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16章 死狗

bookmark

“吾等喝的是醴,少櫱(niè)多米,兩宿而成,可甜了,鄉嗇夫、郡吏,是否要嚐嚐?”

第五霸說着,便讓人端着一盆醴過來,確實有酒精的味道,但入鼻更多是糧食輕微發酵後的酸甜。大致可以理解成後世的醪糟、甜白酒,只不過原料是粟、黍,看上去顏色偏黃。

那麼問題來了,甜白酒是酒麼?

古人最重名實,不同東西必須取不同的名字,書經上說:“若作酒醴,爾惟麴櫱”。醴與酒一直是並列關係,一來用於發酵的不是朝廷嚴格管控的酒麴,而是麥櫱,也就是麥芽,根本無法控制。加上醴的酒精度很低,吃一整壇都不會醉,只會齁到。

新朝效仿周公《酒誥》禁止羣飲,主要是爲了節省糧食,而醴裡醪糟比液體還多,用麥稈吸完汁水,剩下的當食物吃都沒問題,不算太浪費。

所以若被人指責羣飲,確實可以偷樑換柱後,扭頭高呼:“你們要抓的是喝酒之人,與我吃醴的有什麼關係?”

“我嘗過了,就是醇酒!絕不是醴!”

第一柳卻軸了,偏執地指着地上那灘水印和碎陶器當做證據,再次蘸了點放進嘴裡舔了下,只差說一句:“文學掾不信也來試試!”

這確實是里民匆忙之中不小心打碎的酒罈,沒來得及收拾,第五格等人有些緊張。然而第五霸卻一言不發,徑直走過去,朝旁邊那條還在舔舐地上血跡污穢的狗子,就是狠狠一jio!

“死狗!”

那無辜的土狗今天捱了第二腳,一臉懵逼,汪汪叫着跑開了。

第五霸還撿起個石頭猛地一扔,指着它破口大罵:“有人腳滑,不慎打碎了裝肉湯的罐子,你這死狗吃矢沒吃飽,竟跑來舔了半天,還撒了一地的狗尿!丟人!”

這是指狗罵柳啊!

第一柳臉都青了,末了第五霸還轉過頭,對他露出了笑:“不過,也虧得鄉嗇夫能從狗尿裡面,嚐出酒味來,不俗!”

第五倫別開臉忍住笑,你跟老爺子比陰陽怪氣?

第一柳他急了:“你!文學掾,這老叟辱罵朝廷官吏。”

第五霸卻擺手道:“鄉嗇夫,這罪名可承受不起,我雖是鄉下人愛說粗鄙之言,但啐的明明是狗,何時罵你了?”

“第五霸,若沒飲酒,你臉怎麼紅了?”

“太陽曬的啊!”

第五霸又能打又能說,第一柳嘴笨,渾身發抖,想向景丹求助。他以爲自己這是身爲嗇夫舉咎察奸,職責所在,不是兄弟爭訟,加上證據確鑿,上吏應該支持纔對。

豈料一向待人謙遜有禮的景丹,卻像看傻子一樣看着第一柳,眼中已生出幾分不耐來。

難怪每年上計,臨渠鄉常是全縣墊底,原來是攤上這麼一位不識大體的嗇夫。

我奉郡尹之命專程跑到這窮鄉僻裡一趟,是爲了抓人秋社羣飲?你見過哪家打鳴的公雞跑去捉耗子。

“鄉嗇夫。”

景丹舉手阻止了第一柳,不讓他再難堪下去:“先前我不知今日乃臨渠鄉諸第秋社之日,故喚了你同行帶路。”

“既然已經到了第五里,也找到了我要找的人……”

景丹看了始終緘默不言,只讓祖父全力輸出第五倫一眼,笑道:“那此處便沒你什麼事了,第一嗇夫,還是快回汝家中,主持秋社祭祀去罷!”

……

第一柳遇上了社會性死亡的瞬間,面如死灰地回去了。

而少頃後,在第五氏塢院中堂上,就只剩下第五倫與景丹二人。

“文學掾,倫有罪。”

“何罪?”

“吾等秋社時喝的,確實是酒。”

方纔的事明明都過去了,第五倫卻不知哪根筋搭錯,主動承認了秋社聚飲之事,他搶先告罪後,擡頭看着景丹道:“想必文學掾也早已察覺了。”

景丹笑而不言。

確實,景丹早在剛進第五里時,就從第五倫說話時聞到了一股淡淡的酒味。

那些喝酒的人總以爲自己掩蓋得很好,其實只是入鮑魚之肆,久聞而不知其臭,旁(lao)人(po)卻一嗅便知。

這景丹不但鼻子挺靈,心思也靈,洞察後不揭穿,而是故意放慢腳步,東問西問配合第五倫拖延時間。

畢竟羣飲罪這種事,大家都知道是新室皇帝復古病又犯了,誰當真誰是傻子,管的不怎麼用心,但若當面撞破也挺尷尬的。

第五倫當時便意識到這點,兩個聰明人心照不宣,卻被第一柳這蠢貨喊了出來。

既然說破了,那第五倫索性直接承認:“此事罪在我一人,與大父、里民無關,若文學掾要責怪,便舉咎我吧!”

景丹卻撫着短鬚道:“《酒誥》有言,我民用大亂喪德,亦罔非酒惟行;越小大邦用喪,亦罔非酒惟辜。釀酒浪費糧食,羣飲容易滋生出事,聖天子才下詔遏止。”

“但周公也說過,飲惟祀,德將無醉。秋社飲酒,主要是用來祭神祭祖,勿要濫飲出事,便無傷大雅。這次的事,念在汝等初犯就算了,往後謹慎些。”

也不知他說的是謹慎些別喝酒了,還是喝酒謹慎些別讓人撞破。

對下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對上則陽奉陰違,這就是郡縣的態度,十年來,他們已習慣了皇帝王莽種種匪夷所思的新政。就像剛下達的“男女異路”,想想就知道,怎麼可能呢?在景丹看來,這不過是照着古書上的字眼,按圖索驥。

不過景丹見第五倫沒有自作聰明,倒是挺高興的,便道明瞭自己來此的緣由。

“還是說正事罷。我今日來,其實是承了郡大尹張君之命。”

“前些時日,張君召長平縣宰鮮于褒謁見,細細向他詢問了你的事。”

第五倫笑道:“區區孺子,年少識薄,非巖穴知名之士,自出生以來,事蹟一個巴掌都能數過來,哪裡值得郡君降尊知曉?”

“不知名?”

景丹搖頭道:“伯魚太過謙遜,你年僅弱冠,卻先讓梨,後讓學,更是爲了阻止宗族兄弟鬩牆而臨危受任孝悌,事了後便拂衣而去,不貪戀職務帛幣之賞。這名聲已經傳遍長平縣,上達郡府,現在就連外縣之人,都知道你的名字,甚至傳出了諺,‘兩讓一辭第五子’。”

“郡君在聽聞你的事蹟後,感慨說,這樣的少年英才,竟然沒有顯名於郡府,實在是爲政者的失職啊!”

景丹拿出了懷裡寥寥幾字的闢除書:“於是便遣我來此,欲闢除你爲郡中‘主記室史’!”

……

第五倫和景丹在塢院中堂裡聊了很久纔出來,景丹負手走在前面,皺着眉一言不發,而第五倫則在後面送他。

再度路過祠堂里社時,景丹才停下腳步,指着屋子後面那個顯眼的臺子問:“我從沒見過哪家裡社後修臺,伯魚,這又是爲何而建?”

當然是爲了以後讓鄉親們看社戲了!

在第五倫前世,像他這年紀的人,只要是上課沒打瞌睡的,誰忘得了迅哥兒的《社戲》和田裡偷吃的蠶豆啊!

早在前漢時,民間的百戲、俳優就已經很流行,常出在貴人宴席上表演雜技或口說故事,靠滑稽來惹人發笑。等以後有閒錢餘糧了,可以請他們來,第五倫自己編些東西讓俳優去演,諸如田橫五百壯士。演繹共同祖先的英雄史詩,也能凝聚臨渠鄉諸第。

可第五倫當然不能實話實說,只道:“是欲往後讓人在臺上表演孝經故事,寓學於樂,好讓不識字的百姓也能明白孝悌之道,體會聖賢之意。”

雖然這年頭二十四孝還沒成型,但很多故事已經出現了,什麼虞舜孝感動天,郯子鹿乳奉親,子路爲親負米,曾參齧指心痛,閔損單衣順母。第五倫沒說謊,這些故事是要上臺,孝是兩千年不變的倫理。

景丹倒是聽愣了,微微頷首,經書難懂,門檻高,百戲俳優的表演卻是下里巴人,更易普及,這想法妙啊。

又聽第五倫說,在沒有節慶社日的時候,臺上還可以有夫子講學,底下的木墩則讓裡中孩童當案幾,學識字識數,束脩和夫子的口糧由義倉提供,景丹更是愕然,回頭看着第五倫。

“你自己不去太學,卻想在裡中辦蒙學?”

“是,聖人說,有教無類,比起學成一人,不如教成一里。”

從前朝漢文帝時蜀郡文翁推廣官學,到如今各郡縣皆有小學,但教育只普及到縣上。若非中人之家,是沒有財力去上的,貧民子弟一來承擔不起束脩,二來路太遠,基本都是文盲。

如今第五倫卻要將蒙學搬到裡中,確實是前所未有之事。

景丹再度打量第五倫,這個少年,還是大大超出了他的預想,良久只感慨道:“第五伯魚,你的志向,我明白了,會如實稟於郡君。”

第五倫送景丹到里門,他上了車後,又揮手道:“今日不虛此行,伯魚若有閒暇,可來郡城中找我,我家在城東里。”

第五倫長拜:“改日一定去拜會文學掾,並向郡君頓首謝罪。”

等景丹的車走遠後,第五霸才帶着滿心疑問過來:“倫兒,郡大尹派文學掾來找你,所爲何事?”

“還能有什麼事……”

第五倫笑道:”大尹想要闢除我做主記室史。”

“這……這是好事啊!”第五霸頓時笑逐顏開。

所謂闢除,乃是官員自行聘請屬員的制度,比如西漢元帝時,被譽爲“材智有餘,經學絕倫”的匡衡,就被大司馬車騎將軍史高闢爲議曹史。

郡縣長官也可以自行任命掾史,甚至不需要跟朝廷打招呼。某位郡尹新近上任,往往會闢除郡中大姓子弟或地方名士,拉攏當地勢力,以爲助力。

如今第五倫經過兩讓一辭,聲名日顯,儼然成了一位小名士,這才吸引了張郡尹的注意。

至於主記室史,可以理解爲書記……員。

相比於之前不拿工資的鄉孝悌臨時工,主記史是有俸祿的正式郡吏,秩百石,位在主記室掾之下。負責在郡守身邊記錄文書、催督期會等。說白了,就是郡大尹這個市長身邊的小秘書。

第五霸挺高興的,第五倫去到郡大尹身邊是好事啊,若是得了賞識,幾年後甚至可以遷官爲曹掾!前途不可限量。說來慚愧,第五氏這兩百年來,關係都只停留在縣鄉,還沒出過一位銅印黃綬的郡官呢!

至於第五倫說的未來可能“天下大亂”,第五霸只信一半,這新朝才建立十年,總不至於忽然崩塌了,族人要凝聚訓練防備變亂,但當官總比白身強。

他激動地問道:“那你何日去赴任?”

“赴任?不用去了。”

“大父,和之前一樣……”

第五倫慢慢後退:“這次闢除,被我婉拒了!”

第五霸先是一愣,然後罵罵咧咧起來。

“火鉗呢?老夫的火鉗何在!?”

……

PS:跟隔壁老王做了PY交易。

《夢迴大明春》:穿越到大明朝,考科舉是黑戶,想讀書又沒老師。好在隔壁就是流放王陽明的龍場驛,不過還得等幾年,那就先搶一個老師回家湊合着學吧。

風格還是那個老王,一百多萬字已肥,趕緊開殺。

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478章 溫酒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598章 落紅第220章 戰神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162章 赤眉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85章 大決戰第492章 將軍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516章 野獸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559章 甥舅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6章 鑿空者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540章 倫秀(上)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228章 清君側第250章 廣廈第121章 入宮第362章 打虎第212章 努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32章 微操第519章 罪與罰第362章 打虎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72章 死地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265章 孝子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28章 清君側第540章 倫秀(上)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507章 雙兔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518章 辯經第503章 敢動第224章 入關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439章 你配嗎第536章 好人第455章 孤膽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282章 皮骨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468章 祁山第600章 第五層第581章 騎步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76章 北狩第97章 大意了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393章 上洛第574章 馬鹿第169章 狗頭第506章 應龍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284章 盜跖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53章 初雪第177章 武安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70章 周率第516章 野獸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70章 赴會第582章 猛如虎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55章 對手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675章 雲夢第655章 對手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487章 濁流第493章 預判第284章 盜跖第559章 甥舅
第59章 爾來三萬六千歲第552章 朝辭白帝彩雲間第699章 天下英雄誰敵手?第551章 戰爭使者第156章 衆籌與分期第478章 溫酒第657章 彼月而食第598章 落紅第220章 戰神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355章 舅慈甥孝第151章 道德綁架第162章 赤眉第281章 不知幾人稱帝第685章 大決戰第492章 將軍第442章 先王不足法第420章 北道主人第516章 野獸第453章 天下第一第559章 甥舅第673章 巨人之力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6章 鑿空者第203章 地皇四年第540章 倫秀(上)第632章 如閃電般歸來第81章 真正的穿越者第482章 有的人活着第228章 清君側第250章 廣廈第121章 入宮第362章 打虎第212章 努力第659章 陰陽不調第232章 微操第519章 罪與罰第362章 打虎第662章 益州疲弊第572章 死地第71章 揚子(今晚0點上架)第265章 孝子第197章 冀州亂成了一鍋粥第29章 渭水不洗口賦起第228章 清君側第540章 倫秀(上)第158章 地皇三年第507章 雙兔第152章 俺也一樣第518章 辯經第503章 敢動第224章 入關第550章 我們聯合第266章 渭南渭北第439章 你配嗎第536章 好人第455章 孤膽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282章 皮骨第496章 剛摸清你底細第468章 祁山第600章 第五層第581章 騎步第288章 西望王師第390章 再造共和第350章 他年我若爲青帝第633章 從實力的地位出發第204章 患難見真情第276章 北狩第97章 大意了第585章 是非曲折,難以論說第393章 上洛第574章 馬鹿第169章 狗頭第506章 應龍第343章 六郡皆良家第284章 盜跖第63章 士紳的錢如數奉還第291章 四分五裂第286章 過河卒(第二卷完)第53章 初雪第177章 武安第19章 猶豫,就會敗北第447章 六盤山上高峰第186章 秋後螞蚱第470章 周率第516章 野獸第604章 陸地行舟第670章 赴會第582章 猛如虎第342章守戶之犬第655章 對手第435章 末代皇帝第675章 雲夢第655章 對手第89章 對百姓我重拳出擊第487章 濁流第493章 預判第284章 盜跖第559章 甥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