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

7月13日,四川承宣布政使司藺州爲明建武衛右參將:羅乾象,帶部所攻克,致使永寧叛賊首領大梁王:奢崇明,逃至水西宣慰使司龍場驛客仲壩,依其妹:奢社輝,麾下兵力駐守。

還聯合叛賊水西首領羅甸大王:安邦彥,一起分兵進犯永寧宣撫使司以及永寧衛、遵義軍民府,被大明川軍擊退。

緊接着明四川總鎮總兵:李維新、明四川監軍副使:李仙品、明四川都指揮僉事:劉可訓,等人各自統率部將,分兵5路進軍龍場驛,擒獲永寧叛賊首領大梁王夫人:安氏、弟:奢崇輝,及叛軍大學士、經略、丞相、總督,等文官武將多人,並斬首1萬餘人。

嚇得叛賊首領大梁王父子紛紛逃入深箐屯。

7月15日,剛剛上任的明福建總鎮巡撫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南居益,在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漳州府、泉州府,一帶巡邏之際,發現有荷蘭紅毛夷船隊,便迅速帶領官兵相繼在漳州府鎮海衛、泉州府中左備禦千戶所(廈門),擊敗何夷1千人,鞏固了海防。

但目前何夷已經侵佔了福建承宣布政使司治下的臺灣府以及澎湖巡檢司,何屬東印度公司(尼德蘭王國),由於在巴達維亞(爪哇)駐紮了荷蘭水軍,所以爲了開商互市纔多次入侵大明帝國。

7月19日,大明安南都統司安邦府祿州知州:何中蔚,因物品貿易問題與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官員引起糾紛,故此引兵入侵廣西承宣布政使司南寧府上思州。

還圍攻遷隆峒土巡檢司,又聲東擊西的派人掠奪憑祥州白沙村,當即就被明廣西總鎮巡撫兼都察院右僉都御史:何士晉,給督率軍隊擊退,並奏捷於朝。

7月26日,李氏朝鮮韓平君兼聞奏使:李慶全,使團抵達大明帝都北直隸紫禁城內,其後多次呈文於明內閣首輔:葉向高、明禮部尚書:林堯俞,等朝廷大員,力圖爲李氏朝鮮新任郡王辯誣。

但明內閣首輔、明禮部尚書等大臣,卻比較傾向於朝廷冊封,但礙於天朝事體,還是要先行調查。

後於8月初6日,朝廷才批准了明禮部尚書的建議,決定由明登萊巡撫:袁可立、明平遼總兵:毛文龍,分別派查官去李氏朝鮮王國調查實情。

可結果明登萊巡撫派去的查官:趙延齡,被淹死在海中,而明平遼總兵派去的查官:陳繼盛,則將收集到的李氏朝鮮臣民831人的意見,均呈報給了朝廷,也證實了李氏朝鮮新王政權所言不虛。

8月初8日,明奉聖夫人:客印月,與明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盜專國柄,打算除掉不聽話的妃嬪,首先將懷孕的明張裕妃治以到期沒有分娩罪,將她廢掉,幽於別宮(所謂別宮還不是單指冷宮,而是比冷宮環境更惡劣的宮殿夾道)過道卻是日曬雨淋大風吹,連個可以躲避的地方都沒有。

不僅如此,還下令斷絕她的一切飲食,也不派人前去接生。

數日後天下暴雨,明張裕妃飢渴難忍,只能拖着沉重的身體,爬到屋檐下喝雨水止渴,想保住性命,可她懷孕在身又被餓了數日,驟然喝下不乾淨的雨水後,極度虛弱的身體反而更吃不消了。

8月22日,在被活活餓了14天后,明張裕妃終於支撐不住,被活活餓死,時年18歲,以宮女身份下葬。

9月初5日,明刑科給事中:解學龍,上奏道“今額餉當核,額兵當清,軍需當節,馬兵當酌,冗將當裁,從洪武年間起,文官五千四百餘人,軍職二萬八千餘人,而萬曆時,文官增至一萬六千餘人,軍職增至八萬一千餘人。今又不知增加幾倍。凡可裁者裁之,即可歲省餉數十萬兩,請陛下允准。”

明熹宗:朱由校,批准了。

同時還讓閹黨明詹事府詹事:顧秉謙,升任東閣大學士,明南直隸禮部右侍郎:魏廣微,升爲禮部尚書兩人雙雙入內閣參政。

不僅如此,閹黨們還私自派遣心腹去邊關刺探情況,明都察院福建道監察御史:周宗建,看不過去便上奏彈劾閹黨之首明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擅權〉!

結果被奪俸祿,明熹宗還反升任明司禮監掌印太監:魏忠賢,爲[東廠提督]。

9月18日,明福建總鎮巡按:商周祚,上奏朝廷稱“荷夷仍佔我臺灣府,既而復築城澎湖巡檢司,又想進犯中左備禦千戶所,爲我軍所敗,乃又求和,再許其毀城遠徙,而又復築如故,後又停泊風樻仔,出沒沿海地區,還要求互市,而海寇:李旦復,助之,濱海州府縣衛所皆因此戒嚴。”

9月20日,後金軍趁着金州衛、復州衛,等地居民們秋收時,再次大舉入侵搶收秋糧,而駐守在復州衛的後金三等總兵:李永芳,則派出部下四面出擊擄掠遼人百姓。

但原本駐紮在金州衛的登萊水師明軍以及皮島部明軍,也雙雙配合與百姓們一同反擊後金軍,導致出掠的後金軍損失慘重。

10月初3日,6萬明軍從四川承宣布政使司渡過烏江進入貴州都指揮使司烏撒衛,來到次黑石,由明貴州總鎮巡撫:王三善,親自督陣與永寧叛賊首領羅甸大王:安邦彥,大戰於漆山。

此戰明軍大勝,永寧叛賊大敗而逃,明軍還趁機渡過渭河,直抵大方縣。

同時憤怒的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愛新覺羅·努爾哈赤,決定調集更多的軍隊對明軍進行反撲。

不過水師明軍方面卻遇上了,厲害的對手那就是明登萊巡撫:袁可立,他上奏稱“謀貴萬全,兵須審勢,知彼知己,能爲可勝。”

他面對後金軍的反撲絲毫不慌,反而還綜合了諜情,先期集兵分道應付,並採取夜襲和伏擊等戰略,斬俘無數。

明登萊巡撫時常利用遼民們對後金軍的痛恨,下令明軍於復州衛、金州衛、金州中左守禦千戶所一帶兩路設伏,乘夜以火把襲城,放火箭射焚敵營,幾乎輪番上陣徹夜透明,殺聲震天,打得後金軍大敗而逃。

10月初5,後金駐軍在復州衛四處擄掠遼民糧食,明鎮江堡千戶:張盤,就利用遼民對後金軍的痛恨夜襲城門,並在明山東總鎮總兵:沈有容,的配合下設伏。

待夜半三更時,採取火攻大敗後金軍,但後金不甘心失敗,又調大軍反撲,結果明鎮江堡千戶在城中設伏再次大敗後金軍。

並乘勢收復了復州衛以及相鄰數堡,後金軍直接丟棄器械、銃炮而逃。

另一邊明平遼總兵:毛文龍,還讓遼民:張屯,去後金當通事官(做大明間諜),正巧又得知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準備繞道漠南蒙古,打算西征攻打山海衛一帶。

所以爲了牽制住後金,給遼東明軍以及登萊水師明軍出動時間,張屯就發信聯絡明平遼總兵,請求親率3萬軍民直搗後金舊都汗庭[赫圖阿拉城]以攻其必救。

而後金在舊都赫圖阿拉城以南,還設有董骨寨、牛毛寨、閻王寨,這三座要塞,屬於深溝高壘易守難攻。

因此由明平遼總兵率部攻佔了董骨寨,拿下之後又激戰了16日才奪下牛毛寨和閻王寨,並把後金守軍全部消滅乾淨,但後金各地的駐軍發現情況後便開始反撲,明平遼總兵就設伏攔截後金援軍。

此時後金覆育英明天命汗得知後方事情才放棄西征,連忙率領四旗大軍回援來救。

而明平遼總兵就考慮到孤軍深入,且士兵疲勞,又完成了牽制後金軍的任務,便下令撤軍,史稱「牛毛寨大捷」。

之後明平遼總兵又再次重創後金軍取得了「烏雞關大捷」,兩次大勝讓皮島部明軍,先後共斬首了後金726人、俘虜14名後金士兵、5名後金婦女等等。

當時的明太子太保兼遼東總鎮經略:孫承宗,連連誇讚明平遼總兵,宣稱;有此能人武將,實乃我大明帝國之福分,若能多得幾個,何愁東虜建奴韃子不滅啊!

朝野上下皆歡慶,乃設鎮以來從未有過此大捷也,明登萊巡撫不僅解決了後金軍西攻明遼東總鎮經略:孫承宗,駐防寧遠衛城防工事,又聯合李氏朝鮮王國助兵之初,東聯皮島部明平遼總兵:毛文龍,可謂是斬獲頗豐。

10月25日,明熹宗嘉獎道“登萊巡撫袁愛卿厥治行勞哉,賜汝朱提文蟒,汝嘉而毛帥驕愎不協,蠱於兵,滿蒲江、昌城都護府襲報用敢獻功,乃滿浦江、昌城都護府之捷,謂兵不滿千,未交一戰,不遺一矢,而使(虜)自相踐踏,其被炮炸死者二萬有餘,馬之走死者三萬有餘,止餘真夷二萬。公(袁可立)心頗疑之,私謂敷實而後報,不失於慎。”

於是移檄皮島核其虛實,而明平遼總兵卻嫉公如仇,教唆言官去奉旨覈查他的戰報和軍餉,由此爲明平遼總兵所忌恨。

11月初3日,明登萊巡撫經過覈實後,奏報朝廷稱“毛總兵統兵深入閻王寨,與奴賊大戰,斬級三百七十一顆,生擒建奴夷四名,請發賞功銀兩。”

隨即又把烏雞關大捷上報。

12月初8日,明禮部尚書:林堯俞,遂於十二月初八日既(明天啓三年公元1624年1月27日)上疏皇帝陛下,認爲根據一些證據和毛總兵所調查的結果來看。

廢王光海大君:李琿,悖逆、而新王陵陽大君:李倧,則恭順屬實,又從「聯鮮制奴」的大局上出發,可以權且不顧〈綱常名義〉同意李氏朝鮮王國的請求,明熹宗遂批准冊封李氏朝鮮陵陽大君爲新任大明李氏朝鮮郡王。

12月11日,又是矯旨賜死先帝明光宗泰昌貞皇帝:朱常洛,的明趙選侍自盡,因明趙選侍支持明張皇后:張嫣,上位而得罪了明奉聖夫人。

第一百八十四章【民心消散】第二百三十五章【儲君即位】第五十五章【路遇疫情】第一百六十章【內奸作怪】第五十一章【接風洗塵】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四十四章【進獻美人】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五十章【北關絕縷】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一百零六章【援軍到達】第六十一章【詐降謀略】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韃靼】第四十六章【東虜入塞】第一百三十四章【沆瀣一氣】第二百三十五章【儲君即位】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一百七十五章【反正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第二百四十章【奉天法祖】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二百七十五章【劍走偏鋒】第一百四十七章【獻出城池】第五十七章【查閱賬簿】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一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七章【屈打成招】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一百五十八章【聯絡蒙古】第二百六十八章【宴請縣主】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一百三十九章【一敗塗地】第九十六章【危機四伏】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二十二章【硝雲彈雨】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章【明軍襲營】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六十四章【九泉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露樑海戰】第一百四十章【椎鋒陷陣】第一百六十四章【物換星移】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一百一十九章【礦監之稅】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復位】第一百三十六章【爭風吃醋】第一百九十五章【金戈鐵馬】第一百六十二章【追悼大會】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一百九十二章【汗位爭奪】第二百三十一章【川軍兵團】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九十章【古今形勝】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六十四章【姻緣巧遇】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九十四章【紅鸞星動】第四十六章【東虜入塞】第一百二十六章【鄭藩吝嗇】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一百一十八章【望川秋水】第二百一十五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七十六章【西安被圍】第一百六十六章【聯蒙抗金】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七十四章【督師陣亡】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五十九章【奉旨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一百一十六章【山賊伏擊】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三十四章【饌玉炊珠】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
第一百八十四章【民心消散】第二百三十五章【儲君即位】第五十五章【路遇疫情】第一百六十章【內奸作怪】第五十一章【接風洗塵】第三十二章【無處躲藏】第四十四章【進獻美人】第九十八章【幕府爭貢】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一百六十九章【西平兵敗】第一百五十章【北關絕縷】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一百零六章【援軍到達】第六十一章【詐降謀略】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一百六十六章【談婚論嫁】第二百四十七章【出征韃靼】第四十六章【東虜入塞】第一百三十四章【沆瀣一氣】第二百三十五章【儲君即位】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一百三十七章【南征計策】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一百章【放煙幕彈】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一百七十五章【反正事變】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三十三章【剷除餘寇】第二百四十章【奉天法祖】第十三章【流寇來歷】第二百七十五章【劍走偏鋒】第一百四十七章【獻出城池】第五十七章【查閱賬簿】第七十二章【夙世冤家】第一百九十三章【暗度陳倉】第二百二十七章【屈打成招】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一百五十八章【聯絡蒙古】第二百六十八章【宴請縣主】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一百三十九章【一敗塗地】第九十六章【危機四伏】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一百二十二章【硝雲彈雨】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章【明軍襲營】第一百三十八章【攻其不備】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四十七章【東路被圍】第三十四章【川地進剿】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六十四章【九泉之下】第一百二十四章【露樑海戰】第一百四十章【椎鋒陷陣】第一百六十四章【物換星移】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一百一十九章【礦監之稅】第二百六十四章【英宗復位】第一百三十六章【爭風吃醋】第一百九十五章【金戈鐵馬】第一百六十二章【追悼大會】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一百九十二章【汗位爭奪】第二百三十一章【川軍兵團】第一百四十五章【迎戰川軍】第二百零二章【公主身世】第九十章【古今形勝】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六十四章【姻緣巧遇】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九十四章【紅鸞星動】第四十六章【東虜入塞】第一百二十六章【鄭藩吝嗇】第二百一十一章【隕雹飛霜】第一百一十八章【望川秋水】第二百一十五章【真相大白】第一百六十七章【大疫將至】第七十六章【西安被圍】第一百六十六章【聯蒙抗金】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七十四章【督師陣亡】第一百四十四章【金鼓喧天】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一百五十九章【奉旨北上】第二百七十一章【刀下留人】第二百五十五章【三徵麓川】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一百一十六章【山賊伏擊】第一百七十六章【斬殺叛將】第二百三十九章【進爵吳王】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一百三十四章【饌玉炊珠】第六十九章【糧草被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