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414章 三路兵線

“荒荒繚亂,離離何店。水來吃魚,水去吃糧。”

十月下旬,站在鉅鹿城頭往北看,第五倫面前是一大片沼澤,土地低窪潮溼,冬日灰色天空籠罩下盡是枯萎的蘆葦蕩,道路消失在野草和水坑間,只有站到最高的望樓上,才能看到澤中央碩大的清澈湖泊,波光粼粼,偶有簡陋的漁船在湖上撒網,唱着漁歌。

這便是幽冀之地最大的湖泊:大陸澤,傳說大禹時代治水,將黃河導過從湖,然後分爲九河入海,傳說真假不知,但此地低窪長年積水是真的,若將外圍的沼澤算上,南北一百多裡,東西也有近五十里。

“有此湖作爲鉅鹿城北部屏障,難怪此城易守難攻,讓秦末時章邯打了許久。”

但時過境遷,相較於秦時緊鄰城郭,如今的大陸澤向北消退了不少,這座城在幾個月前就被馬援輕易拿下,於是魏軍在拔除邯鄲後,順利將控制線推進到此。

“以大陸澤爲南北分界,以南的魏郡、趙國、廣平、清河,以及半個鉅鹿郡在我手中。”

“真定、河間、信都、常山、中山及鉅鹿郡北部在彼手中。”

冀州十個郡國,第五倫控制了四個半,劉子輿和劉楊手裡有五個半。

也是在鉅鹿,耿純寫信薦了一人前來謁見第五倫,卻是新朝的和成大尹,邳彤。

第五倫在鉅鹿郡府接見了邳彤:“餘在魏郡時,早就從伯山與他人口中,得聞邳偉君乃河北賢大夫,主政和成十年,郡中大治,只恨未能親見。“

“小人喪家失郡之人,萬幸魏王收容。”

兩年前還和第五倫一個級別的邳彤,如今模樣卻有些頹唐,因爲他是從下曲陽逃出來的。且說夏天時,劉子輿帶着銅馬西征,經過下曲陽,邳彤爲保城池降服,但一直不肯開城放銅馬入內。

等劉子輿與與真定王和解後,考慮到邳彤與耿純關係莫逆,遂回頭派銅馬大軍逼近下曲陽,剝奪邳彤權勢,邳彤無奈,只能帶着精騎兩百棄城而走,卻沒有折回老家信都去,而是跑到南邊來投奔故友耿純,然後通過“熟人介紹”來到了魏王面前。

雖然邳彤所帶部屬不多,但第五倫還是給了他很高的禮遇,他很需要邳彤提供一些冀州北部的消息形勢。

直到這時,第五倫才知曉,那劉子輿居然在真定立了太子:卻是真定王劉楊的長子劉得,如此安撫了真定王勢力,這才奇蹟般將銅馬、真定兩股捏合在一塊。

在第五倫詢問邳彤,如何看”銅馬帝“時,邳彤態度鮮明:“劉子輿者,不過是出身微賤的假號之賊,糾集十餘萬流寇,號稱百萬,實際上他不過是用謊言欺騙百姓、矇蔽冀州人耳目罷了!驅集烏合之衆,遂震燕、趙之地,表面上看氣勢洶洶,其實是外強中乾。”

邳彤的身世是信都郡大族,對銅馬當然不會有好印象,既然當過新朝十幾年的二千石,對復漢其實也沒什麼執念,一旦坐實劉子輿是假冒,連君臣之份也可以摒棄。

“冀州北部各郡,如今已是禮儀淪喪,昔日大渠帥做了諸侯及郡守,小渠帥則爲縣令都尉,皆是沐猴而冠。豪姓狐疑,普通百姓也爲銅馬所掠擾,怨聲載道!”

他給第五倫提的方略和耿純類似:“劉子輿名義上佔有五郡,實則各郡內部皆有豪右聚衆於縣鄉抗拒,盼魏王如望甘霖!今大王奮關西之兵,舉仁義之師,揚響應之威,若能得到河北豪傑相助,以攻則何城不克,以戰則何軍不服?”

確實有道理,第五倫自己暗暗做過矛盾分析法,河北形勢複雜,看上去是第五魏和北漢的矛盾,實則還夾雜着諸劉軍閥之間的矛盾、豪強與銅馬的矛盾、第五倫與地方土豪的矛盾……

隨着第五倫在邯鄲城下令寬赦劉姓,所謂的“國敵”很大程度被消解,站在他對立面的不再是河北諸劉,更不是誰當皇帝其實無所謂的土豪,只剩下死心塌地追隨劉子輿的銅馬。

河北的主要矛盾,是各階層迫切希望恢復安寧,同劉子輿妄想利用銅馬,割據一方,長期分裂的矛盾!

團結一切可以團結的人,豪強也好劉姓也罷,春耕前務必要結束戰爭!

這邳彤經過一番問對,被第五倫視爲確實有才幹,欲除爲鉅鹿太守,不料邳彤卻請命先前往信都郡。

“若臣所料不差,大王與銅馬如今以大陸澤爲界,魏兵應是分爲四軍。”

耿純一向謹慎,應該不至於透露消息給邳彤,莫非是他自己看出來的?第五倫正襟危坐,讓邳彤繼續說。

卻聽邳彤道:“一軍便是大王親將,佈於鉅鹿,南至鄴城,監督糧秣運輸。”

第五倫這次確實是親自客串運輸大隊長……呸,應該是蕭何的角色,河北是一場大仗,搞不好就能打出總數10萬+的大決戰,但決戰前卻是漫長的試探與對峙。糧食民夫從河內、魏郡源源不斷往北輸送,一旦糧道被斷,前線大軍危矣,第五倫親自看着才能放心。

邳彤又向西指道:“一軍走西路,應是從太原東擊井陘。”

沒錯,前將軍景丹將兵2萬,穩住幷州局勢,阻止匈奴越過雁門南下後,就沿着太行山道向井陘關推進,緊逼真定王劉楊的常山郡。

“一軍走中路,應是沿邯鄲北上襄國,與銅馬大軍對峙對柏人縣一帶。”

確實如此,第五倫發動魏郡百姓,幾乎每五戶出一丁,調了3萬兵佈於對峙的丘陵地帶,由耿純統帥,他們面對的是銅馬號稱十萬人的南下大軍。

“一軍走東路,佔清河,欲北上信都,包抄劉子輿側翼!”

東路是由馬援所帶的萬餘兵卒,經營清河數月,開始向北面的河間、信都推進。

邳彤不愧是在亂世中保全郡國數年的得力二千石,對河北頗爲熟悉,一通分析,將第五倫的方略猜得八九不離十。

邳彤也沒辦法,魏王朝中位置基本都定了,作爲新近來投者,他再不努力表現,恐怕混得還不如從前。

這番分析沒有白費,讓邳彤在第五倫心中的評價高了一級,按照桓譚的五品標準,從第三品的”州郡之士”,躍升到了第四的“公輔之士”。

三路大軍加上第五倫的後勤輜重民夫,總數已近十萬,這是第五倫調集整個司隸資源,才湊出來的極限兵力。

第五倫道:“偉君欲往信都(河北衡水),莫非是認爲,此戰關鍵在此?“

“然也。”邳彤說起家鄉的地利,更是頭頭是道。

“信都據河北之中,川原饒衍,控帶燕齊,稱爲都會。東近瀛海,資儲可充,南臨河濟,折衝易達……臣就這樣打個比方罷。”

“西路軍,如一把匕首,抵敵之右肋,但太行道窄,常山骨鯁也硬,恐怕很難重複淮陰侯的大勝,只能讓敵稍稍出點血,分點心。”

“中路軍,本就不是爲了進攻,襄國以北丘陵叢生,攻之不易,守卻方便,依山憑險,形勝之國,中路軍若盾牌當其正面,拖住其主力南下即可。”

“唯有東路軍,可若長劍擊其左肋,能否重創敵軍,切斷銅馬與其老巢渤海聯絡,就看此處!”

邳彤主動請命:”臣本就是信都人,與僞漢留守信都的丞相李忠亦有交情,不若讓臣去加以規勸,或有奇效。”

以私心來說,邳彤的家眷還被扣在信都呢!

第五倫答應了他的請求,在“鉅鹿太守”之外,又賜旌節。

軍情緊急,等邳彤拜謝而去後,第五倫看着他遠去的背影,只暗道:“也算不俗了,四路里,邳彤竟猜對了三路。”

但能否完成第五倫“將銅馬殲滅於冀州”的大目標,除了西、中、東三路外……

“決定這場戰爭要打多久的,還是北路奇兵!”

……

劉子輿沒有長留於真定,還真的如諾將此地還給了劉楊,他則在趕走邳彤後,以下曲陽城爲行在,在此發號施令,指揮“百萬銅馬”與真定兵配合,擋住第魏軍的冬季攻勢。

然而這位假皇帝騙術一流,膽子也大,唯獨打仗這種事,可不是讀了幾本兵書就能補上的……

真定、銅馬兩股勢力強行捏合在一起的弊端開始顯現,整個十月份,劉子輿就光聽劉楊派來的將軍和銅馬渠帥們罵成一團,爲究竟該如何打仗吵得不可開交。

最後決定各打各的,銅馬三個王,也將大軍分成了三路:西路軍爲河間王上淮況帶三萬人支援井陘關,協助真定王劉楊守住險塞。

中路軍是渤海王東山荒禿,帶着七八成分駁雜的主力,一股腦往南突,想從大陸澤西部突破魏軍防線,打到襄國甚至是趙地去。

東路軍則是鉅鹿王孫登,帶着三萬人回援信都,最近北漢丞相李忠頻頻求援,馬援的攻勢迅猛,地方豪強厭惡銅馬,也被馬文淵爭取過去,他已經快撐不住了。

劉子輿雖然沒意識到信都是對方決勝一擊,在東線卻也有佈置。

“朕已遣人封青州平原郡城頭子路爲王,濟北王!”

連續賭博誆騙成功,劉子輿也自信起來了,對自己這個佈置頗爲得意:“城頭子路乃遲昭平殘部,與第五倫、馬援等有仇,麾下亦有數萬之衆,若能渡過大河,與鉅鹿王、李丞相合擊馬援部,勝負,應該能在東路最先決出吧!”

劉子輿道:“第五倫起家,多賴其丈人行馬文淵征戰各方,河北渠帥們最懼者也是此人,若能首戰將其擊敗,便相當於折了第五倫的脊樑!”

……

PS:明天起恢復兩更。

第210章 這河裡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45章 諸君!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483章 禮物第520章 煞幣第117章 打雁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369章 我中了!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121章 入宮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301章 退婚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40章 倫秀(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623章 山高第32章 馳名雙標第439章 你配嗎第176章 加戲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25章 獨立第396章 烏托邦第108章 狼來了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422章 北京第154章 折肱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565章 江漢第237章 革命第455章 孤膽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267章 我爲王第182章 福報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581章 騎步第61章 名單第198章 一粒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323章 豆粥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65章 皇漢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642章 三國第615章 神化第267章 我爲王第568章 南巡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302章 破釜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365章 私貨第169章 狗頭第271章 打拳第77章 豬突豨勇第485章 鬼第104章 封王第531章 齊家第68章 我有一言第65章 皇漢第598章 落紅第483章 禮物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421章 五德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84章 起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46章 騎驢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470章 周率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68章 王司徒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92章 優勢第46章 騎驢
第210章 這河裡第292章 其亡也忽焉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45章 諸君!第298章 不破不立第483章 禮物第520章 煞幣第117章 打雁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369章 我中了!第137章 放棄幻想第121章 入宮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301章 退婚第277章 鼎之輕重第196章 攘外安內第185章 納頭便拜第540章 倫秀(上)第57章 城市套路深第623章 山高第32章 馳名雙標第439章 你配嗎第176章 加戲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25章 獨立第396章 烏托邦第108章 狼來了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44章 未曾設想的道路第544章 韭菜成精了第422章 北京第154章 折肱第193章 五百年必有王者興第287章 甕中捉鱉第676章 折衝千里第565章 江漢第237章 革命第455章 孤膽第583章 青州刺史第267章 我爲王第182章 福報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581章 騎步第61章 名單第198章 一粒第429章 新年快樂第166章 前浪後浪第538章 王莽之死第251章 滿城盡帶黃金甲第226章 自撰一良方第323章 豆粥第595章 你不要胡思亂想心不定第65章 皇漢第234章 把腿接上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274章 政治正確第642章 三國第615章 神化第267章 我爲王第568章 南巡第324章 汔可小休第302章 破釜第38章 年輕人不講仁德第149章 槍桿筆桿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474章 老當益壯第533章 不識大體第441章 刺客信條第13章 實在是太難了第365章 私貨第169章 狗頭第271章 打拳第77章 豬突豨勇第485章 鬼第104章 封王第531章 齊家第68章 我有一言第65章 皇漢第598章 落紅第483章 禮物第549章 大樹將軍第421章 五德第578章 牢不可破的聯盟第84章 起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46章 騎驢第526章 天命之子第424章 君王死社稷!第470章 周率第546章 安得猛士兮守四方?第677章 後翼棄兵第130章 過去我沒得選第268章 王司徒第241章 五陵少年第31章 西蜀子云亭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592章 優勢第46章 騎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