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36章 軟柿子

bookmark

帝位還沒坐熱乎的劉永沒想到,他左挑右選,南下撿勢力最小的吳王秀打,卻不料,自己纔是天下最軟的那顆柿子!

這樑柿子又紅又耙,與潁汝之間不存在山河之險,主力又悉數南調,就別怪餓肚子的赤眉殺上門來吃大戶。

壞消息一個接一個傳到淮北:“睢陽遭內應開城門,已陷於赤眉,陛下幼弟魯王帶太子等撤往山陽郡。”

“赤眉前鋒向東沿泗水而進,已經抵達彭城了!”

這一條卻是誤會,在彭城下打轉的,只有假赤眉來君叔,而彭城曾深受赤眉所害,來歙只能望城興嘆。

但這已讓劉永六神無主,召集行營羣臣諸將,詢問對策。

他的臣子們家眷俱在樑地,人人都勸劉永速歸!唯獨董王董憲擲地有聲。

“若此時倉促而返,必遭吳王秀在後襲擾。”

董憲身爲鉅野盜寇,昔日赤眉三巨頭之一,沒讀過書,但用兵卻頗有一套,曾在成昌之戰同樊崇殲滅新莽十萬大軍,名震關東,他敏銳地意識到,近日劉秀毀諾,不肯來與劉永“立君臣之禮”,看來已探知樑地消息,知道劉永將欲撤兵。

若樑軍調頭,隊伍前後百里回撤,劉秀只要遣舟師沿泗水追擊,便能讓樑軍付出慘重的代價。

這時遂有大臣陰陽怪氣地說道:“董王留在南方,與吳王對峙,護好陛下後路不就行了!”

“住口!休得對董王無禮。”眼看董憲面露不快,劉永立刻斥責了這糊塗蛋,若少了董憲這員大將,他根本沒有擊退赤眉,收復樑地的信心。

“那依董王之策,應如何?”

董憲道:”應先假意北撤,伏兵於泗水沿岸,若劉秀敢遣人追擊,便迎頭痛擊!”

劉永頷首,讓董憲去準備,但不多時,淮水邊的前線就有人來報,說吳王秀派出使者,前來謁見劉永!

來者是劉秀親信朱祐,若他早今日來,劉永定會斥問劉秀何時來稱臣?但如今劉永已無戰心,遂以禮接見。

朱祐一開口就跟劉永攤了牌:“睢陽爲赤眉所陷一事,吾主已盡知。”

“但吳王令外臣至此,絕非趁人之危。”

朱祐道:“春秋時,晉士匄帥師侵齊,聞齊侯卒,引師而還,君子大其不伐喪。而今樑都失陷,喪都亦如國喪,若吳王繼續與建世皇帝交戰,是乘亂而幸災也,故遣使者弔問,唯望與建世皇帝化干戈爲玉帛。”

劉秀主動請平,這是劉永沒料到的,一時間竟愣住了。

“上月陛下親征至淮水,吳王修書說,叔侄鬩牆,外御其辱,這句話依然奏效,只要陛下退兵,與吳劃界,吳王絕不會阻撓樑軍北歸!”

劉永巴不得如此:“朕願與吳王以淮水爲界。”

然而劉秀在劃界上卻顯得很小家子氣,一定要劉永將他行營所在的徐縣等地,以及東邊的泗水郡還給吳王。

劉永讓大臣與朱祐扯皮半響後,最終退步,答應了劉秀的要求。

“吳王只望諸劉能同仇敵愾,勿要再使親者痛,仇者快。”

等朱祐與劉永完成和約告辭後,董憲頗爲懷疑地說道:“陛下當真相信,劉秀會遵守此約?”

劉永道:“若劉秀輕易答應以淮爲界,退讓太多,那定是有所圖謀。但如今他爲了爭一郡之地爭執不休,反而讓朕相信,劉秀確實是敦厚之人。”

……

而在淮南盱眙城,劉秀的麾下也對此番媾和頗爲不解。

“大王,不可婦人之仁啊!”

馬成尤其不滿:“難道當真信那些春秋古禮,不伐有喪之國,以爲只要如此,便恩足以服孝子,誼足以動諸侯?”

劉秀卻不答,反問道:“以將軍之見,又當如何?”

馬成狠聲道:“舟師於泗水上追擊,徒卒則由臣等所帶,渡過淮水,擊其歸師,加上來君叔從彭城掩殺歸來,足以盡殲敵十萬之師,擒拿樑王,讓劉永向大王稱臣!”

“哪那麼容易。”劉秀卻搖頭:“若赤眉不擊睢陽,那孤必以來君叔襲擾彭城,騙劉永回師傅,以圖襲後決戰。如今既然來的是真赤眉,情勢便大不相同。”

他看向馮異:“公孫以爲呢?”

馮異對劉秀的選擇有所領悟:“樑軍雖士氣大落,但畢竟人數衆多,且董憲亦是善戰之輩,以我淮南江東三萬之卒,擊其十萬軍民,想要盡殲何其難也,更可能是兩敗俱傷。”

劉秀頷首:“不錯,兩虎相鬥,最後大小俱傷,那趁機傷而刺之,一舉必有雙虎之名的‘卞莊子’會是誰呢?”

馮異應道:“樑軍縱是潰散,若吳軍受損,也難以進取太多郡縣,反倒是赤眉無人阻擋,足以席捲豫、兗,除此之外,青州的齊王張步、魏王第五倫,亦能從中獲取大利!”

劉永這軟柿子精華部分在北部兗州地區,那纔是實打實的人口第一大州,但劉秀偏居東南,怎麼努力都吃不到。

“孤吃不着,也不讓別人吃。”劉秀笑道:“倒不如放劉永大軍回去,讓董憲的赤脖軍與赤眉火併,再維持‘樑漢’一年半載。”

但劉秀卻不打算真的偏安東南,在朱祐將雙方劃界的盟書交上來後,他捧着細看時,衆人遂提議道:”昔日,項羽與高皇帝定約,中分天下,割鴻溝而西者爲漢,鴻溝而東者爲楚。”

“然而項羽東歸時,張良、陳平卻說高皇帝曰:漢有天下泰半,而諸侯皆附之。楚兵罷食盡,此天亡楚之時也,不如因其機而遂取之。今釋弗擊,此所謂‘養虎自遺患’也。如此,纔有了垓下之圍。”

“大王雖放樑漢一時,但確實不宜養虎遺患,應當效仿高皇帝,休整月餘,等入夏時,樑軍與赤眉鏖戰於睢陽之際,便立刻發兵北向,盡取徐州之地!”

按照劉秀首席軍師鄧禹的計劃,應是先西取江夏,鞏固上游,提防楚、蜀,而後席捲荊南,處理掉劉玄後,才能坐斷東南,以觀北方之釁,再伺機進取豫州、徐州。

然而計劃趕不上變化,赤眉的忽然東進,竟使得劉秀獲得了難得的開拓之機!

可劉秀卻搖頭,將這盟書仔細收起來,他和祖先劉邦性情還是頗有不同的,高皇帝任俠不拘小節,而劉文叔,是個敦厚的老實人呢。

“孤不會輕易毀諾,否則淮水以北,那些依然心向漢家的士人,該如何看孤?”

“入夏後,確實要發兵前往彭城,並進軍東海郡,但這不是趁人之危。”

劉秀板着敦厚的臉,正色道:“而是見鄰人親戚失火,故效齊桓存邢救衛,助吾侄劉永抵禦赤眉!”

他啊,就是要又當又立!名聲、好處,一樣都不落下。

日後,若三軍進抵泗上,劉永被赤眉逼得走投無路,前來投誠求活,謝劉秀撫危救難之恩,要將本就屬於劉家的各郡,連同他德不配位的冠冕,一起獻給敬愛的皇叔……

劉秀笑道:“孤焉有辭讓之理?”

……

赤眉軍已經成了逐鹿天下最大的變數,他們本就行爲盲動,有了某人加入後更是迷糊,沒人知道他們下一步會往哪打。

因爲赤眉的春季東征,第五倫少不得跑到洛陽待了半月,以第一時間獲取最新消息。

“鎮守虎牢關的‘河東虎’又請戰了。”

第五倫彈着虎威將軍張宗的奏疏給隨他南下休整的馬援看:“張宗已襲取滎陽,仍不滿足,躍躍欲試,他說淮陽、陳留已被赤眉打穿,樑漢諸王喪膽,正是我軍東出滎陽,盡取中原的大好機會。”

他看向馬援:“文淵以爲如何?”

第五倫麾下大將越來越多了,如今岑彭守武關及商於;萬脩鎮關中;耿弇居幷州;景丹赴幽州;耿純居冀州。吳漢似有潛力,但毛病也大,還有待打磨。

最後選擇將馬援放在中原,馬文淵攻守兼備,足以應對兗、豫一切變局。

“打出去不難,河洛足以制兗豫之命也。可效三晉之蠶食鄭、宋,臣只需要萬餘兵卒,旬月可下新鄭、陳留!”

馬援沉吟後說道:“可一旦東出佔地,想要守住卻不易。”

他和第五倫面前,是新制的中原地形圖,可以明顯看到,滎陽、成皋以西,多是山地險固,魏軍只需要少數兵力,將虎牢等隘口一守,有河內、魏郡保證糧秣,縱是赤眉來了十倍之衆,也難以破開。

可自滎陽以東,一直到泰山,中間上千裡範圍,無有名山大川之限,皆是大平原。在天下太平時,此乃條達輻輳,舟車匯聚之地,也是搞農業的好地方。所以查閱圖籍,就會發現前漢時,兗州擁有5郡3國,人口164.5萬戶,792萬口,實打實的人口第一大州。

但如今天下大亂,滎陽以東,就成了四戰之地,樑王統治的地方還好,赤眉發端那幾處,如今已是遍地餓殍。

“一旦東出滎陽,便要做好與赤眉決戰的準備。”

馬援篤定,樑軍就算從淮北折返,也絕不是赤眉東征之軍的對手,赤眉可比銅馬難對付多了。

所以對魏軍而言,在中原開始戰爭容易,結束戰爭卻很難。

“中原要打,就得打大仗!今年內,餘不打算將精力投在豫、兗。”

第五倫承認,前幾天,長安來人稟報,說竇融的從弟,河西武都郡守竇友遣子入侍,願意歸附魏王,並提供了一些讓第五倫略有不安的消息……

隗囂還是不安分啊,舔了一年多傷口,也開始有所動作了。不但在跟公孫述眉來眼去,鼓動蜀軍北上,還在徵募涼州羌胡爲其所用。

“隴右是紮在關中背後的刺,只要有此芒在背,餘就沒法全力角逐於中原。”

“餘打算春日休整,待稱帝后,先討平隴右!”

至於豫州、兗州,就交給馬援自由發揮吧,河內、洛陽、東郡三地的兵、糧皆聽憑他調用,時機合適時,先啃下陳留以西,作爲中原戰區的橋頭堡,以觀形勢之變。

第五倫要回關中了,但走之前,仍有一個顧慮:“赤眉與樑漢鏖戰,得利的不止是我,還有吳王秀。”

他得想想辦法,給秀兒添點堵,勿要讓他太過輕易北取徐州。

“這軟柿子的芯是甜啊,但我吃不完,你也休想吃飽!”

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17章 再見第132章 黃泥第335章借貸第356章 逃婚第211章 改變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13章 誅莽第265章 孝子第117章 打雁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224章 入關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1章長楊第242章 舉不舉?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85章 大決戰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148章 搭班子第307章 驕傲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97章 大意了第314章 賭徒第648章 帶惡人第75章 地皇元年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48章 山頭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96章 烏托邦第87章 假摔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93章 預判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16章 死狗第406章 隴蜀第334章 百姓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312章 上駟第322章 起龍第618章 不許秀!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243章 好日子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425章 獨立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579章 飛將第398章 平林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8章 穿越者與位面之子第368章 公平第665章 定軍山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553章 陰陽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337章 真香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437章 五頭鮑第122章 老王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128章 護官符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82章 竇融第265章 孝子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8章 以“德”服人第376章 比爛第147章 要文鬥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49章 槍桿筆桿
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517章 再見第132章 黃泥第335章借貸第356章 逃婚第211章 改變第3章 打不過就加入第513章 誅莽第265章 孝子第117章 打雁第133章 蜂蠆之毒第463章 若在此處埋伏一師第541章 倫秀(下)第三卷完第224章 入關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300章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341章長楊第242章 舉不舉?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428章 譬如朝露第685章 大決戰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148章 搭班子第307章 驕傲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51章 報與桃花一處開第97章 大意了第314章 賭徒第648章 帶惡人第75章 地皇元年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548章 山頭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118章 地皇二年第396章 烏托邦第87章 假摔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493章 預判第18章 公元一世紀什麼最重要?第16章 死狗第406章 隴蜀第334章 百姓第545章 你把握不住第312章 上駟第322章 起龍第618章 不許秀!第613章 這不是和平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243章 好日子第205章 冰凍三尺第414章 三路兵線第318章 打掃乾淨屋子第476章 他們急了第647章 我真的在拉扯了第308章 只有新軍在捱揍第425章 獨立第240章 我替你罵了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72章 批判的武器(求首訂!)第160章 大新龍脈第579章 飛將第398章 平林第433章 學會了哥的運營第67章 反他孃的!第48章 穿越者與位面之子第368章 公平第665章 定軍山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607章 武德四年第553章 陰陽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80章 蓋棺定論第466章 人與人是不同的第337章 真香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566章 圍魏救趙第437章 五頭鮑第122章 老王第570章 我全都要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128章 護官符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320章 年年歲歲花相似第82章 竇融第265章 孝子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8章 以“德”服人第376章 比爛第147章 要文鬥第357章 陛下何故反?第461章 何時縛住蒼龍?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149章 槍桿筆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