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31章 西蜀子云亭

bookmark

“西蜀子云?怎麼好像在哪聽說過,卻又記不起來。”

第五倫心中如此想着,景丹卻說起這揚雄的事蹟來。

“我在常安爲太學生時便久聞此人之名,前朝成帝時,他與當今天子陛下、國師公劉秀,三人同爲黃門郎,乃是同僚。”

“而揚雄雖不以經術出名,卻有文采,擅長作賦寫文章,王隆先前還說起過,認爲揚雄是司馬相如之後第一人,巧的是,揚子云與司馬相如都是蜀人。《甘泉賦》《羽獵賦》《長楊賦》,皆爲名作,只可惜,他已經封筆已久,很多年不曾有新作了。”

第五倫瞭然,低頭看着這個醉得一塌糊塗,抱着毯子哼哼唧唧的老頭,看來就是個落魄的文人啊,很多年沒有新作,是才盡卡文了吧。

看護這宅院的僕從叫第四喜,倒是能和第五福能湊成“四喜五福”的組合。他按照第五倫吩咐的煮了熱薑湯,灌給揚雄喝下,讓他好歹睡過去,出來後直道這老叟運氣好。

“若是沒被兩位撞見,恐怕就要凍死在外了,他家常年就一個人。”

第四喜作爲同裡鄰居,他眼裡的揚雄,與景丹所說的大才子截然不同,就是個孑然一身,整日找酒喝的窮老頭。

“自從我來到宣明裡,便知道揚雄出了名的窮,聽說是一場瘟疫連喪兩子,後來又喪妻,他本不富裕,卻非要扶棺槨回蜀地老家去安葬,這得花多少錢啊,家道由此而貧。”

“那時候他好歹還有個中散大夫的職位,一年兩千石,可不是小數目。但幾年前,這揚雄竟捲進了一場僞造符命的謀逆案中。據說他當時在宮裡樓閣上校書,五威司命上門緝捕,揚雄一時急切逃脫不得,竟從閣頂跳將下來,摔斷了腿!”

說到這第四喜纔想起來,讓第五福出去找找看,揚雄平日在裡中拄着的那根柺杖去哪了。

他繼續道:“常安城裡還編了歌謠譏笑他平日假裝清高,如今活該瘸腿,是這麼唱的。”

第四喜清了清嗓:“惟寂寞,自投閣;爰清靜,作符命。”

景丹聽到這嘆了口氣,搖頭不言。

而後頭酣睡的老揚雄好似翻了下身,第五倫轉過頭一看,發現他仍在夢囈,說着胡話。

“反正從那以後,揚雄官也丟了,又沒什麼營生,就越發落魄。可酒癮卻越來越大,特別饞時,竟會挨家挨戶地來賒,我還給過他半壺酸酒,照喝不誤。”

這時候第五福回來了,說是找遍了溝裡,都沒瞧見什麼柺杖,不知扔哪了:“那溝中水可冷了,小郎君,你看我的手,都僵了!”

第五倫讓他一起來竈邊烤火,第四喜往裡面添了柴,烘着手道:“說來也奇,揚雄雖然落魄,還是有些朋友,朝中幾位大夫經常登門拜訪,攜帶酒菜請他吃喝,只爲求得他教點學問,對了……”

“連國師公也來過他家幾次!”

……

第四氏在宣明裡的宅第並不大,不過一進,小院東邊是個堂宇,寬闊敞亮,用來會客之用。西邊是廚房與旱廁,還有個小菜圃,種了點韭菜和冬葵。

南面是廂房,除了第四喜夫婦外,還能讓僕從御者們睡個大通鋪。北面是三間正房,第五倫、景丹、第八矯住了進去,兩側各有一間耳房,正好用來安頓揚雄。

次日平旦時分,第五倫艱難地起牀後,剛出門就發現,昨夜還醉得不省人事的老揚雄,此刻卻已精神抖擻地倚靠在堂宇處。

凌亂的頭髮愣是被他用手梳得一絲不苟,紮了塊布條,再洗了把臉,這麼一看,還真有點老名士的架勢了。

第五倫過去時,揚雄正與景丹說着話:“聽你的口音,裡面有……有東楚那邊的味道,卻又混入了秦地五陵之音。你……你祖上應是楚人,後來遷徙到關中,莫非是昭景屈之後?家在師尉郡?”

景丹有些愕然:“揚大夫,我名叫景丹,確實是東楚景氏之後,吾家已經搬到關中兩百年,不想你光聽口音,就知道我的族源。”

揚雄撫須笑而不言,天下方語各異,就比如說,洛音雅言的“奴婢”一詞,秦晉之間罵奴婢曰侮。關東陳魏宋楚之間,謂之爲甬。荊淮海岱雜齊之間,罵奴曰臧,罵婢曰獲。

揚雄對這門無人鑽研的學問產生了興趣,他花了整整二十七年,收集先師遺書,又利用在朝中做官的便利,常手握毛筆,攜帶白絹,與來自各郡國的孝廉、役夫閒聊。

從近於雅言的秦晉宋衛,到音韻走樣的齊燕,他的老家巴蜀,甚至是被中原視爲“蠻夷鳩舌”的南楚。各地方言異語,統統收錄在那本鉅著《輶軒使者絕代語釋別國方言》裡。

可以這麼說,新室十二州部,近兩百個郡,就沒有揚雄不會說的方言。

“揚翁且來聽聽我的。”

第五倫也湊了過來,朝揚雄拱手,說了幾句久仰大名之類的廢話。

揚雄閉着眼睛:“我聽出了一些齊地的聲調。”

他擡起頭看着這年輕的小後生:“又混雜了秦地三輔之言。”

“按理說,你祖上應是從齊地遷入關中,或是諸田後裔,應該是第四喜的親戚。”

揚雄的白眉毛又皺了起來:“但你說話與第四喜不同,齊、秦之言皆非你母語,還藏着另一種話,雖刻意藏着那音調,話音仍有些變形。”

這一席話驚到了第五倫,他的母語,當然是前世的南方方言和普通話啦。來到這個時代後,繼承了點記憶,發現古漢語與後世音韻語法差距太大,雖下意識控制,但偶爾口音還是會跑調。

第五霸只以爲他學了雅言,其他人也沒在意,不想揚雄居然一針見血。

第五倫只能解釋:“吾乃列尉郡長平縣第五倫,不瞞揚翁,我年少時有語難之疾,說話音調失準,後來才改過來,卻留了點後遺症。”

語難之疾就是說話結巴,韓非就這病,揚雄也有點,第五倫如此解釋還說得過去。

話也聊完了,朝食也吃飽了,蹭飯的目的也達到了,揚雄拍了拍肚子,慢悠悠起身道:“多謝二位昨夜相救,揚雄絕不會忘恩,不過,我那徒兒等了一宿不見我歸去,恐怕要急瘋了。”

嗯?不是說他家沒人麼。

說着向第五倫、景丹告辭,只是揚雄當年摔斷了腿,必須靠柺杖才能慢慢行走。如今乘手的那根弄丟了,只能用木柴臨時代替,很不順手,才走幾步就一副要摔的模樣。

第五倫遂過去攙住了揚雄:“還是讓我送揚翁回家吧!”

他一來有些可憐這曾經才華橫溢的孤寡老人,二來得知他與國師“劉秀”有往來,不免多上了點心。

揚雄也不推辭,將第五倫當手杖,出了門後左拐右拐,二人攀談着走了不過半刻,就來到揚雄家門外。

這應是宣明裡最破落不堪的房子了,院牆和門扉許多年不曾修整,屋頂上長滿了草,進去一看簡直是家徒四壁。畢竟揚雄自從親人盡喪,仕途也不如意後,就嗜酒如命,將家裡每一樣能換錢的器物都拿來沽酒。

此時揚雄家院子裡,正站着二人,年輕點的那個高個青年急得都快哭出來了,一臉的悔恨。而另一位打扮隨意,大秋天裡還晃着便扇,腰上掛着大夫之印的中年人,則冷靜得多。

青年是揚雄的弟子,鉅鹿人侯芭,他急得原地打轉,內心充滿自責:“都怪我,若非我昨日來遲了些,夫子也不會走丟,至今還音訊全無。”

他說着擡起手便要扇自己耳光。

“公輔!”

揚雄喊住愛徒,侯芭連忙出來拜倒在地,喜極而泣。

倒是第五倫看到那中年大夫不由一愣,竟是一個多月前,去列尉郡視察太學生名額的掌樂大夫,桓譚!

桓譚與劉龔的形神燭火之辯,讓第五倫記憶猶新。

但桓譚已不認識第五倫了,畢竟只有一面之緣,他看着揚雄直搖頭:“子云也真是,你年歲七十有一了,居然一宿未歸,都快將公輔急瘋了!”

桓譚還以爲第五倫是裡中哪家的後生,昨夜招待揚雄夜飲,便瞪着眼教訓道:“汝家長輩即便留子云宿下,也該派個人來知會一聲。”

揚雄見桓譚誤會,正要出言解釋,不曾想第五倫卻應下了這罪過,低頭道:“確實是小子欠考慮了。”

這讓揚雄愕然,當第五倫對他笑時便又明白了。

人年紀越大越想證明自己沒老,揚雄嗜酒本就被朋友、弟子詬病,如今更喝醉酒栽倒在陌生人家邊,差點凍死,多羞恥的事啊,第五倫這是替他掩蓋了。

這讓揚雄心生感激,對第五倫印象極好。

桓譚少不了又數落了第五倫幾句,不想這後生卻朝他作揖:“桓大夫,你莫非不記得我了?”

桓君山先是一愣,稍後纔想起來:“是那位讓太學名額給宗弟,又有讓梨之名的第八伯魚?”

第五倫哭笑不得:“是第五倫,不是第八。”

桓譚上下打量第五倫:“汝家不是在長陵麼?怎跑京師來了,居然還邀了子云飲宴。”

第五倫道:“今年天子開了特科,以四科取士,我僥倖中了德行科,得到郡尹舉薦。於是便入朝爲郎官,住在宣明裡,昨日來時,偶遇了子云翁……”

豈料他剛說完,桓譚態度就變了,竟冷笑道:“原來如此,第五倫,看來你那太學名額,真是讓對了!”

這廝的話開始變得難聽,譏諷道:“若無幾度辭讓揚名,以你的才學,恐怕要等到明年後年才能舉孝廉,確實是好計較。”

有話好好說,陰陽怪氣是幾個意思?第五倫原本對桓譚印象還不錯,挺希望和他繼續探討下哲學問題。但對方既然這個態度,那麼沒什麼好聊的,他也不怒,只禮貌地拱手:“桓大夫教訓得是,我今日還要趕赴郎署,既然子云翁已送到,失陪了。”

第五倫告辭而退,他確實有大事要辦,得與景丹前往郎署報到,跟來自全國各郡幾百名孝廉、郎官見面。看能否結交點對未來有幫助的朋友,總不會全是廢物點心吧。

倒是他走後,揚雄對忘年交的老友發起火來:“桓君山,你何必無緣無故出言譏諷?難怪朝中百官都罵你是狂生。”

“讓彼輩罵去,子云兄知我足矣。”

桓譚說明緣由:“前些時日我還十分欣賞這第五倫,以爲他讓學其實是不願埋頭於經術章句,與我頗似。”

“可今日再見,方知他讓人鼓吹讓梨之名,接着讓學,再後辭官,皆是心懷大謀,爲了沽名養望,好欺騙郡官被舉爲孝廉啊。”

“我可不認爲伯魚虛僞。”揚雄搖頭說了昨夜的事:“第五倫實是救了我一命,卻絲毫不居功,事了拂衣而退,絕非釣譽之徒,你錯怪他了。”

“只是巧合,不是他故意接近子云,想要借你再度揚名常安?”桓譚一愣,知道自己判斷出了錯誤,還以爲第五倫是他最看不起的“俗儒”。

揚雄倚靠在院中一角,摸着那隻斷掉的腿,問桓譚道:“我看此子器量不凡,君山既然見過第五伯魚兩次,不如來說說,他是哪種賢士?”

桓譚喜歡品評人物,曾將天下士分成五個等級:天下之士,公輔之士,州郡之士,縣廷之士……最差勁的是鄉里之士,如今儼然成了世人給人才評級的標準。

桓譚思索後道:“就算第五倫讓學辭官不是爲了騙取更大利好,也沒什麼好奇異的。我看他謹敕於家事,順悌於倫黨,充其量,不過一鄉里之士也!”

……

第五倫不知桓譚對他的評價竟如此之低,回到住所後,便約着景丹一同出門。

第八矯則在里門與他們道別,他今日也要去常安城正南方,覆盎門外七裡的辟雍、明堂和太學生舍報到。

而第五倫與景丹要去的郎署,則在常安城內,隔着還挺遠。

沿着夕陰街往西,匯入尚冠前街,這兒更加寬敞,能容六七輛馬車並行,但走着走着,他們卻又遇上一次阻礙交通的清道。

龐大的隊伍從南到北而來,前驅魚麗步卒,手持長戈長戟,後則屬車鱗萃,旌旗招展,左右還有許多鮮衣怒馬的緹騎,整整上百人。中間的將軍卿士則身被厚甲,顏色誇張,手持一根黃金塗兩末的大銅棒。

毫無疑問,這是一個龐大的警衛隊,正在巡視城中。

第五倫只好停步於街道東側,問景丹這又是什麼官時,景孫卿答道:“本朝六監之一,奮武。”

又解釋了一句:“便是前朝的執金吾。”

第五倫恍然大悟,原來是徼循常安的武官,負責保衛首都安全。

他只暗道:“王莽鼓吹簡樸,唯獨這暴力機關卻簡省不得,正因爲有武力鎮壓,那些荒唐的‘雅政’才能大行於道,常安人並非心向復古,而是畏懼刀兵啊。”

在尚冠前街的西側,幾名南陽籍的太學生也各自揹着行囊,驅車乘馬,擠在攢動的人羣中,對執金吾的儀仗指指點點。

道路再度暢通,第五倫和景丹縱馬向西,而那羣南陽太學生則往南去,與他們擦肩而過,越走越遠,徹底錯開在常安巨大的人潮和喧囂聲浪中。

這其中,卻有一個身高七尺三寸,美鬚眉,面相棱角分明,唯獨嘴巴略大的青年勒住了繮繩。

他再度回望北行的奮武儀仗隊,眼中是鄉下兒郎第一次進京的震撼與羨慕,輕聲說了一句感慨。

“仕宦當作執金吾,娶妻當得陰麗華!”

……

PS:兩個大章,求推薦票。

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220章 戰神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396章 烏托邦第395章 大公第525章 畫圓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120章 天下亂第434章 國野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14章 稱帝第307章 驕傲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12章 上駟第337章 真香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88章 洪流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62章 委屈第656章 英雄第182章 福報第132章 黃泥第511章 失馬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316章 柱天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229章 董忠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85章 剿匪第257章 安民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04章 五等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561章 武安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498章 打援第592章 優勢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7章 反他孃的!第574章 馬鹿第423章 燕歌行第104章 封王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220章 戰神第495章 陽謀第54章 暮鼓第345章 突騎第290章 會師第591章 茅塞第437章 五頭鮑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98章 平林第468章 祁山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269章 兒皇帝第674章 虎牙第14章 宰天下第380章 軍糧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374章 銅馬帝第102章 滅國第260章 不中第267章 我爲王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341章長楊第16章 死狗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92章 銜環第419章 西線無戰事第97章 大意了第212章 努力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392章 銜環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190章 董王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369章 我中了!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369章 我中了!
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635章 三路伐魏第220章 戰神第70章 你是要做一輩子的懦夫第396章 烏托邦第395章 大公第525章 畫圓第295章 有機械者必有機事第120章 天下亂第434章 國野第431章 不作安安餓殍第416章 兩面包夾之勢第214章 稱帝第307章 驕傲第411章 真龍不怕火第454章 怎麼是你第352章 還能離啊第6章 什麼決定腦袋第39章 用愛發電第312章 上駟第337章 真香第143章 驚弓之鳥(求月票)第188章 洪流第587章 還有一點想笑第384章 全民皆兵第39章 用愛發電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597章 同室操戈第172章 聚米爲山第562章 委屈第656章 英雄第182章 福報第132章 黃泥第511章 失馬第273章 棋逢對手第316章 柱天第170章 我不裝了第229章 董忠第264章 臣等正欲死戰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85章 剿匪第257章 安民第501章 優勢在我第304章 五等第667章 蜀中無大將第696章 窗外日遲遲第171章 曲線復漢第561章 武安第192章 反動勢力第498章 打援第592章 優勢第349章 江東子弟多才俊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67章 反他孃的!第574章 馬鹿第423章 燕歌行第104章 封王第100章 反了!反了!第220章 戰神第495章 陽謀第54章 暮鼓第345章 突騎第290章 會師第591章 茅塞第437章 五頭鮑第465章 這裡面水很深第7章 這不是欺負老實人麼第398章 平林第468章 祁山第206章 保衛家鄉第269章 兒皇帝第674章 虎牙第14章 宰天下第380章 軍糧第279章 雖王可也!第374章 銅馬帝第102章 滅國第260章 不中第267章 我爲王第325章 遠交近攻第341章長楊第16章 死狗第194章 凜凜人如在第392章 銜環第419章 西線無戰事第97章 大意了第212章 努力第201章 碩鼠還是飛蝗第86章 好馬配好鞍第593章 常山之蛇第450章 捉襟見肘第392章 銜環第650章 氣勢不能輸第190章 董王第651章 刻板印象第347章 衝就完事了第369章 我中了!第377章 百姓無不懷念我大新第161章 馬善被人騎第369章 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