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

第463章 買辦是條不歸路(下)

“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荷蘭人縱可引以爲援,但卻不能夠指望荷蘭人。最終還是要靠治國理政以自強啊。”

德川吉宗雖然很讚許兒子敢想,也因此認爲二兒子不是個懦弱無能的守成之主。但對大順和荷蘭之間開戰這種想法,並不認爲有可能發生。

曾經他也是那種標準的日本貴族思維方式,自己謀劃的事情,哪怕天地都會順着自己的謀劃讓路。

但現實狠狠打了他一巴掌,不只是這一次中日開戰,而是他自己內心也清楚,自己主導的享保改革,實際上失敗了。

從銳意改革,變成了修修補補,最終於事無補。

只是在內心,他覺得不是自己改革的思路有問題,實在是“命數奇也”,運氣不好而已。

“古人云:謀事在人,成事在天。”

“爲父主持改革,奈何天道無常。原本稻米太貴,雖說谷貴賤金,奈何貴到離譜民不聊生,爲父主持墾田。”

“墾田剛有成效,結果百年一遇的風調雨順,連續三年暖夏,畝產百年所最高,於是米賤至無人問津,武士以米爲俸,米價低賤,窮苦不堪,借了商人許多的錢。”

“爲父好容易把米價重新穩定住,充實了財政,取消了上米制,重新讓各藩參覲交代,府庫裡的錢也稍多了點。”

“結果立刻又迎來了連續兩年的冷夏,關西地方,顆粒無收,數百萬人飢不得食,米價騰躍飛騰,一揆遍地。”

“幸有甘薯,又鑄幣改革,總算沒有鬧出太大的混亂。可天災之後,又有人禍,唐人又來攻打……”

“如今唐人壓迫,若想將來自主,需還得從內部變革開始。只是,變革之事,何其難也?謀事在人,成事在天,若天不予,如之奈何?”

“天若不予,如之奈何?如之奈何?”

德川宗武心裡並不認可德川吉宗的自我評價。

幾句天若不予,說明德川吉宗認爲自己是運氣不好,趕上天災,導致改革改到現在,改的一塌糊塗。

但德川宗武和自己的親信小姓幕僚們討論過,壯着膽子來說,有人認爲改革的思路本身就不對。

甚至德川宗武認爲,他父親的很多改革,完全就是一拍腦袋就上。

有些,則是用當藩主治理一郡的想法去治理整個日本、用在當將軍之前做和歌山藩主改革的經驗來指導整個日本,這根本就是不可能成功的。

有些事,在一個村裡是善政,拿到全國推廣,那就根本行不通。

有些政策,可能在一個幾十萬石的藩下實行,百姓拍手叫快,但拿到全國去推廣,那就會導致一場災難。

比如德川宗武心裡認爲改革最失敗的一件事,也或者說是整個折騰可以稱之爲“改革”而不是“修補”的一件事,連兩年都沒持續上。

德川吉宗做藩主的時候,親眼目睹了商品經濟的發展,導致封建土地所有制逐漸解體的過程。

百姓沒錢——問商人借貸——用土地抵押——還不上錢——商人將土地兼併——繼續放貸——越並越多。

於是德川吉宗剛一就任將軍,就立刻出臺了政策:禁止土地抵押買賣。

法令下達之後,所有土地抵押爲不合法。

法令下達之前,已經抵押的土地,按照每年百分之十五的抵押價,分七年贖回。

結果法令一下,不到兩年,日本大亂。

已經窮的要質押土地的老百姓,怎麼可能還的起每年百分之十五的地價?

而一些百姓合作起來,拿着新出的法令,去找商人直接要地,不給錢,鬧一揆,認爲自己之前還利息已經還夠了。

商人見到這個法令之後,也見到了百姓合夥要地的場面,索性寧可當地百姓餓死,也絕不借貸給農民半個子。

各藩都窮,貢賦使勁兒往上加,百姓更加沒錢,無法度日,只能借錢。

商人不敢借,也不敢拿質押的土地,導致百姓索性扔了土地跑到城市求活,城市又沒有那麼多活可做,治安驟降。

土地扔了,農村凋敝,米價暴漲,各藩之前因爲財政困難,都問商人借了不少錢。

趁着米價暴漲的機會,各藩正好還錢,否則米價低了更還不起,於是繼續加貢賦以求在米價高峰期多收點貢米,折價還給商人。

貢賦越高,百姓越種不起地,又沒處借貸,於是更多的人扔了土地往外跑……

原本想要保障小農經濟的,結果適得其反,米價騰躍、土地荒蕪。

幕府和藩主武士們,只收貢,卻並不救濟百姓,日本不要說青苗法,連個常平倉都沒有。

既沒有青苗法、也沒有官方借貸機構,更沒有官方控制柴米油鹽醬醋茶等所有生活物品,做到法家管仲那一套完全的官方控制經濟,就敢取消民間放貸行爲。

這已經不是一拍腦袋就上了,這是純粹沒腦子。

結果可想而知。

兩年之後,這個唯一可以算作“改革”而不是“修補”的政策,就宣告作廢。

至於應該如何改革,德川宗武也和自己的親信幕僚私下裡商量過,拿着海對面的歷史以史爲鑑,研究了半天,認爲可以學的就是“高舉《周禮》卻行申商法術”的那位。

不求富民,但求富幕府。

不過既然此時德川吉宗認爲他的改革是上天不給他機會,德川宗武這時候也不好說什麼,想着避開這個話題。

現在他連繼承人都不是,這時候若是直言提出自己的改革思路,一旦要是意見不合,自己做繼承人的機會就徹底沒有了。

然而他想逃避,德川吉宗卻不放過他,直接問道:“吾兒對將來施政,有何見解?”

德川宗武心想見解是有的,但此時不便說。非要等你傳位於我、去世之後,方可真正有自己的見解。

既此時不敢有真正的自己的見解,德川宗武只道:“人力有窮盡,施政能否有利,還是要看上天是否賜予。”

“兒子不能夠考慮那麼深遠,只能說一說財政的問題。無論如何,幕府的財政是必須要扭轉的,否則連買火器、操練旗本的錢財都很難拿出。”

“兒以爲,應該實行官營專營制度。如俵物、銅錠等,皆應授予大商人專營,從而獲得金銀之利。”

“唐人的貨物進入商埠,也應該儘量組織商人募集股本,授予他們專營的權限,幕府收取一些利益。將唐人的貨物大量售賣至各藩,收取關稅、獲得利益。”

“這樣至少可以獲取一些金銀收入。”

“有了金銀,才能夠購買火器,操練旗本。”

德川宗武避開了改革這和話題,德川吉宗也聽出來德川宗武是在逃避,但他也知道改革千難萬難,實在不是隨口就能說出來的。

若是大規模實行專賣專營、扶植御用商人、扶植與唐人貿易的中間商,並沒有觸及到真正需要改革的地方。

改革改革,要麼往前走,要麼往後退。

往前走就是土地兼併、百姓跑到城市,日本一沒有殖民地、而沒有大量的出口產業、三沒有濟貧院。往前走一步,必定往後退兩步。

往後退就是土地變種井田制,不準買賣、壓制商人、取消商業活動,幕府專營,實行春秋之前的官營匠人制度,武士下放封地,全日本嚴令節儉,完全封建化,將好容易出現的日本統一市場再打碎。

往前走、往後走,都走不通。

不過德川吉宗此時並沒有這樣的眼界,他始終覺得應該是有一條既可以保幕府、又能保小農、又能保武士、且走得通的路的,只是自己沒找到而已。

德川宗武既避而不談,只說財政方面,吉宗也沒有繼續逼迫他說下去,而是告誡了一下買辦和扶植商人的一些危害。

“這個辦法,只可用一時,而不可用長久。就像是上米制一樣,取消參覲交代,叫各藩按照百分之一的石高繳納稻米替代。財政缺乏的時候可以用,一旦好轉,就應該立刻取消。”

他是能感覺到“買辦專營經濟”對日本帶來的危害的。

這就像是一杯毒酒。

沒辦法,現在不喝,就要被渴死。

喝了,好在這杯毒酒是慢性的,只要撐過這段即將被渴死的時間,日後再慢慢治療就是。

德川宗武也知道這裡面的危機,連聲道:“父親說的對。”

“這種辦法可以用一時,只要爲政者清醒,知道不可長久就可以。暫時先用着,先扶植那些買辦商人,待將來財政好轉,就可以放棄他們。”

德川宗武自信的很,就像是每一個覺得戒菸戒酒甚至誡毒實在很簡單的人一樣。

現在先用着,將來想要不用就可以不用。

爲了表示自己還有思路,德川宗武又道:“除此之外,另也應該開源。因地制宜,可以自給自足的,儘量自足,以降低唐人貨物的影響。”

“譬如糖與絲,便要分開來看。”

“絲者,本國少產,又佔土地,無論如何是爭不過唐人的。”

“而糖,本國百姓嗜糖,本國不產甘蔗。但論氣候,未必不能種植。若能尋訪種植之法,在各處試種,自行榨糖,則唐人進入的糖就會少。”

“先通過買辦專營積攢財富,再將這些財富分成數份。”

“一部分用來練兵。”

“一部分用來開闢新田、墾殖山野沼澤。”

“一部分用來種植甘蔗、擴大海產俵物、專營造紙、挖掘硫磺等等。”

“如此,二三十年後,至少可以賣給唐人一些貨物,儘可能減少一些金銀外流。”

“而這,沒有錢是做不到的。所以,明知道開關貿易是一杯毒酒,暫時也要喝下去。”

德川吉宗點點頭,這是個比較現實的考慮。

日本的情況和大順真的是截然不同,大順開關,白銀飛速往國內飛;而日本哪怕閉關的情況,白銀仍舊往外流。

想要搞進出口平衡,那是絕對不現實的。現實一點考慮,也就是將買辦貿易的收入當做本金積累,投入一些產業,而不是揮霍浪費掉就好。

想着又問道:“唐人強盛,不可戰勝。難道你認爲依靠練兵就可以擊敗唐人嗎?”

“父親,練兵不是爲了擊敗唐人,而是爲了讓唐人不能再來攻打,攫取更多的條件。練兵之後,只待天下有變,則先削諸藩,然後方可強盛復仇。”

吉宗苦嘆道:“天下有變?只恐天下有變,唐人海軍獨走,赴日本而自立稱王。”

德川宗武搖頭道:“父親理解的天下,是自本國蝦夷至中華陽關;自朝鮮而及安南。”

“如今的天下,難道只有唐人和日本,以及朝鮮琉球安南等藩屬嗎?”

“我說的天下有變,是等到南蠻人和唐人起了衝突,唐人無暇東顧的時候。”

(本章完)

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733章 朋友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252章 特許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171章 備戰(十)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27章 臨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993章 直鉤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455章 賣舊貨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76章 恍然第340章 宿命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681章 隱喻(下)第708章 海戰(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215章 海軍部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986章 止步(上)第187章 開戰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2章 參謀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53章 “帝”(五)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967章 轉正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023章 割裂(一)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930章 覺醒(二)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47章 惡龍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782章 身份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437章 分歧(三)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940章 自覺(二)第423章 勸說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38章 扣個人質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
第106章 喊最響的口號第733章 朋友第569章 金錢操控輿論第669章 分贓大會(六)第606章 懷念過去(下)第79章 以朝鮮爲跳板第1176章 啓蒙躍進年(中)第252章 特許第219章 假裝君臣共治第341章 朱子陽明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825章 海牙慘案(二)第675章 科學院(上)第1171章 備戰(十)第607章 下三濫手段第491章 前後左右 三路不通第1509章 終章 九三年(廿七)第1337章 恐嚇出來的費城會議(八)第668章 分贓大會(五)第284章 商人是晴雨表第1496章 終章 九三年(十四)第27章 臨行第413章 自我意識(下)第858章 一錢多花第649章 你只是枚棋子(二)第993章 直鉤第563章 啓蒙工具人(下)第720章 下南洋到底爲了啥(下)第363章 最難的三件事第550章 澳門的蝴蝶(中)第268章 瑞典人也捲入對俄忽悠第567章 預判了你的預判第666章 分贓大會(三)第455章 賣舊貨第315章 不做德女第650章 你只是枚棋子(三)第947章 歐洲貿易區(上)第76章 恍然第340章 宿命第19章 高高舉起,輕輕放下第681章 隱喻(下)第708章 海戰(六)第1426章 必死之局(中)第812章 火中取栗第327章 第四把鎖第1257章 下西洋後的下西洋(三)第215章 海軍部第13章 母多憐幼子第986章 止步(上)第187章 開戰第958章 王朝的最後一次成功改革(四)第72章 參謀第639章 製造英俄矛盾第763章 荷蘭災難年(三)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1208章 洋務運動式思維第544章 皇權最可信的刀第1453章 “帝”(五)第145章 臨行瑣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967章 轉正第653章 你只是枚棋子(六)第1282章 死與復仇(三)第757章 表演戰(七)第471章 百思不得其解(上)第1023章 割裂(一)第1442章 歪經已成(上)第141章 封侯真吾意,海波順便平第930章 覺醒(二)第1443章 歪經已成(中)第687章 幫助盟友第1093章 工業革命(六)第662章 廢丞相 設內閣第723章 牆頭草(中)第1512章 終章 九三年(三十)第1475章 臨別告誡(一)第914章 南洋大開發(九)第1308章 死與復仇(二九)第20章 會通中西,以求超勝第547章 惡龍第1320章 施加神聖性(下)第982章 決勝千里之外(五)第1234章 三戰定印度(一)第524章 懷疑對象第782章 身份第1480章 臨別告誡(六)第1437章 分歧(三)第87章 混亂 曙光第1149章 多歧路,今安在(四)第1191章 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下)第940章 自覺(二)第423章 勸說第1304章 死與復仇(二五)第1340章 最後的增兵第38章 扣個人質第370章 翻譯優先級第1311章 死與復仇(三二)第1372章 裡病外治(八)第169章 之所以在意海防第1061章 堂下何人狀告本官(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