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三零章 出征麓川

次日清晨,史應龍酣睡中忽覺一陣香氣襲來,睜開眼一看,卻見王難姑蹲在面前,正饒有興趣看着自己,他見窗外光線還不大亮,問道:“你那股,怎麼不多睡一會兒?”王難姑笑吟吟道:“我都睡了好幾個月了,再睡下去,就成死人了。應龍,昨晚睡的如何?”史應龍討好道:“我睡得挺好的。難姑,‘懸山空’能讓人在睡夢中保持內息運轉,這一夜睡下來,我不但渾身舒暢,精神健旺,就連內力都精純了許多。”

“哦,原來睡懸山空好友這等好處,真是沒想到。”王難姑一臉驚訝,嘖嘖道:“既然如此,你就多睡幾天,說不定這個月過去後,你的龍象般若功又能精進不少。”史應龍聞言心下一涼,“砰”一聲摔在地上,哭喪着臉道:“難姑,這也太狠了吧?”王難姑哼道:“嫌長?要不是曉芙已經處罰過了,我是想罰你半年的!”雙手向後一背,轉身向門口走去。

“不長,不長。”史應龍一骨碌爬了起來,搶在王難姑之前打開了房門,請她先走。王難姑見他背後佔了不少灰塵,揮袖幫他撣掉,說道:“別以爲我是在懲罰你,我是爲你好。你如今是大華之主,又娶妻了,得儘快生個兒子出來,穩住大華臣民的心。你若不養精蓄銳,如何能儘快讓曉芙、映秀懷孕?”

“啊,是這樣啊。”史應龍恍然大悟,又想起自己許諾要娶王難姑進門,結果先娶了紀曉芙和程映秀,不由更加愧疚,慚道:“難姑,對不起,我沒等你清醒過來再一起拜堂。難姑,我們補辦一場喜宴吧。”王難姑淡淡道:“算了,如今我也不爭那點虛名了。再說,我是嫁過人的,明媒正娶的進史家門,對你影響也不好。”史應龍詫異道:“難姑,我們以前就是說好了嗎,你怎麼突然改變主意了?”王難姑晃了晃手腕上的金鐲子,說道:“你和曉芙拜堂時,不是把這鐲子帶上了嗎?這鐲子代替我拜堂,和我親自拜堂也沒什麼區別。”

“可是……”史應龍還想爭論幾句,王難姑卻截住他的說話,沉着臉道:“沒什麼可是的。這事聽我的!”史應龍見她臉色忽變,口氣冰冷,也不敢再說了,只是暗想難姑現在心情不好,以後再找機會跟她說吧。

與自己兩情相悅的人拜堂成親,哪一個女人不願意?王難姑忽然改變主意,卻是有原因的。她找到小無相功之後,本來打算回成都後就驅除體內的長春蠱,趁最後幾年的時光爲史應龍生個孩子。怎料人算不如天算,她在光明頂下被韋一笑襲擊,長春蠱意外被滅,對身體影響極大,已經徹底失去了生育能力她雖然遭遇大劫。雖說機緣巧合之下,她把小無相功練到大成之境,以後能長春不老,但對她來說,失去生育能力卻更令她痛心。

所謂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正是因爲這樣,她知道自己一旦和史應龍正式拜堂,以後身無所出,最終必定會遭人背後議論。她自己雖然不懼這點風言風語,但史應龍身爲大華之主,卻不得不爲他考慮幾分。

兩人洗漱過後,到小廳喝茶,不久後,紀曉芙、程映秀、黛綺絲也出來了,便開始用餐。衆人吃完後,侍女入內稟告,說是王家姐妹來訪。史應龍便讓人把王家姐妹請進來,交給紀曉芙招待,自己趕去資政閣。

史應龍到了資政閣,見內外閣諸多重臣皆已在場,他到閣內上首的大椅坐下,等衆臣見過禮後,便開始商議政事。史應龍迅速將前段時間積累下的大事逐一審覈完,又把自己在奉元和五行旗的結下協議說出來,令馮國用派人處理,最後才說道:“麓川思氏派人求援一事,本王覺得諸位的決議可行,不過昨夜大批刺客在城內作亂,初步已經確定是大理段氏所派遣的。本王懷疑此事與麓川內部的叛亂有些聯繫,還是先理清這些刺客的來意在說支援之事。”頓了頓,問道:“昨夜抓到刺客審問得怎麼樣了?”

傅友德稟道:“殿下,刺客中能開口說話的五人已經招出不少情報,不過這五人地位地位,招認的情報並無多大用處。其他刺客中幾個地位較高的已經被指認出來,經過刑部刑訊之後,心志也已崩潰,只是他們身上學到未解,暫時還沒法說話。”

史應龍一拍扶手,說道:“我倒是忘了一般人解不開我封住的穴道,傅外閣,你派人將刺客帶過來吧。”傅友德說道:“殿下,那幾名刺客首領經過刑訊之後,已經不好移動,還請您移步,親自到大牢聽他們所說情報。”史應龍點頭道:“也好,我就走一趟。大家先處理其他政務,等我回來再繼續談麓川之事。”說完,他就和傅友德離開資政閣,帶着鐵血近衛往刑部大牢而去。

在路上,史應龍記起以前訓練漢子軍和鐵血軍時,爲了儘快成軍,傅友德等人狠抓軍紀,王難姑曾經提供了不少好主意和藥物。軍中的執法官研究了幾年後,又從中發展出新的方法,有幾個太過走火入魔,嫌軍隊無法盡情施展身手,主動申請去刑部坐鎮。這次刑訊刺客,想必也是那幾個人出手了,纔會這麼快有了結果。

只是刺客中有不少是武功極高的和尚,像這樣的人常年淬鍊心神,意志極爲堅韌,非一般人所能比擬,能這麼快撬開他們的嘴巴,倒也讓史應龍有些驚奇,忍不住問道:“傅外閣,這些刺客都是意志堅韌之人,刑部的人是怎麼讓他們崩潰的?”。傅友德臉色一白,顫抖着聲音道:“他們意志再如何堅韌,畢竟還是人,但刑部那幾個瘋子已經有些脫離人的範圍了,那瘋子對刺客用了新研究出來的刑訊方法,使用了麻藥、癢藥、春藥等等稀奇古怪的毒藥,還叫了幾個‘像姑’幫忙,我只看了片刻,就呆不下去了。只不過幾刻鐘,那五名刺客就主動招了,旁觀的刺客大多也都崩潰了,那幾個被指認出來的頭領也沒撐住多長時間。”

史應龍雖然無法想象出那些刺客遭到了什麼樣的待遇,但僅僅是觀看就能讓人崩潰的手段,想來已經是世所罕見,酷烈之極,他忍不住也打了個冷戰,暗想:“這幾個人已經走得太極端了,以後要注意一些,除了那些罪大惡極的人,還是不要交給他們處理了。”

兩人到了大牢,進入一間較爲寬敞的牢房,只見裡面有三個人被固定在牆上,一個白髮老者,另外兩個卻是和尚,三人身上衣服雖然完好無損,但臉色灰敗,已沒多少生機。這三人都認得史應龍,身上穴道已被封住,連嘴巴都張不開,見到史應龍後,眼裡仇恨之意一閃而過。兩個和尚的目光迅速平靜下來,那白髮老者卻露出只求速死之意。史應龍走上前,先一掌解開白髮老者的穴道,還未問話,那白髮老者已經滔滔不絕說起話,將自己所知道的一切都倒了出來。

原來大華攻下昆明後,大理段氏現任族長段世趁亂逃走,隱匿起來後,又和韃子朝廷聯繫上了。韃子朝廷爲了拖住大華向外擴展的腳步,派人送回原大理國玉璽,直接告訴段世,允許他重建大理國,只要是他從大華手裡奪到的地盤,都可以劃給大理國。段世得到玉璽之後,先是去天龍寺,以復國的名義取得天龍寺的支持,又利用段氏的影響,聯絡了不少勢力起兵對抗思可法。爲了爭取時間擊敗思可法,段世還說服了天龍寺,派遣寺內大半高手和段氏族內死士趕赴成都刺殺大華高層。

至於宋青書,卻中了段氏之人設下的仙人局,從英雄救美變成身中春藥,強暴了段家婦女,面對身敗名裂的威脅,和享受齊人之福的誘惑,宋青書迅速屈服,借用武當派的名頭爲段氏之人掩藏行跡,終於造成了昨夜之亂。

白髮老者說完之後,嘶聲道:“史應龍,給個痛快吧。”史應龍點頭道:“如你所願。”手掌在對方額上一拍,內力吐處,立刻將其天靈蓋震碎。他又逐一解開另外兩人穴道,詢問了一些細節。這兩名和尚交代清楚之後,卻沒有求死。一人說道:“史應龍,我們是出家之人,生死不應該讓世俗之法來決定,你打算什麼時候放我們走?”史應龍啞然失笑,搖頭道:“你們在大華刺殺官員,引起了騷亂,造成不少無辜百姓慘死,還想我放人?別發夢了。”

“阿彌陀佛。”這和尚臉色一正,說道:“史應龍,你也曾經苦竹聖僧的侍者,難道不知道殺害僧人是大罪業,會遭到報應的嗎?”

史應龍冷笑道:“世俗間的事情,要用人間的律法來斷決,世俗之外的事情,才用僧團戒律來斷決。你們守不住本心,跑到成都城內殺人放火,還妄想借用僧人的身份逃脫罪罰?這樣的事情,就算拿到佛祖面前說法,你們也脫不了罪,我又有何懼。”說完,又對朱亮祖道:“派人去這些人供出的地點,將其餘刺客都抓回來,包括這兩個人,全部梟首示衆,列明罪狀,正好藉此警示那些敗壞佛門聲譽的假僧。”

那和尚見史應龍不聽他勸說,竟要殺自己,大聲呼道:“史應龍,你這是濫用私法,你不能這麼做!”另一和尚也大聲呼喊,盡言殺害和尚的種種罪業。史應龍聽到眉頭一皺,冷喝道:“聒噪!”長袖一拂,一道勁風飛撲過去,封住兩個和尚的啞穴,又說道:“找個醫生來給宋青書治療傷勢,別死了就好。再派人去武當山通知宋遠橋,叫他來成都談一談宋青書的事情。”

朱亮祖聽命而去,史應龍和傅友德又回到資政閣,將刺客吐出的情報說給其他人聽。等衆人議論一陣過後,史應龍說道:“麓川思氏是我大華盟友,援助他勢在必行。而且在麓川作亂的是大理段氏,在滇人中聲望很高,若大華不及時出手援助,只怕思可法支撐不了多久。趙外閣,我方要進入麓川地盤的軍隊和糧草準備的怎麼樣了?”趙普德道:“殿下,大軍已經在威楚結集完畢,糧草也已準備完成,只需一聲令下,即可進入麓川思氏的地盤。”史應龍點點頭,又問道:“諸位,這次幫助思可法平亂,不知誰可以領軍出戰?”

傅友德和幾個外閣大臣低聲交流着意見,馮國用和朱升對望一眼,齊聲道:“殿下,臣認爲支援思可法一事還需再議。”史應龍詫異道:“之前傳急信給我的時候,不是商量好要出兵的嗎?如今思可法情況危急,還要商議什麼?”朱升說道:“殿下,我大華正準備向東攻略湖廣之地,若在此時分兵支援思可法,恐怕會拖累東線攻勢。”馮國用也道:“殿下,支援思可法是必須的,但不應該在此時,若是緩上一緩,時機應該會更好。”史應龍問道:“那要等到什麼時候纔出兵?”

馮國用說道:“等思可法支撐不住之時,大華再出兵相助,這才能瞿取最大利益。”胡深也道:“不錯,既然要出兵幫忙了,若不多拿點東西回來,那就是賠本生意了。”朱升道:“雲南一地,我大華雖已佔據了大半,但大理等重城卻在思可法手裡。雖說麓川和我大華結了盟約,但卻不可完全放心。若我軍向東線進軍之時,思可法忽然反悔,在背後動小動作,必定會影響到局面。”

史應龍疑惑道:“應該不會吧?麓川的長公主藍瀾就在成都城內,思可法就算再有野心,應該也會有所顧忌纔對。”馮國用笑道:“殿下,臣在大理主持局面時,曾經在暗中仔細打聽,藍瀾長公主只是思可法的遠房族妹,只是因爲當了五毒教主,這才被封爲長公主。思可法素來有雄心壯志,若真有什麼異心,別說藍瀾長公主只是遠房族妹,就算是親妹,他也不會有所顧忌。”史應龍見內外閣大半重臣都反對這時候出兵,皺着眉頭想了一會兒,才道:“既然如此,那就先等等吧。”

衆大臣齊聲應是,又和史應龍討論其他政務。眼見日近中午,史應龍便道:“時間不早了。諸位先回家休息,下午再來議事。”衆人正要離開資政閣,忽然一串急促的腳步聲響起,一名武官奔了進來,舉着個小竹筒,喘氣道:“殿下,威楚有軍情傳回,請殿下閱覽。”史應龍接過竹筒,倒出一小截紙條,展開一看,上面寫着“麓川劇變,思可法被刺身亡,大理城被段世佔據”

史應龍忙將紙條傳閱開來,說道:“諸位,這下可以出兵了吧。”衆人一看,紛紛臉露喜色,朱升笑道:“殿下,此乃天助我大華。”馮國用也道:“這下萬事皆備,只欠發兵了。”傅友德說道:“殿下,臣推薦馮國勝爲此次出征大將。”趙普勝、胡深也道:“臣附議。”史應龍點頭道:“既然如此,便傳令下去,命馮國勝率軍出征。”

衆大臣也顧不上回去吃飯了,又忙碌起來。史應龍想起藍瀾,趕回鐵血鏢局,進入後院一看,衆女已經在小廳內侯着,等他用餐。史應龍將手中紙條遞了過去,說道:“藍瀾姐,有個壞消息,你自己看看。”藍瀾匆匆一看,驚呼道:“這是怎麼回事?”史應龍將大理段氏最近的動作詳細說出,藍瀾聽完後,問道:“應龍,大華準備怎麼樣做?”史應龍說道:“大華已經拍馮國勝領兵出征,勢必奪回大理,擒拿下段氏之人,爲思可法報仇。”

藍瀾沉吟半晌,說道:“應龍,我要回大理,你幫我準備一下。”史應龍勸道:“藍瀾姐,大軍作戰,你一個人回去也改變不了什麼,不如留在成都聽消息吧。”王難姑瞥了她一眼,說道:”藍瀾,我可是知道,思可法不是你親大哥,而且你自小被帶到五毒教生活,和他也沒有什麼親情。你不要告訴我你想回去報仇。”

藍瀾瞪了王難姑一眼,說道:“我要回大理,自然有我的打算。”轉頭又對史應龍說道:“應龍,這次大華出兵麓川,擊敗段氏之後,沒打算將麓川還給思氏了吧?”史應龍訕訕一笑,卻不回答。藍瀾冷笑道:“還說是盟友呢,你們漢人就會耍心機,一見到好處就撲上去,不咬上幾口就不甘心。我現在雖是你的女人,只能站在你的立場上想問題,但我畢竟是滇人,總該爲滇人爭取一些東西。”

王難姑奇異道:“咦,你一向都是胡攪蠻纏的,怎麼時候這麼有大局觀了?再說了,你回大理能爲滇人爭取到什麼?”藍瀾咬牙切齒道:“王難姑,你又怪聲怪氣了,好好的說話會死嗎?”王難姑挽嘴一笑,說道:“我只是說實話而已,這有什麼好生氣的。”藍瀾冷哼一聲,不再理她,卻對史應龍道:“應龍,五毒教在滇人中有特殊地位,我身爲教主,若能夠及時趕回去,只要登高一呼,保證那些依附在段氏麾下的滇人,至少有一半會反戈倒擊。還有,五毒教立教已有數百年,根結盤錯,若是全力幫助大華,不出半月,就能幫你平定麓川。”

史應龍心裡一盤算,若能等到藍瀾幫助,不但能減少大華士兵傷亡,最重要的是能迅速定下麓川,避免因爲雙線作戰,影響大華東進湖廣的計劃。他想法一定,當即道:“藍瀾姐,我這就去幫你準備。”藍瀾忙道:“等等,我還有一個條件?”

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二六九章 反襲攻城第二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零零章 殺敵奪志第七章 初見阿離第二零三章 結盟五行第三十一章 鎮南世子第四十九章 宋大提親第二二五章 王府激戰第七十四章 情勢危急第六十三章 各派隱秘第一二八章 反元之約第二八三章 動之以情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三十七章 情思驚破第二一零章 慧劍素心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七十九章 山窮水盡第一零七章 曉芙反應第二十一章 洛陽王家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七十七章 蛇口蜂針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五五章 全然不敵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三十六章 綺夢成真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三零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九一章 一年之計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十九章 蜀中五龍第一一六章 黃衫初現第二七六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三章 散人之戰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一七一章 救命之法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六二章 二心不定第一七三章 山雨忽來第七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四章 碧血天蠶第一九九章 棧道同行第一七三章 山雨忽來第一三八章 驚天秘聞第一*章 山間設伏第五十二章 坐忘峰上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一八二章 應有之罪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一四六章 雪嶺救人第二二四章 中元殺機第一一三章 面對心魔第二四四章 江面遇敵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五八章 歡喜憂愁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九十章 繼嗣重任第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十八章 事業之始第四十四章 厚土之殤第二一二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七章 峨嵋實力第五十四章 賭鬥之約第二零八章 窮則生變第二*章 城頭糾纏第二一一章 以力破巧第一一一章 另闢戰場第二六八章 中伏遇險第二零一章 慧劍懾情第八十四章 初見功效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二六一章 一泯仇怨第一六一章 深怨大仇第八十章 花容盡毀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一六五章 心狠手辣第九十四章 各自淵源第一四三章 失之毫釐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一一四章 無法避免第一五二章 折返西域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三十九章 西行之前第二六二章 二心不定第二八八章 方家之事第一二九章 釋放本性第四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一六章 老張小張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二二一章 白蓮將來
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二六九章 反襲攻城第二八七章 自投羅網第三零零章 殺敵奪志第七章 初見阿離第二零三章 結盟五行第三十一章 鎮南世子第四十九章 宋大提親第二二五章 王府激戰第七十四章 情勢危急第六十三章 各派隱秘第一二八章 反元之約第二八三章 動之以情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三十七章 情思驚破第二一零章 慧劍素心第二十五章 寒冰綿掌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七十九章 山窮水盡第一零七章 曉芙反應第二十一章 洛陽王家第一八零章 不爭之爭第七十七章 蛇口蜂針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五五章 全然不敵第二七五章 欲速不達第三十六章 綺夢成真第二二六章 刺客來歷第三零八章 禮尚往來第二九一章 一年之計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十九章 蜀中五龍第一一六章 黃衫初現第二七六章 最後時刻第四十三章 散人之戰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二四六章 鳧水之危第一七一章 救命之法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二六二章 二心不定第一七三章 山雨忽來第七十六章 大起大落第二十四章 碧血天蠶第一九九章 棧道同行第一七三章 山雨忽來第一三八章 驚天秘聞第一*章 山間設伏第五十二章 坐忘峰上第一三四章 終誅元兇第一八二章 應有之罪第一四五章 陰陽和諧第一四六章 雪嶺救人第二二四章 中元殺機第一一三章 面對心魔第二四四章 江面遇敵第二十七章 闖毒龍洞第二五八章 歡喜憂愁第一七六章 同心之蠱第九十章 繼嗣重任第十二章 人心難測第六十八章 綠洲休憩第十八章 事業之始第四十四章 厚土之殤第二一二章 煙消雲散第五十七章 峨嵋實力第五十四章 賭鬥之約第二零八章 窮則生變第二*章 城頭糾纏第二一一章 以力破巧第一一一章 另闢戰場第二六八章 中伏遇險第二零一章 慧劍懾情第八十四章 初見功效第二七零章 放手對敵第二六一章 一泯仇怨第一六一章 深怨大仇第八十章 花容盡毀第二四四章 三路東進第十七章 山村慘劇第一七零章 長春蠱滅第一六二章 緊追不捨第一六五章 心狠手辣第九十四章 各自淵源第一四三章 失之毫釐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一一四章 無法避免第一五二章 折返西域第二十三章 漢子之軍第三十九章 西行之前第二六二章 二心不定第二八八章 方家之事第一二九章 釋放本性第四十五章 英雄救美第二一九章 爲道日損第二一六章 老張小張第三零二章 再奪北門第一四一章 衆叛親離第一七二章 局勢變化第二二一章 白蓮將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