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

然而衛顯根本不敢拿這袋銀子,因爲當年明順天府府尹在幫他安葬了父親屍首之後,就嚴令警告過他不得在靠近長公主殿下,不要忘了自己的身份。

這正是因爲這點他才感覺自卑,不過眼下長公主殿下是來報恩,按禮來說衛顯得招待她跟她敘舊,可是衛顯並沒有這麼做?

而是直接說“長公主殿下請恕在下直言,您還是快點回去宮中吧!不要再來這裡了!我怕…。”

感覺不對勁的她就追問道“你怕什麼?是不是官府有人來找你麻煩了?”

衛顯搖搖頭轉過身去,很無奈的說道“長公主殿下乃是金枝玉葉,怎麼能來草民家中呢?若有招待不週豈非失了禮數!”

但是明坤儀長公主似乎根本不在乎,她只想儘自己的能力幫幫他,衛顯退還了銀子給她時,明坤儀長公主的內心打擊很大,衛顯也不知道該怎麼面對她?

就在兩人面對面尷尬之際,屋裡卻傳來了一陣咳嗽聲,喊道“顯兒、顯兒,水、我要喝水。”

衛顯聽到後立刻跑進屋內拿起牀前的水壺倒了一碗水,在扶起母親喂她喝,卻不料剛剛喝下去水的衛老夫人,當即就吐了一口血出來!

走進來的明坤儀長公主見此情景,連忙說道“想不到令堂大人的病情如此之重?看來得立刻帶去看大夫才行!走背上她。”

不知所措的衛顯就急忙揹着母親出門去看大夫,明坤儀長公主則陪在身邊直到進了百和醫館,看病的大夫見到衛顯揹着母親,咳嗽得厲害就讓把脈的病人等等,先去看病重的衛老夫人。

大夫讓他把令堂大人放下來坐着把脈,發現脈象不太穩定時有時無?在看看她的臉色似乎不太好,就下去寫藥方了,而衛顯就追過去詢問道“大夫,我孃的病情怎樣?”

好心的大夫就說道“想聽最好的消息?還是最壞的消息?”

不明其意的他就選最好的消息,大夫就說道“最好的消息那就是,令堂大人若能堅持過今晚,那麼還能活三年五載,最壞的消息則是令堂患上的是癆病,而且還是晚期!活不了多久,老夫開了幾副止咳化痰的藥,希望能救救令堂大人吧!”

一聽到這句話衛顯就想起了母親經常上山砍柴火,以及燒炭來賣(因爲北方是小冰期,所以收購的商人比較多)常年的燒炭也讓她吃了不少的煙,再加上積勞成疾又賣豆腐又砍柴又燒炭,還得做家務活才染上了癆病。

爲了挽救母親衛顯拉住大夫的手,哀求道“大夫,我求求你了,我娘不能死!她還沒有享過一天福呢?你一定要救救她,多少銀子我出。”

話音剛落旁邊跟着的明坤儀長公主就拿出一兩銀子遞給大夫,並說道“這裡最好的藥伺候着。”

而大夫則說道“銀子不是問題!可是這治療癆病最好的就是無花果,不過京畿地區的市集上很少有賣,因爲種植原因…。”

還沒等大夫說完誰知明坤儀長公主就拉着衛顯走出門外,她悄悄說道“這些銀子你先拿着給你娘治病,無花果宮中有的是,本公主回去拿就是了。”

說完就轉身離去,看着豪爽的長公主殿下這樣幫自己,衛顯高興極了他跑回醫館繼續照顧母親,穩定情緒的衛老夫人緩緩開口道“剛纔那個姑娘是誰啊?”

衛顯搖搖頭沒有告訴母親,長公主殿下的身份只是說她是平常女子,不知情的母親就以爲是自己兒子的相好?便握住他的手催促道“顯兒啊!你也到了該娶妻生子的年齡了,本來還以爲要等朝廷的伐柯(媒婆)幫你牽紅線的,現在看來是爲娘多心了。”

害羞的衛顯就安慰母親道“娘別想那麼多,先養好病情再說!”

此刻回到宮中的明坤儀長公主就準備去鳳陽閣偷無花果,誰知她攝手攝腳剛回到宮中還沒換服飾就聽到,背後有人喊了一聲“站住!跑去哪了?”

被嚇一跳的明坤儀長公主聽着這個熟悉的聲音,不免讓她覺得十分尷尬,因爲她在宮中從小最怕的除了明周皇后之外,就是太皇爺明神宗萬曆顯皇帝的明周端妃了。

論輩分她算是明毅宗的皇奶奶輩分,而且由於在明萬曆十九年公元1591年9月27日生了皇五子明瑞安親王:朱常浩,從此纔在宮中提高了地位,再加上明代萬曆朝的妃子都以死絕!唯獨還剩下明周端妃,所以她在後宮的地位很高,除了明懿安張太皇太后之外內廷裡面她的輩分最大。

從小又最疼愛明坤儀長公主,所以當聽到皇奶奶輩的明周端妃叫自己時,其實明坤儀長公主的內心是極其崩潰的!

她害怕明周端妃會告狀就假裝很聽話的樣子,轉身微笑道“呵呵!皇周妃奶奶您怎麼來了?也不說一聲,姉兒也好早點讓人接駕請安啊!”

怎奈好事不出門壞事傳千里,身居內廷宮中的明周端妃在半柱香之前,就聽到坤寧宮那邊傳來了消息?

因此她前來是想探探長公主殿下口風的,沒有直言的明周端妃只是提到“姉兒,皇奶奶我也是看着你長大的,從小就教你宮中的禮儀規矩,按照大明律女子及笄之年,應該有何作爲呢?”

一時沒有反應過來的她還以爲明周端妃只是詢問她,該學的女工手藝和琴棋書畫以及女子的賢良淑德?殊不知這是在試探她?

便實話實說道“應該像《禮記,郊特牲》中說的;婦人,當從人者也,幼從父兄、嫁則從夫、夫死從子。”

剛說完這句話她就意識過來了,原來皇周妃奶奶這是要問她出嫁之事呢?害羞的她低下頭沉默不語!明周端妃就想把坤寧宮之事告訴她,卻不料殿外有太監喊道“司禮監秉筆太監王公公駕到!”

只見鳳陽閣外面有個身穿四爪蟒服的老太監,大搖大擺地拿着浮塵走進來,他身邊還跟着一個穿着黑色長袍的婦人?看上去明司禮監秉筆太監:王承恩,對這位婦人似乎還很客氣?

這就讓宮女們私下小聲議論道“你們說王公公旁邊的大娘是誰啊?”

一位年長點的太監就回答“好像是伐柯吧?聽說是周皇后娘娘特意請來爲長公主殿下牽紅線的。”

弄明白事情之時伐柯與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就見到屋內的明坤儀長公主與明周端妃兩人,他連忙拉着伐柯一起行禮道“老奴、老身拜見皇周太妃娘娘,拜見長公主殿下。”

隨後明周端妃見伐柯來了,也就站在一旁靜靜看着她給姉兒牽紅線了,能說會道的她首先物色中了明營州右屯衛倉大使:李榮星,的次子明古北守禦百戶:李國石,因爲他是正六品的守禦百戶所官員,按照明代公主不得嫁外戚以及大官的規定,他是比較符合條件的。

接着伐柯就介紹道“李百戶,崇禎十二年繼任古北守禦百戶所官位,曾殺死漠南蒙古內喀爾喀騎兵十人,擊斃牛錄一名,爲人憨厚老實要求不高!只要女子能相夫教子就行。”

可是明坤儀長公主卻搖搖頭表示不滿意!伐柯就又說道“那皇城國子監學正姚大人,的長子上林苑署丞姚公子如何?”

故作刁蠻的長公主殿下就說道“你說的可是那個喜歡搬弄權勢的姚重軍?本公主看不上!真要嫁過去指不定會成什麼樣呢?”

見到她放肆的說話!讓明周端妃很不爽她立刻咳嗽了兩聲,又讓伐柯繼續說道“不知翰林院檢討方大人如何?他可是個大才子啊!才華橫溢又會體貼關照女子,最主要的是長得非常帥氣,老身若是年輕的話也會被他所迷住的。”

得知是京城四少富家之一明翰林院檢討:方以智,瞬間就讓明坤儀長公主失去了興趣,她經常聽起父皇說朝廷有一半的賦稅收不上來,就是因爲富商鄉紳們抗稅,因此自己不可能嫁給他!

就這樣在伐柯的介紹下所有小官小吏都被篩選了一遍都不入眼,就連京城四少也被她嫌棄,幾輪攻勢下來伐柯就頂不住了!當場認輸她對王公公與皇周太妃娘娘辭行,退出了鳳陽閣。

由於把皇后娘娘請去的伐柯氣走,因此事情開始鬧大!傳到了明毅宗的耳朵裡,忙完奏摺換上燕弁服的明毅宗坐在乾清宮的椅子上,拿起柑子剝開來邊吃邊聊道“今個聽說梓潼爲姉兒挑選意中人?不知可有下落啊?”

這句突如其來的話讓明周皇后有些慚愧!她低下頭雙手作揖說道“妾身不才!沒能幫姉兒選到意中人?不知她是否有喜歡的男子了?”

戍時假扮成哭喪女子的明坤儀長公主帶着無花果去找衛顯給他救母,連夜在家中收到藥材的他,非常感動當即下跪說道“長公主殿下的恩情,草民沒齒難忘,真不知道該如何回報纔是,這樣吧!只要長公主殿下開口草民定當照辦。”

趁着這個時機她的問了一句“不知衛公子是否婚配啊?”

尷尬的衛顯搖搖頭慚愧地說道“實不相瞞草民家中一窮二白!至今都沒有幾兩銀子,談何娶親啊?”

真心想幫助他們的明坤儀長公主就提出道“若是,本公主打個比方若讓你答應一件事,不知可否啊?”沒有明說的她是想看看衛顯怎麼反應?

誰成想衛顯一臉真誠的說道“長公主殿下吩咐的事草民定當照辦,這恩人的要求草民怎敢拒絕。”

調皮搗蛋的她還是沒有直說,而是從袖子裡拿出一個袋子,遞了過去並轉身說道“衛公子,且慢香囊裡的東西暫時先別打開,若要答應本公主的事,明日卯時來外城右安門等着。”

感覺不對勁的衛顯剛要開口問,就見到長公主殿下離去的背影,他摸摸頭不知所措,在熬了藥給母親喝之後,他就獨自一人回去臥室坐在牀頭上拿出香囊,想看看裡面裝的到底是什麼東西?

第一百二十章【丁酉倭亂】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二百四十章【奉天法祖】第一百六十七章【追殺文龍】第一百零三章【安難樂死】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九十六章【當機立斷】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六十八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七十六章【追剿叛逆】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八十三章【俟河之清】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一百一十三章【龍山協議】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四十二章【衆失之的】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一百六十八章【水火不容】第六十八章【大雨綿綿】第五章【分封諸將】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十八章【計殺賊首】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六十六章【魯王殉國】第二百三十四章【京畿悼念】第二百六十章【擊退北虜】第七十三章【潼關血戰】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六章【落入賊窩】第一百七十一章【江山社稷】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監國】第一百三十章【游塵土梗】第一百二十一章【敗走漆川】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二百一十二章【鏢局滅門】第一百五十六章【紅丸事件】第二百一十章【調虎離山】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五章【分封諸將】第一百五十一章【南下應天】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第五十四章【狼狽回朝】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二百章【問心有愧】第十二章【出兵救援】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一百一十七章【北虜南犯】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五章【分封諸將】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二十六章【經筵日講】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四章【興都淪陷】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一百零七章【襲擊平壤】第一百六十七章【追殺文龍】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五十六章【軍中病情】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二百二十三章【廣武對峙】第六十四章【姻緣巧遇】第二十四章【輾轉輪迴】第六十六章【混入唐縣】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一百零七章【襲擊平壤】第二百三十一章【川軍兵團】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六十九章【金州大捷】第六十四章【九泉之下】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
第一百二十章【丁酉倭亂】第九十五章【建州貝勒】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二百四十章【奉天法祖】第一百六十七章【追殺文龍】第一百零三章【安難樂死】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九十六章【當機立斷】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一百九十章【趨之若鶩】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六十八章【聲東擊西】第一百三十三章【戰事興起】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一百七十六章【追剿叛逆】第一百七十七章【登上龍位】第八十三章【俟河之清】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一百一十三章【龍山協議】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第一百七十八章【牛閻之捷】第八十七章【四面楚歌】第四十二章【衆失之的】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一百六十八章【水火不容】第六十八章【大雨綿綿】第五章【分封諸將】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八十一章【遠方親戚】第十八章【計殺賊首】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六十六章【魯王殉國】第二百三十四章【京畿悼念】第二百六十章【擊退北虜】第七十三章【潼關血戰】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六章【落入賊窩】第一百七十一章【江山社稷】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一百三十章【將伯之助】第二百零九章【澶淵之盟】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監國】第一百三十章【游塵土梗】第一百二十一章【敗走漆川】第七十五章【安分守己】第二百一十二章【鏢局滅門】第一百五十六章【紅丸事件】第二百一十章【調虎離山】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二百二十一章【國本之爭】第二百零四章【沾花惹草】第五章【分封諸將】第一百五十一章【南下應天】第一百四十三章【迎戰邊軍】第十六章【遍地烽火】第五十五章【命懸一線】第五十四章【狼狽回朝】第九十五章【軍營細作】第二百章【問心有愧】第十二章【出兵救援】第五十二章【偶遇世子】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二百四十一章【胡惟庸案】第一百五十一章【一落千丈】第一百一十七章【北虜南犯】第一百零八章【順王稱帝】第五章【分封諸將】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二十九章【太后干政】第二十六章【經筵日講】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四章【興都淪陷】第八十九章【奔赴寧夏】第一百零七章【襲擊平壤】第一百六十七章【追殺文龍】第八章【應徵入伍】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一百五十章【苞苴竿牘】第五十六章【軍中病情】第二十七章【血灑疆場】第二百二十三章【廣武對峙】第六十四章【姻緣巧遇】第二十四章【輾轉輪迴】第六十六章【混入唐縣】第七十八章【萬曆中興】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一百零七章【襲擊平壤】第二百三十一章【川軍兵團】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三十五章【大有收穫】第一百六十章【一毛不拔】第六十九章【金州大捷】第六十四章【九泉之下】第二百五十一章【放棄交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