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 貧窮姐妹物語(上)

一七九三年三月,英格蘭東南部,赫特福德郡,朗伯恩村

冰雪消融,春光明媚,綠色的鄉野之間,到處瀰漫着莊稼、草葉和泥土的氣味,還有呱呱的鴨子叫聲。

十八世紀末的英國鄉村,總是透出一股悠閒和慵懶的氣息。

在這裡,沒有人要求你加班加到深更半夜,也不用每天去擠沙丁魚罐頭一樣的公交車和地鐵,更不會有時不時響起的手機鈴聲和隨之而來的上司怒吼,或者令人煩躁的房地產推銷廣告……同樣也不會有嗆人的汽車尾氣和吵死人的廣場舞音樂,處處都是鳥語花香、風光明媚、草木蔥籠,溼潤的空氣是那麼清新……

但是,我們這位不解風情的穿越者伊麗莎白。班納特小姐,依然無限地懷念着故鄉那片空氣混濁,噪音嘈雜的鋼筋混凝土森林;懷念那間踏出房門就是便利商店、坐在牀上就能網購的小出租屋;懷念她的蘋果電腦、智能手機和小電動車,還有微波爐、洗衣機、電冰箱、熱水瓶和太陽能熱水器……

曾經,她也是一個迷戀西方古典文學的文藝女青年,憧憬着那些舞會、戀愛與鄉村莊園的風情。

現在,自從穿越以後,她就開始堅信,每一個穿越到過去的的妹子上輩子都是折翼的天使!

這種沒有電,沒有網絡,沒有自來水,連鉛筆和衛生紙都還沒發明的世界,真心是傷不起啊!

(讓很多人難以想象的是,西方人直到十九世紀晚期纔開始用衛生紙,最早使用衛生紙的是美國人,一戰前夕剛剛在整個歐洲普及。之前的紳士和小姐們很可能根本不擦屁股——這是早期中國留學生在蘇聯觀察到的真實情況,他們的毛子同學在大便過之後很少擦屁股,少數用衛生紙的人被視爲奢侈嬌貴。)

眯起眼睛,筋疲力盡的伊麗莎白嘆了口氣,擡頭看向燦爛的太陽,那刺目的光輝,讓她的眼角似乎有些發酸……然後,她認命地再一次推起裝滿木柴和食物的小車,繼續走在剛剛下過一場春雨的泥濘小道上。

——在工業革命之後的現代社會,充斥着無數歌頌昔日鄉村田園生活的文學作品。那些詩人和文學家不遺餘力地在筆下謳歌着農村生活的美好,抨擊着都市的墮落和喧囂,聲稱隨着過去那種田園牧歌式古老生活的消逝,曾經的那些淳樸、寧靜、靈性和人情味,全都消逝得無影無蹤,連人的品德也不如過去了。

然而,這種帶着玫瑰色的懷舊思潮,多半卻是出自於那些遠離鄉村的上流階層,至少是衣食無憂的小資文青之手。他們一邊抨擊着燈紅酒綠的都市生活讓人們道德敗壞,一邊卻從來沒用過一次偏僻鄉下那種臭氣熏天的蹲坑式茅廁,充其量不過是開着車子逛過幾次風景旅遊區而已。如果讓這幫傢伙真的來到十八世紀末,工業革命完全啓動之前的英格蘭鄉下,估計根本待不住一個星期,就想盡辦法要逃回都市裡去了。

比如,此時此刻,在伊麗莎白。班納特小姐的身邊不遠處,就是朗伯恩村一戶典型的農家居所。這戶人家還不是最窮的佃農,而是在圈地運動之後的英格蘭本土已經很少見的自耕農,據說是一個破落鄉紳之後,雖然曾經也闊綽過,可惜因爲父輩和祖輩的若干次失敗投資,導致失去了幾乎所有產業,只能靠着最後剩下的一小塊土地耕種爲生,是村裡各家紳士教育子女的重要反面例子,所以伊麗莎白對他們一家的情況知道得比較多……但即便如此,相比於需要租種土地的佃戶,他們的家境已經好得多了。

那麼,這樣一戶富農之家的生活情況,又是怎麼樣的呢?從伊麗莎白此時的視野中就可以看到:在一座爬滿了青苔的古舊磚房裡,一家四口人圍坐在壁爐邊。父親興致很高地大聲朗讀着《聖經》,母親爲大家準備好了燉牛肉。還沒斷奶的年幼小弟在搖籃裡發出響亮的啼哭。大兒子從陶罐裡舀出牛奶,倒進餐桌上每個人的杯子裡。屋子外面沒有汽車發出的噪聲,更沒有吵得人耳鳴的流行歌曲或地獄搖滾。剛剛從母牛身上擠出來的牛奶裡,也絕對找不到任何二噁英或者其它工業添加劑的痕跡。

一切都是如此的綠色環保、淳樸和諧、寧靜安詳。宛如綠色和平組織那些環保主義者想象之中的天堂。

可惜如果你真的走進他們的家門,用神探福爾摩斯的觀察力仔細蒐集訊息,你就會發現很多掩藏在日常生活表面之下的苦惱:比如說,雖然這戶人家已經是年收入超過五十英鎊的富農,但正在讀經的父親,仍會因爲柴火冒出的煙而使勁咳嗽個沒完。如果繼續這麼咳嗽下去,他早晚會患上支氣管炎,最多四五十歲就沒了命,而這在當時的英格蘭屬於常態。換成城市居民的平均壽命,更是隻有三十歲多一點兒。

接下來,搖籃裡的寶寶哭個不停,很可能是因爲他得了天花或者其它什麼無法治療的嬰兒常見病,隔不了多久就會死掉——這個年代的嬰兒夭折率高得驚人,班納特五姐妹個個都能長大成人,實屬上帝保佑。

然後,那位母親一邊做飯一邊撫摸着肚子,承受着胃痛的折磨。但就算她捨得花錢去看病,在十八世紀末的英國,醫生能夠給她開出的唯一有效藥方,恐怕也只有鴉片膏……桌上的燉牛肉吃起來沒滋沒味,很難嚼得動,但除了牛肉和土豆,桌上就沒有別的菜餚了,因爲這個季節沒有水果和新鮮蔬菜。

在白天還好,到了夜晚,因爲蠟燭太貴,絕大多數節儉的勞動人民只能靠着爐火看東西,結果因爲光線不好,沒看幾本書就傷了眼睛——別以爲在篝火旁邊讀書是什麼很浪漫的事!他們全家人沒有一個看過歌劇、畫過油畫,或者聽過一場完整的鋼琴演奏,母親乾脆就是文盲。這個家裡的父親和大兒子之所以還能識字,是因爲去最便宜的教會學校上過幾年課,但除了會讀聖經之外,連基本的乘除法似乎都沒有掌握。

他們的家距離首都倫敦只有二十五英里,但全家人只有父親乘坐公共馬車去過一次倫敦城,而且來回的旅費開銷花掉了他一個月的收入。其他人從來沒有離家超過十英里。全家每個人都有足夠禦寒的亞麻襯衫和羊毛外套,但都在潮溼的天氣里長滿了蝨子。家裡也沒有牀,而是用鋪在地上的草墊來代替。

這就是十八世紀末不列顛鄉村勞動人民家庭的一般生活條件,足以令一切現代人望而生畏。

當然,上面那是勞動人民的生活,而作爲鄉紳之家的小姐,班納特五姐妹原本是不會過這種日子的。

在十八世紀末的英格蘭,所謂的鄉紳,一般是指那些只靠祖傳的產業盈利就能生活得很好,從來不工作的人。他們既不是資本家,也不是牧師、官員或政客,而是徹底的剝削階級。他們每天什麼工作都不做,甚至把工作視爲恥辱,只是在每年四次的結賬日之前,把自己的賬單結算一下就可以了,平時就是喝茶、跳舞、社交、吃飯、喝酒、讀書、賭博……堪稱是不折不扣的社會寄生蟲。

當時的英國鄉紳大部分是地主,但因爲大不列顛島並不是很適合農業發展,國內的肥沃土地有限,所以另一些後來發家的鄉紳買不到合適的土地,於是就把祖產換成現金存放在銀行裡吃利息,或者是一些比較可靠的債券、基金、股票之類,依靠每年的盈利和分紅來過日子。在十八世紀末,英格蘭國內每一英畝土地平均每年大約獲益一英鎊,而銀行、股票、基金、債券等的利率大致都在百分之四到百分之五,而更高利率的股票和債券則通常屬於風險投資,很可能會賠個精光,性格謹慎的人都不敢輕易把身家押上去。

班納特一家之中,班納特先生每年有兩千英鎊的地租收入,即代表他起碼擁有兩千英畝的地產。他太太的嫁妝是五千英鎊,存在銀行裡每年的利息按百分之四計算,就是兩百英鎊,這就是說他們全家在完全不工作的情況下,全部的年收入是兩千兩百英鎊。在當時的全英國財富排行榜上,絕對在前五千名之內——要知道,那時候距離大英帝國全盛的維多利亞時代還很遠,全英國只有四百戶人家的年收入在五千英鎊以上,而年收入一千英鎊以上的家庭也只有七千戶。好幾個擁有世襲領地的伯爵,一年收入還不到一千鎊。

而且,比起中國那些不得不僱傭大批狗腿子,每年下鄉找佃戶收租的地主土豪不同,像班納特先生這樣的英國地主更加聰明,也更加偷懶,連自己的土地也不去經營,而是簽署合同轉包給了一個代理人,或者說某位農業資本家,從而轉嫁了一切麻煩和風險——哪怕承包者經營不善破產了,班納特先生也還可以找擔保人要賬,然後把土地轉包給下一個農業資本家。如果承包者經營得當,獲利豐厚,那麼班納特先生則可以在合同到期、對方續租的時候乘機擡價,提高地租來分享好處……簡直就是一個小號李嘉誠……

所以,按照伊麗莎白最初的想法,她們有着這麼多的財產傍身,生活情況怎麼也不會淪落得太慘纔對。

但遺憾的是,她忘了一個重要的前提:上述這些都是班納特夫婦的財產,而不是她們五姐妹的財產。

事實上,不要說班納特先生的地產,就連班納特太太存在銀行裡的五千英鎊嫁妝,她們都動用不了!

首先,從法律的角度來說,眼下的班納特夫婦是生不見人、死不見屍,處於失蹤狀態。

其次,班納特夫婦也都沒有留下遺囑,規定在他們失蹤或死亡之後,到底該怎麼安排家產。

而按照此時英國的慣例,如果沒有確鑿的證據,那麼一般人都要失蹤滿七年之後,才能宣佈死亡。

——之所以會把從失蹤到宣佈死亡的時間設定得這麼長,是因爲當時正處於大英帝國殖民全球的開拓階段,數不清的不列顛男兒正在全世界各個角落揚帆闖蕩。而當時的通訊條件又比較落後,沒有無線電,寄信也天曉得能不能到達。某人出海幾年,家中音訊全無,都是常有的事。如果不這樣立法的話,那麼就會經常出現某位倒黴的船長、軍官或者商人,從印度、非洲或美洲歷經無數艱險,風塵僕僕地遠航歸來,卻發現自己被莫名其妙地宣佈死亡,妻子被趕進修道院,而財產則被某個遠方親戚繼承的囧事……

這樣一來,班納特夫婦的財產就等於是被暫時凍結了,班納特五姐妹要麼想辦法上法院去申請認證“父母”已死——但這會被世人視爲不孝女,而且她們都沒什麼人脈關係,未必能成功;要麼就得自力更生。

在硬着頭皮去了一趟附近小鎮的梅里屯,找當律師的菲利普姨父諮詢了一下之後,穿越版的班納特五姐妹不得不暫時放棄了前一個打算,又不太願意投靠親戚寄人籬下——主要是因爲她們換了靈魂,多少有些心虛,擔心會露出什麼馬腳。所以,她們就只能依靠家裡存放的現金,先對付一段日子再說。

然後,穿越版的班納特五姐妹在家裡好一番翻箱倒櫃,搜了班納特先生的書房小金庫,砸開了班納特太太的錢箱,還集中了她們五個人的全部零花錢,最後也只湊出了四百多英鎊……這個數字雖然看上去不小,但如果要繼續養着家裡十幾個僕人,還有一輛馬車和好幾匹馬,卻實在是堅持不了多久。

——當時僱傭一個女僕,平均需要每年二十鎊,而花匠、馬伕和廚子的身家則更貴。至於養馬的開銷,一般比養人還要高得多:舉例來說,在軍隊裡,一名騎兵的日常維護費用,至少是一名步兵的五倍。

於是,從兩個月之前開始,班納特五姐妹就遣散了管家和僕役,從此不靠人伺候,自力更生——儘管實際上還是在坐吃山空,但光是每一天自己做飯、洗衣和清掃,就讓她們忍不住要叫苦連天了……

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11章 該死的虛擬貨幣!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16章 暗流涌動(下)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42章 尋遼記(上)第47章 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36章 見怪不怪(中)第72章 東方輻射鄉(中)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31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21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中)第52章 土著眼中的阿爾努斯市(下)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32章 請小心保管好您的手機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24章 有恃無恐的大反派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第22章 一個比一個更兇殘第18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續)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三梳妝打扮要人命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104章 南美的中原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19章 史塔克家的天外來客第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六)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48章 兔兔大搬家(上)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5章 這位同學本來還可以搶救...第7章 改天換日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34章 無所不能的團長殿下第179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五)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102章 京師大亂鬥(中)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第91章 瘋狂動物城(中)第5章 北宋花樣作死大賽七隨地大小便的中世紀歐洲人第73章 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第38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中)第131章 杭州無血開城(上)第29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上)第10章 賺錢好辛苦(中)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第93章 時代的融合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100章 不列顛之殤第122章 火燒靈隱寺第49章 百萬裝逼王(續)第28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下)第54章 中岡麻美第53章 阿爾努斯市的未來發展規劃第61章 宅心仁厚機器貓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5章 讓時間停止吧!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11章 異界水門事件(下)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下)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五健康過頭的瑪雅飲食第115章 在舟山第56章 滿意與失意(下)五初夜權的真相第23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上)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69章 閒話東林第78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中)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
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11章 該死的虛擬貨幣!第66章 颱風戰神哈爾西(上)第16章 暗流涌動(下)第8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八)第42章 尋遼記(上)第47章 城管犬牙國際縱隊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141章 黑暗時代的衆生相(下)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第58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下)第50章 八方風雨會瓊崖(四)二十三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三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126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下)第36章 見怪不怪(中)第72章 東方輻射鄉(中)第56章 伊塔黎卡城的假期(上)第31章 推心置腹?第4章 凱羅爾的驚愕第21章 天使戴着貓耳來(中)第52章 土著眼中的阿爾努斯市(下)二是誰在懷念民國時代第32章 請小心保管好您的手機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24章 有恃無恐的大反派第18章 臨走前再掉一回節操吧第22章 一個比一個更兇殘第18章 克里特島的瑣事(續)第1章 羅德島的李維爵爺三梳妝打扮要人命七光怪陸離的東方魔都第120章 這個算是核冬天嗎?(中)第29章 第三新東京第29章 穿越尋親之旅第104章 南美的中原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19章 史塔克家的天外來客第6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六)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48章 兔兔大搬家(上)第158章 皇太極的否極泰來第97章 新的穿越還在繼續第8章 最犀利的嘴炮第5章 這位同學本來還可以搶救...第7章 改天換日第3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中)第34章 無所不能的團長殿下第179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五)第172章 爲淵驅魚(上)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44章 虛僞的樂園(中)第102章 京師大亂鬥(中)第127章 最臭兵器第15章 這個是爬行者嗎?第91章 瘋狂動物城(中)第5章 北宋花樣作死大賽七隨地大小便的中世紀歐洲人第73章 全球華人穿越者同盟...第38章 壓迫衆生的來訪者(中)第131章 杭州無血開城(上)第29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上)第10章 賺錢好辛苦(中)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48章 失足的郭教授第93章 時代的融合第43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下)第100章 不列顛之殤第122章 火燒靈隱寺第49章 百萬裝逼王(續)第28章 瘟疫時期的悠閒日常(下)第54章 中岡麻美第53章 阿爾努斯市的未來發展規劃第61章 宅心仁厚機器貓第4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下)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90章 瘋狂動物城(上)第5章 讓時間停止吧!第107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中)第52章 牀主市大掃蕩(中)第11章 異界水門事件(下)第9章 關於喪屍的討論第46章 不愧是威尼斯商人(下)第151章 大清帝國的曇花一現(中)第55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中)第20章 《關於異世界的初步調查報告》(上)第50章 軍火販子哆啦a夢第60章 中世紀全面崩壞(上)第108章 崇禎五年的尾聲(下)五健康過頭的瑪雅飲食第115章 在舟山第56章 滿意與失意(下)五初夜權的真相第23章 魔幻時代的來臨(上)第40章 無人島上的野生裸女第69章 閒話東林第78章 征服澳洲的最後一戰(中)第75章 墨爾本的陷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