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1章 重建事宜

bookmark

十一月中旬,青龍城。

經歷了先前的一番戰事後,青龍城又重新恢復了往昔的活力,街上的行人熙熙攘攘,叫賣聲不絕於耳,絲毫也看不出經歷過大戰的樣子。

畢竟青龍城並沒有受到戰事的襲擾,圍城的敵軍根本就沒有像這座岩石堡壘般的城池發動進攻,因此並沒有沾上多少戰爭的痕跡。

此時此刻,最爲忙碌的要數關內和關外的商人,先前的戰火使得關西與內地的商貿斷絕,商人們紛紛抓緊時機前來青龍城交易,以此來搶佔市場。

不僅青龍城,整個關西都在逐漸恢復着生氣,在遭受了如此大的一場災禍後百姓們的生活已經逐漸開始步入正規。

官府的人忙着統計戰爭帶來的人員和物資損失,並且發放朝廷運來的糧食,以幫助劫後餘生的關西百姓度過寒冬,這使得百姓們無不感恩戴德,倍感振奮,終於不用再像無主的浮萍一樣四處漂泊。

川流不息的人羣裡,李雲天領着林馨和雲娜等人在街上閒逛着,目睹了城裡重新變得繁華熱鬧後李雲天的心情也跟着舒暢了起來。

這些天來,李雲天爲了關西的政務和軍務忙得不可開交,他不僅要處理關西的戰後重建事宜,還要對關西七衛的軍隊進行整編,將軍權從關西七衛貴族的手裡收歸朝廷。

除此之外還有接收吐魯番地區的事宜援助東察合臺汗國的事宜以及與帖木兒帝國交換俘虜的事宜等等,都需要李雲天來定奪,他反而比與帖木兒帝國和北元作戰的時候還要忙。

李雲天很清楚,明軍在關西取得的大勝只能使得關西安穩一時,要想讓關西長治久安,就必須在政務上下功夫,首先就是使得關西七衛的那些貴族們放下手裡的權力。

如果說在大戰之前,李雲天想要收了關西七衛貴族們權力的話肯定會逼得關西七衛的人抱團應對。

可現在不同,李雲天通過先前的戰事在關西建立起了巨大的聲威,再加上關西依然有二十多萬明軍,關西七衛的貴族們根本就沒有反抗之力。

況且,關西七衛現在的貴族們都跟着李雲天在這場戰爭中立下了大功,可以說已經成了李雲天的部下,李雲天已經給他們安排好了出路,確保他們的利益不受到損害,他們自然也沒有理由反對了,目睹了大明的強大後依附大明對他們來說也是一個絕佳的選擇。

按照李雲天的規劃,關西將與交趾一樣由講武堂治理,畢竟沒多少人科舉出身的文官願意來這種偏遠的地方爲官,這個時候唯有動用講武堂出身的武官了。

林馨這個時候終於明白李雲天爲何要對她說能趕在明年在京城過年了,關西紛繁的事務使得李雲天忙得連軸轉,能在明年回京就已經是萬幸了。

正統帝已經給李雲天下了聖旨,讓李雲天今年年前趕回京城,畢竟關西的戰事已經結束,李雲天應該返回京城,一是接受封賞,二來朝廷裡也有不少事情等着李雲天去處理。

近來,內廷在張氏太皇太后的支持下與內閣鬥得很兇,故而張氏太皇太后希望李雲天能回去緩和一下雙方的關係,畢竟李雲天不僅威望甚高而且與內廷關係也不錯,由他出面的話雙方的關係無疑會緩和許多。

值得一提的是,由於軍閣忙着關西的戰事反倒與內廷內閣相安無事,故而京城的勳貴們也樂於坐山觀虎鬥,坐視內廷與內閣之間博弈。

不過,李雲天現在正忙着關西的事務哪裡能走得開,於是給正統帝上了一道奏摺訴說難以離開的苦衷。

幾天前,正統帝給李雲天送來了諭旨,同意李雲天暫緩來京,並對他的忠勇大爲誇讚,恐怕沒有誰願意留在這風沙漫天的關西。

“少爺,這裡的羊肉湯不錯,咱們就在這裡吃午飯吧。”中午的時候,經過一家飯館時,林馨笑着向李雲天說道,她知道李雲天挺喜歡關西的美食。

“客觀,裡面請。”守在飯館門口的夥計見狀笑容滿面地把李雲天等人迎了進去,從李雲天等人的服飾上他就知道這些是有錢人,否則豈會用得起那些上好的衣料。

由於是午飯時間飯館裡已經坐了不少人,穿着各式服裝,操着不同的語言,一看就是從天南地北趕來青龍城的生意人,談笑風生,異常熱鬧。

李雲天對眼前的一幕非常滿意,在他看來關西的發展離不開繁榮的商業,如今戰事初定就來了如此多的商人,意味着外界對關西的重建充滿了信心。

其實,令外界充滿信心的人是李雲天,在與帖木兒帝國和北元的這場戰爭之前關西的百姓並不知道大明的忠武王是何許人也,通過這場戰爭李雲天的威名早已經傳遍了關西乃至西域。

大家不僅知道李雲天能征善戰而且還是一個治理政務的好手,尤其是精通商貿,故而當得知講武堂要接手關西的消息後,自然要來關西在戰後的重建中分上一杯羹了。

“客官,樓上的雅間已經客滿,只有這裡有位子了。”夥計把李雲天一行人領到了大廳一個角落,指着兩張空桌子躬身向李雲天說道。

“咱們就在這裡了。”李雲天不以爲意地在桌旁坐了下來,對於這種小節他從不在意,微笑着向那名夥計說道,“把你們店裡的招牌菜都上來。”

“好嘞,這就來。”那名夥計向李雲天一躬身,急匆匆向廚房去了。

“少爺,這種地方會不會太吵雜了一些。”林馨和雲娜與李雲天坐在了一桌,幾名護衛坐在了另外一桌,林馨環視了一眼喧鬧的食客們,有些擔憂地說道,以李雲天的身份根本就不應該出現在這種場合。

“我覺得挺好。”李雲天聞言微微一笑,望着那些談笑的食客說道,“與民同樂,才能知民疾苦”

林馨聞言頓時莞爾一笑,雖然李雲天如今已經身居高位但還是時常微服探察民情,因此自然也就不會介意飯館裡嘈雜的環境。

店裡的夥計很快就端上了熱氣騰騰的羊肉湯和新出爐冒着熱氣的烤餅,這兩樣是李雲天在關西的最愛,也是關西最有特色的美食。

“察合臺的大汗來了”就在李雲天津津有味地喝着羊肉湯,嚼着烤餅的時候,店外的街道上忽然一陣騷動,有人在街上高聲喊道。

聽到喊聲,飯館裡的食客們頓時一窩蜂地擁了出去,立在街道旁饒有興致地等待着,相互間交頭接耳議論紛紛。

“來得還真快”李雲天聞言嘴角流露出了一絲笑意,三兩口喝光了碗裡的羊肉湯,把剩下的烤餅往嘴裡一塞後起身離開,前去迎接蒙特大汗的到來。

察合臺的大汗自然指的就是蒙特,雖然察合臺汗國早已經分裂成東西察合臺,但習慣上百姓們還是喜歡稱呼東察合臺爲“察合臺汗國”,蒙特自然也就是“察合臺汗國”的大汗。

自從被李雲天從別失八里城救出來後,蒙特大汗就一直在大明的京城待着,早就迫不及待地想要返回別失八里城。

因此,得到明軍在赤沙城全殲北元軍隊的消息,蒙特大汗就向正統帝告別率領着手下的人浩浩蕩蕩地踏上了歸途。

原本李雲天以爲蒙特大汗一行要幾天後才抵達青龍城,沒想到竟然今天就到了,而且還沒讓人前來通知他。

李雲天走出飯館時,一羣騎兵正沿着街道行來,裡面有穿着明軍服飾的人也有身着東察合臺汗國服飾的人。

“本王恭迎大汗”李雲天遠遠地就看見了被東察合臺汗國騎兵簇擁着的蒙特大汗,於是走上前攔住了那些騎兵的去路,微笑着向蒙特大汗一拱手,躬身說道。

“忠武王”蒙特大汗見到李雲天後吃了一驚沒想到在這裡遇上李雲天,他還以爲李雲天在府邸,隨後面色一喜,連忙下馬扶起了李雲天,笑着說道,“王爺以後與本汗兄弟相稱,勿需行禮。”

“大汗怎麼提前來了,本王還想着出城迎接大汗。”李雲天聞言笑了起來,雖然蒙特大汗此言有籠絡的意味,但兩人的身份相當年齡也相仿,故而成爲“兄弟”也顯得順理成章。

“王爺公務繁忙,本汗豈好打擾王爺。”蒙特大汗微微一笑,看似隨意地說道,其實他此次前來的最主要目的還是與李雲天商議東察合臺汗國戰後重建的事宜。

東察合臺汗國在這次西域的戰事中受損嚴重,別失八里城更是被劫掠一空,蒙特大汗已經無力來承擔戰後重建的花費,唯有向大明求助。

當然了,大明與東察合臺汗國之間的關係並不密切,自然不可能白白地把錢花出去。

因此,蒙特大汗在京城的時候正式向正統帝遞交了國書,尊大明爲宗主,使得東察合臺汗國與朝鮮國一樣成爲了大明的藩屬國,按例向大明進貢,其汗位也要經過大明皇帝測冊封。

由此一來,大明也就能從法理上援助東察合臺汗國,不至於師出無名。

值得一提的是,東察合臺汗國成爲大明的藩屬國後,大明將在別失八里城設立講武堂的司務處,主導東察合臺汗國的外交,並參與其政治經濟和軍事等事務,以及整編一支歸講武堂司務處統領的東察合臺軍隊。

與明太祖創建的朝貢體系有所不同的是,李雲天要強化大明對藩屬國掌控,打造一箇中央集權的大明帝國,而不是像以往一樣只掛一個虛名,對各藩屬國採用放任自流的策略。

蒙特大汗雖然心中並不願意,但也無可奈何,畢竟東察合臺汗國當時已經被帖木兒帝國佔領,他的身份成爲了一個流亡的大汗,根本無力拒絕大明。

況且,大明承認並確保東察合臺汗國王室的利益,這使得蒙特大汗心中的牴觸情緒減少了許多。

京城的文武百官連關西都沒有去過,更別說協助東察合臺汗國重建了,再加上戶部的國庫中也沒有這筆費用,故而東察合臺汗國重建一事自然就落到了李雲天的肩上,誰也沒他對東察合臺汗國瞭解。

張氏太皇太后已經向蒙特大汗承諾,屆時皇宮的內庫將會承擔東察合臺汗國一半的重建費用。

其實,雖然看起來東察合臺汗國的地域挺大,但由於其位於山地,所以百姓的數量有限,再加上經濟的落後,這使得大明對其的援助花費不了多少錢,幾年間投入個五百萬兩銀子就差不多了。

用五百多萬兩銀子換取西域一個安穩,張氏太皇太后覺得這筆買賣實在是太划算了,因此也沒有催李雲天回京。

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741章 水師之議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661章 募兵第506章 瞬息萬變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225章 關卡第430章 土司第1070章 仇恨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58章 下馬威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39章 醉翁之意第12章 怒火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351章 離間第344章 設伏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605章 激烈交鋒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67章 堂審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0章 各展所能第476章 稅收之弊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951章 守株待兔第262章 前倨後恭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553章 了結心事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1054章 暗中勾結第464章 東風來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825章 弔唁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1257章 求援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340章 組建驍武軍第689章 閉門羹第437章 賑濟第500章 動盪第52章 酒樓衝突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1372章 據理力爭第92章 刁難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187章 內閣的反擊第261章 別無選擇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305章 衝突第1303章 幕後贏家第1000章 東征往事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473章 說服第711章 說客第659章 海運第637章 接連再敗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359章 應對第611章 要挾第1407章 教導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135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章 鳴冤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276章 撲朔迷離第1226章 科道之爭第57章 替妻受刑第682章 主動出擊第760章 勸說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814章 幡然醒悟
第236章 待價而沽第352章 身份尊貴的隨從第551章 見財起意第741章 水師之議第343章 幾家歡樂幾家愁第661章 募兵第506章 瞬息萬變第206章 星星之火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213章 瞞天過海第225章 關卡第430章 土司第1070章 仇恨第140章 帝王之心第235章 移禍江東第1222章 登門求助第358章 下馬威第403章 太后賜婚第109章 放長線釣大魚第1050章 難以抉擇第39章 醉翁之意第12章 怒火第374章 冒險入城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1081章 幡然醒悟第204章 福禍相依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351章 離間第344章 設伏第978章 仵作翻供第605章 激烈交鋒第1041章 緊追不捨第1454章 今時不同往日第767章 堂審第882章 重要線索第10章 各展所能第476章 稅收之弊第1459章 得償所願第951章 守株待兔第262章 前倨後恭第1370章 新仇舊恨第1175章 投機取巧第576章 出爾反爾第277章 莫名的物證第553章 了結心事第804章 得以印證第793章 形勢嚴峻第1054章 暗中勾結第464章 東風來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499章 海關的雛形第825章 弔唁第1278章 迷霧重重第1257章 求援第755章 心神不寧第340章 組建驍武軍第689章 閉門羹第437章 賑濟第500章 動盪第52章 酒樓衝突第1362章 安心合作第1372章 據理力爭第92章 刁難第518章 暗流洶涌第187章 內閣的反擊第261章 別無選擇第1360章 世態炎涼第1036章 巧舌如簧第305章 衝突第1303章 幕後贏家第1000章 東征往事第887章 蓄勢待發第1296章 有恃無恐第485章 獨霸天下的造船業第319章 略施小計第1258章 故布迷局第473章 說服第711章 說客第659章 海運第637章 接連再敗第1365章 未雨綢繆第1098章 惱羞成怒第359章 應對第611章 要挾第1407章 教導第688章 一言九鼎第1068章 似曾相識第1356章 不識廬山真面目第761章 樹欲靜而風不止第7章 鳴冤第794章 以死相諫第646章 兩班之爭第768章 泣血控訴第1276章 撲朔迷離第1226章 科道之爭第57章 替妻受刑第682章 主動出擊第760章 勸說第691章 秘密武器第814章 幡然醒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