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3章 在路上

到了天明,雨終於停了。

徐平輕輕把依然在睡夢中的林素娘放平,起身出了房門。

雨後的荒原雖然依舊透着寒意,但卻也有一股清新氣息。此時地上的草半青半黃,枝頭青黃相間的樹葉疏疏落落,透出秋天的氣象。

轉過頭,就看見拴在房檐下的馬。

來到這裡,徐平就把馬拴在檐下躲雨。這馬昨天跑了大半天,沒幾根草到口裡,昨晚又是餓了一夜,到這時已經快要崩潰了,看着徐平發出一聲哀鳴。

徐平心中只能說聲報歉。此時雨後初晴,外面的草上都是雨水,也不能放馬,只能讓這馬繼續餓着,等回到莊子再補償它。

馬是嬌貴的動物,受不了這種折騰,今天又指望不上了。

裡面傳來林素孃的聲音:“大郎,你早起來了。”

徐平道:“也是剛剛起來,娘子你再歇一會吧。”

林素娘沒有吭聲,過了一會才從裡面出來。

徐平看她,原來是在屋裡收拾了一下,雖然折騰了一日一夜,看起來也不那麼憔悴,只是臉色有點發白。

到了徐平身邊,林素娘低聲道:“大郎身體好些了嗎?”

“好多了,不礙事。”

話雖然是這麼說,實際上徐平頭還是痛得厲害。昨天下午在雨裡淋得久了,感冒哪有那麼容易好?只是不想讓林素娘擔心罷了。

看看外面,林素娘問道:“大郎,我們今天怎麼辦?”

徐平嘆口氣:“還能怎樣?總不能在這裡瞎等。如果沒有人來,再在這裡過上一夜可就真要命了。你去吃個梨,一會我們就上路。”

林素娘說:“大郎也來吃一個。”

兩人各吃了一個大梨,有了些精神,把火堆弄熄了,出了房門。

徐平牽了馬,摸了摸它的脖子,低聲道:“馬兄辛苦,今天還是要背素娘一程,她身子嬌弱,路上又泥濘,行不了遠路。好在素娘身子輕,也費不了你多少力氣,等回到莊裡,上好食料讓你吃個夠。”

這馬是從軍馬裡退下來的,性格溫順,只是低哼了一聲。

徐平把林素娘扶到馬上,看看方向,朝北方行去。向北就算摸不到鄭州,也能上東西兩京之間的官道。這條路是北宋交通的大動脈,熱鬧無比,只要上了路,就有辦法回家。

一腳高一腳低地也不知走了多久,徐平只覺得頭就像要炸開了一樣,視線也模糊起來,已經看不大清眼前的東西。只是林素娘年紀幼小,又是個女子,指望不上,徐平只好咬牙堅持。

看看太陽快要升到頭頂了,林素娘見徐平腳步蹣跚,在馬上道:“大郎,我們歇一歇吧,也誤不了多少時間。”

徐平有些堅持不住,只好同意,找個乾淨的地方與林素娘坐了,把馬放開,讓它自己去找點草吃。

徐平算了一下,這一路下來走了近兩個時辰,算起來走了也有接近二十里路了。昨天是向西南方向過來,最多也只是有六七裡十路,官道差不多是正東正西地通過白沙和鄭州,看來不出意外今晚就可以上官道了。

歇了小半個時辰,又吃個梨,徐平覺得自己總算又有了力氣,對林素娘道:“我們上路吧,這一次抓緊些,天黑之前肯定能碰到人家。”

林素娘道:“大郎說得不錯,再往北就沒有山地,人煙稠密起來了。”

又走了幾里路,林素娘在馬上喊道:“大郎,前邊有路了!”

徐平聽了精神一震,有路就有了人家,有了人家就有熱飯熱水,兩人就算是有救了,當下加快了腳步。

先是過了一塊收過的麥田,更是讓徐平振奮,沒多久就到了路上。

這是一條東西向的鄉間小路,只有兩三步寬,崎嶇不平。

站在路上,徐平卻有些猶豫。這時一個莊子經常隔着有十里八里,更有一些散住的人家,不定是選什麼地方居住。如果順着路走下去,還要過一二十里路纔有住戶,也被坑得慘了。

林素娘道:“我們只管向東行去,總是離家越來越近。”

徐平聽了也覺得有道理,便牽着馬順路向東走。

又走了約摸有兩三裡,還是沒看到村落,林素娘卻道:“大郎看前面,是不是有兩個人騎着馬過來了?”

徐平在馬下,看不了那麼遠,聽了林素孃的話,便就停在那裡。

不大一會,前邊果然出現了兩匹馬,上面都有人騎着。此時雨後,路上土軟,也沒有馬蹄聲傳出來。

徐平看看四周,荒郊野外,除了前面兩人兩馬,再不見一個人影。心中一動,把長刀拔出提在手裡,想一想又背過手藏到身後。

本是怕人劫道,別被人當成劫道的了。

要不了多久,那兩匹馬離得近了,忽然聽見前面喊:“是小官人和林家娘子嗎?我是高大全!”

聽見這一句話,徐平緊繃的精神一下就鬆了下來,幾乎站不住。

過去的一天一夜,他是用意志強撐下來的,身體幾乎已經垮了。這一下放鬆,只覺得渾身上下沒一處不痛。

林素娘在馬上高興得揮手,連連稱是。

見有了迴應,高大全打馬飛奔過來,下馬向徐平見禮。

徐平已是搖搖欲墜,只是擺了擺手,說不出話來。

高大全急忙上來把徐平扶住。

另一人上來,竟然是石延年,讓徐平吃了一驚,忙上前見禮。

高大全在一邊說:“這一次多虧了石官人,我本是到鎮上尋桑秀才的,要與他一起出來找你們。誰知怎麼也找不到他,剛好石官人在鎮上吃酒,聽說了便與我一路上找來。天可憐見,總算找到你們了!”

徐平急忙道謝。

石延年道:“我不過隨手而爲,這兩天休假,也沒什麼事。聽你這個莊客說是可能出了開封府界,怕出意外便跟上來看看。”

這個時代可與徐平前世不一樣,拿個身份證就可以全國到處跑。普通人穿州過省是要有理由並得到官府許可的,尤其是鄉下地方,沒有說法很可能被當成盜賊或者走私的給拿了。石延年雖然沒穿官袍,告身還是帶着,這就是最強有力的證明,沒有朝廷許可沒人敢拿他。

聽了高大全說的徐平才知道,莊中還有另一路大部隊,十幾個莊客由孫七郎帶着,隨着林文思向另一個方向尋去。林文思有個貢生身份,也是可以全國自由走動的,不怕地方上的人刁難。

宋朝過了州中發解試成爲貢生之後,基本就有兩項特權,一是免除自己的身役,再一個就是可以全國遊歷。所以有一些過了發解試又覺得自己無望更進一步的,就會用這兩項特權帶來的方便,做一些商賈的勾當。至於後來明清時候舉人又能當官,又能給全家免稅等等諸多待遇是這個時候的舉子不敢想的。

徐平已經接近油盡燈枯,沒有半分力氣。高大全騎的本就是徐平在莊裡的馬,此時讓了出來給他騎了,自己接替徐平的位置,給林素娘牽馬。

等徐平上馬,石延年道:“沿着這條路下去,走十里路左右有個草市,我們可以到那裡歇歇腳。”

高大全和石延年是沿着驛路走到圃田鎮,覺得在官道上找沒什麼意義,便從圃田下到鄉間小路上,沿着鄉路尋找,纔剛好遇上。這也全虧此時這一帶村落稀少,鄉路也是不多,密度比徐平前世的公路都低,纔有這個僥倖。

三騎一人沿着這條鄉間小路,又走了多半個時辰,終於看見了一處村落。

這處村落有五六十戶人家,散處在一個大水塘邊。小路從村中穿過,路兩邊有幾處望子挑出來,倒有齊全,有賣酒的,有賣藥的,還有賣雜貨的。

到了一處小酒館前,石延年對徐平道:“我們在這裡吃些東西,有了力氣纔好趕路。這處草市沒有客棧,不好歇宿。還好過了這處草市,就進了開封府界,離白沙鎮不遠了。”

徐平當然沒有異議。

衆人進了小店,見只有五六幅桌凳,還都很破舊,沒有一個客人,知道這裡的生意不好。

這種鄉村酒店,做的只是上午草市人多時候的生意,此時市集散了,當然沒什麼人。

徐平已是餓得慘了,哪裡還會在意這些。

幾人坐下,一個頭發花白的鄉村老漢過來招呼:“幾位客官要什麼菜?要喝多少酒?”

徐平道:“你們這裡有什麼現成吃的?”

老漢道:“有上好的雪花黃牛肉,客人要不要來幾斤?”

徐平吃一驚,沒想到這裡有牛肉賣,這可是犯禁的事,忍不住就看了一眼旁邊坐着的石延年。見他神色安詳,沒什麼異樣的表情,便對店主人說:“牛肉先來三斤。還有其他什麼熱的沒有?”

老漢急忙點頭:“雞鵝也都是有的,不過都要現宰殺現煮。客官如果要吃米吃餅,我店裡可以稱些米麪給你,柴就不收錢,你們自己去煮。”

徐平苦笑道:“那就算了,只管給我們上牛肉,酒熱了上來。還有,我外面有幾匹馬,你找點好料給喂一下,我一會一起算錢。”

老漢有些失望,轉身去忙了。

這種鄉村酒戶,比不得城裡鎮裡,只是賣酒,其他都是搭頭,他們也不會花那個心思去準備。鄉下人消費能力低,弄得花樣多了不夠本錢。

不大一會,酒肉上來。

肉是實實在在的牛肉,只是做得很粗糙,不過煮熟罷了。酒很混濁,別說徐平制的高粱大麴,就連他家酒樓裡的黃酒也比這清澈到天上去。

這種鄉村酒戶,都是一年幾十文幾百文的固定稅額,少的甚至幾文的都有,官府也懶得管,隨他們折騰去。

徐平餓得狠了,夾了一大塊牛肉送到嘴裡。肉煮得很爛味道很濃,只是淡得沒什麼滋味。

徐平嚥下肚,對老漢道:“主人家,你這牛肉也太淡了,給我們送點鹽巴過來,也好蘸着下口!”

老漢聽了面露苦色:“客官,鄉下地方,鹽是金貴東西,要另外加錢。”

徐平哪裡管他,只叫上來,讓店家和了一碗鹽水放在旁邊。

石延年和高大全勉強喝了一碗酒,就再下不去口。這酒淡得跟水一樣,味道還不正,他們哪裡有興趣?

徐平對石延年道:“官人多少吃點,晚上請你喝好酒。”

石延年笑道:“那我何不留着肚子到晚上?”

結果只是徐平一個人又吃又喝,林素娘皺着眉頭吃了一點牛肉下肚,石延年和高大全只是在一邊看着。

石延年到底是官宦,嘴巴刁可以理解,沒想到高大全在徐平莊上呆了半年多,嘴巴也變得刁鑽起來。

填飽肚子,徐平終於有了點精神,讓高大全去會賬。

高大全出來找人,身上有徐昌特意交給他的幾貫錢。

老漢算過了賬,讓徐平吃驚的是竟然只有三百多文錢,物價真是低得可以。要知道三斤牛肉雖然徐平沒吃多少,可是要打包帶走的,來到這個世界是第一次吃牛肉,他可不想浪費。這就不少錢了,更何況還有一肚子馬料。

卻不知由於朝廷的政策,明面上牛肉是最便宜的肉。鄉村地方,也不能把牛肉銷到城裡去,當然不貴。所謂偷宰牛發財的,都是在城區繁華之地,能夠偷偷很快銷掉的,可不包括這鄉下小酒館。

看看天色,太陽已經偏西,四人不敢耽擱。

徐平帶了林素娘與自己共乘一騎,那匹飽經蹂躪的李威的馬,便背了身高體重的高大全。這馬剛吃了一肚子好料,正好消食,也是難爲它了。

好在前方只有二十里左右的路程,並不需要打馬急行。

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6章 買書第137章 何爲神?第17章 回聲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32章 五等戶制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39章 待以客禮第60章 慶功第42章 旬估第7章 學以致用第91章 災年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7章 逼迫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8章 雪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42章 酒名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6章 餘波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59章 合謀第89章 定論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6章 金光洞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6章 還錢第41章 串香第168章 田園風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60章 釜底抽薪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51章 大典(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7章 第一權臣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5章 軍改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7章 盼盼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55章 解套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35章 三輪車第58章 怪人知縣第3章 屬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94章 立場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2章 星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7章 衝突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36章 手舞足蹈第2章 準備第232章 狼煙第27章 小隱君第123章 出書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79章 黑吃黑
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12章 另起爐竈重開張第6章 買書第137章 何爲神?第17章 回聲第314章 話不投機第32章 五等戶制第227章 左右爲難第267章 一定要查清楚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8章 老朽別無所求第39章 待以客禮第60章 慶功第42章 旬估第7章 學以致用第91章 災年第141章 甲峒低頭第159章 堵塞的海路第37章 逼迫第310章 最後爭取第8章 雪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96章 不用其人,可用其術第88章 南來的漢人第42章 酒名第334章 李璋隨軍第26章 餘波第20章 稅賦何所出第197章 馬肉不好吃?第324章 各掃門前雪第59章 合謀第89章 定論第197章 物理性命第137章 怒罵御史第103章 徐平的道理第17章 最難是缺人第237章 豪華馬車第104章 喪家之犬第211章 權三司使公事第69章 光耀門楣第139章 少用茶,多用絹第66章 金光洞第131章 三司歷代條例第16章 還錢第41章 串香第168章 田園風第190章 新的機遇第43章 第一筆橫財第269章 推開一扇門第172章 能戰方能和第6章 書生張載第144章 阿申歸來第60章 釜底抽薪第94章 萬事俱備第191章 王素的心思第51章 大典(下)第154章 結硬寨,打呆仗第94章 我遇到了貴人第320章 一切要講好第133章 無妄之災第7章 第一權臣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72章 廢后風波(中)第207章 交錢保平安第15章 軍改第1章 再臨鄭州第141章 永寧侯不得意?第17章 盼盼第119章 月黑殺人夜第155章 解套第148章 是可忍,孰不可忍第48章 叛國的附馬第205章 內外交困第35章 三輪車第58章 怪人知縣第3章 屬下第4章 斜谷造船務第171章 坐而論道第280章 善後最難第207章 玻璃產業第325章 還可以做朋友第57章 孫二郎的生意經第177章 天下大義第192章 殿中演武(爲勿忘黑島加更)第150章 寓兵於民第182章 你是金子做的第194章 立場第72章 最後處置第22章 星第132章 戰爭的腳步第83章 無一石糧入陝西第27章 衝突第176章 拼死一搏第36章 手舞足蹈第2章 準備第232章 狼煙第27章 小隱君第123章 出書第118章 漸有頭緒第279章 黑吃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