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遼都

遼都。承天王城。位於承夭河與大淩河河畔,是蕭邁最布町雙源地。承天城作爲王城,城牆周長長達十四公里,佔地面積達到十一平方公里。顯長方形分佈,承天城主耍分成三部分,內部的皇城,環繞皇城的內城以及在內城外又修築起來的外城。

由於大遼建國不過半年多,所以整個城市佈局還在調整之中,比如皇城的擴建,牽扯到大批建築的拆遷,而圍繞皇城外圍的內城也隨着外城的建立而成爲貴族,大富之家居住之的。至於外城則屬於平民居住的場所。三城的形狀並不規則,而是每一次城市擴建,城牆都會囊括一部分土地規劃成城區,也就是說每一次城市升級,都意味着一次城市的擴建和拆遷。

大遼國皇城的核心面積相當於一個大鎮的面積,不過一個平方公里,內部的宮殿只完成了中典三大殿,既外殿議政殿,中軸核心太極殿。以及後宮鳳鳴殿,議政殿是早朝之的。太極殿則是日常處理政務,接待臣下的地方,而鳳鳴殿則是蕭後居所,而三殿之外的配屬宮殿,東宮。西宮,後花園等等都在規戈小中,三殿之外,皇城主街兩側則分別是南北兩衙,包括各種政務機構,軍事機構部門的辦公地,皇城由於最早就大鎮的雛形,所以皇城正正方方,城牆外有一條內護河,河外則是內城。

內城分別三部分,也是三次擴建而形成的區域,分別是南區,東西兩坊。三個區域是陸續興建擴張的,南區建立最早,同樣也位於三殿中軸主街之上,也最是繁華,南區內居住的人都是夫遼內部非富即貴的人物。不過隨着東西兩坊的建立,南區的人口構成也在發生着變化,東區擴張的面積最大,除去靠近皇城的部分居住着部分富貴之家外,整個東坊居住着大遼最多的平民和貧民,同樣東坊內部也有一條繁華的街市。喚作東場,買賣的物品都是窮人用的。不過也最是繁華,西坊則是大遼內部貴族,官員的居所,裡面也有一個略小的市場,爲西場,輪規模沒有東場三分之一大,但卻經營着各種奢侈品,而昔日的老區,南區則隨着不斷的兼併,形成了大遼的中興富貴階層。

大遼尚未建國之前,內城雖然三次擴建,但人口依舊不斷的攀升,在內城外形成了數個城外村,居住着上萬人,而大遼建國之後,城市面積顯然再次不夠使用,只能再次對外擴建,這一次擴建主要是在東坊和南部區域,主要是增加普通百姓的居住面積,不過新城區外圍城牆建設只進行到一半,隨着蕭綽打算舉兵賭國運,王城的建設就緩了下來,到了五月的時候,已經徹底的停了下來,所以如今的外城雖然已經形成了幾大居住區,然而城牆卻存在着巨大的缺口。

大遼國都的建設方式可以說是如今各大城市擴建的主流,每一次升級。都會擴建部分城區,然後拆除內部多餘的城牆,可以說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反覆的投入資金和資源,而想必起來,大夏如今的王都靈夏城卻因爲特殊的地理位置,而根本就沒有建造城牆,而建設之初,就已經確定城區的規戈所以晉級到王城之前,基本上不需要花費太多的資源修建,而隨着建國之後,更是直接另選地方重新建造都城,看似花費龐大,但好處卻也十分明顯。

大遼內城東坊的平民區,一箇中等規模的客棧後院內,西門希走到門廊處,將身上的斗笠等摘除掉,順着迴廊力道後院內一個清淨的院。院落不大,不過卻十分清雅,不過連綿的暴雨卻讓小院內顯然有幾分狼藉。遍地的花瓣樹葉隨着流水來回的打着轉,而一旁的水池中,池水就如那江河之水不斷的溢出,幾條色彩斑瀾的魚甚至游出池子。

“總管!”西門希走到書房之中,對着站在軒窗望着窗外出神的吳自。輕聲的喚了一聲,西門希作爲吳用的左膀右臂,是蝶樓三大主事之一。深的吳用器重,而且經過幾年的歷練,西門希早就不是當初那個當街糾纏女子,不分天高地厚的小子,嘴脣上兩撇小鬍子顯得他成熟了許多。當年的鋒芒早已經內斂,現在的西門希看上去就好像一個普通的商人。頂多是相貌出衆而已。

吳用恩了一聲,轉過身,將手上的扇子丟在桌面之上,看向身上還帶着幾絲水珠的西門希,道:“坐吧。來人,送碗薑茶上來。”吳用說着對着外間的侍女大聲的喝道“打探到多少情況!”

西門希接過侍女送上來的熱乎乎的薑茶,聽到吳用詢問,就要將薑茶放在一旁,卻被吳用用手阻止住,大口的飲了幾口,體內一股熱氣騰起。寒氣清了不少,這才放下薑茶,開口道:“情況雖然不算了解太清楚。也是八九不離十了,自從去年主母在聖州鬧了一場,聖州北面最大的官倉被燒燬,雖然後來又重新建了起來。但也只是充當了一次臨時週轉之用。遼國去年糧食產量受到影響頗大,導致各地糧價上漲,加上那些商人囤積,糧倉內根本就沒剩下多少糧食。今年初,遼後屯兵打算與我大夏交戰,更是直接將艙內僅存不多的糧草盡數北調,廣平倉如今就是一個空倉,到是西柳倉內還存儲了部分糧草,這一次着實花費了不少銀兩才探聽清楚,這西柳倉賬簿上有糧草十餘萬擔,供給着承天城三十萬人口的口糧,保證到夏收,不過實際上西柳倉內實際只有不到八萬擔糧食。其中有一部分被私下轉賣,本來打算夏收之後,在添回去,但這場大暴雨一下,夏收算是泡湯了,不過這事情倒還瞞着,另外我還打聽到一個消息,說是這幾日大雨不停,西柳倉內有幾個糧倉漏雨受潮,怕是又要損失不少。”

“另外從遼國其他地方轉運的糧食因爲大淩河水位上漲,渡口都被沖垮,所以糧食運送徹底中斷了,至少在七月下旬之前不會有更多的糧食。不過遼國糧庫內雖然沒了糧食,不過那些貴族,富戶手中卻有大把的糧食,聽說遼國承相打算向這些富戶借糧,以支應前線大軍消耗山!”

吳用聽完,沉吟了片刻,道:“看來,遼國已經是強弩之末了,這場大雨更加快了大遼的崩潰,這已經是第十一天了吧!城中百姓的情緒如何?”吳用自從遼軍有意挑起戰事,大從”幹應戰以來。就離開了大夏。來到遼國境內,施行燎原隨着各地起義之火不斷的燃起。遼國內亂叢生,加速着大遼的滅亡速度,不過遼國畢竟是一個新興之國。雖然步履維艱,但仍然百般支撐。而吳用來到遼國王城,就是打算給遼國致命一擊,徹底讓遼國這座大夏傾倒。

唐代宗李世民曾說過。民如水,既能載舟亦能覆舟,而吳用所用的自是民心,一把足以徹底殺死遼國的刀子,西門希對於吳用可謂是佩服無比,大雨之前兩日,吳用就夜觀天象,察覺北方將會有暴雨天氣,便開始巧妙的佈置,而事實上,在暴雨傾瀉而下的第四天,大部分百姓家中就已經開始斷了糧食和柴火,而那些糧商卻緊閉大門不出。在蝶樓的暗探從中挑撥,打破了一家糧橫,百姓哄搶一番之後,本來打算趁勢而起,不過遼國內部也有精明的人,很快就平息了事端,並討來那遼後的詔書,各大糧棧的商人在士兵的逼迫下不得不平價買賣糧食,也正是如此,本來要爆炸的火藥桶這纔沒有炸開。

不過隨着雨勢不停,每日買賣糧食的百姓卻依舊排了老長,由於限定了每人所買數量,所以賣出的糧食只夠一家人一日之用,不過好在糧棧不少,不少人排完這家排那家,雖然每賣一人的量都不多,但架不住人多啊!到了今天,大部分糧棧已經徹底的斷了貨,而趁此機會,百姓之中又有要城內要斷糧的傳言,而且越傳越邪乎,這裡面自然有着大夏蝶樓的影子。

“回總管,百姓們暫時還在觀望之中,畢竟這兩日還有糧食在賣,而且每人家裡都存儲了部分糧食,能支撐個一兩日,不過隨着流言越傳越多,那些平民家裡只要一斷糧,加上街上大多數米鋪都已經停業,相信到時候只要有人帶頭,這些老百姓就會徹底失去控制。”

吳用點了點頭,道:“如今我大夏地控東部連綿大山,北面驅趕明衛殘餘,南面渤海大半盡收囊中,西面,山海關納入我大夏之手,整個上海關外如今只剩下三大勢力,遼,燕,幽,燕國佔據錦西走廊,國力比起遼國還要強上幾分,不過地理位置不好,加上一直未得到鎮國神器,無法立國,已經失去了爭霸的資格,至於那公孫瓚,更是被吳國和遼,燕三國瓜分了富裕的十餘州縣,如今偏安一隅,手下雖然還有一些文臣武將,但卻只能縮在北面三州之地芶延殘喘。雖然在不斷的吞噬着河東烏桓,想要東山再起。但已經是先機盡失,所以這片關外土地之上唯一能與我大夏抗衡的就只剩遼一國而已,只要遼滅,則,燕,幽不足爲懼,從三月開始。已經足足四個月,夏,遼兩國之間也要分出一個勝負出來了!”

西門希作爲蝶樓主事。一直都在遼國內部活動,對遼國如今的情況可謂走了解無比,用八個字形容,那就是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內憂,南方諸州起義不斷,漸漸的脫離了掌控,外患自然是兵力不遜與大遼的夏軍,天災,就是這場大暴雨。而人禍則是遼國內部的蛀蟲不斷的腐蝕着大遼的根基,畢竟烽火大陸上的人來自各個時代,什麼樣沒有,如果國家欣欣向榮,在大勢之下,這些人可能成爲枝葉,但如果國家衰落,這些人絕對會成爲加速毀滅的蛀蟲。

而內憂外患,天災人禍其中三點都與大夏有一些關係,遼國不亡都不行,不過遼國內部情況不好,大夏內部情況也同樣嚴峻無比,遼國才只擁有大淩河上游段和一些支流而已,而大夏經過不斷的擴張。佔據着大淩河中下游區域,大遼河,渾河流域,怕是這場大雨對於大夏也絕對是一場無法躲避的天災。而大軍出征數個月,每日消耗甚巨,就算大夏國力在充實也架不住這般花銷,何況黃金平原網剛佔據。上千萬新納百姓嗷嗷待哺,夏收欠收絕收已成定局,雖然之前大夏各地糧倉糧食多的沒地方放,但經過數月消耗。怕也不多了。

“總管,如今遼國大敗,我軍佔據大遼,這可又是不小的疆域,遼國內部少說也有近千萬百姓,我大夏能消化得了麼?”西門希不由地有些擔心起來,這餓死的很常見,但如果因爲吃多了,撐死了。那反而讓人笑話,大夏原本的核心之地只有五府二十郡,然而佔據金地,渾河流域,一下子五府之地變成了十四府五十四郡,郡縣多了一倍多,但面積卻足是之前五府之地的兩倍,人口同樣如此,如果在吞下遼國,大夏至少還得增添幾府,遼國疆域從北面草原到南面山地,全加起來,疆域少說也有大夏如今疆域的一半,人口則與大夏原來人口相當,也就是說,大夏在建國之後,短短一年時間,吞併了比自身大三倍的疆域,比自身人口多三倍的人口。一口氣直接吃成了胖子,而想要將這些地方消化掉,無疑是一個巨大的考驗。而這場暴雨的襲來,雖然加速了大遼的瓦解,何嘗又不是對大夏的一次嚴峻的考驗。

吳用聽西門希說起這個。也不由地啞然失笑,這個問題他不是沒有想過,大夏擴張的步伐太快。快的讓人目不暇接,本來,拿下黃金平原之後,大夏至少需要兩到三年的消化之後,初步融合了這些地方,纔是發動對遼大戰的最佳時機。然而遼國的舉動卻無疑讓大夏的步伐邁的大了點,很可能會因此造成大夏內部消化不良,不過吳用也很慶幸,如今的大夏周邊已經沒有很撼動大夏的存在,如果燕國建國,或許是對大夏的一個,威脅,不過一旦這次遼燕大敗,燕國又有多少精銳能逃回去,接連失去精銳燕軍的燕國已經不足爲懼,而唯一可能會對大夏造成威脅的就是吳國,不過山海關一戰,算是斬斷了吳國的手掌,只要山海關不失,關外之地就盡數都是大夏囊中之物,只要大夏軍隊不亂,有內閣那幫傢伙在,大夏就亂不了,只是可能消化的時間要延長不少。

“我們只是陛下的眼睛耳目而已,具體的事情就交給內閣去操心吧。”不在其位不謀其政,這頭疼的問題還是交給那些內閣大臣們頭疼去吧,他只要負責將蝶樓打理好就行了。

第12章 狐狸精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5章 真正的開始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100章 鹽鎮第736章 中伏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8章 魅惑之眼第277章 大玉兒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7章 紫晴村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661章 鐵娘子—平陽公主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661章 鐵娘子—平陽公主第610章 搬倉鼠計劃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98章 多爾袞第737章 逆轉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620章 南下慶川城第600章 周瑜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363章 首戰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130章 針鋒相對第427章 自掘墳墓第94章 力舉千斤第746章 成藩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323章 奚蠻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168章 鐵浮屠第47章 拜訪古爾濟特第649章 吳三桂猝死,黃巾起義序幕第229章 名醫李時珍第363章 首戰第33章 驚現水匪第534章 焚城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402章 叛逃第552章 破城原來如此簡單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662章 喜得瑞兇靈獸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517章 人造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99章 天賦合擊技—落花飛雪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713章 暗手,刺客雲集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90章 坐井觀天第420章 大珍珠羣島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54章 征剿水盜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222章 地質教授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269章 五部歸夏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413章 猛張飛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
第12章 狐狸精第464章 先發制人—密謀石頭城第15章 真正的開始第644章 五行道術—沼澤術第100章 鹽鎮第736章 中伏第725章 奇怪的聖旨第8章 魅惑之眼第277章 大玉兒第578章 墨甲VS白馬第7章 紫晴村第524章 走爲上計第661章 鐵娘子—平陽公主第107章 千金方殘本第127章 先下手爲強第498章 墨門子弟第416章 擴軍,戰略轉變第293章 最毒女人心第661章 鐵娘子—平陽公主第610章 搬倉鼠計劃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98章 多爾袞第737章 逆轉第43章 梁山水軍大營第688章 大夏鐵騎第353章 燕軍來襲第620章 南下慶川城第600章 周瑜第145章 劃分三縣第201章 沮授田豐第258章 蝶樓—江湖的聚集地第363章 首戰第566章 千面魔女杜冷月的悲劇第130章 針鋒相對第427章 自掘墳墓第94章 力舉千斤第746章 成藩第478章 傳說級兵刃—白鹿之鳴第323章 奚蠻第592章 楊家軍揮師南下第428章 湯魚的倒戈第86章 月夜攔截第557章 走馬嶺內的走馬商人第580章 開封之圍第168章 鐵浮屠第47章 拜訪古爾濟特第649章 吳三桂猝死,黃巾起義序幕第229章 名醫李時珍第363章 首戰第33章 驚現水匪第534章 焚城第307章 恐怖的殺器—連弩戰車. .第402章 叛逃第552章 破城原來如此簡單第722章 楚之范蠡第662章 喜得瑞兇靈獸第213章 風雲涌動烽火再起第517章 人造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673章 朝鮮也來湊熱鬧第124章 青樓紅院第99章 天賦合擊技—落花飛雪第60章 凌厲的反擊第536章 登陸青島第57章 天賦建築師第400章 並不樂觀的局勢第105章 開衙封爵第103章 易貨交易第39章 狹路相逢勇者勝第432章 神箭哲別第149章 謝家寶樹第565章 大夏皇子麒輕擒燕青第696章 蒼狼城大總管是和第713章 暗手,刺客雲集第691章 微服出宮第319章 神器—神農藥鼎(上)第90章 坐井觀天第420章 大珍珠羣島第172章 大地主階級的強勢第415章 向海洋邁進第329章 白馬軍威—勢不可擋第167章 鹽鎮攻防第54章 征剿水盜第619章 藏龍臥虎第618章 黃帝血脈軒轅氏第222章 地質教授第631章 天府二十四政第634章 梁山上來了個宋江第147章 血腥上原第512章 活抓魯智深第269章 五部歸夏第405章 糅合四大第292章 毒仙子—落花女第413章 猛張飛第541章 槍戰墨門三傑第526章 墨子佈局第546章 秦瓊的陷阱第495章 水上堡壘之初想第187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712章 絕命刺殺—夏羽中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