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百六十章 添妝(二)

連守信和張氏的這幾個孩子,連枝兒年紀最長,跟着爹孃受過的苦最多,同時,她也是幾個孩子中受張氏的影響最深刻的。連枝兒的思想非常傳統,她心裡非常認同這個時代男女在繼承家產方面的差異。

五郎和小七兩個,以後將會爲連家傳宗接代,也將爲連家頂門立戶、光宗耀祖,家裡的財產,自然都是他們哥兩個的。

而因爲家裡富足,爹孃、弟弟、妹妹們願意多給她一些陪嫁,她很知足、很感恩。原先給的那些,早就已經遠遠超出了她所應該得到的。

有句俗話說沒有人會嫌銀錢咬手。但是連枝兒卻從來都是個十分克己、沒有貪念的姑娘。她自認爲家裡能有現在的日子,她的貢獻非常小。而她出嫁之後,就連那點非常小的貢獻,只怕也沒有了。原先給她的,在衆人的勸說下,她都接受了。但是烤鴨店的乾股,她卻不能接受。

連枝兒認爲,接受了乾股,那麼以後她什麼都不做,就能從弟弟、妹妹們的產業中獲利,而且還不是小利。她覺得這樣是不勞而獲,爹孃和弟弟妹妹們待她好,但是她卻不能夠讓自己這麼佔爹孃和弟弟妹妹們的便宜。

而連枝兒還有另外一個非常稀有的優點。她雖然思想傳統,認爲閨女沒有和兒子一樣繼承家產的權利,她以這樣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卻並不會站在道德的制高點上。以此去要求同爲連家女兒的連蔓兒。

連枝兒認爲連蔓兒爲這個家付出了很多,家裡能有現在的境況,連蔓兒居功至偉,她認爲連蔓兒是理所當然和五郎、小七一起繼承家產的。

在連蔓兒的前世,有一個名詞是聖母。很多人輕易地就被罩上聖母的帽子。但是連蔓兒並不認同那些說法。如果一定要說聖母,那麼連枝兒這樣的人,才稱得上是聖母。她們以極高的標準要求自己,但卻極少對別人有所要求。對待別人,她們一貫採用的是極爲寬容的心態和寬鬆的標準。

共同生活了幾年。連蔓兒對連枝兒當然有了深厚的感情。而她願意將好東西一股腦地給連枝兒,則不僅僅是源於姐妹情深,還有她對連枝兒人品的敬重和喜愛。

不管衆人如何勸說,連枝兒就是不肯收下乾股。她不善言辭,急的眼圈都紅了。連蔓兒見連枝兒要哭,就有些不敢勸了。

這個世界上,就是有人嫌錢多,嫌錢咬手。他們稱量自己的付出。只要求更低微的回報。

“……一定要給我,我就不嫁了……”最後,連枝兒無法,說了這樣一句話。

連枝兒性情溫柔和順。平常都沒什麼脾氣。而這樣的人,一旦真是認準了什麼事,那是輕易不會更改的。就如張氏有一次對連蔓兒說的那樣,“你姐有時候,還挺倔的。”

聽連枝兒這樣說,大家就無法再勸了。

連蔓兒和五郎交換了一個眼色,只能將乾股的契約書先收了起來。

“姐,你咋能說這個話那,你看你把咱爹和咱娘給嚇啥樣了?”連蔓兒輕輕地戳了戳連枝兒。笑眯眯地道。

連枝兒見連蔓兒和五郎將乾股的契約書收了起來,頓時壓力大減,被連蔓兒這麼一說,就覺得剛纔那句話,是她自己任性,嚇着了連守信和張氏,因此很不好意思。紅着臉,吶吶地說不出話來。

“姐,你別多想。這是大傢伙商量出來的,咱爹孃也是想讓你,還有家興哥知道,咱們幾個,在家裡都是一樣的。咱爹孃這是一視同仁。就算你嫁到家興哥家裡去,那還一樣是咱爹孃的閨女。是我們的姐。”連蔓兒又對連枝兒道。

“嗯,我知道。”連枝兒一邊點頭,一邊擦淚。以前在老宅,吃苦受累被欺負,連枝兒從來不會落淚。家人的溫暖、愛惜,這份親情。才能讓她落淚。、

雖是落淚,卻是喜悅的、幸福的淚水。

大家就忙將這件事撂下,又說起別的話題,又有連蔓兒、小七和張採雲在旁說笑,慢慢地,連枝兒纔好了。

連蔓兒一家將給連枝兒的陪嫁這就算都準備齊整了,而親朋好友來添妝的人,幾乎每天都是絡繹不絕。

李氏、張王氏和張採雲提前過來幫忙,最早送上了添妝。

張王氏和在家看家、做飯的胡王氏,都送上了厚厚的針線,其中包括成對的帕子、汗巾子、枕套、椅子袱、桌布、門簾、窗簾、不同尺寸的幾套各式布罩,甚至還包括包袱皮,全用的是上好的料子,親手繡的吉祥花樣。

顯然,這兩位做舅媽是在連枝兒定親之後,就開始準備這些東西了。

張採雲也送了禮,也是她親手繡的,兩張絹帕子,一對綢子枕套,兩雙棉綾襪子,還有兩條汗巾子。

小龍和小虎也送了禮,是一對銅盆,據說是兩個小傢伙拾山貨到集市上賣,積攢下的錢買的。

李氏送的是一對鎏金的銀鐲子,一對金丁香,另外還有一棉一夾,按着連枝兒的身量縫製的兩套彩繡的衣裙。

鎏金的鐲子和金丁香都不是現買的,而是李氏年輕時曾經帶過,如今壓箱底的珍藏。衣裙更是李氏一針一線,精心縫製出來的。

李氏這些年,頗積攢了些金銀首飾,現在除了日常戴的兩三樣,其他的,都是準備給兒孫們的。張氏出嫁的時候陪送了一些,娶兩個兒媳婦進門的時候,也給了一些。現在給了連枝兒兩件,接下來就是張採雲,然後還有連蔓兒的添妝,五郎和小七娶媳婦的時候,自然也要給,小龍和小虎兩個孫子成親的時候,更要給。

李氏曾經跟張氏說過,那些東西,她一件都不打算帶走。這個帶走,自然是死後裝裹的意思。李氏打算將壓箱底的這些東西,都分給自己的兒孫。

“……不管多少,每個孩子我都得給,……是個心意,是個念想……“李氏如是道。

在世的時候是個心意,等她過世了,也能給孩子們留個念想。

莊戶人家的很多女人,都和李氏一樣。年輕的時候積攢這些東西,等年紀漸長,再將這些東西傳給兒女們,並且樂在其中。一代一代,都是這麼傳下去的。

說到李氏,不得不再說說周氏。周氏也有些壓箱底的東西,連蔓兒幾乎從來都沒見過,因爲那些東西,都被周氏給了連蘭兒和連秀兒兩個。家裡的這些個媳婦、孫子、孫女,都沒得過周氏的東西。

這樣的做法,在莊戶人家中是極爲罕見的。周氏我行我素,有時候說起這件事,她還唸唸有詞,說她這一輩子勞碌,都是爲的兒子、兒媳婦、孫子、孫女。用周氏的話說,她給她們“扛長活”,勞心勞力之外,哪還用再給她們東西。應該是她們孝敬她東西纔是應該的。而她的那些東西,自然是給她照顧不到、嫁出門的閨女的。

連枝兒要成親,老宅那邊也送來了添妝。來送添妝的人是蔣氏和連繼祖。

連繼祖就留在前院,和連守信說話,蔣氏到後院來送添妝。

老宅的添妝很簡單,四樣針線,包括帕子、枕套、襪子和鞋面,針線倒是極爲精巧,花樣也別緻,顯然是出自蔣氏之手,而所用的料子,連蔓兒也都認識。

那是她家,還有宋家送給老宅的尺頭,周氏自家不知道做了些什麼,餘下來的邊角料。

除了這四樣針線,還有蔣氏打的各式各樣的絡子。

比起張氏孃家送的添妝,老宅的添妝就顯得太過微薄。蔣氏心裡明白,瞧着一屋子櫃子上、地上挨挨擠擠地擺放着的別家送來的各樣添妝,蔣氏難免露出幾分不自在。

雖是如此,蔣氏也沒解釋上面。老宅的情況,連蔓兒家都知道,她再說,反而不好,也沒什麼意思。

老宅如今是連老爺子當家,但是在某些事情上,還是周氏做主。張氏也好,連枝兒和連蔓兒也好,都對老宅的添妝沒有什麼期待。

雖然沒有期待,但真的看到這樣的添妝,張氏、連蔓兒幾個心裡還是不痛快的。她們很看重的人、很看重的事,被老宅這樣輕慢,即便是沒有期待,也不可能痛快。

不過,大家都都竭力裝作沒事,連蔓兒還拿起那幾樣針線來細瞧了,李氏和張王氏也在旁邊誇讚,自然是誇讚蔣氏的針線好。

連蔓兒拿起那雙鞋面,不由得多打量了幾眼,眼角的餘光就看見蔣氏變了臉色。連蔓兒心裡隱隱有些猜測,就將鞋面放下,又拿起蔣氏打的絡子來。

蔣氏打的絡子,即便是在手巧的李氏眼裡,也是極新鮮漂亮的。而從這些絡子,還有那些針線上面,也能看出蔣氏是用了心,下了力氣的。

“四嬸,我爺和我奶都發話了,到枝兒那天,我們都不坐席。我和大妞妞她爹都過來撈忙。家裡其他的人,也全憑四叔和四嬸安排。”

“哪能不讓你們坐席。”張氏笑了說了一句。

大傢伙拿着蔣氏的絡子說笑了半晌,直到蔣氏告辭走了,張氏的眉頭才輕輕地皺了起來。

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五百七十二章 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喜氣盈門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報喜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五百三十七章 連記百貨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四百六十章 爲什麼回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割煙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二十四章 賠禮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六百八十六章 狼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一章 重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六百九十一章 覺悟第五百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四百八十章 榆錢餅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主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四百章 御賜第七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泥濘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零一章 議親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親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七百章 涼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連記百貨
第七十八章 小白菜第五百七十二章 亂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三十七章 是你想差了第七百四十八章 喜氣盈門第八十八章 禮尚往來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六百六十五章 離心第五百五十一章 攆還是不攆第三百九十三章 吃貨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二百四十三章 嫉妒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五百二十九章 對策第五十九章 旱菸袋第四百六十五章 駁斥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二百三十三章 糞肥第七百三十九章 亂中第六百四十章 用意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一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一百六十五章 夜戰第四百四十六章 報喜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二百八十章 地誰種第二百四十八章 官司第四百八十五章 四月天第五百三十七章 連記百貨第六百八十八章 和睦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一百一十四章 白契與紅契第四百二十三章 包子磕牙第四百六十章 爲什麼回來第二百四十五章 買牛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一十一章 發火第三百二十一章 真假難辨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六百四十七章 風景第三百八十八章 勸學第七百三十七章 請神容易送神難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二百三十七章 亂鬥第一百一十六章 包子的練成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三百九十九章 割煙第三十七章 連蔓兒說分家第一百四十六章 打臉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二十四章 賠禮第四章 錢要找誰借第六百八十六章 狼來了第一百五十二章 借光第一章 重生第二百七十二章 搬家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七百一十章 沈城新宅第六百四十一章 餘香嫋嫋第六百九十一章 覺悟第五百三十二章 勞役第二百九十一章 雨第四百八十章 榆錢餅第一百五十六章 豆芽風波第六百六十七章 意外第一百七十七章 主動第五百六十五章 衝突第二百六十七章 求上門來第六百零三章 真相(加更,求粉紅)第四百七十五章 鵝鵝鵝第四百章 御賜第七章 一塊肉引發的風波第四百六十二章 是真是假第一百二十六章 連葉兒問計第六百九十九章 泥濘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六百三十二章 意想不到第三百八十六章 送別第三百零一章 議親第三百一十九章 平地起波瀾第六百七十五章 教訓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親第二百一十七章 丁香風波第七百章 涼第七百三十二章 夜半第七百一十五章 禮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八十六章 沈六提出條件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二百四十九章 一筆爛賬第二百一十四章 過年第五百零六章 傳聞第一百零五章 小生意也有大賺頭第五百三十七章 連記百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