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五章 束手無策

這一番問當然還是隻有寧搖碧來回答:“回娘娘的話,臣不知!”

淳于皇后面如寒霜,冷笑着道:“二姐壽辰時就收到了消息,瞞到今日——你會不知道?!還是寧戡和你說了,要等到你們想說的時候,本宮與聖人才能知道?!”

寧搖碧平靜的道:“臣確實不知,只因父親說了,茲事體大,必須當面稟告聖人與娘娘!”

淳于皇后胸口劇烈的起伏了幾下,想說什麼又住了口,半晌才冷冷的道:“也就是說,你們夫婦今兒個過來,除了告訴本宮,本宮的一個皇孫死了,外甥重傷——仲崇聖也死了!除了報喪你們什麼都不知道?!”

“娘娘聖明。”寧搖碧很是乾脆的道,“臣無能,不能爲娘娘分憂!”

“真是混帳!”皇后氣得擡手把鳳座畔的茶碗掃落地上,怒道,“本宮雖然一直覺得小三郎心太大了點兒!可到底是本宮的血脈、是聖人的孫兒!更是我大涼正經冊封的郡王!結果卻莫名其妙的死在了西域——而你過來報喪卻什麼都不知道什麼都不說?!”

皇后如此大怒,卓昭節心頭惶恐,寧搖碧卻依舊平靜,道:“臣確實什麼都不知道!”

“……”他這麼冷靜,淳于皇后瞪了他片刻,居然有點束手無策——紀陽長公主還在呢,雖然延昌郡王出事,頭一個要懷疑的就是真定郡王,作爲一直站在真定郡王這邊的雍城侯,還是這回的正使,嫌疑就更大了,但長公主還在世,只要沒有鐵證,嫌疑就只能是嫌疑。

尤其去年寧家大房纔出了事情,長公主當時就兇險過一回,任誰都知道現在二房也出事兒,那等於是活活逼死長公主了。鹹平帝是絕對不會做出逼死對自己有大恩的胞姐這樣的事情的,否則這位聖人也不會縱容着淳于皇后善妒和干涉朝政了。

——鹹平帝再縱容皇后,也不會容忍皇后明着對付紀陽長公主。哪怕聖人同樣懷疑雍城侯殺了延昌郡王,只要沒證據,也不成!

這一點皇后心裡很清楚,鹹平帝雖然沒有妃嬪,又任憑皇后干涉朝政,但這並不意味着皇后當真可以爲所欲爲,這大涼天下的至尊,到底還是鹹平帝,而不是淳于皇后!

現在雍城侯還沒回來——而且雍城侯也受了重傷,幾乎死去,重點在於,雍城侯受重傷的地方不和唐緣在一起不說,甚至還在唐緣身死前就受到了伏擊,單憑這一點,皇后就知道寧搖碧此刻爲什麼這麼冷靜了!

要麼唐緣之死和寧家沒關係,要麼就是寧家有把握連帝后也查不到寧家頭上去!

這樣的話雍城侯遇伏倒是還要給個交代呢……

紀陽長公主爲了長子連歐家滿門都遷怒上了,更不要說她最心愛的小兒子,就算這件事情是太子做的,恐怕長公主也不會善罷甘休!

皇后感到有點頭疼了。

她定了定神,斂了怒火,道:“那麼你都知道些什麼?”

“臣只知道如今父親已經帶傷上路,日夜兼程趕回長安。”寧搖碧不假思索的道,“而且延昌郡王身死已有多日,東夷山到長安萬里迢迢,當時正逢暑熱天氣,東夷山中沒有足夠的冰,加上郡王死的……所以,郡王骨骸已經先行火化……”

淳于皇后氣得捶了下小几:“誰給你們這樣自作主張的膽子?!堂堂皇族居然在東夷死無葬身之地?!雖然你們素來幫着小四郎,但這樣對待小三郎!是一點也不把本宮和聖人放在眼裡了嗎?!”

寧搖碧平靜的道:“娘娘誤會了,實是考慮到郡王之死……有礙聖聽聖觀,這纔不得已爲之。”頓了一頓,他含蓄而鄭重的道,“延昌郡王乃太子愛子,這麼做也是爲了不讓太子殿下太過悲傷。”

這話等於是明着說延昌郡王死相不好了,淳于皇后心頭一跳,道:“小三郎……是怎麼死的?”

“郡王死於一名女刺客之手。”寧搖碧沉吟着道,“刺客假冒隼奴,趁着郡王傳隼奴入屋預備送信時,身邊只得一個使女伺候,侍衛都被警告不許靠近……等發現時,郡王已經傷重而死,刺客卻不翼而飛!而之前的隼奴也被發現勒死在草叢裡。”

傷重而死,雖然寧搖碧說的含蓄,但淳于皇后一聽便聽了出來,唐緣很有可能是被人動過刑才殺死的。尊貴的皇后娘娘臉色頓時難看無比!這是赤.裸.裸的打着皇室的臉啊!

只是皇后心念一轉,又疑惑起來:“這事兒乍一聽很像是小四郎或者寧家做的,只是按着如今的局勢小三郎不死,也未必會是小四郎的對手了。既然如此,他們還下這樣的手做什麼?”

無論是哪個朝代,謀害皇嗣總歸是大罪。而一個誅殺兄弟手足的皇室子弟也是不能讓長輩滿意的——真定郡王不精明的話也入不了帝后的眼,寧家二房更不糊塗。

這一個外甥和嫡孫都是皇后看着長大的,對他們的爲人與性情再清楚沒有。此次西行,雍城侯要說爲難唐緣是可能的,要說殺了唐緣,甚至不是“意外而死”還是明擺着的虐殺,這實在不是雍城侯會幹出來的事情。

即使唐緣一死,等於提前宣告了真定郡王的儲君之位徹底的無可搖動,但雍城侯卻等於是把自己陷入到了徹底的死地去了。因爲這件事情假如是真定郡王做的,皇室不會讓皇孫彼此相殘的醜聞傳出去,只會選擇讓雍城侯來頂罪——算成寧戡自作主張謀害皇孫。

也就是說,由於這次雍城侯做了正使,又是真定郡王一派。不管真定郡王這邊誰人下手謀害了唐緣,只要下手的人和真定郡王有關,頂罪的都必然是雍城侯!

雍城侯可不傻,他對真定郡王忠心耿耿這麼多年,無非還是爲了自己的兒子,但即使他不在乎自己的性命和榮辱,既然背上了謀害皇嗣的罪名,寧搖碧難道還能有前途?爵位必然是保不住了!

何況真定郡王也是皇孫,雍城侯如果能殺延昌,爲什麼不能殺真定?雍城侯不管是默許還是贊成了這樣的做法,都會爲真定郡王所猜疑——因爲正常來看,真定郡王一旦登基,寧家受重用是篤定了的。雍城侯怎麼肯自毀家族前程?

畢竟真定郡王若失敗,閤家必死無疑,倒是寧家生機還比真定郡王大一點。

於情於理雍城侯不但不會對唐緣下手,甚至也會阻攔真定郡王這一派的人對唐緣下手!

這一點其實在當初定下來使者人選時,帝后就考慮到了。不然爭儲的兇險,鹹平帝自己都是踩着兄弟的血坐穩了帝位,哪裡會不想到唐緣離開長安後可能遭遇的暗手?正因爲考慮到有雍城侯同行,不但寧戡自己不會對唐緣下手,爲了不成替罪羊,他也不會讓真定郡王這一派動手——除了這一派,還有誰會害唐緣?還有誰敢害唐緣?

淳于皇后只略想,就想到了一個可怕的可能……

想到這樣的可能後,皇后再也沒心思發作了,神情凝重的問過寧搖碧沒有旁的可說的了,便拂袖讓他們退下!

自然也是讓他們保守秘密,不許貿然說出!

一直到出了大明宮,卓昭節纔回過神來,禁不住緊緊靠住寧搖碧,喃喃道:“這樣就過關了?”

“如今只是先和皇后娘娘通個氣,真正過還得等父親回來。”寧搖碧輕輕拍了拍她,只是微笑。

卓昭節很是惶恐:“唐三到底是皇孫,如今皇后娘娘就這樣生氣了,還是顧忌着此事暫時不宜宣揚才……若聖人知曉……”

“帝后一乃國之主,一乃國之母。”寧搖碧淡淡的笑,“不同於尋常祖父祖母的,如今聖人和皇后娘娘,可沒多少功夫替唐三傷心,他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

“……太子殿下?”

寧搖碧道:“是啊,太子殿下視唐緣如珍寶,若知道唐緣死了,還死得那麼慘,怎麼可能善罷甘休?”

卓昭節煩惱的道:“太子……這事兒要怎麼辦?像今日,咱們是靠着祖母過來的,可總歸不能靠祖母一輩子!”

“這個我自有計較。”寧搖碧沉吟着道,“而且這件事情最煩惱的也輪不到咱們,帝后會比咱們更上心的開導太子的。畢竟不說帝后本就屬意唐四了,如今唐三既死,太子膝下哪有比唐四更合宜的太孫?誰會去指望唐澄?當然太子正當壯年,因爲寵着綠姬,所以這些年來一直沒納旁的女子,而綠姬怕也難以再生養了,不過經此之後,爲了綠姬和唐澄考慮,也許會另擇好生養的女子入宮……但那都是至少十幾年後的事情了。”

十幾年的辰光,都足夠唐興從如今還被乳母抱來抱去的小郎君長大成人乃至於成家立業了。到那時候纔是少年的庶弟們想抗衡真定郡王是真的不容易——哪怕有太子的支持。

卓昭節一想也是——太子要遷怒自己家,目前有紀陽長公主擋着,至於未來,太子自是疑心嫡次子爲了儲君之位害死了庶兄,沒了帝后壓制,太子這怒火必定是會朝真定郡王去的。而且綠姬還活着,她可是太子妃的老對頭了,爲了積怨,就算明知道不是真定郡王乾的,綠姬也會讓太子認爲就是真定郡王乾的。

唐緣一死,會引發這樣的下場,帝后怎麼會預料不到?爲了真定郡王的未來,爲了皇家不至於出現殺子之事——鹹平帝和淳于皇后是一定會想方設法的把延昌郡王的死處置好的,只要真定郡王不倒,寧家也沒那麼容易倒。

倒不是多麼篤定真定郡王不會把寧家拋出來做替罪羊,而是雍城侯是真定郡王的人,這一點朝野皆知,根本不是一年兩年了,假如寧家被判定謀害了唐緣,怎麼摘真定郡王都是摘不乾淨的。

到那時候哪怕真定郡王登基了,野史上也會這樣懷疑他。不到最後時刻,天家和真定郡王都不會選擇捨棄寧家。

所以……現在鹹平帝和淳于皇后真心沒功夫替親孫的死傷心,他們的注意力更多的會放在怎麼圓現在這個場,還有就是怎麼保證太子和真定郡王不會因爲延昌郡王的身死而反目成仇——相比一個已經死了的孫兒,還活着的嫡長子與嫡孫當然更加的重要。

更不要說太子和真定郡王的關係可是會影響到整個大涼天下的!

誠然真定郡王手無兵權,不至於做出弒父的事情來。但太子若一怒之下逼殺親子……

卓昭節心中不安稍去,忍不住低聲問起:“唐三當真不是?”

她雖然話沒說完,但寧搖碧已經明白,搖頭道:“不是。”

卓昭節蹙着眉,滿心的疑惑:寧搖碧再三說唐緣不是寧家或真定郡王下的手,那會是誰呢?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可憐的父親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還家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使者人選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四十六章 母親的心第六十一章 三夫人第二百零五章 倒計時(上)第八十一章 戲謔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之後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九十八章 陸含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后第二百零六章 倒計時(下)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十三章 偏心之疑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七十章 變故橫生第四十八章 歸來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四十五章 紀陽長公主第六十五章 夕陽簫鼓第十六章 回門第三十六章 鳳凰花開第七十七章 陳珞珈第一百八十五章 發現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大普奔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案疑雲(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十四章 珊瑚簪第二百三十五章 體恤還是不體恤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零五章 上門大鬧(上)第一百六十章 琵琶恨第一百七十章 爲父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二第一百章 寧嫺容出閣第二百零四章 幕後真兇(中)第八十二章 世子心機(上)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八十二章 秘方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三十七章 遊燦北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三十八章 獵隼驚魂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一百零二章 劍南噩耗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敵見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爲子孫計(上)第七十一章 心沉吟第一百八十五章 發現第一百零一章 琥珀第一百四十四章 練手第五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九十四章 生產第八十七章 太子妃的手段(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經過第一百三十六章 百戲班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水之戰(上)第九十一章 林瑰娘第三十四章 姐妹同心其利斷金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五章 遊爍第十二章 旖旎時刻第十六章 回門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零七章 寧順忠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六十三章 觀人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像舊事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氏進門
第一百六十九章 可憐的父親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還家去第一百六十八章 使者人選第一百四十三章 引以爲誡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四十六章 母親的心第六十一章 三夫人第二百零五章 倒計時(上)第八十一章 戲謔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一百八十一章 之後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九十八章 陸含冰(下)第一百六十三章 太子用意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二百零三章 幕後真兇(上)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二十六章 分別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一百九十六章 帝后第二百零六章 倒計時(下)第一百十九章 拒絕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十三章 偏心之疑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鄭氏女第十七章 鳳凰花樹第一百零二章 花雨看相別第三十章 阿杏不記仇第四十四章 晉王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一百七十章 變故橫生第四十八章 歸來第九十八章 禍水東流計第四十五章 紀陽長公主第六十五章 夕陽簫鼓第十六章 回門第三十六章 鳳凰花開第七十七章 陳珞珈第一百八十五章 發現第二百十二章 花氏私奔第一百八十四章 喜大普奔第一百九十三章 舊案疑雲(下)第二百四十六章 送走謝盈脈第十四章 珊瑚簪第二百三十五章 體恤還是不體恤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零五章 上門大鬧(上)第一百六十章 琵琶恨第一百七十章 爲父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二第一百章 寧嫺容出閣第二百零四章 幕後真兇(中)第八十二章 世子心機(上)第九章 偏心的長公主第八十二章 秘方第二百零八章 燕王之恨、前朝舊怨第二百十九章 敬茶(下)第三十七章 遊燦北上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三十八章 獵隼驚魂第六十八章 不守婦道?第六十七章 功名第一百零二章 劍南噩耗第一百七十九章 情敵見面第一百四十一章 爲子孫計(上)第七十一章 心沉吟第一百八十五章 發現第一百零一章 琥珀第一百四十四章 練手第五十章 小別勝新婚第七十一章 趙大娘子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九十四章 生產第八十七章 太子妃的手段(下)第一百六十一章 經過第一百三十六章 百戲班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時五捱打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水之戰(上)第九十一章 林瑰娘第三十四章 姐妹同心其利斷金第二百四十三章 延考第五章 遊爍第十二章 旖旎時刻第十六章 回門第二百零一章 又一年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零七章 寧順忠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一百七十六章 慕空蟬(上)第六十三章 觀人第四十九章 博雅齋第一百二十八章 畫像舊事第五十二章 謝盈脈第一百五十五章 花氏進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