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十三 賞梅

本章二合一,補週五的欠更。求紅票,求收藏,謝謝大家。

――――――――

次日早朝,崔光烈上了一本奏摺,舉薦了幾個有名的儒士爲官。楚曄不由暗中讚歎崔光烈的精明,自是一一準奏。對於崔光烈的這番舉動,高炳業卻是不動聲色。羣臣自然樂得作壁上觀,因此這件事竟然沒有在朝堂上掀起任何風浪。

下了早朝,楚曄因昨日韋太后派人來說今日賞梅,所以命來喜去宣瀲灩,自己則帶着幾個太監朝壽康宮行去。

等楚曄到了壽康宮,韋太后正在用早膳。

楚曄忙給韋太后請安道:“兒臣給母后請安。”

韋太后含笑道:“皇上快起來吧。”韋太后邊說邊拉楚曄在自己身邊坐下,又問道,“外面冷不冷?”

楚曄忙答道:“還好。”

謝有道親自拿過一套碗箸,放在楚曄面前。

韋太后道:“今早有紅棗百合粳米粥,還有肉糜粥,皇上吃哪個?”

楚曄道:“兒臣和母后用一樣的吧。”

謝有道聞言,忙捧過一碗紅棗百合粥來。

韋太后又指着一盤小菜道:“皇上愛吃這個。”

謝有道忙將那盤小菜朝楚曄面前移了移。

韋太后和楚曄一邊用膳,一邊說些閒話。飯後,韋太后洗了手,漱了口,對楚曄說道:“皇上不如和我一起去請太皇太后娘娘賞梅。”

楚曄忙說道:“兒臣也正想着去給太皇太后娘娘請安。”

一旁服侍的宮女聞言,忙上前服侍韋太后換上了雪褂子。

韋太后扶着楚曄出了壽康宮,見謝有道早已準備好了兩付肩輿,就道:“今日天氣還好,且路也近,我和皇上步行過去吧。”

楚曄道:“雪後路滑,母后還是坐着肩輿過去妥當。”

韋太后笑道:“我還沒老到那般地步。”說完,她已邁步朝外走去。

楚曄扶着韋太后朝永信宮行去,一路上行人寥落,與昔日何家當盛時已不可同日而語。

早有小太監先去稟明韋太后和楚曄的到來,等韋太后和楚曄到了永信宮,就見張國忠已經恭候在外面了。

張國忠一見韋太后和楚曄,忙迎上來請安問好,又側身相讓。

韋太后見永信宮靜悄悄的,忙問道:“太皇太后娘娘可起身了?”

張國忠答道:“回太后娘娘話,太皇太后娘娘昨晚咳了半夜,到四更才睡下,如今還睡着,奴才不敢驚動。太后娘娘和陛下不如先進來坐着,太皇太后娘娘一會兒想也該起了。”

韋太后道:“既是如此,我和皇上就不進去了,免得擾到太皇太后娘娘。我今天來不過是瞧着天氣還好,想請太皇太后娘娘賞梅,也沒什麼正經事情。”

張國忠陪笑道:“太后娘娘既是如此說,等太皇太后娘娘醒了,奴才再回明太皇太后娘娘。”

韋太后對楚曄說道:“我和皇上不如先去梅園瞧瞧,一會兒人多了,只怕沒那個閒情賞梅。”

楚曄答道:“母后說得是。”

韋太后扶着楚曄朝梅園走去,早有機靈的小太監悄悄跑去稟告高皇后和崔貴嬪。

因梅園距永信宮甚遠,走了一段路,楚曄見韋太后有些氣喘,忙對謝有道使了一個眼色。

謝有道早就令幾個小太監擡着肩輿在一旁候命,如今見了楚曄的暗示,忙快步走到韋太后身側,道:“太后娘娘不如坐着肩輿過去,一路瞧着雪景去梅園,倒也雅緻。”

韋太后也覺得有些疲累,見謝有道如此說,點頭道:“也好。”

謝有道忙指揮小太監擡過肩輿,楚曄扶着韋太后坐了上去,自己上了另一乘肩輿。

韋太后和楚曄還沒到梅園,遠遠的就聞見一股淡淡的清芬撲鼻而來。等到了梅園,就見小太監們正在打掃雪,準備酒席。領頭的小太監沒想到韋太后他們這般早就到了,忙迎上來,跪下道:“奴才給太后娘娘請安,給陛下請安。奴才辦事不力,還請太后娘娘和陛下責罰。”

韋太后笑道:“我因閒來無事,所以先過來瞧瞧。你沒什麼錯,忙去吧。”

那小太監忙磕了一個頭,匆匆退到一旁。

韋太后扶着楚曄進了梅園,邊走邊看。因那日的雪下得甚大,梅園內銀裝素裹,宛若琉璃世界。一樹樹梅花傲雪綻放,紅比胭脂,燦若雲霞,越冷越豔。

梅園內建了四座涼亭,樣式各不相同,分別命名爲“孤芳”、“傲雪”、“疏影”、“暗香”。

韋太后賞了一會兒梅花,就帶着楚曄進了孤芳亭。亭內刻着各朝詠梅的名句,韋太后一首首看去,遇到喜歡的句子,輕吟出聲。

楚曄陪侍在側,時不時的應答幾句。他不經意的一回頭,就見來喜帶着瀲灩朝自己所站的亭子行來。

韋太后笑着說了一句什麼,卻不見楚曄迴應,扭頭看向楚曄,卻見楚曄正望着不遠處。韋太后順着楚曄的目光看去,已經看到了瀲灩,不由微微一笑。

恰在這時,有小太監稟道:“皇后娘娘來了。”

韋太后朝園門看去,就見高皇后裹着一件紫貂皮裡子的大紅色斗篷,扶着銀屏,帶着一衆宮女、太監走了進來。

早有小太監趕上去請安問好,又引着高皇后朝韋太后和楚曄所站的地方行來。

高皇后扶着銀屏,緩步步入涼亭,福身行禮道:“臣妾給母后請安,給陛下請安。”

韋太后攜着高皇后的手,道:“天冷,皇后怎麼也不拿個手爐?着了涼可不得了。”韋太后又看向銀屏,道:“你怎麼不替皇后拿着?”

銀屏忙跪下道:“奴婢知罪。”

高皇后素來疏略,見銀屏跪在地上,竟沒幫銀屏說一句話。

韋太后道:“罷了,你起來吧,今後萬萬不可如此大意。”

銀屏謝了恩,站起身來,退到一旁。

韋太后又問高皇后,道:“怎麼不見大長公主?”

高皇后道:“回母后,母親前些日子着了涼,略有幾聲咳嗽,也就在家歇着沒過來。”

韋太后道:“我整日在宮中坐着,竟不知道大長公主病了。”韋太后說完,扭頭吩咐謝有道,“你去大長公主府瞧瞧大長公主可好些?”

那謝有道忙躬身行了一禮,匆匆而去。

韋太后與高皇后寒暄着,高皇后雖然口中答着韋太后的問話,卻一直暗中留心楚曄的動靜。

楚曄負着手站在涼亭內,只是望着亭外的梅林出神。

過了一會兒,崔貴嬪帶着宮女、太監也來了。

等崔貴嬪請過安,韋太后嗔道:“你如今是有身子的人了,怎麼還這般不小心?如今天氣又冷,路又滑,今後你去哪裡,都坐着暖轎罷。”

崔貴嬪忙道:“臣妾謝太后娘娘恩典,只是臣妾在宮中乘轎,恐不合禮制。”

大周皇朝制度:皇后以上方可在宮中坐轎。崔貴嬪雖是三夫人,可卻沒有在宮中坐轎的資格。

韋太后道:“你不必多慮,如今暫且從權,皇上子嗣要緊。”韋太后又扭頭對高皇后說道,“皇后說是不是這個理?”

高皇后見韋太后如此關切崔貴嬪,心中早就不是滋味了。如今又聽韋太后如此問自己,心中更是將崔貴嬪恨入骨髓,可卻不得不點頭稱是。

崔貴嬪忙福身行禮:“臣妾謝太后娘娘恩典,謝皇后娘娘恩典。”

韋太后笑道:“這點子事也值得你謝。”語氣甚是親暱。

高皇后的眼中幾欲噴出火來,惡狠狠的看了崔貴嬪一眼,就見崔貴嬪一臉得意的笑容,不由暗咬銀牙。

那崔貴嬪穿了一件白狐狸皮裡子的粉紅色斗篷,高皇后猛然記起外臣進貢了四件上好的白狐狸皮,楚曄給了太皇太后和韋太后各一件,剩下的兩件賞給了崔貴嬪和平陽郡主。

想到這裡,高皇后更是氣得渾身亂顫,長長的呼出一口氣,方纔好些。

突然從園外傳來一聲嬌叱,衆人就見一個人騎着馬進了梅園。

轉眼間,連人帶馬已到了涼亭前。那人一勒馬繮,從馬上跳下來,福身行禮道:“臣妾給太后娘娘請安,給陛下請安……”

韋太后笑道:“原來是平陽,我說哪個這般淘氣。”

平陽郡主笑着走上涼亭,拉着韋太后的袖子,撒嬌道:“太后娘娘。”

平陽郡主戴着白狐狸皮面的昭君套,眉間貼了豔紅色的花鈿,裡面穿了一件繡着各式折枝花樣的桃紅色胡服,外面披着一件裡外發燒的白狐狸皮斗篷,足下是一雙紅色的小皮靴。

韋太后指着平陽郡主笑道:“今日怎麼打扮得這般俏皮?”

崔貴嬪在一旁笑道:“郡主素來會打扮,京師的仕女都競相模仿郡主的穿衣打扮呢。”

高皇后見她們三人說得熱鬧,心中越發不是滋味,臉色更冷。

韋太后道:“怎麼不見崔太妃?”

恰這時,有小太監回說臨川王府派人來了。

韋太后笑道:“說曹操,曹操到。”

崔太妃的心腹太監吳安泰走了進來,趕上來給衆人請了安,就道:“回太后娘娘,太妃娘娘感染了時氣,已經病了三天了。”

韋太后聞言,笑道:“偏我賞一回梅花,不是這個病了,就是那個病了。”

崔貴嬪在一旁陪笑道:“太后娘娘,如今天氣驟冷,人一不小心就容易着涼。”

韋太后道:“可不是呢。”韋太后又問吳安泰道:“如今太妃可好些了?”

吳安泰忙答道:“回太后娘娘話,太妃娘娘如今好些了。”

韋太后道:“你回去讓太妃好生養病,我一會兒派人去瞧她。”

吳安泰忙替崔太妃謝了恩,又說了兩句閒話,也就告辭走了。

韋太后道:“站了半日了,腳也有些酸了。”

一旁服侍的小太監忙道:“太后娘娘,酒席已經準備好了。”

這梅園內的正東方向建了兩明一暗的三間房,酒席就擺在此處。韋太后聞言,忙帶着衆人朝那邊走去。

衆人進了屋,韋太后見屋內早已擺下酒席,居中一榻兩席,想來是自己的位置,其餘兩邊皆是一席一椅,不由皺眉道:“這般吃酒,也沒什麼趣味,且顯得生分。”

那小太監忙答了一聲“是”。

韋太后道:“如今天氣冷,大家不如擠在一處坐,又暖和又有趣。”

衆人忙說:“很是。”

那小太監聞言,忙指揮幾個小太監將酒席撤下,又擺下一張黃花梨木的大圓桌。

轉眼間,酒席已經備好。韋太后笑道:“你們聽我安排罷。”衆人忙湊趣,連聲稱好。

韋太后自己居中坐了,指着自己的左邊道:“皇上坐這邊。”楚曄也就在韋太后左側坐下。韋太后又指着自己的右邊道:“皇后坐這邊。”

還沒等高皇后落座,平陽郡主嬌聲道:“太后娘娘,臣妾要挨着娘娘坐。”

韋太后笑道:“可是呢,你遠來是客,過來挨着我坐吧。”

高皇后無奈,只得在平陽郡主下首坐了。崔貴嬪自是在楚曄下首坐定。

瀲灩適才也隨着衆人進了屋,如今遠遠的站在一旁,見平陽郡主這番舉動,不由暗自納悶:平陽郡主是個聰明人,她豈會不知道楚曄獨獨沒將白狐狸皮送給高皇后,今日竟不避嫌,這般招搖的穿戴了。還有適才韋太后安排座位,她插這一句,竟將高皇后隔得離楚曄遠遠的。瀲灩心知平陽郡主絕不是無心爲之,她的這番舉動必有所圖,可她的目的究竟是什麼呢?

一時,衆人飲酒說笑。那平陽郡主爲人極是伶俐,講了一個笑話,將韋太后逗得笑個不停。

席間,楚曄對崔貴嬪極是關心,不時噓寒問暖幾句。高皇后看在眼裡,心裡早就浸了一缸子醋。

高皇后坐的位置離韋太后和楚曄都遠,加上她爲人性格高傲,又不肯拉下臉和崔貴嬪、平陽郡主談笑,因此只是一個人默默地坐着。只有韋太后偶爾還和她說笑幾句。

高皇后又坐了一會兒,越覺無趣,擡眼卻看見崔貴嬪倒了一杯酒,又將酒杯端到楚曄面前。楚曄竟不避嫌疑,仰頭一口喝下。

高皇后頓時心頭火起,可又不好發作,卻是再也坐不住了,猛然站起身,道:“太后娘娘,臣妾身子不適,先行告退了。”高皇后說完這句話,也不等韋太后答話,站起身就走。

席間頓時有幾分尷尬。平陽郡主忙道:“這裡雖好,可卻有些潮溼,倒是不宜久坐。”

韋太后道:“可不是,如今我們也坐了這半日了,也該散了。”

韋太后又叮囑崔貴嬪道:“貴嬪也該早些回去歇着纔是正經。”

崔貴嬪忙答應了。

楚曄又吩咐道:“母后既是如此說,你回去歇着吧,不用送了。”

崔貴嬪聞言,福身行了一禮,就帶着自己的宮女、太監走了。楚曄親自送韋太后回壽康宮不提。

一時,屋內只剩下平陽郡主一個人,她站了一會兒,方纔朝外面走去。走到門旁,她回頭看了一眼。

瀲灩恰好對上她的目光,她的目光中隱約有得意之色。

章四六 轉圜章二九 驚變(一)章二 線索章十六 離愁章十四 帝師章十六 納妃章二八 琴聲章十五 秀蓮章五四 新年(三)章十八 飛花章二五 進宮章十一 國喪章三七 烈焰章四二 情怯章六 太妃章二八 執鞭章二七 黃雀(三)章十七 首告章十五 歡宴章三十 驚變(二)章十三 賞梅《長河吟》章十 傷藥楔子章三六 封妃(一)章十一 默契章三六 封妃(一)章二二 相位章五五 新年(四)章十七 意外章五 刺客章二一 執手章二一 幕後章二十 新月章五 煮酒章十五 煙雨章三七 烈焰章三一 黃雀(四)章二八 執鞭章五六 新年(五)章十四 兄弟章二 明珠章三十 鬥法(下)章三一 黃雀(四)章三五 祭品章三 少主章二八 執鞭章四三 故琴章三二 紙鶴章十二 出宮章六 復活章三二 權監章二七 委任章三四 選擇章六 復活章二一 吉凶章三 春雪章十九 老臣附第二卷人物表章二五 黃雀(一)章二四 聖心章四五 抓姦章三五 祭品章二七 黃雀(三)章十一 故人章三十 荼蘼章三八 冰釋章二四 醜聞章四 初雪章十九 老臣章五六 新年(五)章十六 染病章二 噩夢章二 明珠章九 月夜章十八 表情章三六 分梨章二三 蕭郎章三四 暗波章二四 郡主章二四 聖心章四 初雪章十二 聯手章十六 納妃章三十 鬥法(下)章三六 巫蠱(二)章二七 忠誠章十八 使命章二 明珠章十四 兄弟章十六 離愁章十一 故人章三五 條件章九 輓歌章二三 結髮章十五 秀蓮章三 何家章二五 “情癡”章三六 巫蠱(二)章十二 出宮
章四六 轉圜章二九 驚變(一)章二 線索章十六 離愁章十四 帝師章十六 納妃章二八 琴聲章十五 秀蓮章五四 新年(三)章十八 飛花章二五 進宮章十一 國喪章三七 烈焰章四二 情怯章六 太妃章二八 執鞭章二七 黃雀(三)章十七 首告章十五 歡宴章三十 驚變(二)章十三 賞梅《長河吟》章十 傷藥楔子章三六 封妃(一)章十一 默契章三六 封妃(一)章二二 相位章五五 新年(四)章十七 意外章五 刺客章二一 執手章二一 幕後章二十 新月章五 煮酒章十五 煙雨章三七 烈焰章三一 黃雀(四)章二八 執鞭章五六 新年(五)章十四 兄弟章二 明珠章三十 鬥法(下)章三一 黃雀(四)章三五 祭品章三 少主章二八 執鞭章四三 故琴章三二 紙鶴章十二 出宮章六 復活章三二 權監章二七 委任章三四 選擇章六 復活章二一 吉凶章三 春雪章十九 老臣附第二卷人物表章二五 黃雀(一)章二四 聖心章四五 抓姦章三五 祭品章二七 黃雀(三)章十一 故人章三十 荼蘼章三八 冰釋章二四 醜聞章四 初雪章十九 老臣章五六 新年(五)章十六 染病章二 噩夢章二 明珠章九 月夜章十八 表情章三六 分梨章二三 蕭郎章三四 暗波章二四 郡主章二四 聖心章四 初雪章十二 聯手章十六 納妃章三十 鬥法(下)章三六 巫蠱(二)章二七 忠誠章十八 使命章二 明珠章十四 兄弟章十六 離愁章十一 故人章三五 條件章九 輓歌章二三 結髮章十五 秀蓮章三 何家章二五 “情癡”章三六 巫蠱(二)章十二 出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