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8章 止於何處

第388章 止於何處

皇帝先是有些懵,看着跪在那奏事的劉鈺,心裡瞬間閃過了幾十個想法。

一切都太過突然,所以才懵。

這是要幹什麼?

真的是要做純臣?

是有人提醒他擔心鳥盡弓藏功高震主?

還是出於心中自認的大義道理?

亦或是隻是隨口一提,等着自己寬慰幾句,再給他一個放心丸,叫他放手去做事?

懵有懵的原因,可不管原因是出於什麼,這請求總是讓皇帝欣喜的。

李淦並不怕海軍的軍權集於一人之手,在他看來,海軍既不能對內鎮壓,也不能陸地行舟炮轟紫禁城。

但是,海軍是劉鈺一手建的,上上下下都和劉鈺有諸多關係:師生情誼,在天地君親師中,這在封建禮法道德下,是僅次於雙親的。

李淦之前塞了一個李欗,劉鈺二話沒說,君臣之間心知肚明這是什麼意思,說的明白點反而互相面上都不好看。

身爲帝王,雖劉鈺給他留下的印象一直都是“天真爛漫”之輩,可在朝中斗的久了,一時間也有那麼一瞬間考慮劉鈺是不是在倒逼?

比如叫纔去了海軍半年的李欗來執掌海軍的初戰,是不是在表達一種不滿?

消極對抗?

可這種想法,很快消散。這種猜測只是下意識的帝王心術,但在瞬間之後就認爲絕不可能。

因爲,按照劉鈺的說法,日本的水軍和不存在沒有任何區別,照這個意思,只要領軍的不是秦檜就奔着投降去的,根本不可能輸。

而且就算是真要這麼搞,那也得是面臨一個強敵的時機,心道劉鈺就算再不懂朝堂事,這點事也是明白的。

故而只是這麼一瞬,李淦便傾向於,劉鈺在說一件事:藩鎮之禍、漢末軍頭,這些問題請皇帝不要去擔憂。免得有開拓之機卻顧慮內鬥,束手束腳。

這讓李淦略微有一些不太爽,他自認自己是個心胸開闊的,整日自比李唐太宗,至少自以爲這般。若是被人如此想、尤其是被自己信任的人這麼想,確實有些不太是滋味。

可這種不爽也只是一瞬間的事,心想劉鈺或許,所求者,人亡政不息。

人亡政息或許有很多因素,皇帝擔心一方大員、統兵大將兵權太重、距離太遠難以控制,這正是人亡政息的一大誘因。

須臾的陰晴之後,李淦用一個尷尬的玩笑,叉開了話題。

“愛卿莫不是新婚在即,便想着偷懶,在家守着嬌妻美眷,再無開拓之心了?”

雖明知道不是這樣,皇帝還是很尷尬的用這個笑話,表達了一下自己的態度。

劉鈺也順杆爬道:“陛下明見,或真有這樣的原因。”

君臣一笑,皇帝不想再去問劉鈺到底是怎麼想的了,出於何等目的已經不重要,重要的是皇帝權衡之後,覺得只要不是劉鈺想要趁着大戰在即要挾朝廷、非其不可,便都算不得什麼。

劉鈺回想着田貞儀信上的內容,心道貞儀想的真是沒錯,皇帝並未有任何不快,甚至都不想深究原因。

劉鈺是在做一個姿態,皇帝隨時可以控制海軍,這海軍是姓李的,不是姓劉的。

哪怕是他離開了海軍,海軍依舊運轉,依舊有戰鬥力。

因爲如果連他這個一手把海軍建起來的人都能如此,之後不管是誰,都可以放心。

一名宣讀小吏、一紙詔書,足以。

海軍只要能握緊,莫說南洋在萬里之外,就是印度,也不用擔心有人在那擁兵建國。

對族羣而言,《風塵三俠》的虯髯客、《水滸後傳》的混江龍,那是好事。

對皇帝而言,虯髯客、混江龍,和龍川縣令趙佗、靖海軍節度使吳權,並無二致,都是壞事。

對大海的天然恐懼,哪怕此時已經知道海上萬裡不足路上千裡戈壁更遠,卻依舊在潛意識裡覺得離得太遠,要考慮在外領兵的主將割據自立的事。

自古以來,總喜歡以史爲鑑,但史書中並沒有海軍的故事可鑑。

若是殖民、封建,史書可鑑,但鑑的結果分別是春秋戰國亂世、吳楚七王之亂、朱棣靖難奪位。

史書上沒說,一支強大的海軍在手,南洋諸地便不可能學趙佗、吳權。

劉鈺一直試圖讓皇帝相信這個道理,但這個道理最終還要落實在劉鈺身上,有些事他要以身作則。

如果連他這個一手把海軍建起來的人都可以隨時撤換,那麼皇帝對大海的最後一點隱藏的心病也就沒有了。

李淦不想承認自己心裡隱藏的心病,他想和劉鈺來個君臣和諧不相疑的典範。

可能他自己入戲太深,但田貞儀早在之前就告訴過劉鈺,最好的冠軍侯,是二十四歲英年早逝的冠軍侯。

李淦既不想承認自己隱藏到自己都未察覺的心病,此時也不再追問原因,只是覺得自己懂劉鈺的想法,遂道:“愛卿所想的,是利在千秋之舉。制度定下,人才輩出,也確實勝過愛卿披堅執銳在前。”

“但你可想好了,這一仗若是出了問題,你就是大罪,彈劾之詞,必漫天飛舞,朕也護不住你。”

即便這個主意是田貞儀出的,即便目的並不是皇帝想的那麼簡單,可劉鈺是自己思考過的。

皇帝所說的問題,他也想過,但就像是一個學霸可能發揮的不好,可能分數不如另一個學霸,但就算考試前拉稀,也絕不可能比倒數第一考的差。

日本的水軍什麼水平,劉鈺去轉了一圈,太有數了。不要說威海這幾年瘋狂造艦,哪怕威海的海軍只出動一半,也依舊可勝。

絕對的實力面前,沒有意外,而此時的海軍更是一個遠比陸戰意外更少的兵種。

如果遇到颱風,那他去不去都沒有意義,大順走向大海的一切構想也就會化爲烏有,可偏偏颱風不是他能控制的。

盡人事、聽天命。

田貞儀的信上,只圍繞着一句話。

欲止於何處?

若只是止於南洋,那麼這件事可以不用提。

靠着皇帝的信任,一手抓起海軍的事,待南洋定,功成身退。

問題在於,南洋拿下,一切問題都可迎刃而解了嗎?

若心思不止於南洋,那這件事就要提出來。

靠着皇帝的信任,把海軍制度化,先保證人亡政不息,再做心中事。

南洋若定,還有不止之心,哪怕還只是外戰,若到時候劉鈺一直統兵,到時候提出再開拓,皇帝心必生疑。

可能到時候哪怕心裡明知道劉鈺說的再開拓很有道理,卻也會心生疑慮擔憂。

對倭一戰,既然自信滿滿,必能勝之,何不趁此機會“識大體”、“真忠國”,先退後而進之。

李欗年幼,不知軍事,但其身爲皇子,心知肚明是來接劉鈺的班的。

那麼李欗就應該知道,不求有功,但求無過,計算手底下的人立下再大的功,也威脅不到他的位子。

既如此,李欗必虛心納言,不會剛愎自用非要表現自己。

參謀制度既已成熟,海軍臨陣又有上好的軍官生,唯一擔心的就是李欗親自帶兵傻呵呵的非往泥潭、灘塗、河口裡鑽。

但李欗是皇子,又是明顯的海軍接班者,那麼此事就不用擔心李欗非要表現自己,這也就連最後的意外都不存在了。

既如此,若將來還想更進一步,此時便要退後一步。

而此時退,南洋一戰皇帝或可再啓用爲帥,因爲荷蘭不比日本。

但到時候,那就是依着軍改後的思路,勳貴出鎮領軍,而非一手建起海軍的大將領軍。

雖人爲同一人,在皇帝眼中卻是兩個人。

田貞儀可能並不太懂戰略,但是卻懂朝中人心這些事,她半句沒提對倭的戰略,只是在劉鈺絕對自信的基礎上,提出了針對人心的想法。

甚至田貞儀也不知道劉鈺到底想要什麼,但之前的信上她就問過劉鈺了。

要想清楚,將來是做“安西大都護”、還是“左僕射”。

如果認爲要做的事,非要做成“安西大都護”方可成,那麼就抓着海軍,在皇帝的信任消散之前,南下南洋。

如果認爲要做的事,終究還要落實在廟堂之上、江湖之遠,那就不如趁此機會,在一個想要攻訐的人都萬萬想不到的時機,扔下海軍,回京。

朝廷裡的事,比之外面難做。

或許不喜歡朝中的氣氛,或許覺得在朝中掣肘太多,或是覺得不喜歡朝中的玩法規矩,但既是心思在內,外不過是爲了內,那總要去面對的。

既要內,那就要學會朝中的規矩,從心所欲不逾矩方爲本事。

不管是編練新軍也好、建設海軍也罷,那都不是從心所欲不逾矩,而是在無規矩處定規矩,難度大不一樣。

聖人所言的從心所欲不逾矩,那纔是廟堂高手。

既如此,不如趁此機會,以此時退,爲將來進,學學朝中規矩、做事手段。

初時不會,則可不鳴。潛心觀察,悶聲蟄伏。三年不鳴,一鳴驚人。

此時退一步,比之一直執掌海軍南下南洋後再入朝堂,更好一些。

免得到時候功高震主、君臣生罅、不通朝堂事。

若非要掌軍,要麼拿下南洋後,永不入朝;要麼,就不要一直執掌海軍拿下南洋再入朝。

所以,問題就在於,止於何處?

拿下南洋,是不是一切問題就都不用管了、自會風順而成之?

(本章完)

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35章 咱們(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208章 記憶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87章 開戰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8章 初來乍到第950章 夢魘第935章 綁定(上)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71章 萌芽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25章 殺心第1165章 備戰(四)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97章 下西洋第995章 嫺熟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9章 翻譯問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39章 自覺(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167章 備戰(六)第1051章 坐莊(下)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733章 朋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734章 咱們(上)第1452章 “帝”(四)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264章 金刀計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349章 死國矣第40章 野心第857章 決心第384章 逼迫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56章 新思維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250章 欺瞞第574章 領導權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30章 覺醒(二)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2章 曙光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76章 十三張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64章 金刀計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993章 直鉤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91章 預想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702章 備戰
第1270章 攻防心裡(五)第1062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六)第459章 馬關換約二十八條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735章 咱們(下)第1069章 惡龍殘影(四)第628章 感性理性都不想敵對第208章 記憶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1366章 裡病外治(二)第1136章 近代的門檻第1326章 有格調的小圈子(上)第69章 奇怪的要求第1421章 事已畢(中)第1034章 修補者的絕望(中)第905章 羅馬和迦太基第163章 投機性種糧第427章 日本興廢,在此一舉第985章 決勝千里之外(八)第1374章 凡爾賽和約(一)第802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上)第187章 開戰第1478章 臨別告誡(四)第821章 大事成矣(八)第28章 初來乍到第950章 夢魘第935章 綁定(上)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第243章 泰興十六年的變化(下)第1493章 終章 九三年(十一)第1016章 做成死案第893章 落入圈套的英國(四)第171章 萌芽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944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中)第725章 殺心第1165章 備戰(四)第453章 最沉重的鎖鏈第597章 下西洋第995章 嫺熟第616章 利用 被利用第945章 南洋印度貿易區(下)第804章 理性君主 政治動物(下)第469章 搬出祖訓第1405章 遷徙路(八)第385章 駐英大使第1141章 最後的佈置(二)第667章 分贓大會(四)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9章 翻譯問題第230章 科技攻關小組第975章 猜疑鏈(上)第845章 拆房頂和開窗戶(七)第287章 女人的視角看政事第939章 自覺(一)第1157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二)第342章 摸不到的理想國是最美的第871章 “不正當”競爭(三)第1167章 備戰(六)第1051章 坐莊(下)第1412章 黃河問題的最後一步(三)第654章 你只是枚棋子(七)第1403章 遷徙路(六)第733章 朋友第1161章 多歧路,今安在(十六)第734章 咱們(上)第1452章 “帝”(四)第366章 模式選擇第277章 兇狠而聰明的敵人第264章 金刀計第290章 翻譯運動第1454章 最終的鬧劇(一)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90章 爲所欲爲第468章 被動變主動第349章 死國矣第40章 野心第857章 決心第384章 逼迫第1115章 上國心態(九)第156章 新思維第1485章 終章 九三年(三)第250章 欺瞞第574章 領導權第259章 雷聲大,雨點小第930章 覺醒(二)第428章 精銳對精銳第142章 曙光第907章 南洋大開發(二)第176章 十三張第878章 警惕教士打科學牌第264章 金刀計第906章 南洋大開發(一)第1423章 言方興(上)第993章 直鉤第1206章 太子難當(下)第191章 預想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702章 備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