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七章 太子妃的手段(下)

卓昭節想通此處,就問:“既然如此,那帝后表態之後,真定郡王何以就對趙姐姐冷淡了下來?即使他當時忙碌得緊,可也不至於連個招呼都不打,叫趙姐姐平白的猜疑了一場吧?難道是真定郡王當時覺得既然有帝后護着,娶不娶趙姐姐也無所謂——甚至另有所愛了嗎?”

“若是那樣怎麼真定郡王妃還是趙萼綠呢?”寧搖碧微笑着道,“而且你看唐四與趙萼綠的樣子像是不好的麼?”

卓昭節細細想了片刻,卻是不能明白,就扯着他袖子問個究竟。

寧搖碧任她又搖又拉又大發嬌嗔的糾纏了半晌,又索取了幾個吻,這才心滿意足的道:“娶趙萼綠是爲了拉攏義康表姑,但你覺着,不說兩年前,就是現在,比起對帝后的影響來,是咱們祖母強些,還是義康表姑強?”

“這豈不是明知故問嗎?”卓昭節嗔了他一眼,“義康表姑雖然是帝后幼女,深得憐愛,然而咱們祖母乃是聖人胞姐,極受敬重。一個是憐惜,一個是敬愛,這影響哪裡能一樣?自然是咱們祖母更能影響帝后……咦?”

見卓昭節說着說着彷彿自行明白了,寧搖碧微微而笑,道:“想着了罷?當時真定郡王故意疏遠趙萼綠,其實就是爲了送咱們一件人情!”

卓昭節驚訝的道:“咱們代她那麼一問的人情?”

“你可記得兩年前,在怒春苑裡,你才見到真定郡王時,我與淳于正和他說着話?”寧搖碧略一沉吟,道。

“自然記得。”卓昭節蹙眉問,“你們當時在說什麼?”

“旁的且不說了,不過,原本真定他雖然認爲娶了趙萼綠會讓義康表姑偏向他,卻也不想放棄羣臣那邊。趙式是九卿之一,身無爵位,論出身,趙萼綠比那小歐氏可是低了不少。因此最開始的時候,真定郡王只打算娶趙萼綠爲側妃的。”寧搖碧淡笑着道,“我提醒真定郡王,他最大的依仗,可不是公主們,更不是羣臣,乃是……皇后娘娘!”

卓昭節頓時明白了:“所以真定郡王聽了你的建議,纔將趙萼綠當做正妃考慮?”

寧搖碧道:“是這樣。他當時也是被延昌郡王逼得糊塗了,居然會想先娶了趙萼綠爲側妃,再慢慢挑個出身能夠壓小歐氏一頭的正妃,卻不想想皇后娘娘之所以不喜延昌郡王,還不是因爲他是綠姬之子、而綠姬並非太子妃?他若當真這麼做了,皇后娘娘不知道要對他多麼失望!哪裡還會太過支持他?”

其實這一點真定郡王失了誤,寧搖碧覷出來也是理所當然——真定郡王是和自己同父異母的兄長爭儲,偏太子還不喜歡他。而寧搖碧的對頭還是自己的長輩、嫡親大伯和大伯母,但寧搖碧卻打小處處佔着上風,還不就是因爲紀陽長公主的偏心?

他橫行長安無人敢招惹,連皇孫見着都頭疼,亦是因爲這祖母的強勢和維護。在寧家哄好了紀陽長公主,即使是寧戰還是祈國公時都沒法子這個侄兒。換成天家,哄好了連聖人也要讓上幾分的淳于皇后,太子再幫着延昌郡王,只看這兩年的局勢,可見太子到底鬥不過皇后的。

而誰都知道,淳于皇后最痛恨的就是三心二意之人,最欣賞的卻是一生一世一雙人。

即使真定郡王是皇后嫡孫,皇后也不會喜歡他在正妃之外另寵女子的——太子已經親自證明了這一點,太子還是皇后親生的嫡長子呢!

“九郎真是聰慧。”卓昭節見他這麼說時面有得意之色,心領神會,嬌聲贊起他來。果然寧搖碧聽着心情大好,兩人又膩了一陣,才邊理着衣襟邊繼續說正事,“這件事兒趙姐姐可知道嗎?”

寧搖碧笑着道:“她當時自是不曉得。”頓了一頓,道,“太子妃要賣這個人情,既要讓趙萼綠曉得我幫過她,又要讓我曉得這未來皇后的人情是太子妃賣的。所以纔有了真定郡王地位開始穩固之後對趙萼綠的冷淡,當然這冷淡也不全是因爲太子妃想賣人情,說到底是一箭雙鵰之計——之前趙式爲了讓趙萼綠能夠如願,他這個人麼,直截了當得很,向來說話都不會轉彎的,卻是直接告訴真定,說只要他肯娶自己孫女,趙家往後就站定了真定這一邊。”

“……”卓昭節忽然想了起來,兩年前在怒春苑裡覲見義康公主,當時駙馬趙鄺在旁,說了幾句客氣話,提到趙式想念遊若珩。而自己由於根本沒聽遊若珩提過趙式,照着想象敷衍,說趙式“清正廉明,風儀雅望,實使人心嚮往之”,當時義康公主笑出了聲,那會卓昭節還不明所以,這會可算是明白了:這趙式什麼風儀雅望,根本就是個直來直去的脾氣,半點儒雅不沾邊!【注1】

寧搖碧繼續道:“這趙式這麼不會說話,太子妃擔心往後趙家自恃功勞,就藉機也敲打他一回。”

本來若是真定郡王就這麼娶了趙萼綠,往後登基,那趙家確實自矜有從龍之功。但真定郡王稍有起色就先冷落趙家,等趙家疑惑惶恐了,跟着再說一番對趙萼綠乃是真心的話,既敲打了趙式、讓趙萼綠對自己更加的死心塌地,也是連消帶打的把趙家之前的功勞不動聲色之間化去。

畢竟人總是這樣的,原本十拿九穩、理所當然的事情,一旦有鏡花水月的可能,驚怒惋惜之餘,忽聽有一線生機,對這給予一線生機的人的感激往往是噴涌而出【注2】,即使這線生機比之從前大有不如,也格外珍惜。

所以趙家這份從龍之功,被太子妃囑咐真定郡王對趙萼綠一冷淡,不但攪沒了,甚至還趁機向紀陽長公主賣了個好——長公主最心疼寧搖碧,讓未來的趙皇后記住了寧搖碧的好,長公主知道後,怎麼會不把太子妃此舉記下、甚至於投桃報李?

卓昭節聽完寧搖碧抽絲剝繭的分析,嘆了口氣,道:“我如今相信即使太子登基,只要有太子妃在,也未必能把延昌郡王扶上儲君之位了。”

寧搖碧淡笑着道:“實際上當年咱們父親扶持真定郡王,很大的程度就是看中了太子妃的精明能幹,不然當時真定郡王怎麼看都是不如延昌郡王的。”又道,“千秋宴的席上,我彷彿聽趙萼綠把勸說時大娘子出閣的事情託了你?”

“是呢。”卓昭節忙問,“這件事兒可是有什麼講究?”

“沒什麼講究,只不過如今已經無需你操心了。”寧搖碧似笑非笑的道,“千秋宴結束之後,太子妃不是邀了長樂表姑一起走的嗎?你以爲她只會說唐澄這件事情?連趙萼綠都曉得的時、蘇兩家的爭執,太子妃豈能不知?又怎麼會放過這麼好的機會?你看着罷,太子妃定然已經私下裡勸說長樂表姑答應讓蘇宜笑另尋藉口過門、而不是非要迫着時大娘子出閣了……這種現成送人情給時家的機會太子妃是絕對不會放過的。”

卓昭節聽得半晌都作不得聲,道:“這真真是一步三算了。太子妃……着實是不容易。”

“要想母儀天下,萬民景仰,豈能毫無代價?”寧搖碧卻是淡淡一笑,不以爲然的道。

九月過後就是十月,按捺着性.子安胎的日子最是難熬。可難熬總也有熬過的時候。

到了十一月,便是古盼兒生產的月份。這時候卓昭節自己是七個月的身子,擔心若去孃家探望,一來不宜,二來反叫孃家爲了自己分心,就只讓人日日到敏平侯府跑一趟,打探消息。

因爲古家和卓家同在長安,古盼兒在婆家景遇也不壞,遊氏和大夫人、赫氏都能照拂,比回孃家待產能夠照顧的人還要多,所以還是在婆家生產。由於這個緣故,遊氏到雍城侯府的次數少了許多。但隔三岔五的總也要跑一趟,看過脈案、問過近日身子是否適宜才放心。

這麼兩頭跑,雖然出入都是馬車,遊氏也是眼見兒的瘦了下來。

卓昭節心疼母親,就勸說遊氏少來看自己:“冒姑姑在這兒,祖母親自遣了身邊嬤嬤每日過來代我打理這府裡的事情。得空還有十娘過來陪我說話,我也好好兒的,實在沒有什麼可以擔憂的地方。倒是母親這樣來回的跑,叫我擔心。”

遊氏喝了口參茶,才緩過口氣,道:“你說的這話倒是輕鬆,等你往後自己做了娘試試?便是曉得你這兒沒事,不親眼來看看,我哪裡能放心?何況左右也就這麼幾日罷了,等你嫂子生了,我便好鬆快些辰光。”又感慨道,“虧得你的日子是明年,不然湊在了一起,我倒不怕旁的,就怕冷落了你八嫂,叫她心裡委屈。”

這話的意思就是若媳婦和女兒同時生產,遊氏定然更着緊女兒,寧可叫媳婦埋怨了。

卓昭節撫着腹部心頭一酸,道:“我當真沒事,母親這麼兩日就瘦成這樣,我看着實在難受,這樣又怎麼安胎呢?”

“你……”遊氏還要說什麼,外頭忽有人急急來報:“世子婦、遊夫人,外頭敏平侯府來了人,道是府上大夫人打發來的……”

下人說到這兒,卓昭節與遊氏都吃了一驚,忙問:“可是要生了?”

那人道了一個是字,遊氏顧不得和女兒多說,匆匆叮囑了一句放寬了心懷好生安胎,就把才和了一口的參茶丟下,三步並作兩步的跟着來人出府回家。

【注1】此段填的坑,參見“盛世風流在長安”卷,第三十六章“真定郡王”。

【注2】失去才知道珍惜的心態。其實就是太子妃利用了一下失而復得的欣喜——先讓真定郡王疏遠趙萼綠,讓趙家做好了他過河拆橋的準備,然後藉着寧搖碧的溝通娶趙萼綠。於是趙家一高興,把自己的功勞給忘記了(這裡有個面對強權時候的大衆心理,得空我在作品相關說下吧),還對這母子兩個怪感激的……

(鄭重表示這段解釋僅字面意思,絕無任何影射!!!請作尋常架空古言文理解,謝絕一切多餘聯想。)

第一百十八章 祖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婚事第一百三十章 慕氏(下)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十章 時家姐弟第三十八章 相思門中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六十八章 使者人選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嚴妝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第二百三十一章 雲譎波詭(中)第五十二章 波折第四十五章 長公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生辰宴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四十四章 不甘心的世子第六十六章 商議對策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望白子華第一百三十二章 旨意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四十七章 沈氏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敗的苦肉計第三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慕空蟬(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二第三章 上陣有母女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十八章 縹衣偏覺豔第二百四十八章 絳娘出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還家去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九十章 風波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時兮墨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水之戰(上)第二百三十章 雲譎波詭(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綠姬之疑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后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金藥仙採靈芝耳墜子第二百零九章 再次生子第五十七章 兄長永遠是對的……第二百零九章 婚禮第四章 鏡鴻樓第五十章 回府第二百零一章 體諒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三十三章 淳于皇后第六十九章 樗蒲盤上無晝夜(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昌樂坊第六十四章 花會前夕第九十二章 鈴鐺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九章 任慎之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九十九章 “夷”第九十二章 手下很愚笨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一百零二章 劍南噩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夫人第一百十五章 寧絹第五十五章 赫家姐弟第七章 溫壇榕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四十一章 替罪羊第一百七十九章 漠上(下)第七十五章 遊煊惹事第六十三章 觀人第一百十章 住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吐露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了的歲月第二十二章 月光白第三十七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懷杏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位舅舅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慕氏(上)第二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十八章 祖父第七十三章 黃昏第一百零九章 紈絝的拿手戲(上)
第一百十八章 祖父第一百六十六章 尷尬的婚事第一百三十章 慕氏(下)第二百十七章 冷靜第十章 時家姐弟第三十八章 相思門中客第一百四十七章 聰明反被聰明誤第二十五章 再次交鋒第一百六十八章 使者人選第一百二十章 五房出事第一百二十二章 曙更起嚴妝第二百二十一章 父親(上)第一百三十八章 阮家喜事第一百二十五章 寧朗清第二百三十一章 雲譎波詭(中)第五十二章 波折第四十五章 長公主第一百七十五章 生辰宴第六十四章 破綻第四十四章 不甘心的世子第六十六章 商議對策第二百零八章 納妾第一百六十二章 探望白子華第一百三十二章 旨意第三十六章 雨中游湖第四十七章 沈氏第一百九十八章 失敗的苦肉計第三十九章 新人第一百七十七章 慕空蟬(下)第一百五十四章 初二第三章 上陣有母女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五十九章 塞人第一百七十二章 孩子第一百八十九章 故敵第一百三十三章 翁婿的首次見面第八十五章 湖邊鬥第十八章 縹衣偏覺豔第二百四十八章 絳娘出閣第二百四十四章 曾經恩怨難是非第八十九章 意外的解釋第一百四十三章 二女還家去第三十四章 匕首風波(上)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九十章 風波藏第二百二十八章 時兮墨第二百二十四章 背水之戰(上)第二百三十章 雲譎波詭(上)第一百七十七章 綠姬之疑第一百三十一章 皇后的選擇第二十七章 金藥仙採靈芝耳墜子第二百零九章 再次生子第五十七章 兄長永遠是對的……第二百零九章 婚禮第四章 鏡鴻樓第五十章 回府第二百零一章 體諒第一百零三章 別後兩悠悠第五十一章 小產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六十七章 再勸第三十三章 淳于皇后第六十九章 樗蒲盤上無晝夜(下)第一百五十七章 昌樂坊第六十四章 花會前夕第九十二章 鈴鐺第二十八章 喜鶯院第九章 任慎之第三十一章 貪心惹的禍第四十三章 眼界第九十九章 “夷”第九十二章 手下很愚笨第一百四十七章 好的堂妹第一百零二章 劍南噩耗第一百三十一章 大夫人第一百十五章 寧絹第五十五章 赫家姐弟第七章 溫壇榕第六章 紫玉第一百十六章 苦肉計?第十一章 寧世忠第四十一章 替罪羊第一百七十九章 漠上(下)第七十五章 遊煊惹事第六十三章 觀人第一百十章 住下第一百九十四章 吐露真相第一百零四章 溫柔了的歲月第二十二章 月光白第三十七章 櫻桃第八十二章 懷杏書院第一百四十九章 兩位舅舅第一百七十一章 到時家第一百三十九章 還人情第一百二十九章 慕氏(上)第二十七章 晚宴第一百十八章 祖父第七十三章 黃昏第一百零九章 紈絝的拿手戲(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