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

鍾管事來了,連蔓兒心中就是一喜,也忙接了出來。鍾管事手裡提了一個袋子,正在和連守信寒暄。看見鍾管事手裡的袋子,連蔓兒不由得眼睛發亮,她更加篤定了鍾管事這次來的目的。

將鍾管事讓到屋裡坐下,連蔓兒就忙着沏茶,又用攢盒裝了家裡最好的點心和果子,端了上來。

“連姑娘不必氣。”鍾管事欠了欠身,向連蔓兒氣地道謝。

“鍾管事,到了這,你可不要跟我們氣。”連守信笑着道。

“六爺和九爺可都還好?”連蔓兒將茶和果子都擺好,就笑着問詢道。

“兩位爺都好,讓我捎話,也問姑娘一家的好那。”鍾管事也是笑容滿面,說着話就將手裡的袋子遞了過來。“九爺臨走的時候,答應了送姑娘一些玉米,特意打發我給送過來。”

“這我們可生受了。”連守信忙道,“我這閨女年紀小,不大懂事。小孩子家說過的話,六爺和九爺那邊就認了真。這還讓鍾管事你特意跑一趟給送過來,這、這可讓我們心裡面這麼過意的去那!”

連守信這邊和鍾管事氣,連蔓兒已經伸手將袋子接了過去。袋子頗有些壓手,連蔓兒打開袋子口,裡面是剝好了的玉米粒。沈小胖顯然是挑好的給她送來的,一顆顆玉米金黃飽滿。這一袋子的玉米,估計着至少又三四十斤的樣子。

這可能種不少畝的地啊!

連蔓兒忍不住笑的眉眼彎彎。連蔓兒手裡抓起一把玉米粒,小胖的形象在她心目中高大了起來。當時她跟沈小胖說想要更多一些的玉米,其實心裡並不能確定,沈家會不會同意,她也不能確定,沈小胖回到沈家之後,是否會真的將這件事情放在心上。

這些天,連蔓兒心裡一直記掛着這件事。每多過去一天,她心裡的希望就少一分。今天。鍾管事將玉米送了來。連蔓兒是喜出望外的。

沈小胖很夠朋友,雖說是小小的年紀,卻是個說到做到的人。這讓連蔓兒不得不再次刷新對沈謙的印象,就算年紀幼小。身材太過圓潤,又很有吃貨的傾向,但只要有夠朋友和說話算話這兩種品質,沈小胖就是個合格的小男子漢。

“鍾管事,小……九爺讓你送玉米來,這事六爺肯定是知道的吧?”連蔓兒終於捨得將玉米袋子放了下來,擡頭問鍾管事道。“六爺可有什麼話?九爺有沒有捎話給我們?”

在心裡面叫慣了沈小胖,改叫九爺什麼的,還真有些彆扭、不適應那,連蔓兒暗笑道。

“……這事九爺跟六爺說了。這些玉米,還是六爺讓手下人幫着準備的。知道連姑娘是要在地裡種,六爺和九爺都吩咐要挑最好的。……來之前,我去給六爺和九爺請安。六爺倒沒什麼特別的吩咐。……只是說,讓連姑娘有什麼事。儘管捎信過去。……九爺囑咐了很多話……”

鍾管事說到這,自己也笑了。

“九爺問連姑娘,還有五少爺和小七少爺都好不好。有什麼好玩的別忘了他,還問連姑娘什麼時候有空,到府城去,可要記得去找他。”

鍾管事這次說話,又比以前還氣了許多。就是對五郎和小七,都稱呼起少爺來了。

“九爺回到家,時常說起連姑娘、五少爺和小七少爺,恨不得能天天玩在一起纔好。”鍾管事又道,“打發人來送玉米,怕人不妥當。耽誤了連姑娘的事。……看我這些年辦事還穩妥,又與連掌櫃相熟,這才特意打發了我來。我這一得了吩咐,一刻都沒敢耽誤,就怕誤了農時。”

送個東西,確實可以隨便打發一個小廝就可以。鍾管事在沈家應該是很得臉、辦事很有能力的。而且還與連家打過交道,打發他來,由此可見,沈六和沈小胖對這件事的重視。

“這是六爺和九爺對咱們的恩典。”連守信懷着滿心的感激道。

鍾管事是個大忙人,交代完了玉米的事,就告辭要走。連守信自然苦苦相留,最後連蔓兒從鎮上訂了一桌上等的酒席,就在早點鋪子裡,連守信陪着鍾管事吃了。

趁着鍾管事吃飯的工夫,連蔓兒還寫了一封信。信是寫給沈謙的,首先是感謝他讓人送了玉米來。然後就是聊些家常,什麼小黃牛又長力氣了,小豬的食量又增加了,小母雞變成了小公雞,什麼昨天摘了一籃子的槐花,和麪烙餅特別香甜等等,當然,還說了一下五郎和小七的功課。

“魯先生說我哥照這樣好好學,明年就能下場參加童生試了。小七年紀還小,還得再等一年。小胖,你不是說你已經念念了好幾年嗎?你啥時候下場考試?”

“魯先生也誇我了,說我要是個男的,也能和我哥一起下場。”連蔓兒想了想,又添了一句。

就這麼家長裡短地,整整寫了兩頁信紙。

連蔓兒寫完之後,又看了一遍,覺得比較滿意,就將信紙摺好,裝進信封裡封了起來。送鍾管事離開的時候,連蔓兒就將信舀出來,請鍾管事捎給沈謙。

至於對沈六的問候,就請鍾管事代爲表達了。一來,連蔓兒不覺得沈六會有時間看她的信。二來,沈六和沈謙不同,她不覺得她能給沈六寫信。而且她總是覺得跟沈謙更親近些。

沈謙年紀還小,寫寫信沒什麼,等他長大了,怕是就要避嫌了那。

鍾管事小心地收起連蔓兒的信,說是必定送到。

連蔓兒又另外準備了紅包,跟隨鍾管事來的車伕、隨從每人一份。鍾管事那一份,自然是額外加厚的。

這次,鍾管事略微推辭,便笑着收了。

…………

放在炕上催芽的玉米,已經長出了半個小指長度的芽,連蔓兒特意開了一小塊菜地出來,糞肥、翻地、耕種,精耕細作,將玉米芽播種了下去。

好好侍弄,今年伏天,她就能吃上香噴噴的煮嫩玉米了!連蔓兒心裡想。

轉眼就到了穀雨時節,就像詩中描述的“清明時節雨紛紛”,又如“穀雨”兩個字所體現的,接連下了兩場透雨,三十里營子的春耕開始了。

連蔓兒一家,比別的人家更忙碌。她們要一邊顧着早點鋪子的生意,一邊趕着在這最適宜的時節,將地種完。

在種地之前,一家人坐下來,仔細地規劃了一番。

今年,她們家有五十一畝地要種。南山下的六畝地,是分家所得,打算都用來種花生。花生是價值比較高的經濟作物,莊戶人家種花生很少爲了自家吃,都是爲了賣錢。

這六畝地的花生,到秋收的時候,差不多能賣三十幾兩銀子。這只是大致的收入,去掉種子錢,純收入也就是三十兩出頭。

然後就是北面,她們分家之後置買的土地,一塊二十五畝,一塊二十畝,兩塊地沒有連在一起,中間隔了一片地。前兩天,連守信找到相關的主人家,商量了將地換了過來。因爲同在一片地上,土質什麼的都是一樣的,因此並沒費什麼口舌,事情就談妥了。

連蔓兒家這四十五畝地,連成了一片,更方便耕種了。

“高粱和糜子,這兩樣都不能少種。”連守信說道,高粱米是莊戶人家的主食,而到了冬天,糜子磨成麪包的粘豆包,也是必不可少的主食。所以,這兩樣都要種夠。“咱六口人,我看高粱咱最少得種十畝地,糜子的話,種五六畝就夠了。……夠咱家一年的口糧,還有稅糧也差不多夠了。”

“嗯,這樣行。”張氏點頭贊同。

先確定了口糧和稅糧的種植面積,接下來就是連蔓兒最重視的玉米和地瓜。

“咱現在有差不多四十斤的玉米種子,那天咱不是先種了一塊嗎,按我爹算的,一畝地差不多得用兩斤種子,那咱今年就能種二十畝的玉米。”連蔓兒道,“地瓜秧子還沒長好,咱就先留出來一畝地,充裕點,到時候要是秧子不夠,咱再補種點豆子啥的,也不誤事。”

這二十一畝地種好了,收益暫時無法估算。不過可以肯定的是,那會是個讓人驚喜的數字。

“這麼打算我看行,咱家今年的地夠種的了,除了口糧地,就先可着玉米和地瓜,剩下的再種別的。”連守信道。

“糜子就按六畝地算,這是三十七畝了,還有八畝地。”小七道。他現在還跟着魯先生學算經,賬算的更快了,一般的小數目,他根本就不需要算盤。

“糜子種六畝地,那小豆也不能少種了。要不到時候包餑餑,咱還得另外買小豆去。”張氏就道。

“還有大豆,”五郎道,因爲商量種地大事,他今天手裡少見地沒有抱着卷。“咱發豆芽、換油、換豆腐啥的,一年得不老少大豆。”

“嗯,大豆得多種。”張氏就道。

一家人商量了半天,最後決定種五畝地的大豆,一畝半地的小豆,剩下的一畝半地,就留着種些鸀豆、芝麻之類的雜糧。

“咱明天就先可南邊那六畝地開始種。”連守信道。

“孩子他爹,咱種地還找幫工的不?”張氏就問。

“……老爺子跟我說,今年,他打算…

“…佃幾畝地種。”連守信突然道。

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崩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八十四章 借勢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三百零八章 小滿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崩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三百零二章 一反常態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六十五章 禮物第七百章 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主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七百四十章 鬥不休第六百八十二章 敬酒與罰酒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一百四十八章 買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五百二十六章 責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十章 包子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一百一十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一百五十章 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百九十七章 賞月說古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九十八章 吃驚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二十九章 閒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洋辣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一百九十七章 規矩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規矩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七百二十九章 彩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六十三章 壓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五百六十九章 拜年(二)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二百八十五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六百八十一章 壓力
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十二章 周氏訓媳第三百九十八章 姐妹第二百一十一章 漿洗第五百二十章 牌樓前的戰爭第七百零一章 又要分家?第三百三十章 鬧分家第五百九十四章 佈施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二百六十二章 風箏與柳笛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一百七十八章 以退爲進第十四章 大腳和小腳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崩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三百六十七章 喜訊第八十四章 借勢第一百零二章 肉爛在鍋裡第三百零八章 小滿第六百三十八章 抉擇第三百二十五章 分崩第六百三十一章 被困第三百零二章 一反常態第三百零三章 逼反包子第六百零八章 峰迴路轉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一百八十五章 指桑罵槐第六百零七章 抽絲剝繭第二百六十五章 禮物第七百章 涼第一百七十七章 主動第四百九十四章 心照不宣第一百零八章 烘乾第七百四十章 鬥不休第六百八十二章 敬酒與罰酒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三章 五百兩銀子的問題第五百七十五章 決心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四百四十章 拿捏第一百四十八章 買家第七百三十五章 勉強第六百八十九章 夾板氣第一百三十九章 開工第五百三十九章 轉變第八十一章 生意經第五百二十六章 責問第三百七十三章 分家的代價第七十四章 禍不單行第十章 包子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八十二章 節節高第一百一十章 賺了銀子要做啥第一百五十章 賺了第六百四十四章 田園風光第三百九十七章 賞月說古第二百九十六章 矛盾第二百七十六章 春耕第五百三十八章 富在鬧事第三十五章 打臉第五百十一六章 改換門庭第六百五十九章 喜事第四百零二章 大興土木第四百九十八章 吃驚第五百九十章 打擊第二十九章 閒言第三百一十一章 新鋪子開張第三百零七章 決定第三百九十章 買山地第三百五十三章 洋辣子第二百一十二章 買年貨第一百九十七章 規矩第五百三十章 對策(二)第四百九十七章 糾纏第四百七十七章 又到清明第四百一十四章 新規矩第三百七十六章 替罪羊第五百三十五章 財源廣進第七百四十二章 明修棧道第六百一十九章 心涼第一百七十一章 小飯館第七百二十九章 彩禮第四百一十八章 送第四百六十三章 壓服第七百四十三章 說破第二百二十二章 主動歸來的媳婦第六百章 妻妾鬥第七百五十一章 赴宴第二百四十四章 工具第五百六十九章 拜年(二)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二百八十七章 突如其來的風波第二百八十五章 婚事第一百一十二章 阻礙第六百一十章 有舍有得第一百二十二章 原來如此第七十七章 夜半尋人第六百五十三章 雜音第六百八十一章 壓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