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四章【狼狽回朝】

突然有個士兵闖了進來稟報道“報,啓稟首輔大人,剛接到南方軍情建奴已經北撤。”聽到建奴北撤的消息明內閣首輔連忙派人趕去京城上報明毅宗,朝廷得知此事後大喜立刻賜封明內閣首輔爲(太子太師)還速傳他們入京接風。

這讓明內閣首輔很是高興急忙讓明通州右衛指揮使擺開陣式準備起駕回京,出通州衛之時就與明兵部右侍郎:趙光忭、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範志完,兩路明軍匯合三人帶着大軍一同入京。

但是衆人心裡卻是忐忑不安,只好隱瞞真實軍情不敢上報朝廷,一是害怕朝廷怪罪會把他們交由大理寺處理、二是害怕被首輔大人怪罪,故此隻字不提而是一直說如何如何打退建奴,以及斬殺了哪些敵軍將領之事。

隨後明內閣首輔讓人做筆錄記下來,已備朝廷詢問之時回答情況,大軍剛過通州左衛到紫禁城下時,就被站在左安門城樓上身穿三爪(蟒服)的明錦衣衛左都督:駱養性,發現了回京的明內閣首輔一行人,此人早就看不慣首輔大人的作風了,而且還在通州右衛探查得知周老賊並未率軍南下?只是讓明兵部右侍郎掛帥南征。

故此明錦衣衛左都督立刻將此事告知皇帝陛下,此刻還在爲明軍大捷感到高興的明毅宗,剛剛換好(皮弁服)帶好烏紗帽,便聽到明武驤左衛指揮使:陸正林,的腳步聲走進大殿內的行禮說道“啓稟陛下,門外有人錦衣衛說有要事彙報陛下?”

興奮的明毅宗揮甩一下長衫袖子說道“哦,快宣他進來。”誰知錦衣衛上殿之後一臉嚴肅的蹲下還遞給明司禮監秉筆太監一紙書信?明毅宗有些疑問?心想;哎!莫不是又有流寇襲擊那個地區了?

但打開書信觀看之後就讓明毅宗大吃一驚,原來信中寫的是明內閣首輔:周延儒,貪生怕死坐鎮通州右衛不敢掛帥南下!而是讓明兵部右侍郎充當主帥帶領大軍南下,這還僅僅只是一小部分內容,明毅宗又繼續看下去才發現周閣老居然還私吞之前朝廷的賑災銀兩?並欺騙朝廷謊稱瘟疫已經被平定,實際上地方衛所縣衙地區是解決了疫情傳染,但百姓們的住宅村莊依舊還是繼續爆發着疫情的!

並且疫情還傳染了許多縣城,北直隸順天府一帶疫情不斷加重,多數官員的摺子之前也被周閣老給鎮壓住不傳遞給明毅宗看,就連通政司上報的奏摺也有一部分被周閣老焚燒了。

看着這一件件的奏章明毅宗雷霆大怒,拿起一個茶杯重重地摔倒在地上喊道“來人呢?速去把周老賊給朕抓去宣武門外的西市口即刻問斬,其餘將領也一律處死!”只見錦衣衛笑着領旨退下去。

隨後錦衣衛把聖旨交給明錦衣衛左都督,他領旨帶領南北鎮撫司錦衣衛,準備去逮捕周閣老一行人,但剛出崇文門就遇到了趾高氣揚的周閣老騎着馬走進城門口,明錦衣衛左都督大笑道“周閣老這是自動送上門來了,來人速速拿下。”

不明思議的明內閣首輔就問道“慢着,爾等這是要幹什麼?老夫乃是陛下欽封的太子太師,你若是傷着了老夫小心爾等的腦袋不保!”可錦衣衛隊們似乎一點也不害怕,反而還嘲笑周老賊不知天高地厚。

這讓明兵部右侍郎深感不妙,他小聲的對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說道“看這架勢咱們恐怕看不見明日的太陽了!”對面的明錦衣衛左都督見周老賊毫不知情的樣子怪可憐的,就告訴他說道“也罷,反正你也要去刑場了,本督就讓你死得明明白白,陛下已然得知你私自剋扣朝廷賑災銀兩,又拒絕掛帥出征之事,故此才讓我等來送周閣老與諸位上路的。”

說完就讓錦衣衛把所有將領當場全部壓下去,衆將們紛紛大呼冤枉但依舊被錦衣衛隊拉到宣武門西市口斬殺。

未時明泰安縣主:朱攸蘭,才匆匆忙忙的來到永定門外,讓守城明軍上報明毅宗請求覲見,明虎賁右衛鎮撫:尹德亮,迅速跑去拜見明毅宗告知有縣主要求見,本來明毅宗不想見的但轉念一想縣主求見想必有急事?

於是立刻宣縣主入養心殿接見,身穿紫色常服頭戴(善翼冠)的明毅宗見到傷心難過的朱攸蘭就問道“不知,你乃是那方縣主?”只見朱攸蘭微微擡起頭擦了一下淚水回答道“回陛下的話,臣女乃是泰安郡王之女,因建奴南下功陷泰安州!父王他爲了掩護臣女撤離不幸戰死在王府內了!還請陛下加派駐軍鎮守邊關,莫在讓建奴南下禍害百姓了!”

話音剛落明毅宗正準備開口,就看到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又持了一本奏摺呈遞上來,明毅宗打開奏摺仔細觀看了一番,就對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問道“老皇叔被殺也快二年了,朕忙於處理政事倒是忘了老皇叔的世子,朕的堂兄還未襲封爵位,速傳朕旨意命懷慶知府調拔一千人馬作爲福王府儀衛司,另讓戶部撥出米一百石、白銀三十萬兩作爲新任福親王加冕開支。”

吩咐完畢之後明毅宗見明司禮監秉筆太監並沒有退下去?而是繼續在一旁從袖子裡掏出第二份奏摺遞了上去,明毅宗以爲又是什麼壞事?直接扔在一旁拿起杯子喝了一口茶。

此刻明司禮監秉筆太監開口道“陛下,難道不打開看看嗎?這份奏摺可是懷慶知府遞上來的戰報。”一聽到是戰報的奏摺明毅宗才高興的拿起奏摺打開觀看,剛開始還緊鎖眉頭的明毅宗瞬間就大笑起來,拍案說道“好好,關鍵時刻還是孫總督靠譜,傳朕旨意潼關衛明軍保護老皇叔的世子有功,特加封孫傳庭爲兵部尚書兼七司督師。”

然而大殿下面的朱攸蘭擦乾眼淚繼續說道“對了兵部右侍郎他們護送臣女北上有功,又打退了建奴不知陛下可有召見他們?”明毅宗聽到這話大驚失色的說“什麼?兵部右侍郎領兵打退建奴?還護送縣主殿下入京?看來朕誤解他們了!王承恩速傳朕的旨意讓錦衣衛左都督停止行刑!”

但明司禮監秉筆太監卻說道“陛下來不及了!此刻他們恐怕早已被拉到西市口處斬了!”明毅宗這才後悔不已!一下子就殺了那麼多文臣武將,他非常的懊悔但事已至此也只好下令厚葬明兵部右侍郎:趙光忭、明都察院右僉都御史:範志完、明永平巡撫:馬成名、明順天巡撫:潘永圖、明保定巡撫:張其平,還好明山海衛總兵:白廣恩,已經撤軍回山海衛了否則也難逃厄運!

傷心過後明毅宗就派遣北鎮撫司錦衛指揮使:吳孟明,攜帶兩道加封聖旨過順天府走大寧都司官道南下先趕赴河南承宣佈政司傳旨,並安排縣主下去鳳陽閣內暫住。

明崇禎十六年公元1643年5月13日,北撤的滿蒙聯軍經過半個月海上顛簸之後,喀喇沁達魯花赤進入了遼東都司大淩河並繞道回漠南蒙古喀喇沁,滿清多羅饒餘貝勒也終於回到了奉天府境內在鬼兒島登陸上岸。

白雪覆蓋的盛京城內滿清太宗文皇帝:愛新覺羅·皇太極,焦急不安他很擔心南征的四旗騎兵,畢竟繞道漠南蒙古深入明廷,可是要付出沉重的代價所以很害怕。

況且出征已有一個多月了還沒收到回師的消息,滿清太宗就擔心是不是已經全軍覆沒了?越想越煩燥的他讓士兵傳令命滿清恭順郡王:孔有德、滿清懷順郡王:耿仲明、滿清智順郡王:尚可喜,這三位降清的東江鎮明將南下接應滿清多羅饒餘貝勒。

政令傳達後由滿清恭順郡王帶頭出發,剛過遼陽州時滿清智順郡王發現前方有一支軍隊向他們靠近?他急忙稟報滿清恭順郡王說道“孔兄快看,前面那支隊伍可是多羅饒餘貝勒的四旗軍?”

看不清前面軍旗的滿清恭順郡王連忙讓身邊的士兵拿出單筒望遠鏡來看,仔細觀察之後發現果然是滿清四旗軍隊,旗幟上面還繡着白色的龍旗與藍色的龍旗。

於是三位漢人郡王立刻下令士兵橫向排列成兩隊準備迎接貝勒爺,只見滿清多羅饒餘貝勒一臉憔悴的騎着馬走過來,三位郡王行禮說道“見過貝勒爺,此次貝勒爺能夠安然無恙的回來實在是太好了!”

然而滿清多羅饒餘貝勒不想在他們面前表現得很狼狽,就下馬行禮道“女真語:參見三位郡王爺,不知三位郡王爺爲何會有閒情在此啊?”滿清翻譯官解釋之後三位郡王就回答“哦我等是奉陛,哦不是皇上之命前來接應貝勒爺的。”

由於滿清多羅饒餘貝勒害怕惹怒皇上,因此不敢與三位郡王透露任何軍事戰報,而是迅速讓四旗軍隊快速趕赴到盛京城下,入城之時滿清內院大學士:范文程,在城樓上看着士氣低落的四旗軍隊就猜想定是受到了明軍重創?

第二百五十六章【瓦剌興起】第一百二十四章【露樑海戰】第二百六十六章【韃靼勢強】第二百五十三章【少年天子】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第一百二十七章【文化紀事】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一百零一章【酒酣耳熟】第二百六十一章【北狩將歸】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七章【奏章急報】第七十九章【邊關勝況】第一百二十五章【緬王陰謀】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一百一十章【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五十七章【營救縣主】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監國】第一百六十三章【救兵前來】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五十九章【尋找神醫】第八十九章【兩面三刀】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一百三十六章【爭風吃醋】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九十三章【北關事變】第一章【穿梭大明】第八十四章【紫薇煞星】第一百六十六章【聯蒙抗金】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五十章【痛擊建奴】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一百八十六章【進駐山海】第八十四章【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二百一十八章【前軍遭遇】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二百三十七章【抗元大業】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國難】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八十一章【黃門駙馬】第五十四章【狼狽回朝】第四十七章【朝廷援軍】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七十五章【流寇突襲】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十九章【合力圍剿】第二百八十四章【金甌無缺】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一百四十四章【振旅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七十七章【震懾北蠻】第一百二十章【間不容髮】第一百五十三章【詭譎怪誕】第一百六十一章【山東兵變】第二百七十八章【埃奇山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一百四十四章【振旅而歸】第一百三十二章【毫毛斧柯】第二百零三章【戰前旗祭】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二百一十四章【三司會審】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第六十五章【兵出潼關】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二百二十六章【進軍川中】第一百一十四章【東征之舉】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
第二百五十六章【瓦剌興起】第一百二十四章【露樑海戰】第二百六十六章【韃靼勢強】第二百五十三章【少年天子】第一百三十九章【無計可施】第一百二十七章【文化紀事】第二百六十三章【王庭內鬥】第二百五十七章【燕巢幕上】第一百零一章【酒酣耳熟】第二百六十一章【北狩將歸】第一百六十三章【遼陽失陷】第七章【奏章急報】第七十九章【邊關勝況】第一百二十五章【緬王陰謀】第二百五十章【仁宣之治】第一百一十二章【戰局略定】第一百六十五章【鎮江大捷】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一百一十章【窮追猛打】第一百二十二章【稷山之勝】第五十七章【營救縣主】第二百三十三章【福王監國】第一百六十三章【救兵前來】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五十九章【尋找神醫】第八十九章【兩面三刀】第二百三十六章【真龍降世】第一百三十六章【爭風吃醋】第二百零五章【強搶民女】第二百七十章【暮夜無知】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八十九章【單挑惡狼】第二十三章【五司總督】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一百二十六章【平播戰役】第十一章【狐疑不決】第一百四十九章【星落雲散】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一百四十一章【忠臣良將】第二百八十二章【賊奔固關】第九十三章【北關事變】第一章【穿梭大明】第八十四章【紫薇煞星】第一百六十六章【聯蒙抗金】第一百零三章【王京丟失】第五十章【痛擊建奴】第一百七十五章【歸降大順】第一百零二章【壬辰倭亂】第一百五十二章【丟失鐵嶺】第一百八十六章【進駐山海】第八十四章【引蛇出洞】第一百五十七章【移宮案件】第一百零六章【南宋後裔】第二百一十八章【前軍遭遇】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二百三十七章【抗元大業】第二百四十三章【洪武盛世】第一百七十三章【甲申國難】第七十七章【羅剎南侵】第一百二十八章【毛舉細故】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七十九章【混入族羣】第八十一章【黃門駙馬】第五十四章【狼狽回朝】第四十七章【朝廷援軍】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六十一章【渾河血戰】第七十五章【流寇突襲】第二百三十章【召集百官】第十章【檢閱兵馬】第一百七十七章【收復遼南】第十九章【合力圍剿】第二百八十四章【金甌無缺】第二十五章【進軍中都】第一百一十三章【花街柳巷】第二百八十一章【大破聯軍】第一百四十四章【振旅而歸】第一百三十五章【欲蓋彌彰】第三十七章【李闖勢大】第七十七章【震懾北蠻】第一百二十章【間不容髮】第一百五十三章【詭譎怪誕】第一百六十一章【山東兵變】第二百七十八章【埃奇山戰】第一百七十三章【叛軍勢威】第一百四十四章【振旅而歸】第一百三十二章【毫毛斧柯】第二百零三章【戰前旗祭】第二百七十九章【圍攻重慶】第八十五章【起兵報仇】第一百五十八章【凡偶近器】第二百一十四章【三司會審】第一百八十五章【敦本務實】第六十五章【兵出潼關】第二百零一章【月下老人】第二百二十六章【進軍川中】第一百一十四章【東征之舉】第一百零一章【哱拜叛亂】第一百七十四章【四方匯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