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23章 輕重緩急

bookmark

隨着張昊率軍趕到,關西的明軍可謂兵強馬壯,尤爲重要的是關西的這些明軍是大明用來與北元和帖木兒帝國對抗的主力,擁有在戰場上與北元兵和帖木兒帝國士兵正面交鋒的實力。

正是因爲這樣,脫歡和霍爾都汗纔不得不撤退,一旦被關西的明軍堵死退路的話他們可就要全軍覆沒。

如今,關西明軍有兩個選擇,一個是阻擊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另外一個是阻擊北元的軍隊。

很顯然,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合作已經隨着敦煌古城之戰的落幕而結束,雙方已經無力再向大明進攻,故而一旦出關肯定會分道揚鑣。

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將不得不經過玉門關返回西域,而玉門關在明軍的掌控下,這使得它的戰爭風險增大了許多

北元則不同,北元出了嘉峪關後將揮師北上,通過草原返回漠北,與帖木兒帝國相比它的歸途要顯得風平浪靜一些。

“諸位大人,我軍在關西的兵力與帖木兒帝國、北元聯軍相當,如果想要吞下雙方的話勢必將爆發慘烈的戰事。”

等在座的衆人傳閱完小紙條後,李雲天沉吟了一下說道,“如今關西的戰事已經臨近尾聲,本王不願意再看見將士們無謂的流血,故而決定集中力量消滅對我大明威脅最大的北元!”

“至於帖木兒帝國,其距離我大明路途遙遠,此次戰敗後元氣大傷難以再與我大明爲敵。”

說着,李雲天環視着一眼屋子裡的張昊和牛世豪等人,鄭重其事地說道,“兩害相權取其輕,本王打算放過他們,如果本王沒有猜錯,霍爾都汗這次回去後必將面對國內叛亂紛起的局面,等他們打得精疲力竭時咱們再揮軍西征,屆時他們將無還手之力!”

聽聞李雲天的意見後,張昊和牛世豪等人紛紛點着頭,確實如果同時阻截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話會造成嚴重的傷亡,所以集中力量攻打其中對大明威脅最大的一個是最爲明智的選擇,而北元無疑是最佳目標。

“王爺,你怎麼在那裡設伏?”張昊見李雲天已經下定了決心,不由得開口問道。

“北元出了嘉峪關後會立刻北上,通過距離嘉峪關最近的赤斤蒙古衛前往草原。”

李雲天聞言沉吟了一下,起身走到一旁牆上掛着的關西地圖前,伸手按在赤斤蒙古衛的赤沙城上,沉聲說道,“赤斤蒙古衛的北面是瀚海,因此要想離開關西赤沙城是必經之地,同時這也是北元前往河套地區的唯一途徑,咱們就在這裡設下重兵!”

“義國公、安平侯,明天你二人率領十五萬北征軍前往赤沙城,務必要將北元攔下。”說着,李雲天望向了張昊和牛世豪,鄭重其事地說道,“務必要將北元擋在赤沙城下,等待本王率援兵到來!”

所謂瀚海,指的是草原上的沙漠戈壁,通常來說大規模的行軍不會進入瀚海,否則很可能是有進無出。

赤斤蒙古衛北方的瀚海地域遼闊,因此對於有着十多萬兵力的北元來說走瀚海是一個萬不得已的選擇,單單水源就沒辦法解決,搞不好就會全軍覆沒

李雲天不僅要防止北元經過赤沙城逃往漠北,還要警惕其通過赤沙城後馳援河套地區的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軍隊。

顯而易見,面對如今的局勢那些帖木兒帝國的軍隊唯有跟着北元撤往漠北,如此一來北元的兵力將多出一倍,屆時河套地區可就危險了。

因此,李雲天必須要將脫歡等人堵在赤沙城下,這樣才能一勞永逸地解決北元,倘若北元突破明軍在赤沙城的防線前去與河套的軍隊會合,那麼後果可就相當嚴重,漠北將無寧日可言。

“王爺放心,我等一定將北元擋在赤沙城!”張昊和牛世豪清楚事態的嚴重,否則李雲天也不會把這個重要的任務交給他們,因此起身神色嚴肅地躬身接下了這個任務。

“安勇侯,你率領剩餘的部隊隨本王去堵截霍爾都汗。”李雲天聞言向張昊和牛世豪微微頷首,隨後望向了白安,“要擺出一副決戰的架勢,逼迫霍爾都汗與本王談判,爾後揮師前去赤沙城與義國公會合。”

雖說李雲天要放走帖木兒帝國的軍隊,但不會白白地讓他們通過關西,這場戰爭帖木兒帝國已經敗了,李雲天作爲勝者自然要提出戰爭索賠了,否則他也不好向太皇太后、朝廷以及百姓們交待。

“下官遵命。”白安聞言連忙站起身,神情激動地向李雲天躬身行禮,李雲天帶上他去跟霍爾都汗談判,等於間接幫了西征軍一把,使得西征軍挽回了不少顏面。

“諸位,此次是我軍在關西的最後一戰,本王希望諸位齊心協力,使得這場曠日持久的戰事圓滿結束。”

李雲天聞言嘴角閃過了不易覺察的笑意,隨後沉聲說道,白安之所以能參與他霍爾都汗的談判,正是因爲他要維護北征軍的尊嚴,說到底他是大明的忠武王,而不單單只是驍武軍的忠武王。

“卑職遵命!”現場剩下的衆位將領隨即站起身,齊刷刷地向李雲天躬身行禮,意氣風發地高聲應道,經過這兩年的苦戰他們終於可以睡個安穩覺了。

與此同時,酒泉城。

脫歡以阿岱汗的名義召集了嘉峪關的北元將領前來議事,由於狄道城的明軍擒住魯天行的消息已經傳到了衆人的耳中,故而議事現場的氣氛顯得沉重、壓抑

雖然魯天行是投靠過來的漢人,但他與古晨可謂北元最爲重要的謀臣,不僅上次打到北直隸是兩人策劃的傑作,出兵西征大帳汗國以及這次與帖木兒帝國合作也出自兩人的手筆。

因此,從某種意義上來說魯天行和古晨可謂北元的指揮中樞,兩人出謀劃策給脫歡出了不少主意,否則北元現在一直要困在漠北,遲早會被大明給滅了。

如今魯天行被俘,而古晨又被困在了河套,這使得脫歡的身邊少了兩個最爲重要的幫手,如果可能的話他寧願用阿德來換魯天行,雖然阿德是他的兒子但很顯然沒有魯天行在他身邊的作用大。

“大汗,如今明軍在這場戰爭中已經佔據了優勢,本太師認爲當務之急是撤離關西,然後揮師東進去河套。”

沉默中,坐在阿岱大汗左下首座位上的脫歡沉吟了一下,不動聲色地開口說道,“河套地區有十幾萬咱們與西察合臺的聯軍,如果能得到這些兵力咱們不僅可以在河套得到充足的糧草,還可以順利打回漠北。”

“去河套?”阿岱汗聞言眉頭頓時就是微微一蹙,說實話他並不願意這樣做,河套雖然有十幾萬的兵力,但率領北元軍隊是脫歡最器重的兒子也先,以及比魯天行還要厲害的古晨,故而他自然不想看見脫歡的力量得到加強。

畢竟,北元內部的鬥爭日益激烈,隨着土爾扈特部的太平投降了大明,阿岱大汗在北元缺少了一個最有力的盟友,因此巴不得也先和古晨折在河套,這樣一來對脫歡將是重大的打擊。

“太師,如今漠北已被明軍佔據,本汗認爲當前應該首先返回漠北,將漠北從明軍手裡奪回來,至於河套的軍隊派人前去通知他們自行撤離即可。”

在衆人的注視下,阿岱大汗沉默了一會兒後緩緩開口說道,“據本汗所知,明軍在漠南已經沒有多少兵力,只要也先將軍和風雷將軍得到消息後一定能甩開明軍北上,穿過哈拉和林城抵達漠北!”

聽聞此言,在座的衆位北元將領紛紛暗自點頭,不得不說阿岱大汗的這個選擇是目前他們面臨的最佳出路,很顯然如果要是前往河套地區的話會遭受到關西明軍的追殺,這樣一來他們將處境堪憂,要知道關西的明軍中可有不少蒙古騎兵和關西騎兵,這將成爲他們的噩夢

“大汗,不知大汗想過沒有,如果咱們徑直撤回漠北的話,關西的明軍肯定會一路追殺,恐怕等到了漠北咱們的人已經所剩無幾。”

脫歡掃了一眼現場衆人,清楚他們現在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漠北去見家人,可他豈能丟下河套地區的也先和古晨坐視不理,這不僅僅是因爲也先和古晨是他最重要的人,更爲關鍵的是,河套地區的兵力不單單是北元現在最大的援兵,更是北元復興的希望。

在脫歡看來,無論北元這次是直接撤往漠北還是前去河套,明軍一定會尾隨追殺,既然這樣還不如會合河套的兵力,既可以增強力量同時又籌集撤退所需要的糧草,這樣返回漠北的希望還大一些。

尤爲重要的是,即便北元逃過了明軍的追兵,那麼明年也將面臨大明的征討,爲此北元需要兵力和糧草,尤其是糧草,在目前的情形下只有河套地區與哈拉和林地區才能提供。

換句話後,北元只有掠奪了河套地區與哈拉和林地區的百姓後,他們才能獲得支撐明年戰爭的糧草。

除此之外北元還有一個抉擇,那就是在明軍再度進攻漠北的時候向北或者向西撤離,明軍無法在漠北久留,等明軍一走他們再殺回來,屆時漠北還是他們的天下。

脫歡很清楚,現場的將領們正是打的這個主意,只要抵達漠北那麼就是他們的天下,就可以擺脫明軍的追擊,而要去河套地區很顯然將在路上浪費更多的時間,途中將爆發更多的戰事,這是大家所不願意面對的。

況且,河套的北元軍隊以脫歡的嫡系的爲主,在座的北元將領們來自各個部落,不少人跟脫歡有着恩怨,正巴不得趁此機會削弱脫歡的力量。

畢竟漠北是蒙古人的天下,明軍撤離後北元的內部糾紛將成爲衆位將領不得不面對的問題,沒多少人喜歡咄咄逼人的脫歡。

由於現在事態緊急,而脫歡在西北的兵力與阿岱汗相當,因此他必須要想辦法說服在座的將領同意前去與河套的兵力會合,如果想要強迫衆人按照他的意思行事的話肯定會引起人們的反感,首先支持阿岱汗,這可是脫歡不願意看見的事情。

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419章 大驚失色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396章 請戰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420章 誘餌第223章 密謀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580章 平地起波瀾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59章 暗流洶涌第1141章 重建事宜第602章 斬草除根第406章 用心良苦第1194章 伉儷情深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37章 暗渡陳倉第748章 放寬海禁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372章 威懾第692章 議戰第740章 西域方略第1280章 身不由己第650章 領議政第294章 藏兵於民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51章 塵埃落定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1247章 層層遞進第285章 虛虛實實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476章 稅收之弊第561章 有緣人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470章 上當了第503章 左右逢源第513章 軟硬兼施第1273章 漢城司務處第1099章 氣急敗壞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878章 打起來了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214章 虛驚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61章 對峙第9章 費盡心機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1401章 按部就班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4章 任重道遠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244章 心照不宣第71章 過猶不及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693章 躊躇滿志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527章 賢內助第1297章 請辭第293章 軍閣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678章 女真諸部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253章 告發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911章 幕後主使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7章 泛舟暢談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11章 制度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787章 當局者迷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305章 衝突
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632章 一笑泯恩仇第367章 決戰時刻第444章 虛張聲勢第1419章 大驚失色第1053章 深謀遠慮第818章 君臣之誼第396章 請戰第1204章 來去匆匆第1420章 誘餌第223章 密謀第830章 死裡逃生第1443章 身世之謎第580章 平地起波瀾第1074章 收攏民心第159章 暗流洶涌第1141章 重建事宜第602章 斬草除根第406章 用心良苦第1194章 伉儷情深第395章 智保交趾第37章 暗渡陳倉第748章 放寬海禁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325章 未雨綢繆第269章 勢如破竹第372章 威懾第692章 議戰第740章 西域方略第1280章 身不由己第650章 領議政第294章 藏兵於民第272章 不速之客第51章 塵埃落定第471章 水到渠成第990章 西域舞姬第386章 秘密武器第1247章 層層遞進第285章 虛虛實實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476章 稅收之弊第561章 有緣人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470章 上當了第503章 左右逢源第513章 軟硬兼施第1273章 漢城司務處第1099章 氣急敗壞第948章 暗中拉攏第546章 義無反顧第878章 打起來了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214章 虛驚第91章 兩淮都轉鹽運使司第1249章 開棺驗屍第61章 對峙第9章 費盡心機第936章 虛與委蛇第1401章 按部就班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4章 任重道遠第409章 從容應對第1240章 夜探詔獄第1322章 步步爲營第1244章 心照不宣第71章 過猶不及第1457章 殺雞駭猴第1165章 軟硬兼施第693章 躊躇滿志第1450章 齊頭並進第527章 賢內助第1297章 請辭第293章 軍閣第565章 紅鸞的恩公第769章 蛛絲馬跡第678章 女真諸部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600章 拋磚引玉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74章 知難而退第1028章 危機臨近第853章 揭穿身世第253章 告發第655章 軍糧案發第1414章 編造的真相第243章 另有隱情第837章 野心勃勃第180章 拜年的學問第911章 幕後主使第1308章 查明真身第894章 兩大倭寇第17章 泛舟暢談第505章 故意搪塞第111章 制度第467章 欲擒故縱第980章 真相大白第787章 當局者迷第216章 禍不單行第888章 戰幕開啓第305章 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