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

二、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

二、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

不管這個頭部嚴重畸形,五官扭曲詭異、渾身滿是刺青和“插件”,還長着鬥雞眼的瑪雅貴族,看上去有多麼的奇葩,但對於想要進入蒂卡爾城一遊的穿越者來說,依然是一個絕好的導遊和領路人……

於是,你就走上去和這位瑪雅貴族進行攀談,不管是冒充外國使節也好,或者直接打着“神使”的幌子也好,還是直接用了催眠術也好,總之就要忽悠得他相信你是一位非常不得了的貴賓,必須鄭重款待。

所以,這位瑪雅貴族就很恭敬跳下轎子行禮,說他代表這座城市的全體玉米人,向你表示熱烈歡迎。

你正想微笑着回禮,突然感覺似乎有點不對……玉米人?誒?難道他們不是瑪雅人嗎?

……這個……怎麼說呢?眼前的這座蒂卡爾城,是一座由瑪雅人修築的城邦,這一點是絕對沒有疑問的。但問題是,那年頭的瑪雅人,還真不知道自己會被叫做瑪雅人……

——我們如今所說的“瑪雅”這個名詞,最早來自於哥倫布的航海日記,而起源則是一個尷尬的誤會。

那是在公元1502年,哥倫布最後一次遠航美洲,距離他第一次發現“新大陸”恰好10年。他的探險船隊在洪都拉斯灣靠岸之後,於當地市集裡看到一隻非常精美的陶盆,哥倫布對此感到很好奇。那位土著商販就告訴他,這隻漂亮的陶盆來自“瑪雅”……從此,這個神奇的名字第一次傳入了歐洲人的耳朵。

接下來,西班牙殖民者在征服尤卡坦半島的過程之中,發現了許多被廢棄的巨石都市,還有衰落到已經快要斷絕的神廟,便認爲這就是所謂的“瑪雅”,並且把這一地區的土著居民統稱爲“瑪雅人”。

但事實上,當時那位土著商販回答哥倫布的“瑪雅”一詞,並不是指代我們今天認知的整個瑪雅文明,而僅僅是在形容一座名叫“瑪雅潘”的城邦(當時該城已廢棄,但地名保留了下來),也就是陶盆的產地。

至於瑪雅人在稱呼自身民族的時候,由於他們最早培育出了玉米,並且以此爲主食,故而一般都喜歡自稱爲“玉米人”……之所以如今會有瑪雅人、瑪雅文明、瑪雅預言這些說法,完全是後世學者強行把一座城市的名稱,扣到了整個地區和民族之上,聽起來感覺就像是用廣州人來稱呼全體中國人一樣彆扭。

因此,在從公元三世紀到九世紀的瑪雅文明古典時期,瑪雅人要麼自稱某某城邦的人,要麼自稱“玉米人”,就是沒有自稱瑪雅人的——還要再過幾百年之後,瑪雅潘這座城邦纔會被建立起來!

事實上,差不多同樣的誤會,在中國也發生過——當十六世紀初的葡萄牙航海家在澳門登陸,並且詢問當地人這是什麼地方的時候,當地漁民誤以爲這些紅毛鬼是在問海邊的媽祖廟,就說這地方是“媽閣”……於是,澳門的英文名字就成了“Macao”(發音近似於“媽閣”),跟它的漢語發音一點兒都不像。

在古代文明史上,類似這樣的例子還有很多。比如說,在美索不達米亞平原開創了人類最古老文明的蘇美爾人,當時就自稱“黑頭人”。如果你穿越到那會兒的中東,絕對找不到一個自稱蘇美爾人的民族。

不管怎麼樣,這個錯誤暫時已經沒法糾正了,在本文之中,還是讓我們繼續稱呼他們爲“瑪雅人”吧!

總之,在一番交流之後,這位自稱玉米人的瑪雅貴族開始很熱情地給你帶路,介紹蒂卡爾城的風貌。

雖然瑪雅文明是城邦文明,但跟習慣於依靠航海貿易吃飯的希臘人不同,孤獨的瑪雅人找不到可以進口糧食的地方,所以必須自己種田養活自己。在蒂卡爾城的四周,一眼望去盡是鬱鬱蔥蔥的玉米地,中間也點綴着一些其它作物,例如辣椒、南瓜、棉花、可可豆和龍舌蘭,還有不少休耕的土地處於拋荒狀態。

——直到現代,瑪雅人依然在採用“米爾帕耕作法”,通俗地說就是刀耕火種,先放一把大火清理出一塊地方,撒下種子之後就靠天吃飯,收完玉米後再轉移陣地到另一個地方去放火……由於瑪雅人不懂得施肥,土壤肥力喪失得太快,熱帶雨林的土壤又很貧瘠,所以不休耕上三到六年的話,根本別想再有收成。

再繼續往前走,就來到了瑪雅農夫聚居的小村莊,可以看到一些芭蕉葉和茅草搭成的圓形尖頂小屋,成羣的火雞,汪汪低吠的狗兒,洗衣服和做飯的瑪雅婦女,揹着沉重籮筐的小商販,商品主要是貝殼、鹽塊、可可豆、鸚鵡、骨制裝飾品、色彩鮮豔的鳥羽等等……此外,偶爾還能看見頭上插着豔麗羽毛,臉上塗了各種油彩,肩上披着棉布披風,手裡拿着標槍和圓盾的瑪雅武士。

總的來說,雖然生活環境的氣候同樣炎熱,但瑪雅人要比古埃及人“羞澀”一些,一般不太會裸體出門閒逛。瑪雅婦女通常穿一種四方如麻袋的白色直筒裙,用刺繡、掛墜、貝殼等進行裝飾,出門還要再披上一條圍巾,衣服的色彩總的來說比較單調。只有身份較高的貴族婦女,才能使用絢麗的染色布料。

至於古代瑪雅男子的標準穿戴,則一律是纏腰布、披肩、涼鞋和頭飾。只是在裝飾物和刺繡圖案方面,根據各人地位差異而有所不同。

和古代中國一樣,瑪雅人無論男女都留長髮,男子一般都梳朝天辮,於頭頂紮成一束,女子則有很多種造型的髮髻。此外,瑪雅人幾乎人人都刺青紋身,地位越高的人,身上的刺青也就越多。

初看上去,這一切似乎跟我國古代的西南山寨相差無幾,但仔細分辨的話,就會發現一處明顯的差異:

那就是找不到任何的金屬!

——玉米地裡的瑪雅農夫們,普遍用木器、石器和骨器進行勞作;偶爾出現的瑪雅武士,也只是在標槍上綁着磨尖的燧石。即使是在瑪雅貴族的身上,同樣找不到任何金銀飾品,而是隻有一些鮮豔的羽毛、精緻的骨器和華貴的玉石首飾。他們隨身佩戴的鋒利匕首,也是用骨頭磨製出來的。

沒辦法,古典時期的瑪雅人在文化昌盛之餘,技術上卻仍然處於石器時代,金銀銅鐵一概俱無。

——或許是因爲上天的苛待,瑪雅人雖然開創了輝煌的文明,但在他們統治的地盤上,卻實在找不到什麼金屬礦產。距離蒂卡爾城最近的銅礦、金礦和銀礦,全都遠在千里之外的墨西哥高原上,並且要到九世紀才逐漸有人進行開採……至於冶鐵技術,更是直到哥倫布發現新大陸,也沒有哪個美洲民族發明出來。

截止到21世紀初,在古典時期的所有瑪雅遺址中,考古學家也僅僅從科潘城遺址裡發現了一件金屬製品,具體來說就是一尊殘缺的小銅像,而且還是從南美洲販運來的舶來貨,並非由瑪雅人自行打造。

即使是在瑪雅文明末期,西班牙人即將抵達的時候,瑪雅人的金、銀、銅製品也完全依靠從遠方進口,數量稀少而又昂貴,只能用來製造一些鈴鐺、耳環之類的裝飾品,沒法用在實際的生產和生活之中。

所以,古典期的瑪雅文明雖然已經建立了宏偉的城市,卻還處於原始得不能再原始的石器時代。

由於沒有金銀可用,石器時代的瑪雅貴族就只能選擇羽毛和玉石來裝飾身體,從而給後世留下了無數的精美玉器——所謂的“玉石文化”,實際上是石器時代文化的終極體現。

類似瑪雅人這樣的情況,在中國的早期文明遺址中也曾出現過——遠古的中華先民們,早在新石器時代,就已經誕生了農業文明,有了富餘的生產力。但由於不會使用金屬,先民們只能把精力放到琢磨玉石上,使得我們如今在江南的良渚文化、塞外的紅山文化等遺址上,都發掘出了無數極爲精美的玉器。

這一喜好玉石的習俗,在中華土地上從遠古一直流傳到現代,最終形成了堪稱登峰造極的東方玉石文化,並因此讓人產生出在華夏文明與美洲文明之間,似乎有着某種傳承關係的錯覺。

除了沒有金屬之外,瑪雅人還缺乏大型牲畜,沒有牛、羊、馬、豬和驢,也沒有可以抓老鼠的貓咪。瑪雅人手裡唯一稱得上家畜的哺乳動物,就只有狗而已。問題是,狗兒的體型就只有這麼大,就算再怎麼馴化,也沒法讓它變得能夠當馬騎,或者可以代替牛來耕地,就是下鍋煮了也會嫌肉太少。

此外,由於缺乏大型牲畜和良好的道路,瑪雅人也就沒有發明出車輪,交通運輸要麼靠獨木舟,要麼靠兩條腿。那些宏偉的金字塔,都是瑪雅人拿着石頭工具靠肩扛手推給弄起來的,實在是非常的不容易。

最後,古典期的瑪雅人也沒有發明弓箭,唯一的遠程武器只有標槍。日後在他們手裡出現的弓箭,是在九世紀之後從墨西哥高原上傳播過來的,而且相當粗陋,一撇就斷,論威力還不如標槍好使。

總之,被現代影視媒體賦予了無數神秘色彩的瑪雅文明,其實從本質上講就是一個石器時代的瘸腿文明,大致上跟我國的良渚文化屬於同一個檔次,請大家不要把它想象得太美好了。

《大穿越時代》最新章節由雲起書院首發,最新最火最快網絡小說首發地!(本站提供:傳統翻頁、瀑布閱讀兩種模式,可在設置中選擇)

第83章 宣府內訌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13章 攻佔廣播室第61章 郵輪上的日本(上)第31章 亡靈天災(中)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124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上)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14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下)第20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49章 別無選擇第46章 百萬裝逼王(上)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25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上)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54章 崩壞吧!歷史!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29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上)第73章 噩耗!老媽駕到!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34章 和平締造者(下)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46章 末世之嘆息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六當心被基佬求愛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6章 貞子也來了!第23章 跨越時空的收破爛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176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二)番外九王秋的無人島物語第4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上)第5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下)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165章 三戰終結之時(完)第32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下)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14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中)第72章 墨爾本之冬(中)五初夜權的真相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第107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45章 煩心事(下)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66章 開戰序幕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第30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下)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23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上)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45章 噩夢新時代?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28章 劉朝佐,你非法穿越的事發了!第42章 孕婦也要開蛋糕店第163章 三戰終結之時(中)第1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九)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15章 三個校長的故事第135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上)第146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下)第18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
第83章 宣府內訌第67章 兔子的復仇(上)第13章 攻佔廣播室第61章 郵輪上的日本(上)第31章 亡靈天災(中)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7章 蹦跳吧!宇宙魔方!(上)第124章 南印度洋追擊戰(上)第72章 所有人都在驚悚第15章 涼宮春日的暴走第173章 爲淵驅魚(中)第7章 貧窮姐妹物語(下)第12章 酷熱的冬天第24章 驚現T病毒!第14章 跨時空援貓行動(下)第20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二十)第13章 飛越大綠海第76章 國際考察團的異聞錄(中)第49章 別無選擇第46章 百萬裝逼王(上)第94章 戰爭的真諦就是互相傷害第10章 異界水門事件(中)第5章 黑死病的陰霾第25章 噩夢中的帝國(下)第44章 海參崴的衆生相(上)第66章 南海鐵道紀行(6)第25章 哆啦a夢?阿蒙神?(上)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十一可悲而又可嘆的臺灣皇民第54章 崩壞吧!歷史!小結其它的國度更悲催第29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上)第73章 噩耗!老媽駕到!第7章 大力打造東方鬼城第54章 白頭鷹不想當冤大頭(上)第31章 熱鬧喧囂的東方海洋(下)第10章 危機悄然降臨第25章 這年頭連豬都能上宇宙了?第134章 和平締造者(下)第160章 南京!南京!(中)第46章 末世之嘆息第30章 無法避免的戰爭(下)第31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上)第7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七)第2章 來自東方的騎士(上)第41章 大家坐下來開個會吧!(上)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99章 穿越版崇禎帝的決斷(中)第92章 核爆協奏曲第122章 堅韌的生物圈和脆弱的文明(上)六當心被基佬求愛第15章 暗流涌動(上)第6章 貞子也來了!第23章 跨越時空的收破爛第73章 墨爾本之冬(下)第176章 今年中國盛產皇帝(二)番外九王秋的無人島物語第4章 思維混亂的骨傲天(上)第5章 涼宮春日與《死神來了》(下)第10章 衝突世界:赤色黎明第118章 鳳凰山上的帶路黨(下)第165章 三戰終結之時(完)第32章 城管大隊長王秋(下)第196章 荷蘭海軍上將的報告(下)第114章 白頭鷹的核反擊計劃(中)第72章 墨爾本之冬(中)五初夜權的真相第51章 如此“高潔”的聖騎士第96章 帝國女皇的憧憬(下)第13章 國之將亡,遍地艦娘(下)第107章 三戰時期的聖誕故事(三)第85章 核爆再起(下)第42章 王秋的喪屍知識講座(中)第45章 煩心事(下)第123章 穿越者終究還是穿越者第7章 圓滾滾的上帝來了(中)第193章 故鄉的原風景第66章 開戰序幕第19章 喵星人的煉獄(下)第30章 阿爾努斯山丘的奇蹟之城(下)第57章 把英國變成印度吧!(下)第21章 好聚好散(下)第23章 異世界的魔法太落後了(上)第563章 前赴後繼的作死者(上)第19章 主神空間的麻煩尚未結...第145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中)番外五那些曾經被穿越者造訪過的世界二第45章 噩夢新時代?第154章 騷動的江南(中)第28章 劉朝佐,你非法穿越的事發了!第42章 孕婦也要開蛋糕店第163章 三戰終結之時(中)第19章 崇禎四年的二十七個瞬間(十九)第38章 一個個都得解決過來(下)第22章 偵察小隊出動第15章 三個校長的故事第135章 這個只管殺不管埋的世界(上)第146章 盛京的最後一日(下)第18章 山寨也是一門技術活(下)一兩極分化的民國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