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章 御賜

衆人一聽,都嚇了一跳。連守信還以爲是蓋房子那處了什麼事,手都來不及擦,就往外走。

連蔓兒幾個也忙跟在後面。

“小罈子,到底是啥事啊?”一邊往鋪子那邊趕,連蔓兒一邊詢問小罈子。

“來了好多人,四嬸告訴我說有大事,讓我趕緊來找連四叔的。”小罈子就道,“四嬸也沒說是啥事,就說要快。我就跑來了。”

來了很多人,會是什麼事?

老宅離着鋪子也不遠,連蔓兒幾個一路小跑,很快就出了村口。遠遠地,就看見鋪子前面停了好些馬匹,又有幾個穿着官衣的人站在鋪子前面。很多村裡的人都從家裡走出來,站在不遠處觀望,卻不敢上前。

張氏也站在鋪子外面,正和一個穿赭色直綴的男人說話,看見連守信他們,那男人忙揮手招呼。

是鍾管事。

幾個人就快步走了過去。

“鍾管事,帶了好些縣衙的差役來。”張氏迎上來,告訴連守信,“剛來的,還帶了好些東西。”

連守信就忙上前去和鍾管事並衆差役見禮。

“……趕緊着的吧,一會宣旨的大人們就要到了,在哪接旨,就這鋪子裡,可不大成。”鍾管事向連守信還禮,說道。

宣旨,連蔓兒聽見這兩個字,眼睛一下子就亮了。她大約猜出了會是什麼事。一定是沈六將玉米的事情上奏了朝廷,皇帝有旨意下來,要來這裡宣旨,肯定是獎賞他們的。

“後面,就是我家新蓋的房子。”連蔓兒忙就上前,說道,“就是還沒完全蓋好。不過前廳能用。”

鍾管事就走到旁邊,往連蔓兒指的方向看了看。連蔓兒家新建的院落,外面一層院落非常寬敞,那是預備着旁邊的打穀場不夠用時,也可以當打穀場使,晾曬穀物、打場、揚場等。

“屋子裡收拾收拾,宣旨就不用進屋子裡了。就那外面就挺好。六爺的意思,萬歲爺的恩典,也能讓大傢伙都聽聽。”鍾管事就道。聽他話裡的意思,是周圍的百姓,都可以過來聽宣讀聖旨。

這會工夫,連蔓兒已經回了一趟屋裡,和張氏、連枝兒封了幾個鼓鼓的紅包。紅包拿出來,交給連守信,分發給鍾管事和衆差役。

這些差役手裡都沒空着,有的抱着大紅的地氈,還有的抱着香案、香爐等物。

“……六爺和頒旨的欽差都在後頭,一會就到。六爺想的周全,知道你們這,怕是沒有這些東西。因此,就打發我先一步過來,將一應所需的物事都準備好。”鍾管事道。

沈六吩咐他提前趕來,這一應所需的事物,都是從縣衙徵用的,這些差役,也是帶過來幫忙佈置的。

連守信給衆差役分發紅包,連連道謝,然後就向鍾管事詢問,能不能透露聖旨的內容。

“……我先一步來的,並不知道。連四爺,你也別多問了,這不是明擺着的事情嗎,管保是好事的,大大的好事。”鍾管事就笑着道。

據鍾管事所說,拿着聖旨下來的人,是從京城來的欽差大臣。這欽差大臣先來到府城,在沈家宣讀了一份旨意,接着就來三十里營子,宣讀給連蔓兒家的聖旨。

簡單地說了幾句話,連家衆人,鍾管事並幾個差役就忙活了起來。

先是將院門大開,整個院落又打掃了一遍,然後,就開始鋪設的大紅的地氈和香案、香爐。

這期間、王舉人、里正、廟裡的住持並衆和尚、村裡的衆位村老,並村裡在家的老老少少,幾乎都來了。

王幼恆、吳玉貴、吳家興父子,老金帶着幾個兒子、老黃等人,也都聞訊趕了過來。王舉人帶了家丁、僕役,王幼恆、吳家父子等於連家關係親密的人家就都幫着收拾,又有里正、村老等負責組織來看熱鬧的村中百姓,要回去換了乾淨的新衣裳,再回來,不能隨意亂戰,要排列好了隊伍,迎接欽差、並聆聽聖旨。

這可是三十里營子有史以來,最大的一件事。這即將到來的聖旨雖是宣給連蔓兒家的,但是整個村裡的人都與有榮焉。

等這邊忙忙碌碌地,將一切都準備妥了,就聽見了官道上傳來鳴鑼開道的聲音,一隊車轎浩浩蕩蕩地朝三十里營子而來,錦陽縣的知縣就在最前面做引導,後面還有張千戶帶領的兵士護衛。

隊伍中間,是一輛豪華的馬車。緊隨其後的,是沈家的馬車,再往後,是遼東府的知府等衆官吏車馬、轎子。

走到紅地氈前,馬車才紛紛停下來。從中間那輛豪華馬車上,下來一個白麪微須的中年文官,身穿孔雀補服。那文官下了馬車,就忙向從後面馬車上下來的沈六行禮。

沈六連忙還禮。

今天的沈六頭戴樑冠,腳下是粉底朝靴,身穿了一件寶藍色蟒袍,前胸後背兩塊獅子補子,金絲繡線、栩栩如生,他身後的遼東府衆官吏也都各自穿了全套的朝服。

衆官吏簇擁這那欽差和沈六走上紅氈,都在香案前站定了。最前面站的是沈六,其後中官吏紛紛按照品級排列。

再之後,就是連守信帶領這張氏、連蔓兒、連枝兒、五郎和小七。

然後,纔是王舉人、王幼恆、里正、住持、連守禮一家三口,以及吳家父子等與連蔓兒家交好的人家。

最後,便是所有村中的百姓了。

那穿孔雀補服的欽差就走到前面,有人唱了一聲“跪”,包括沈六在內,衆人就都紛紛跪倒,聽那欽差宣讀旨意。

那聖旨駢四儷六,連蔓兒只聽得個大概,不過,最重要的部分她聽懂了。

“……連守信……有功於社稷……賜黃金百兩,免除丁、稅十年,另賜牌樓一座,責令遼東府督造……”

“蔓兒,那聖旨啥說啥?”張氏就在連蔓兒的旁邊,她心急,低低的聲音問連蔓兒。

“……皇上家賞給咱們一百兩金子,咱家以後十年,不用服勞役,還啥稅也不用交。還讓遼東府給咱修一座牌樓。”連蔓兒也低低的聲音告訴張氏。

“哎呦。”張氏喜的,一把攥住了連蔓兒的手,說不出話來。

一百兩金子,那就相當於是一千兩銀子。這一筆錢,即便是買她家那些玉米種子,也綽綽有餘。另外十年不用服勞役、交賦稅,也能讓她家省下一大筆的錢,關鍵還是省心。而最後那御賜的牌樓,更是爲她家的功績立了一座碑。

有御賜的牌樓,她連家就會成爲一個超然的存在。即便不說見官大三級,那效果也差不多。

連蔓兒心裡想的高興,連前面的官吏叫起來也沒聽見,還是張氏將她拉了起來。

這個時候,連蔓兒自是不會想到,以後,御賜的牌樓建好之後,她們這一家,在遠近衆人的嘴裡,就變成了御賜牌樓連家。而許多年之後,御賜牌樓連家在衆人的嘴裡,簡化成了牌樓連家,而那個時候,連家已經成了遼東府最有名的名門望族之一。

聖旨宣讀完了,沈六就讓遼東府的知府陪同宣旨的欽差先回去,然後王舉人、里正也帶着衆村民紛紛散去。

沈六沒有急着走,而是被連守信請進新屋子的正廳,連蔓兒忙沏了熱茶送上來。

鍾管事帶着遼東府管工程的官吏,拿着牌樓的圖紙,正在外面四處查勘,選擇修建牌樓的地點。

御賜的百兩黃金,都用大紅的綢子蓋着,堆在正廳上。

“怎麼不掀開看看。”沈六接過連蔓兒送上來的熱茶,只稍微抿了一口,目光四下打量了一番,就落在那御賜的黃金上。

連蔓兒正巴不得他這樣說,就忙走過去,和五郎一人抓住綢布的一個角,將紅綢揭了開來。綢布下面,大錠大錠的金元寶整整齊齊地堆放着,那金色的光芒真是又溫暖、又耀眼、又美麗。

若不是顧忌到沈六還在場,連蔓兒就想撲到金子堆上,打一個滾。

許是她的表情太過明顯,沈六竟噗的一聲笑出了聲。

連蔓兒趕緊摸了摸自己的臉。

“可還滿意?”沈六很快端正了臉色,彷彿剛纔笑的那個人,根本就不是他。

“多謝六爺。”連蔓兒笑着衝沈六福了一福。

“萬歲賞下的東西,你謝我做什麼?”沈六的目光在連蔓兒臉上一溜,故意問。

“……當然也是感激萬歲爺的。……不過,若是沒有六爺的美言,我們也得不到萬歲爺的賞賜。”連蔓兒就道。

皇帝能賜下這樣的重賞,那肯定是沈六在奏摺上對連家的功勞下了重筆。

“這是你們該得的。”沈六就道,“這百兩黃金,可不是白給你們。是萬歲爺,買下了那些玉米。”

“哦,知道了。”連蔓兒點頭,表示她明白了,沈六不會再爲那一萬多斤的玉米再付錢了。不過,有這百兩黃金,也足夠了。

除了錢之外,免除丁、稅也是實惠,而最寶貴的,還是那座御賜的牌樓。

“六爺,就算沒有這百兩黃金,就算不免丁、稅,有那座牌樓,也就值了。”連蔓兒就道,“六爺,推廣玉米要用銀錢不,要是銀錢不湊手,這金子,就都給六爺拿去用……

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二百零八章 蔣氏的秘密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偶然得知的秘密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六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一十章 鮮湯寶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四十章 甜杆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兒出嫁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責第二百七十四章 學業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七百一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親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七百二十一章 矛盾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比誰潑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五百九十九章 試探(加更,求粉紅)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十章 下館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諾第三百九十四章 搶食第四百五十章 年將近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十二章 討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三十二章 搶奪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財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見如故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子和葫蘆第七十九章 覺醒的包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圍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六百一十六章 熱鬧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
第二百一十三章 買年貨(二)第二百零八章 蔣氏的秘密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二百二十八章 連蔓兒又有新點子第五百九十八章 偶然得知的秘密第六百二十一章 櫻桃紅了第五百八十五章 少年心事第七百一十二章 冷香第六百三十六章 郎心如鐵第六百一十二章 順水推舟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六百六十六章 氣急攻心第五百五十七章 恨極第五百八十章 炸元宵第三百一十章 鮮湯寶第四十八章 救命第四十章 甜杆第四百三十二章 秀兒出嫁第一百六十三章 冬雪第三百八十九章 捷足先登第三十八章 鍋碗瓢盆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三百六十八章 蠢蠢欲動第一百九十六章 自責第二百七十四章 學業第六百七十八章 連蔓兒妙手醫病第七百一十一章 酒香也怕巷子深第四百二十五章 遠行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十六章 野雞蛋第六百九十七章 困難第一百七十二章 租金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四百二十四章 加急信第六百五十章 柿子撿軟的捏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五百七十六章 雪夜第一百二十一章 那麼巧第七百六十五章 送親第二百七十章 兩代婆媳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三百一十二章 糉子第一百四十九章 賣酒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三十六章 家法第三百五十四章 呼地瓜第二百章 殺年豬第三十二章 錢該怎麼花的問題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三百五十二章 消暑第三百九十五章 分玉米第五百零一章 盛夏第一百五十三章 再動家法第六百四十三章 靈機一動第四百九十一章 初夏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七百二十一章 矛盾第二百一十九章 休媳第二百七十五章 地瓜秧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六百一十七章 誰比誰潑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七百二十七章 不滿第七百一十四章 順德坊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六百一十八章 飯還吃不吃第五百九十九章 試探(加更,求粉紅)第一百四十七章 喜訊第二十章 下館子第六百三十三章 諾第三百九十四章 搶食第四百五十章 年將近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三百一十六章 節禮第七百零七章 嫁妝風波(三)第六十二章 討好第三百四十四章 要第一百六十六章 糾紛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二百三十一章 一年之計在於春第五百六十六章 理論第三百三十二章 搶奪第五百二十四章 心思第六百五十七章 新財路第六百二十六章 一見如故第五十五章 連蔓兒做工作第七百三十八章 時機第三百一十三章 燕子和葫蘆第七十九章 覺醒的包子第一百零七章 老爺子的夢想第一百九十二章 欠債還錢第六百三十四章 解圍第三百一十八章 翻身第五百五十九章 休還是不休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一百二十四章 以死相逼第九十章 一碗醬的風波第六百一十六章 熱鬧第七百四十九章 意外之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