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關白陰謀】

沒落的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源義晴,按照細川氏的指令給明世宗回信,說「正德勘合」並沒有到達京都。

自己一心只想孝敬大明皇帝,只好使用了[弘治勘合]至於被抓到幕府的幾個大明軍官以及普通百姓,本來已經準備好船隻,要送回大明的,可是風浪太大,他們被迫停留在了九州島,待風浪一過馬上送回。

但回覆給大明皇帝的國書須蓋金印,可金印又不在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手上,也不在細川氏手上。

故此細川氏就讓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在信的末尾提出,因室町幕府現在戰亂不堪,大明皇帝所賜的金印丟了!所以希望明國皇帝再賜予金印和勘合,以便幕府人繼續來明孝敬。

最後還提了一條,希望大皇帝以慈悲爲懷,把宋素卿給放回來。

可大明禮部官員們在收到書信後,第一時間發現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的信函上,居然沒有金印?就斷定幕府倭人背後有人在搞鬼?

便提出一定要他把宗設謙道押解來明。

而室町幕府大內氏對宗設謙道的魯莽也很窩火,更不希望大明帝國把朝貢貿易的大門關閉,就脅迫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再給大明皇帝寫信,請求得到諒解。

這一次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在信中,提道“大和語:弘治勘合爲奸徒所竊,被宗設謙道在明發現,故追殺奸徒至餘姚縣,明國的武官袁璡掩護奸徒逃走,故擒袁璡回國,來年定將送袁璡回國。”

因爲大內氏控制了大明皇帝賜給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的金印,所以這封信上就蓋了〈幕府國王〉的金印。

待書信傳入大明帝國北直隸順天府紫禁城之後,讓乾清宮內穿着「燕弁服」的明世宗興王嘉靖肅皇帝:朱厚熜,看了信封奏摺後,這下他徹底的生氣了,連忙提筆回信指責稱“汝這個幕府國王,完全成了諸侯們手中的工具,爾等這樣推來推去,居然還想來索要金印!這簡直就是在戲耍朕。”

這件事情的血債尚未血償,大內氏又繼續派出朝貢使團前來孝敬了。

明嘉靖十八年公元1539年7月初8日,室町幕府朝貢使:湖心碩鼎,的船隊到達浙江都指揮使司寧波衛,經過浙直總鎮巡按御史們以及三司(布政使司、按察使司、都指揮使司)的會審後,被批准可以進京。

在明嘉靖十九年公元1540年2月初3日,幕府朝貢使團到達北直隸順天府紫禁城內,湖心碩鼎一到北直隸順天府紫禁城,就向大明帝國索要,被沒收的宗設謙道和宋素卿的貨物,還提出發給新勘合的要求。

此舉被大明禮部直接給駁回,還宣稱道“宗設謙道干犯國法,沒收貨物繫有罪之贓,豈可撥還?宋素卿貨物已焚燒殆盡,無憑撥還,今宗設謙道、袁指揮僉事未見下落,准許入貢已是天恩,還想其他,敬順之意何在?”

然而湖心碩鼎則辯稱道“大和語:宗設謙道已在幕府國內伏法,袁指揮僉事等人在大明嘉靖十年公元1531年,送還途中,就偶遇風浪溺水死了。”

然而禮部官員們卻依舊堅持原議,致使湖心碩鼎一無所獲。

不過明世宗則一面讓室町幕府朝貢使替他轉達室町幕府徵夷大將軍,讓他把宗設謙道押解來朝,一面又准許室町幕府恢復入貢。

但貢使隨員的人數,以一百名爲限,船隻以三艘爲限,貢期則以每十年一次爲限。

就這樣室町幕府朝貢使遂於5月初3日辭京,8月12日,自寧波衛返航回國。

然而還沒有等到十年,室町幕府的朝貢使又在明嘉靖二十三年公元1544年7月初8日,到了寧波衛。

這固然是室町幕府的不對,可明廷的限制也根本太不合情理,當時的皇帝陛下與大多數官員們都不懂國際貿易之事,這對於兩國彼此間,均有好處。

朝廷官員們只是一味地想省事。

於是朝廷就振振有詞地又拒絕了室町幕府此次的朝貢,而且還下令懲治了沿海文武將吏的罪,並且嚴禁老百姓與室町幕府朝貢使交流。

可事實上,儘管禁令嚴明,但老百姓之中,還是有力量的富商巨賈以及軍官,暗自與室町幕府朝貢使進行交易。

明嘉靖二十六年公元1547年11月初10日,大內氏又派遣了室町幕府臨濟宗僧:策彥周良,率領朝貢船四艘,搭載637人,滿載貨物抵達寧波衛。

這次直接就被沿海的官軍們給拒絕進港,還以武力要求幕府朝貢使團們後退,對此幕府朝貢使團船隊只得怏怏揚帆離去。

12月12日,沿海地區便有了若干倭寇,大掠溫州府、台州府,兩處地區州府縣,這些倭寇,是否爲策彥周良的隨員,史無明文?但非常可疑。

明嘉靖二十八年公元1549年6月初6日,策彥周良所率大內氏朝貢使又對明貿易,也是最後一次朝貢大明帝國,船隊再次駛進寧波衛,但距貢期仍有數月。

所以明浙江總鎮巡撫:朱紈,替他請準,帶領100名隨員進京。

到了京城以後,室町幕府朝貢使:策彥周良,要求朝廷頒發新的〈嘉靖勘合〉因弘治、正德的舊勘合文書仍未繳回,明世宗故命下次貢期繳回之後再行頒發。

另外策彥周良還要求道“大和語:貢船高大,原限的隨員百人不夠駕駛,必須有五百名纔夠,貢船原限三艘,但是沿途有海盜,必須再加一條船護航,因此才帶了四條船來,並非敢於違制。”

此舉也引起了一向喜好弄權的明世宗注意,還讓他儘快回國等候消息,就這樣在8月初2日,幕府朝貢使團們就率船隊回國了。

待策彥周良走後,明浙江總鎮巡撫就奉京師發來的密報,斬殺了若干名私行貿易的中原人,其中不乏多數都是當地富商巨賈,而且在朝廷中也有後臺和靠山。

於是明浙江總鎮巡撫就被官員們彈劾,背了黑鍋,最後被明世宗下旨降爲「巡視」之後又被免職,而且還背了若干洗不清的罪名,只得憤而自殺。

到了明嘉靖三十年、室町幕府天文二十年公元1551年9月30日,室町幕府大宰大貳:大內義隆,的家臣室町幕府周防守護代:陶晴賢,不願見家督沒落便謀反。

這也使得雙方在混亂中失去了舊的勘合文書,徹底喪失了朝貢大明帝國的機會,故而室町幕府大內氏也因此終止派遣朝貢使船入明。

至此從大明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室町幕府南朝徵西大將軍:懷良親王,派使者入貢,直到明嘉靖三十年公元1551年,室町幕府丟失了所有朝貢使所需的勘合文書。

這引起的後果非常嚴重,自此之後,東南沿海一帶百姓因朝廷海禁原因,官船可以下海(如;福建水師明軍)但民船不能下海,只能偷摸做生意,再加上室町幕府朝貢使的斷絕,一下子就讓沿海富商百姓們失去了利益。

故此倭寇、浪人、海盜,的數量開始增多,朝廷也因此只能調兵將,集傾國之力,在東南沿海掀起一場聲勢浩大的剿倭戰。

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嘉靖倭患〗開頭曲。

如今安土桃山幕府關白:豐臣秀吉,爲了完成繼續朝貢的使命,以及趁機打探虛實,拿下大明帝國,故此纔派出安土桃山幕府對馬島國藩主:宗義智,作爲使者,前去通告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表示幕府使團,將於次年春天,借道李氏朝鮮王國前去進貢(進攻)大明帝國,並請予以協助和配合。

並且由幕府關白殿下親自致書給李氏朝鮮郡王,書信寫道“幕府關白:豐臣秀吉,謹答李氏朝鮮國王足下,吾邦諸道,久處分離,廢亂綱紀,格阻帝命,秀吉爲之憤激,披堅執銳,西討東伐,以數年之間,而定六十餘國。秀吉鄙人也,然當其在胎,母夢日入懷,佔者曰:‘日光所臨,莫不透徹,壯歲必耀武八表。’是故戰必勝,攻必取,今海內既治,民富財足,帝京之盛,前古無比。夫人之居世,自古不滿百歲,安能鬱郁久居此乎?吾欲假道貴國,超越山海,直入於明,使其四百州盡化我俗,以施王政於億萬斯年,是秀吉宿志也。凡海外諸藩,役至者皆在所不釋。貴國先修使幣,帝甚嘉之,秀吉入明之日,其率士卒,會軍營,以爲吾前導。”

然而李氏朝鮮王國作爲大明帝國的藩屬國,因奉大明爲宗主國,故此不敢背叛,便以此爲由拒絕,畢竟倭寇在大明東南沿海地區,乃至李氏朝鮮全羅左右道、尚慶左右道、忠清左右道,沿海一帶劫掠,幾乎都是人人得而誅之。

但是實際上幕府關白的心思並非如此,這只不過是對李氏朝鮮王國的花言巧語罷了!

他真正的目地,是假意借道李氏朝鮮王國,在出兵前去攻打大明帝國,並以大明帝國作爲跳板,從而進攻莫臥爾帝國(印度蒙兀兒王朝)這樣既滿足了統一幕府藩國之後無地分封,又能滿足自己滅了亞歐五大帝國;西班牙哈布斯堡王朝、薩法維王朝(伊朗王朝)、奧斯曼帝國(土耳其帝國)、大明帝國、莫臥爾帝國,其中的兩個帝國。

此舉直接遭到了李氏朝鮮宣祖昭敬郡王河城大君:李昖,的拒絕,他認爲安土桃山幕府帶這麼多人借道過鴨綠江,前往遼東都指揮使司這根本就不是去朝貢?而是前去攻打大明帝國。

因此不同意安土桃山幕府關白:豐臣秀吉,的請求,再加上當時的李氏朝鮮王國八道武備廢弛,而李氏朝鮮郡王又重文輕武,導致國內各派內鬥激烈,以致於;國人不知兵二百餘年,由此引發了後續的戰爭……。

不過李氏朝鮮郡王也把此事寫成了奏摺,上報給了大明帝國。

6月30日,南直隸蘇州府、松江府,發生大水,淹死數萬人。

第一百七十四章【姻婿投函】第一百零四章【困獸之鬥】第二百五十四章【平緬事變】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一百一十四章【九部聯軍】第四十五章【邊疆敵情】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一百七十二章【拒絕議和】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九十二章【飢腸轆轆】第二百八十六章【商議遷都】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一百二十三章【獨裁專斷】第六十九章【金州大捷】第五十五章【路遇疫情】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六十五章【束戈卷甲】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第七十章【招撫女真】第四章【興都淪陷】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一百四十五章【營蠅斐錦】第十九章【合力圍剿】第一百二十一章【敗走漆川】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二百四十四章【燕王靖難】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一百三十二章【做客江戶】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一十八章【東籲之衰】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四十六章【深入敵境】第八十四章【紫薇煞星】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一百五十四章【藩王無情】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二十九章【清軍入關】第九十七章【風塵之變】第二百七十三章【黑影身份】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八十五章【陷害忠良】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二百四十五章【奪位成功】第二百五十四章【平緬事變】第八十三章【圍攻古勒】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五十三章【守住懷慶】第四十三章【內鬥陰謀】第一百五十五章【帝星隕落】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五十三章【州府危急】第二十四章【輾轉輪迴】第一百八十三章【拷打追贓】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爭端】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二百二十七章【屈打成招】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三十章【各方督剿】第一百三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九十二章【馬斯頓役】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二百七十八章【埃奇山戰】第四十八章【歐陸戰爭】第二十一章【劫掠藩王】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復位】第八十五章【識破計謀】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二百二十五章【合擊李賊】
第一百七十四章【姻婿投函】第一百零四章【困獸之鬥】第二百五十四章【平緬事變】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一百一十四章【九部聯軍】第四十五章【邊疆敵情】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一百七十二章【拒絕議和】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九十二章【飢腸轆轆】第二百八十六章【商議遷都】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二十章【流竄山西】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一百二十三章【獨裁專斷】第六十九章【金州大捷】第五十五章【路遇疫情】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六十五章【束戈卷甲】第八十章【劫持酋長】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二百五十九章【英宗被俘】第七十章【招撫女真】第四章【興都淪陷】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一百四十五章【營蠅斐錦】第十九章【合力圍剿】第一百二十一章【敗走漆川】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二百四十四章【燕王靖難】第二百六十九章【旱魃謎魅】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八十章【巧獲太子】第一百三十二章【做客江戶】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一十八章【東籲之衰】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四十六章【深入敵境】第八十四章【紫薇煞星】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一百九十四章【北虜入境】第一百五十四章【藩王無情】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第二百二十九章【清軍入關】第九十七章【風塵之變】第二百七十三章【黑影身份】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四十九章【引狼入室】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八十五章【陷害忠良】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二百四十五章【奪位成功】第二百五十四章【平緬事變】第八十三章【圍攻古勒】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五十三章【守住懷慶】第四十三章【內鬥陰謀】第一百五十五章【帝星隕落】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五十三章【州府危急】第二十四章【輾轉輪迴】第一百八十三章【拷打追贓】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一百一十七章【闖入賊窩】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二百七十六章【幕府爭端】第二百八十三章【點凡成聖】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二百二十七章【屈打成招】第二百四十九章【萬國來朝】第三十章【各方督剿】第一百三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二百九十二章【馬斯頓役】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二百七十八章【埃奇山戰】第四十八章【歐陸戰爭】第二十一章【劫掠藩王】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復位】第八十五章【識破計謀】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二百二十五章【合擊李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