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1章 整編新軍

bookmark

就在李雲天成爲翰林侍讀後不久,宣德帝下詔,讓李雲天李雲天統帥京師三大營中的神機營,引來了外界的一片羨慕和嫉妒之聲。

宣德帝之所以把神機營交給李雲天,是因爲李雲天肩負着一起重要的職責,那就是要讓講武堂司科院改良神機營的火器。

在平定漢王的叛亂中,李雲天所打的第一場勝仗是攻佔由叛將楊勇鎮守的青州城。

以李雲天當時的兵力和兵員素質,外界認爲他根本無法攻取城高牆厚的青州城,這也使得楊勇根本就沒有將他放在心上。

實際上,李雲天只用了一個晚上就拿下了青州城,而且還俘虜了大批叛軍。

究其原因,是青州城的城牆忽然之間倒塌,使得李雲天率軍從容襲擊了睡夢中的叛軍。

至於青州城爲何突然塌掉,民間和官場廣爲流傳的說法是李雲天請來了天神相助,用雷劈塌了青州城的城牆。

除了那些參與了用炸藥炸城的人員外,整個大明知道內情的人不超過五個,其中自然有宣德帝了。

宣德帝一開始並沒有想到李雲天在講武堂鼓搗的炸藥竟然有如此驚人的威力,對他產生了巨大的震動:倘若要是敵人掌握了這種危險的東西,那麼京城的城牆豈不是要被視爲無物。

而依照李雲天的說法,那些海外的西夷人不習孔孟,而對研製炸藥等方面非常感興趣,假以時日必將對大明造成嚴重的威脅。

故而,就像李雲天所說的那樣,要想對那些西夷人形成威懾,就必須要在炸藥等技術的研製上超過他們,這使得宣德帝對講武堂司科院異常重視。

五月初,趙王府長史胡永興來到京城,帶來了趙王自請削掉王府護衛的奏章。

漢王這樣做實屬無奈,雖然宣德帝年前返京的時候沒有出兵擒拿趙王,但回京後不少大臣紛紛上疏彈劾趙王,認爲趙王像漢王一樣有反心,宣德帝應該消撤趙王的護衛,並且將其像漢王一樣拘禁在京城裡。

宣德帝看到這些奏疏後感到非常苦惱,先不說他如今只剩下趙王一個親皇叔,單單爲了皇家的顏面他也不想這麼做,否則的話難免引起朝中和民間的非議,進而丟了皇家的顏面。

爲此,宣德帝想了一個辦法,將那些彈劾趙王奏疏讓駙馬都尉廣平候袁容送給趙王過目。

趙王現在猶如驚弓之鳥,惶惶不可終日,當漢王向宣德帝投降的消息傳到彰德後,他擔心宣德帝不會放過自己甚至打算強行起兵造反,不過被長史胡永興勸住。

胡永興告訴趙王,宣德帝既然能顧念親情饒犯下造反大罪的漢王不死,那麼肯定不會輕易動他,要是他現在起兵造反可就給了別有用心之人口實,屆時平叛漢王的明軍就會順勢將他剿滅。

在胡永興的勸慰下,趙王打消了造反的念頭,提心吊膽地等待着京城裡面的消息。

很顯然,現在大明各個藩王中數趙王的勢力最大,是唯一擁有兵權的藩王,朝中那些大臣們肯定不會放過他。

可要想讓他交出手裡的兵權,趙王心中又有一些不捨,畢竟他還想着坐上金鑾殿的寶座,而要想達到這個心願,手裡就必須要有兵權。

不過,當趙王看見那些彈劾他的奏疏後,知道自己留不住手裡的護衛,故而知趣地上書謝恩,自請削去王府的護衛。

接到了趙王的奏章,宣德帝心中異常欣慰,順水推舟地就解除了趙王的兵權,並且給了趙王不少賞賜以示安慰,使得趙王得以在彰德安享晚年。

自此,困擾大明洪武朝、建文朝、永樂帝和洪熙朝的藩王問題,終於在宣德帝這裡得到了徹底解決。

四月底,李雲天的家中迎來了一位貴客,于謙登門前來拜訪。

于謙被宣德帝任命爲了江西巡按,由於李雲天在九江府湖口縣當過知縣,故而於謙向他來打探一下江西的形勢。

自從於謙被宣德帝欽點爲數落漢王罪責之人,李雲天就知道于謙要被宣德帝重用,于謙不僅被楊士奇看好,而且南京的時候就與宣德帝有過君臣之誼,其爲人耿直,故而深得宣德帝的信賴,如今蟄伏數年也該到了出人頭地的時候。

李雲天熱情地向于謙介紹了江西的局勢,並且留其吃了晚飯,兩人相談甚歡。

在同屆進士中,雖然于謙不是與李雲天走得最近的人,但雙方之間的關係卻非常好,于謙非常欽佩李雲天的爲人,而李雲天也對他禮遇有加,可謂惺惺相惜。

五月中旬,李雲天終於將驍武軍按照新式軍制整編完畢,新編的驍武軍有1個步兵師和1個騎兵團,總兵力爲一萬三千五百人。

其中,步兵師下轄4個團,共10500人,每個團2250人,其餘爲師部裡的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營。

騎兵團下轄4個騎兵營,歸步兵師的師部指揮,共有3000人,其中騎兵2100人,輜重營800人,其餘爲團部的軍官、勤務人員和警衛連。

值得一提的是,步兵師的4個團是以黑牛鎮上被李雲天授予四聖獸軍旗的四營人馬爲基礎組建的,每個團的軍旗就是青龍旗、白虎旗、朱雀旗和玄武旗,黑牛鎮一戰將寫入他們的軍史中。

由於騎兵團是新組建的,故而李雲天也給其授予了一個軍旗,是一匹長着雙翅在空中飛翔的駿馬,故而被人們成爲“天馬旗”。

既然是新軍,那麼步兵師和騎兵團的軍官自然由講武堂的教官、副教官和學員來擔任了。

作爲講武堂的總教官,李雲天當然不讓地成爲了驍武軍那個步兵師的師長,李大牛被任命爲副師長,教官和副教官擔任團級軍官,學員擔任營級和連級軍官。

自此,講武堂的教學就被搬來了京郊大營,教官們一邊給學員上課,同時還要操練各自的部隊,整個京郊大營一片忙碌的景象。

隨着驍武軍按照新式軍制整編,驍武軍的將士們終於換上了他們期待已久的黑色軍服,這批軍服是在李雲天的督辦下趕製出來的,以前只有講武堂的教官和學員才能穿,羨慕死了驍武軍的那些將士。

雖說驍武軍下轄各團的軍服樣式看上去一樣,但是仔細分辨的話就會發現他們左手手臂上的臂章不同,上面的圖案就是各個團的軍旗,如此一來就能知道士兵們的身份。

由於驍武軍軍服英武帥氣,筆挺合身,故而很快就風靡了京城,成爲了年輕人的摯愛。

可惜的是,驍武軍的軍服只有驍武軍的將士才能穿,其他人如果擅穿的話是要吃官司的,故而京城的年輕人們唯有眼巴巴地瞅着乾瞪眼。

說起來,驍武軍的軍服不僅好看,而且還有另外一個作用,那就是走在街上的時候沒有人敢去招惹。

先不說驍武軍在黑牛鎮一戰中已經打出了名聲,使得外界知道他們作戰悍勇,單單宣德帝對其的特殊關照,就使得人們在面對驍武軍將士的時候退避三舍。

要知道,除了錦衣衛外,只有驍武軍的軍官被宣德帝御命使用繡春刀,由此可見聖眷之隆,另外再加上李雲天這個新晉的勳貴,誰吃飽了撐的去招惹驍武軍的人。

不過,驍武軍的士兵雖說行事有些傲氣,但卻不敢胡作非爲。

原因很簡單,驍武軍軍法隊的人一天到晚地在軍營和京城裡溜達着,要是讓那些傢伙給逮住了,無論多大的官都會被拉去軍法隊懲處一番。

在驍武軍整編完成後,李雲天兌現了他在黑牛鎮的諾言,領着驍武軍的團以上的軍官到四方會館的劇院聽憐香唱戲。

憐香現在已經是名滿京城的戲曲大家,下至販夫走卒,上到王侯將相,都非常喜歡聽她唱戲。

由於憐香的身價高了,應酬的事情也多了,故而現在親自唱戲的次數已經減少了許多,改爲她收的徒弟們登臺獻唱。

既然李雲天前來看戲,那麼憐香自然親自登臺,贏得了現場聽衆的陣陣掌聲。

憐香在此次平定漢王的叛亂中也立下了大功,要不是她無意中發現了趙王與興安候秦伯貴暗中勾結,那麼李雲天和宣德帝也不會如此重視趙王,調集牛世豪和劉方去夾擊他,進而使得趙王不敢輕舉妄動。

否則的話,一旦趙東收攏了秦伯貴在河南的舊部南下南京,那麼宣德帝不僅將被迫同時與漢王和趙王作戰,而且也將使得天下藩王羣起響應,後果不堪設想。

雖說憐香立了大功,不過以她現在的身份確實不宜登臺領獎,故而李雲天向宣德帝請了一道恩旨,單獨給憐香下旨表彰她的功勞,敕封她爲六品安人,以表彰她所立的功勞。

戲院散場時夜色已深,李雲天讓李大牛領着那些看戲的軍官到講武堂的宿舍休息,由於驍武軍的軍官基本上都是講武堂的教官和副教官,因此他們在講武堂有宿舍。

至於李雲天,他則當了護花使者送憐香回家。

憐香已經在京城買了一座大宅子,將鄉下的家人接來一同居住,雖然她被家人賣進了青樓,但心裡卻不恨家人,要不是被逼得沒辦法的話,父母也不會狠心將她給賣了。!^!

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063章 驚人情報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33章 大獲全勝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950章 疑心重重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383章 欺軟怕硬第686章 收服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354章 出擊第1333章 心照不宣第249章 母子相見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621章 殺手鐗第1415章 打劫第644章 禮遇有加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103章 智闖首關第504章 憂心忡忡第459章 驚人內幕第5章 君子之仇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363章 激將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010章 大軍出征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1149章 軍務道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256章 暗中求援第357章 授旗第670章 求助第689章 閉門羹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326章 塵埃落定第1352章 醉翁之意第998章 大殿朝議第677章 北征失利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421章 敵情第458章 以假亂真第279章 險惡的陷阱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913章 操勞民生第430章 土司第77章 步步爲營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1066章 陰雲密佈第766章 躊躇滿志第72章 蛛絲馬跡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911章 幕後主使第27章 一場交易第884章 金蟬脫殼第48章 剝繭抽絲第1060章 不得已爲之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153章 貴人第250章 塵埃落定第653章 甘拜下風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80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1257章 求援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1127章 勸降第661章 募兵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79章 完美收官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1020章 攻守兼備第74章 理清頭緒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
第375章 動曉情理第1063章 驚人情報第779章 矛盾的證言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656章 一石激起千層浪第309章 謀定而後動第1193章 強弩之末第33章 大獲全勝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950章 疑心重重第268章 再下一城第316章 潛移默化第383章 欺軟怕硬第686章 收服第1266章 請君入甕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354章 出擊第1333章 心照不宣第249章 母子相見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480章 移禍江東第589章 奇葩藉口第621章 殺手鐗第1415章 打劫第644章 禮遇有加第865章 隱瞞不住第103章 智闖首關第504章 憂心忡忡第459章 驚人內幕第5章 君子之仇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856章 大局已定第363章 激將第1451章 先禮後兵第1325章 事實確鑿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010章 大軍出征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1149章 軍務道第1207章 天網恢恢第256章 暗中求援第357章 授旗第670章 求助第689章 閉門羹第714章 從容赴宴第1326章 塵埃落定第1352章 醉翁之意第998章 大殿朝議第677章 北征失利第33章 大獲全勝第1310章 打草驚蛇第809章 風聲鶴唳第421章 敵情第458章 以假亂真第279章 險惡的陷阱第1346章 搜查中殿第522章 心懷不滿第1198章 精兵簡政第913章 操勞民生第430章 土司第77章 步步爲營第614章 欲蓋彌彰第660章 患得患失第1364章 五十步笑百步第619章 時間緊迫第835章 驚人供述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1066章 陰雲密佈第766章 躊躇滿志第72章 蛛絲馬跡第266章 年少輕狂第911章 幕後主使第27章 一場交易第884章 金蟬脫殼第48章 剝繭抽絲第1060章 不得已爲之第156章 金蟬脫殼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627章 成人之美第153章 貴人第250章 塵埃落定第653章 甘拜下風第1203章 晚節難保第806章 牽一髮而動全身第1159章 羣起而動第1257章 求援第663章 兩粒妙棋第400章 史無前例第1127章 勸降第661章 募兵第545章 天賜良機第79章 完美收官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201章 虛驚一場第336章 委以重任第276章 不解之緣第1020章 攻守兼備第74章 理清頭緒第431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