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風度翩翩的少帥攜着俊俏怡人的廖雅權來到旅順灣的渤海艦隊臨時基地時,受到全體官兵一致的歡迎。
官兵對這位少帥,是既服氣又感激。曾幾何時,中國只能看着日本軍艦耀武揚威。相對陸軍,海軍的文化程度要求高一些,所以他們對於中日之間的差距,要遠比普通奉軍理解爲深。
海軍是個綜合性兵種,考驗的是國家的工業實力,這個來不得半點含糊。越是如此,對有志於獻身中國海防事業的軍人來說,壓力要遠比陸軍來得大。因爲根據他們所見以及所理解,中國要想達到日本目前的實力,沒有三五十年是做不到的,前提還要是中國上下齊心,經濟持續繁榮。
人家也不是停滯不前,何況中國的目標不僅僅是打敗它,還要把它趕出國門?
越是這樣,越是理解張漢卿爲中國海軍的振興所作出的貢獻。一句“我們不建戰列艦,甚至不以重巡洋艦作爲未來海戰的主力,而是要全力發展‘空、潛、快’,並在條件成熟後建成以海軍航空兵爲主力的新型海軍”,讓中國海軍面貌爲之一新。
雖然是簡單一句,但其中應該飽含着少帥多少的心血(張漢卿:這個其實真沒有半點思考),讓中國海軍少走多少彎路!多少人不相信小小的一架飛機能夠打敗上萬噸的鉅艦,現在做到了。
特別是高級軍官,現在已經深深地被少帥的超前預見性所折服。少帥預料到今後的十年將是飛機大發展的十年,那麼,是不是意味着他所預見的戰列艦在海軍巨無霸地位的結終?
因爲按照他們的見識,戰列艦不可能無何止地再大下去了,同樣,艦炮的口徑也沒有必要再加大了。在不對稱戰爭下,它的艦體再大、炮筒再粗,對飛機根本沒什麼影響。
如果飛機再快一點,載彈再多一點,真的是軍艦的惡夢呢。
儘管這次擊沉“出雲”號有運氣的成分,但如果不是飛機,中國海軍沒有一樣東西是它的對手,這是事實!所以對於少帥向海軍總司令部、軍委總裝備部提出的加速製造魚|雷轟炸機的命令,他們是萬分贊成的。
而且少帥還決定研製更大口徑的艦炮及開始大噸位軍艦的設計,更是意外之福,印象中少帥可是一直以軍費有限而把大艦的建造放在後面的。一旦新型驅逐艦試製成功將批量性地下水,對於這些期盼國產大艦的軍人來說,比什麼都興奮。
說到這,不能不提中國的經濟發展。要不是這幾年一系列工業企業的上馬和國家經濟的蓬勃,張漢卿也沒有心氣來搞這些。造軍艦造飛機造坦克可都是技術活,來不得半點馬虎,這一點可以讓軍工企業更精準、更穩步地形成突破效應,從而帶動民用企業的發展。
而且張漢卿根本沒打算窮兵黷武地搞多少。只要滿足目前的近海防禦需求,以及讓中國海軍緊跟世界潮流,達到小步快跑的能力就夠了。
“渤海海戰總結及立功官兵表彰大會”在隆重的國歌聲中開幕,受少帥委託,海軍總司令郭鬆齡宣讀了若干官兵的表彰決定,並對渤海艦隊部分人員的職務進行了調整。
小軍艦輪機長遊可恕臨危不懼,毅然代理受傷艦長指揮,在保衛渤海艦隊主力的戰鬥中起了相當突出的作用並鼓舞了士氣,戰後直接代理“海容”號巡洋艦艦長,軍銜升爲上校;
艦長莫耀明敢於犧牲,從驅逐艦艦長晉升爲“海籌”號巡洋艦艦長,軍銜升爲少將;
“海琛號”巡洋艦艦長凌霄,指揮果斷,勇於犧牲,爲保全艦隊主力在海戰中有上佳表現,因此晉升爲少將,調長江艦隊擔任驅逐艦隊司令,以他的經驗讓避戰在長江航道內的長江艦隊同步感受渤海灣的大戰。
此役,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第4期的學員立功最大,他們也是閩系海軍的骨幹。張漢卿不避門戶之見,果斷升職的升職,晉級的晉級,充分表現了少帥一心爲公的大局感。
所謂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就是洋務運動時期建設的海軍學校,被稱爲近代中國海軍的搖籃。由於主要教官都出自福建,所以學員幾乎清一色的的福建人,他們長期把持着中國海軍。歷史上羣雄在陸上爭霸時,他們很少遇到對手,於是建成了中國海軍最大的幫派“閩系”。
現代著名文學家冰心的父親薩鎮冰就是他們現在的精神領袖,在閩系海軍中很有威望,這也是張漢卿在收伏直系海軍後不得不重用他的原因之一。無論是前生還是後世,能夠與閩系一較長短的,只有東北海軍了。
因爲最早的立場問題,東北系的海軍將領沈鴻烈、宋長治、劉廣凱、馬紀壯都先期成爲中國新海軍“東北航警”的骨幹,後來分別擔任舉足輕重的海軍總參謀長、三大艦隊司令。
爲了有效融合兩個派系、均衡雙方實力,張漢卿大膽起用了閩系人員陳季良、陳紹寬、林建章、王傳炯。兩陳分別爲海軍總政治部主任、海軍裝備及軍需部長,中者爲平衡奉系的副總參謀長林建章,後者爲渤海艦隊潛艇司令,在海軍建設之初都是極重要的崗位。
此外他還力排衆議,把閩系元老薩鎮冰放到海軍指揮學院院長的位置上,這讓老薩心折不已。他在任上也極力抹平派系痕跡,讓各方都爲建設新中國的海軍而同策同心。
少帥的寬廣胸懷,也讓閩系諸將自覺奮勇,他們不是以派系出身來評定升賞,而是展現能力以與奉系海軍官兵相比較。
所以這一役,閩系出身的將領多有戰功:像與陳季良、王傳炯在江南水師學堂駕駛班第4期同期的戰友凌霄、湯心豫、饒涵昌等都獲得晉升機會;而擔任“海琛”號航海大副的孫英奇、機炮大副的楊超侖,也都獲得赴海軍指揮學院深造的機會,未來將是中國新驅逐艦的艦長人選。
張漢卿的這次接見,也是他們即將履行新職的告別之旅,因而顯得意義非凡。在立功人員表彰結束之後,他即席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
“同志們,戰友們,我們今天在這裡歡聚一堂,既是對以及往一段工作的總結,也是對未來海軍建設的展望。衆所周知,我們不久前用弱旅,擊敗了強大的日本聯合艦隊,這是了不起的成就!郭總司令已經給這些浴血奮戰的將士們應得的獎勵,但是我認爲還不夠!
不像陸軍,我們在朝鮮半島上有天然的優勢。海軍,我們以往對它的關注不夠,但是同志們仍然沒有辜負國家和人民的期望,交上一份合格的答卷,我很欣慰。
現在,全軍上下充滿着戰鬥的信念和必勝的信心,我們成功地守住了渤海灣,也就成功地使首都的安全得到屏障,能夠使我們的軍隊沒有後顧之憂地和日軍在朝鮮半島較量。但是這是我們的目的嗎?
不是!這次海戰,暴露了一些我們發展上的不足,我們迫切需要能夠和日軍有一戰之力的水面艦只,我們的魚|雷轟炸機數量還不足以把聯合艦隊盡數消滅在海洋裡,我們的岸炮射程還不夠遠,否則,日艦不會這麼猖狂地沿着我們的海岸線持續地騷擾!
但是這一切都在迅速改變:我們的飛機廠都在晝夜不停地生產符合我們需要的魚|雷轟炸機,我們的汽車廠也在生產載重更大的卡車,武漢造船廠已經開始設計新式的驅逐艦,我們正在很快地補上近代以來海軍發展緩慢的這一課。
雖然我們已經有相當的經驗來迎接日艦的挑戰,但我和海軍司令部都認爲,現在不是和他們拼實力的時候,我們要韜光養晦,你們每一位經歷過大戰的勇士都需要把寶貴的經驗傳承下去,爲中國海軍即將的大發展積蓄力量!
你們都是海軍的種子,我們要求每一粒種子,都要發揮其十倍、百倍的槓桿力量,所以,要愛惜你們的有用之身。未來的很長一段時間,你們要做的,就是努力掌握世界海軍發展的潮流,努力培養後續梯隊,掌握由陸到海,再由海到陸的大轉變。
根據海戰的結果,我們將繼續走發展海軍航空兵的路子,並以海航和中小型水面艦艇爲主配合岸炮開展防禦型海軍的作戰。我們不去追求在大洋上和日艦爭雄,但是我們會確保萬里海疆線的安全。
我們的潛艇都放在渤海灣內、長江口、珠江口,有了這樣的利器,以逸待勞,只要他有膽把鉅艦開到中國的家門口,我們就有信心讓那裡變成它們的葬身之所!
有些同志擔心我們的海航兵力不夠,在這裡,我可以坦誠地告訴他們,空軍的8個聯隊已經接管了從北到南的重要港口的制空權,隸屬海航的新的一批魚|雷轟炸機已經就位,在總裝備部的努力下,後繼將會源源不斷地充實海軍。
日本人以爲用圍困可以消耗完中國的軍事能力,他們錯了,我們的力量在戰爭中更強大!之前他們沒能夠打敗我們,現在他們更做不到!”
似乎在爲他的話做註腳,天空中突然出現一批又一批魚|雷轟炸機的身影,它們或呈錐形或呈雁形,或雙機或三機,穩穩地越過參會官兵的頭部。廖雅權略數了數,一個梯隊4架,一箇中隊4梯隊加上正、副中隊長座機共18架,一個聯隊54架。
這樣的飛機前前後後出現了三個波次,也就是說,人民軍光在渤海的魚|雷轟炸機就有168架之多,這可是個驚人的情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