嘴邊,卻又覺得說不出口。他當然有他的考慮,但是這些考慮都擺不上臺面。他甚至能想得到,他說出一個原因,竇嬰就有幾個反駁的理由,說不定還會搬出歷代先帝做例子,讓他無從反對。

竇嬰不是張湯,他不會順着他的意思來,他今天來,就是準備戰鬥的。

天子突然想起了樑嘯。大半年前,樑嘯就在這裡,決定以死抗爭,堅決不入廷尉府。

“呵呵,我明白了。”天子忽然笑了,笑得咬牙切齒。“與樑嘯志同道合的人不僅僅是東方朔,還有你魏其侯,對不對?”

“沒錯,臣也與樑嘯志同道合。”竇嬰說完,離席而起,又拜倒在地。“臣更願與陛下志同道合。陛下爲元首,臣等爲腹心,樑嘯等人爲爪牙,天下何事不可爲?臣年近六十,不敢奢望再活三十年,可若是蒼天垂憐,臣希望能親眼看到海宴河清,四邊平定,我大漢揚威萬里,天下一統。”

天子冷冷地看着竇嬰,覺得這些話有些刺耳。以前常說這話的人是樑嘯,他覺得很正常,現在竇嬰也說,他卻有些莫名的厭煩,怎麼聽都覺得這是一個誘餌,一個誘使他步步就範的誘餌。

“我也想。不過千里之行,始於足下,我們還是要實際一點好。你既然覺得可以發,那就發吧,反正我也攔不住你。”說完,天子起身,拂袖而去,再也沒有看竇嬰一眼。

竇嬰不慌不忙的起身,恭送天子離開,揚聲道:“臣遵旨。”

天子聽在耳中,胸中平添一股怒氣,就像一塊石頭堵在胸口,不得不發,卻又發不出來。他出了殿,茫然四顧,卻不知道去哪裡。平時他心煩的時候,要麼去椒房殿找陳皇后,要麼去找王夫人或其他妃嬪,今天卻誰也不想找。陳皇后和竇嬰內外相應,肯定會幫着竇嬰開脫。王夫人沒什麼見識,又念着樑嘯的情,肯定也會幫着樑嘯說話。

找她們都沒用。

天子想了片刻,突然心中一動,決定直面最強大的對手,去找劉陵。他轉身叫來吾丘壽王等人,讓他們陪着,出了宮,走了幾步路,徑直來到冠軍侯府,也不讓人通報,直接闖上大堂,才命人傳劉陵來見。

得知天子駕臨,劉陵卻不慌不忙,先派人送上幾碟瓜果,一杯美酒,自己梳妝了一番,這纔在樑鬱的陪同下,不緊不慢地來到堂前,看了桌上紋絲未動的瓜果一眼,未語先笑。

“陛下心裡有事。”

天子眼珠一轉,故作爽朗。“我能有什麼事?正是因爲閒着沒事,這纔來找妹妹聊天。”

“陛下如果沒事,又怎麼會置如此美酒、美食而不顧?人只有心情不好的時候,纔會忘了吃。”

天子正欲反駁,劉陵又笑道:“不過還有一種人,越是心情不好,越是能吃能喝,甚至是暴飲暴食。幸好陛下不是,要不然就可惜了。”

天子帶了一肚子怨氣而來,本想和劉陵辯論一番,卻被劉陵沒頭沒腦的幾句玩笑打亂了陣腳,不由自主的跟着劉陵的話題走。

“你怎麼知道我不是?也許我也是那種人,之所以沒有吃,正是因爲我心情不壞呢。”

“如果陛下是那種人,那現在站在我面前的就不可能是英明神武,身手矯健的天子,而是一頭又肥又蠢的豬了。”劉陵揚了揚眉,似笑非笑。“陛下恐怕不會願意做那種人的。”

天子無語。幾句話的功夫,他就被劉陵帶到了坑裡。他搖搖頭,一屁股坐下來,拈起一塊瓜,正準備往嘴裡扔,又有些遲疑。“我是該吃呢,還是不該吃呢?”

“當然可以吃,食色性也,只要適度就行。”

天子翻了個白眼,將瓜扔進嘴裡,慢慢的嚼着。“妹妹的言辭越來越犀利了,就和樑伯鳴的箭一樣,防不勝防啊。”

“天天閒着沒事,幾個女人互相鬥嘴,練出來了。”劉陵漫不經心的說道:“陛下政務繁忙,日理萬機,做的都是實事,自然沒時間來磨鍊脣吻。”

“妹妹是閒得無事?”

“我一個女人家,閒着也就閒着,倒沒什麼。”

天子一聽,心中一動,劉陵話裡有話。“若你是男子呢?”

“男子若是我這般處境,無非兩種情況:一種是暴飲暴食,然後娶幾十房姬妾,生幾十上百個孩子;一種是無事生非,就自己找點事做。有上進心的做做學問,沒上進心的就打家劫舍。”

天子想笑,卻沒笑出聲來。

劉陵說的兩種情況都有,中山王劉勝就是前一種,整天沒事做就生孩子,現在已經有三十幾個兒子。趙王劉彭祖是後一種人,據說在封國裡扮強盜玩,打家劫舍。不過,這兩種人最多是沒了皇家體面,還沒什麼危險,也算不上什麼上進心,真正有上進心的是一心謀朝篡位,想搶他的皇位。

比如淮南王。

與宗室的威脅相比,樑嘯、竇嬰真不算什麼。他們最多是想設置一些條條框框保護自己罷了。

天子嚼着瓜果,若有所思,一時忘了說話。劉陵使了個眼色,樑鬱上前行酒。天子端起酒杯,慢慢的飲着,連飲兩杯,才注意到行酒之人是個身材高挑的美貌女子,卻面生得很,似乎沒有見過。

“新買的姬妾?”天子歪了歪嘴。這樣的事他經常遇到,最常見的是姊姊陽信長公主,每次去她家,總能看到幾個新面孔,只要他喜歡,立刻送上車。

“不是。”劉陵搖搖頭。“這是我夫君的義妹,我的小姑,想必天子有所耳聞。”

天子想了想。“樑鬱,家人爲江都王劉胥所害的那個?”

“正是。”劉陵說道:“文姬,你一直想向陛下當面致謝,現在終於有機會了。”

樑鬱淡淡一笑,放下酒壺,向天子施禮,卻不致謝。劉陵見狀,不禁皺眉道:“文姬,你這是怎麼了,竟在陛下面前失禮。陛下是萬乘之尊,可不是你阿兄那般好說話。”

樑鬱還沒說話,天子先不樂意了。樑鬱生得美還是一方面,更吸引天子的是她的氣質。即使是在天子面前,她也淡雅得像一株空谷幽蘭,既有點拒人於千里之外的淡漠,又平靜從容,完全不像那些女人,一聽說他是天子,要麼就熱情得過份,要麼就緊張得手足無措。

天子一見就喜歡上了,見劉陵責備樑鬱,便不由自主的爲樑鬱開脫,同時也爲自己洗清一下。

“妹妹,我這話說得,好像我是喜歡殺人的暴君似的。”

“陛下這是說的哪裡話,君前失禮,我責備她兩句,反倒錯了?”

“君前是事實,失禮卻何從說起?我看她進退有度,落落大方,合禮得很啊。”

劉陵心中暗笑,天子果然是好色之徒,一看到美人就端了起來,裝出一副謙謙君子的模樣,不肯露出半點兇惡面目。說到底,和普通男子又有什麼區別,還不如樑嘯沉穩呢。如果天子處在樑嘯當初的處境,他能拒絕她的邀請嗎?一想到樑嘯,劉陵心中頓時升起一種說不出的自豪。

“好吧,既然陛下說沒有失禮,那我就不計較她的禮節了。可是陛下誅殺了劉胥,爲她報了殺父之仇,她總該對陛下表示幾分謝意吧。”

天子點頭。“這倒也是,樑文姬,你倒說說,這是爲何?”

樑鬱不慌不忙。“陛下殺劉胥是因爲劉胥枉法,陛下遵守法度,秉公論罪,並非爲妾身循私枉法,妾身又何必謝陛下報仇之恩。妾身向陛下行禮,是敬陛下能守禮法,不師心自用,當得聖王之名。”

“聖王?”天子心中暢快,原本皺着的眉頭也舒展開來。“這可不敢當。正如你所說,我只做了我該做的,豈能自稱聖王。”

“陛下,聖人也是人,只不過能自勝而已。老子說,勝人者有力,自勝者強。孔子說,七十而從心所欲不逾矩。陛下年未而立,既有如此修爲,將來成聖也是意料中的事。”

劉陵撇撇嘴,不以爲然。“從心所欲不逾矩,說則容易行則難,一時容易一世難。聖人五百年一出,豈是虛言?你說陛下是明君,我不反對,說他能成聖君,簡直是面諛。”

“這可不是我說的。”樑鬱說了起來。“我不過是聽阿兄說過,一時記下了而已。”

劉陵語噎,露出幾分尷尬。

天子見了,心中得意,不禁哈哈大笑。“好了,好了,我的確不是聖君,要不然你夫妻不合,我豈不成了有罪之人。妹妹,看來樑伯鳴有些話也沒有全對你說啊。”

劉陵有些惱羞成怒。“他不過是隨口一說,豈能當真。若是他真覺得陛下能成聖君,又怎麼可能只對文姬說,卻不對我說?”

“這可說不定呢。”天子搖頭晃腦,得意洋洋地斜睨着劉陵。“就算成不了聖君,我也不能辜負了伯鳴兄妹的這番期盼,總得做一番事業。妹妹,如果你們兩人一定要有一個錯,我還是希望你錯。”

劉陵眯着眼。“不知陛下說的兩人,究竟是哪兩人?”

天子大笑,卻不回答,來時的一肚子怨氣不知不覺中消散了大半。

——

經過十來天的辯論交鋒,樑嘯終於說服了大夏君臣,大夏王德米特里接受了彌蘭的建議,決定和月久氏講和,並委託彌蘭處理相應事宜。

彌蘭隨即整頓兵馬,準備隨樑嘯北上月氏,與月氏女王談判。他準備帶上所有的精銳步騎,總共萬人左右,卻被樑嘯攔住了。

樑嘯說,從大夏邊境到月氏王都監氏城有好幾百裡,到烏孫更有三千多裡,輕騎要走一個月,如果帶上步卒,三個月都走不到,沿途消耗的糧草數量也很驚人,不管是自己帶還是沿途籌集都是一個大問題。如果把所有的精銳都帶走,邊境空虛,萬一月氏人翻臉,偷襲大夏,豈不麻煩。

樑嘯建議精裝簡行,只帶五百重甲騎兵走,步卒留在邊境加強戒備。其他的騎兵、步卒都可以從月氏、大宛徵集,只有重甲騎兵是其他各國沒有的,帶上他們就行。

彌蘭正中下懷,一口答應。他也沒有親自去,而是派長子多羅斯與樑嘯同行。多羅斯年近三十,正當壯年,指揮重騎兵隨父征戰已有數年,頗有些自負。不過和樑嘯交流之後,他自認不如樑嘯精通騎戰,便主動請纓,要隨樑嘯出征,長長見識。

樑嘯帶着多羅斯和五百重甲騎兵,一路急行,再次來到監氏城。

得知樑嘯與大夏結盟,並帶來了五百重甲騎兵,大夏女王和羣臣都很震驚。在現實面前,女王沒有勇氣與樑嘯開戰,又不願意兒子巴圖戰死沙場,只得命阿奢那和韋蘇提各率五千騎兵助戰。

樑嘯與韋蘇提商定,請他越過蔥嶺,與鐵華離、巴圖合兵,威脅烏孫以南,自己則帶阿奢那、多羅斯趕往大宛——

(。)

第409章 知音第559章 啓蒙第535章 翻船第443章 小人第202章 星空第299章 天馬西來第346章 後悔第52章 小心思第346章 後悔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240章 擴軍第358章 差距第222章 距離產生美第567章 大獄第155章 機會第521章 夜襲第237章 騎虎難下第163章 再接再勵第9章 小心機第182章 船帆第212章 劫屍第466章 借勢第318章 升官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115章 遇險第428章 反擊第377章 偏袒第493章 粉絲第165章 苦主第358章 差距第494章 慶幸第334章 操之過急第112章 馬善被人騎第358章 差距第315章 小月氏第42章 失望而歸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38章 葡萄架下第18章 弓意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306章 小試身手第231章 大夫弓第385章 羣英會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511章 氣勢第119章 破綻第629章 陷阱第26章 吳王祠第24章 淮南第一劍客第257章 下馬威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626章 臨機應變第537章 選擇第537章 選擇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450章 君子德風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572章 選擇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452章 意見領袖第550章 影射第366章 寶刀第427章 風雲再起第536章 老臣第118章 衣錦還鄉第212章 劫屍第145章 古風第127章 僵持第68章 鄭當時第73章 又相逢第562章 首功第254章 潰敗第523章 玉環第399章 此消彼漲第85章 權貴如山第508章 敵友第509章 保姆第333章 大練兵第274章 計劃第81章 傳承與進取第71章 東方朔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300章 狹路相逢第136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3章 兼併第174章 首功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469章 糊塗第615章 無賴面孔第243章 風起,蝶變第470章 風氣第529章 神明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557章 師友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37章 閉門羹第76章 李當戶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85章 權貴如山
第409章 知音第559章 啓蒙第535章 翻船第443章 小人第202章 星空第299章 天馬西來第346章 後悔第52章 小心思第346章 後悔第355章 見好就收第240章 擴軍第358章 差距第222章 距離產生美第567章 大獄第155章 機會第521章 夜襲第237章 騎虎難下第163章 再接再勵第9章 小心機第182章 船帆第212章 劫屍第466章 借勢第318章 升官第398章 一鼓作氣第115章 遇險第428章 反擊第377章 偏袒第493章 粉絲第165章 苦主第358章 差距第494章 慶幸第334章 操之過急第112章 馬善被人騎第358章 差距第315章 小月氏第42章 失望而歸第420章 弄巧成拙第38章 葡萄架下第18章 弓意第148章 我命在我第306章 小試身手第231章 大夫弓第385章 羣英會第178章 以古喻今第511章 氣勢第119章 破綻第629章 陷阱第26章 吳王祠第24章 淮南第一劍客第257章 下馬威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626章 臨機應變第537章 選擇第537章 選擇第208章 只要你的首級第450章 君子德風第282章 入不敷出第572章 選擇第277章 滑雪板,副團長第452章 意見領袖第550章 影射第366章 寶刀第427章 風雲再起第536章 老臣第118章 衣錦還鄉第212章 劫屍第145章 古風第127章 僵持第68章 鄭當時第73章 又相逢第562章 首功第254章 潰敗第523章 玉環第399章 此消彼漲第85章 權貴如山第508章 敵友第509章 保姆第333章 大練兵第274章 計劃第81章 傳承與進取第71章 東方朔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300章 狹路相逢第136章 人比人,氣死人第13章 兼併第174章 首功第102章 坐地起價第469章 糊塗第615章 無賴面孔第243章 風起,蝶變第470章 風氣第529章 神明第645章 養寇自重第154章 近朱者赤第557章 師友第362章 門前冷落第37章 閉門羹第76章 李當戶第383章 劉安出擊第85章 權貴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