顧尚打水進來,偷窺着顧衛卿的神色。
顧衛卿察覺到了,疑惑的望向他,顧尚卻飛快的避過她的視線。
顧衛卿低笑一聲,徑自用冷水淨了臉,這才稍覺精神恢復到了身上,她用細白布巾帕擦了臉,問顧尚:“宴請的帖子都發出去了?”
顧尚低頭應一聲:“是,按公子吩咐,一共發出去六十四張。”
顧衛卿等他下文,顧尚無奈,只好硬着頭皮道:“回,回貼的只有十一張,口頭答應來的,十五家……”
下剩的,不是嚴詞拒絕的,就是打哈哈,說考慮考慮,其實是婉拒的。
顧衛卿點點頭:“意料之中。”她凝眉思忖了一瞬,道:“把醉雅樓訂的雅間退了吧,改到咱們自己府裡的浣花閣,你留心些,備下銷金箋,凡是應邀而來的,都登錄造冊,我有用。”
顧尚點頭:“浣花閣足夠寬敞,能容得下五六十人,又對着月桂園,這會兒金桂飄香,倒是個飲酒賞景的好地方,”
顧衛卿嗤笑:“你怕空了不好看?那好辦,寬敞的地兒,就擺小桌,三五個人一聚。狹窄的地,就擺大桌,十人一聚。”
顧尚陪笑:“公子說的是,小的怎麼就沒想到呢。”
顧衛卿只輕瞥他一眼,哼道:“有這說嘴的功夫,趕緊去訂訂菜單吧,也別從酒樓裡叫,你只管花重金把醉雅樓裡的大廚請了來。”
“這……”一向沒這先例啊?建寧府但凡有個紅白事,有頭臉的都訂在酒樓,再尊貴的,人家府裡豢養着擅做南北各菜系的名廚,根本用不着外援。這醉雅樓素有名望,花多少銀子是小,人家豈會爲了你一家就把大廚借出來,反怠慢自己的生意?
顧衛卿見顧尚爲難,便道:“你是個會過日子的,既是你捨不得銀子,我教你一個不花錢的妙方。”
顧尚心道:哪是小的捨不得銀子。不過,既有不花錢的方法,豈不最好?
他做洗耳恭聽狀,就見顧衛卿揚聲喚衛剛進來,如此這般的吩咐下去。
衛剛一聽,這簡單啊,屬下手到擒來。
轉身大步出門,叫了人來,道:“去醉雅樓,把所有會做菜的廚子全弄來。”
顧尚差點沒暈過去:“公子,咱就是仗着王爺的勢,客客氣氣的請人來也綽綽有餘,何必用這種激烈的手段?”
顧衛卿噙着笑道:“我也學學仗勢欺人,不然多虧。”好歹也擔了王爺男寵的名聲呢,沒個不欺人反倒被人欺的道理。不用雷霆手段,誰曉得她顧衛卿不是個好惹的?
顧尚一噎:“那……”
那些應邀不來的人呢?若派衛剛出馬,不,是出刀,保準各個屁滾尿流的前來,不敢有任何違抗。
顧衛卿道:“我不稀罕對他們出手,早晚有他們被架在火上熬煎的時候,那滋味比恐懼可舒服多了。我不要人人怕我,我要的是……呵呵,你家公子我就要銀子。”
顧尚倒挺替自家公子心酸的:口口聲聲只愛銀子,還不是因爲實在沒什麼可喜愛可留戀的麼?
算了,顧尚也不再糾結於顧衛卿手段的問題,更不替旁人擔憂,橫豎整個建寧府對公子什麼樣,也早領略過了,公子一向安分守己、稟公守法,可好像也沒落什麼好,與欺男霸女、魚肉百姓的官府相比,這已經是小巫見大巫了。
顧衛卿又吩咐他:“把蘇朗帶在你身邊,叫他多跟你學學,他一身痞氣,在外場上總不像,不過倒也正好和你唱個紅臉、白臉。”
顧尚深以爲然,只不清楚自家公子對蘇朗的定位是什麼,到底是顧家的外管事,還是二掌櫃啊?
若只是個外管事,蘇朗缺乏的是腳踏實地。若是個二掌櫃,他缺乏的是死心踏地。
不管是哪個,蘇朗都任重而道遠。
等到一應事項都安排好,第一位客人便到了,顧尚滿面笑容,小跑着來回稟:“公子,盛老太爺來了。”
顧衛卿並無受寵若驚之態,只嘴角咧了咧,頗爲玩味的道:“不怪盛家百年不衰,這老的老謀深算,小的見地不凡,都很有眼光嘛。”
盛家世代製茶,大紅袍至今仍是皇家指定貢品,八閩之地,無人敢爭盛家之鋒。和盛家一比,顧家就好比暴發戶,既無底蘊,又無資歷,且無傳承,根本不值一提。
顧竹蓀在世時,那是放低姿態,謙卑之至,就爲了能在建寧府蒙盛家庇護,好謀一席立足之地。
盛家不愧爲百年之家,家風極正,子弟也都寬厚,雖說略顯清高孤傲,總體來說還算公平,公正,並無欺行霸市之舉,因盛家肯給顧家一個苟延殘喘的機會,這纔有顧家後來的興盛。
因昨日與盛懷恩寥寥數語,盛老太爺便能親臨,可見很給顧家面子啊。
顧尚聽得一頭霧水,雖不知內情,卻也知顧衛卿不僅在誇盛家,連她自己都誇了一番。
顧衛卿一整衣冠,正色道:“隨我去迎盛老太爺。”
盛老爺子今年六十七歲,花白頭髮,一身道袍,臉上星星點點俱是壽斑,卻生得慈眉善目,精神矍鑠,頗有幾分仙風道骨的灑脫。
一見顧衛卿就笑道:“顧家小娃娃也這麼大了?當年你爹曾滿口誇耀,說顧家要靠你支持門庭,果然後生可畏。倒是老頭子老了,不愛出門,也有數年不曾見你這小娃娃。”
幾句話道出兩家交情匪淺,言語間盡是親暱,對顧衛卿寄予厚望,還指出他這些年已經不問外事,這次是特意爲顧衛卿而來。
顧衛卿上前行禮,道:“老爺子您竟說笑,玉卿不過是無知者無畏,摸着石頭過河,實在是不堪一提。倒是想多請您指教,這不是不敢冒昧登門麼。”
盛老太爺哈哈一笑,道:“年輕人有骨氣是好事,老頭子就喜歡你這股萬事不服輸的勁,你比我那幾個只知道靠父輩餘蔭的孫子可強多了,要是不嫌老頭子絮叨,以後只管來找老頭子品茶。”
顧衛卿喜出望外,深施一禮道:“玉卿求之不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