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貞德火刑架

這一日陽光燦爛,幾名劊子手早早來到盧昂城的魚市前廣場,豎起一根十字架,又在木架下堆起數簇柴薪,三五爲縱,澆上新榨的橄欖油,還按照英國習俗塞了幾塊乳酪與一枚銅釘。盧昂的居民三三兩兩陸續聚集在廣場周圍,默不作聲地望着劊子手忙碌。

日過正午,先是有幾十名英格蘭長槍兵將廣場團團圍住,橫起手中長槍將圍觀民衆朝外推去,與廣場隔開;然後又有百餘名弓弩手佔據了附近制高點;在更遠處,五、六隊騎兵在街道上往返巡邏,通往魚市廣場的數個街口也被築起臨時街壘,對過往行人嚴加盤查。不知道的,還以爲是大敵壓境。

這一切俱都準備停當,便有全副披掛的重鎧步兵大隊押着貞德前來,後面還跟着諸位法官與貝福德公爵。而科雄頭戴百合冠,腰間懸着那把嘉德劍,騎馬走在貞德旁邊,心中頗爲得意。

貞德今日只穿了件亞麻色的襯衫,金髮東一簇,西一縷,污亂不堪。這十幾天的折磨下來,她已是臉形消瘦,顯得十分瘦弱憔悴。然而她押在隊伍之中,卻是昂頭挺胸,並無半點懼色。圍觀民衆見了,叫出數聲喝彩,被氣急敗壞的士兵用鞭子抽回去。

到了廣場,數名膀大腰圓的劊子手撲過來,將貞德縛在十字架上,手腳緊緊捆住。諸位法官先齊齊祈禱了片刻,科雄整整衣襟,手持羊皮判決書,走上前去,一副道貌岸然狀念道:“茲有犯婦貞德一名,悖德背禮,私通魔鬼,褻瀆天主,視天下公義如無物。今秉天主聖訓、吾皇聖德、奉正義之名,施以聖裁,以儆效尤。貞德,汝可知罪?”

貞德被綁在木樁之上,聽到科雄這番宣判卻絲毫不懼,雙眸如電,只是大聲道:“你們這些地上的罪人,他日到了天國審判,每一個人都要爲自己的行爲付出代價。天主是公正的,它必將對你們的靈魂施以真正正義的制裁。”

這一聲喊正氣凜然,廣場中人都聽得清清楚楚。那幾個整理刑具的劊子手聽了,臉色都有些變化,心先怯下去。

科雄聞言有些驚慌,惱羞成怒,伸手過去就是一記耳光,怒罵道:“你這魔鬼的情婦,事到如今還要妖言惑衆麼!”貝福德公爵遠遠看到,兩道白眉皺在一起。他雖協助科雄判了貞德死刑,心底卻不相信這女子真是甚麼魔女,反有些欽佩她的勇氣。他咳了一聲,對科雄道:“主教大人,火刑乃是神聖之事,不要弄成滑稽戲,墮了自己身份。”

這番話明裡勸說,暗裡卻諷刺科雄不知輕重,廣場上的人都是轟然一笑,頓覺有些快意。科雄氣急敗壞,連忙捲起判決書,對劊子手厲聲道:“時辰已到,快行刑!”幾個劊子手你看我,我看你,終於有一人拿起一束火把,澆上松油,拿火點燃了,朝着貞德腳下的柴堆走去。圍觀民衆發出驚呼,有心軟膽小的,把頭別過去,不忍看這一個青春少女被火神吞噬。

貞德閉目仰頭,迎風而立,不見半點懼色,但見衣袂飄飄,金髮燦然,說不出地悲壯堅毅。就在劊子手即將把火把丟去柴堆的一瞬間,廣場外突然傳來一聲清越響亮的喊聲:“教皇敕令,火下留人!”劊子手手裡一顫,這火竟沒點下去。

廣場上的人哪料到還有這麼一出,一時間都驚在原地,霎時間魚市廣場上寂靜一片,無論百姓士兵都朝着聲音方向望去。遠遠傳來馬蹄踢踏聲,旋即一名修女衣裝的老嫗縱馬飛馳而來,手中高舉着一卷文書與一柄鑲金嵌銀的十字架。她的身旁還有一名黑袍修士,緊隨其後。

當時教皇權勢大過諸國國王,尋常百姓無不敬若神明,聽到是教皇敕令,都發出陣陣歡呼,一發喊起來:“火下留人!”這兩人威風凜凜,如天神下凡,睥睨萬物,士兵哪裡敢阻攔,被這兩人兩馬直接踏進廣場之中。科雄大怒,連忙喝令劊子手道:“你們還在等甚麼!快點燒!”那修士掃視全場,大喝道:“有馬丁五皇敕令在此,你們哪個敢動!”這一聲火龍吼震懾全場,劊子手被雄渾內力震得倒退了數步,手中火把落在地上。

這兩匹馬一直衝到火刑架前,兩人跳下馬來。貞德睜開雙眼,看到理查與加布裡埃拉嬤嬤那兩張熟悉的面容,彷彿夢中,一時楞在那裡。理查顧不得柴薪紮腳,一把推開劊子手,一個箭步衝到貞德身旁。貞德苦苦支撐了十幾天,這時精神一下鬆弛下來,任由清淚滾滾滑過臉頰,輕聲道:“理查,那日在塔樓外的,可是你麼?”理查抓住她雙肩,用手拭去她臉上的淚水,柔聲道:“是我……”貞德苦笑道:“你來作什麼?”理查道:“還有兩章《神曲》不曾讀完,豈能輕易毀約。”

嬤嬤看了他們兩人一眼,轉頭對向科雄,高擎手中十字架道:“博韋主教科雄,請接法旨!”她寶相**,不怒而威。科雄看到她手中的十字架華貴至極,四角均有一條紅線纏繞,心下一凜。這是梵蒂岡的彼得十字架。彼得十字架乃是教皇親授,見之如教皇親臨,就是國王也怠慢不得。

歐陸主教,皆是教皇部屬,科雄只得單腿跪地,口稱:“謹領法旨。”加布裡埃拉嬤嬤打開敕令,朗聲道:“教皇敕令,貞德一案,事關教廷體面,不可輕易決斷,着由梵蒂岡樞機處擇日重審!”

科雄眯起獨眼端詳片刻,忽然道:“莫非是貝居因會的加布裡埃拉嬤嬤?”加布裡埃拉嬤嬤道:“正是老身。”科雄接過敕令,仔細看了看,貝福德公爵此時也走過來,大是擔心,對科雄悄聲道:“教皇如此要插手此事,該如何是好?”科雄微微一笑,示意公爵稍安毋燥,拿起敕令對加布裡埃拉嬤嬤問道:“嬤嬤,這敕令是教宗大人何日簽發的?”

加布裡埃拉嬤嬤微微一怔,答道:“五日之前。”科雄哈哈一笑,一晃敕令:“我聽說十幾年前教廷分裂之時,貝居因會鼎力支持馬丁五世,後來教宗登基,發下一枚彼得十字架給貝居因會,以示優寵,莫非就是這一枚?”加布裡埃拉嬤嬤道:“是又如何?”

科雄面色陡變,大聲道:“這法庭十三日之前剛剛開庭,前日剛有了判決。盧昂距梵蒂岡千山萬水,教宗大人如何能發來敕令?何況教廷已於兩年之前改換了印鑑——教宗的敕令印章上除獅鷲以外,多刻一行‘神愛世人’的拉丁文,這份敕令如何卻用的是獅鷲舊印鑑?”嬤嬤一舉十字架怒道:“你敢忤逆教廷?”

科雄冷笑道:“我哪裡敢忤逆教廷,分明是你貝居因會自恃受寵,胡作非爲。彼得十字架是真的不假,但教廷文書卻實實是僞造的,拿來唬騙世人!”他一口死死咬住嬤嬤,是打算連整個貝居因會也要拖下水。貝福德公爵經他一提醒,這才恍然大悟。

加布裡埃拉嬤嬤心中暗暗叫苦。當日她連夜派塞隆與卡萊爾折返布魯日,取來彼得十字架,又在附近城鎮買來材料,自己憑着記憶僞造了一份教皇敕令。只可惜貝居因會行事低調,平日極少與教廷來往,是以連梵蒂岡倒換了印鑑都不知,結果被科雄看出破綻。

這一下,莫說貞德性命堪憂,就是貝居因會也會被指控有僞造教廷的大罪名。

貝福德公爵已經後退了數十步,大聲喝令衛兵捉拿這兩個冒充教宗使者的騙子。加布裡埃拉嬤嬤見事已敗露,她畢竟是老江湖,暗忖如今只有一條路可走,便把心一橫,身子橫橫飄移而動,長袖帶着勁風拂向貝福德公爵和科雄。

加布裡埃拉嬤嬤在江湖上赫赫有名,這長袖功夫誰也不敢小覷。那一排搶上來的士兵覺得勁風撲面,“哎呀”一聲紛紛倒在地上,筋骨酥軟。科雄早年在加布裡埃拉嬤嬤手裡折過一陣,一直心存畏懼,此時見嬤嬤猝然發難,想朝後退去,靠四下的衛兵阻擋。可嬤嬤誰也不顧,卻獨獨朝他撲過來,行動迅捷如電,無人能當其鋒銳。雖然周圍皆是友軍,可科雄卻覺得自己孤立無援,只得硬着頭皮迎戰。

兩人交起手來,科雄頓覺高下立判,無論招式、內力還是身法,自己都遠遜於這老嬤嬤。同樣的招法,貞德用出來,科雄尚能拼一個旗鼓相當,可加布裡埃拉嬤嬤使將出來,他卻覺得防不勝防。袍袖飛舞,內力四濺,科雄也算得上是一代高手,卻處處受制。

古怪的是,加布裡埃拉嬤嬤有幾次可以痛下殺手,卻輕輕放過。科雄與她又交手了十幾招,這才恍然醒悟。原來這老嬤嬤是有意壓迫,讓自己在衆目睽睽之下使出猶大福音的招式,便可坐實了異端的罪名,貞德之罪不赦自解。於是他暗自咬緊牙關,心想就是拼了重傷,也不能顯露出本門武功。

不料科雄忽覺得腰間一輕,低頭一看,發現那柄聖女劍已被加布裡埃拉嬤嬤抓在手裡。嬤嬤把劍朝火刑架前一丟,叫道:“接好!”理查伸手抓住劍鞘,“唰”地拔出聖女劍,一道青光閃過,貞德身上的繩子紛紛斷裂。

貞德一經掙脫,二話不說,從理查手裡接過嘉德劍高高舉起,直躍向科雄,周圍羣衆見到她掙脫了束縛,雷聲般傳來陣陣喝彩。加布裡埃拉嬤嬤身形少轉,奮起貝居因會的絕學,把衝上來的士兵與射過來的弩箭一一拍飛,不教他們插手兩人決鬥。塞隆與卡萊爾也從圍觀人羣中躍進來,站在嬤嬤左右。

卡萊爾瞪着科雄,忽然對貞德大叫道:“貞德姑娘,這科雄與我有滅門之仇。今日恭請姑娘代我殺掉此獠,祭我一家三十六口的靈魂!”貞德頭也不回,只是略揮了揮手,表示知道了。

科雄不驚反喜,心想貞德已經被折騰了十幾天,身子羸弱不堪,怎會是自己對手。他自忖憑着自己的功力,若用出猶大福音,應當可以一舉擊殺,瞬息之間別人看不出破綻。計議已定,他運起猶大功力,一雙雞爪般的肉掌,擺下一個獅鷲撲食的架勢,如同惡魔臨世,只待貞德來攻。

貞德此時手持嘉德劍,眼神空靈清冷,儼然已是人劍合一,渾然看不到一絲破綻。科雄與她四目對視,覺得她手中一握這長劍,彷彿換了一個人一般,竟說不出地神聖,心下開始不安。他心想索性先下手爲強,便雙掌一晃,用盡畢生功力揮向貞德。

貞德劍尖一抖,燦然無限青光綻開,若銀河倒流。霎時廣場四下斂然失色,都爲這一劍的驚人氣勢所震懾。

竟是嘉德劍法的最高絕學。

因信稱義,聖女一劍。

惟有信念堅固者,可得稱義人。

青光一霎,衆人再看時,科雄大主教已被聖女劍刺了一個對穿,雙目仍大大睜着,似乎不相信這一劍竟有如斯威力。整個廣場一片寂靜,皆不知該如何是好。

貞德默默拔出聖女劍,用衣襟下襬擦乾劍上鮮血,轉身一步步走到加布裡埃拉嬤嬤身前,雙膝“咕咚”跪下,雙手捧起聖女劍,低聲道:“師父在上,弟子不才,願繳回嘉德祖師的聖女劍。”加布裡埃拉嬤嬤望着貞德,面容慈愛,以手撫她的發頂,緩緩道:“這因信稱義,乃是我貝居因會武學的至精至要,已有三百餘年不曾有人悟到,想不到今日竟被你施展出來,爲師實在欣慰。上帝之道,你悟的已比爲師更深。”

貞德並不答話,只是與加布裡埃拉嬤嬤對視一眼,在胸口劃了一個十字。他們師徒十幾年情分,早已是心意相通,無需多言。嬤嬤知道她的心意,接過聖劍,卻忍不住面露悲慼。貞德站起身來,昂首走到火刑架旁。理查站在原地,看貞德的眼神空靈微妙,湛藍的雙眸中沒有半點戾氣,隱隱覺得有些不妙。

卡萊爾見多少年的大仇人終於伏誅,將豎琴拋下,放聲大哭。

貝福德公爵這時率領衛隊衝入廣場,因爲忌憚貞德與加布裡埃拉嬤嬤的驚人武功,公爵不敢靠的太近,讓數名重鎧武士擋在身前。四下勁弩長弓又多加了一倍,只等公爵一聲令下,便可把廣場內的幾人射成刺蝟。貝福德公爵振聲道:“今日你們來劫法場,又殺我主教,還想走得了麼?”

貞德衝貝福德公爵盈盈一拜道:“公爵請看,這科雄本是猶大福音的傳人,乃是惡魔使徒。平日裡隱蔽得緊,剛剛纔被我逼出本門功夫。”貝福德公爵倒吸一口涼氣,連忙去看科雄的屍身。只見這屍體周身皮膚寸寸皺起泛紫,十分駭人,正是猶大福音的表徵。公爵也是略懂功夫,方知所言不虛。一想到英格蘭竟與這等邪魔爲伍,倘若傳出去,可是一樁大大的醜聞,公爵拈鬚不語,沉吟良久方纔說道:“你揭破科雄身份,原是應該感謝的。但貞德小姐你乃是我英格蘭的大敵,又是宗教法庭宣判的魔女,放你離去,我英格蘭將顏面掃地。”

貞德道:“公爵大人,剛纔多謝你仗義執言,使我少受侮辱,可見也是個義人。如今我自願身受火刑,能否請你放過其他人離開盧昂?”

她一言既出,理查和貝福德公爵都是大吃一驚,只有加布裡埃拉嬤嬤手提聖女劍,早就看出她這愛徒的心意。理查一時激動,抓住貞德肩頭大聲叫道:“貞德姑娘,塞隆與卡萊兒會在外圍策應,有加布裡埃拉嬤嬤援手,一定可以逃出去的!”貞德搖搖頭,輕聲喟嘆:“你又是何必,這是天意如此,不能強求。”理查雙目泛紅,顧不得衆人在側,只是大嚷道:“貞德,貞德,你我尚有約定,你竟忘了嗎?”貞德微微一笑,玉指點了點他額頭,柔聲說道:“貞德怎會忘記。這十幾天來,我除了祈禱,就是默誦你念給我的神曲篇章。來給我念念剩下的部分吧,時間已經不多……”

理查大駭,望着嬤嬤用眼色求助。嬤嬤拍拍他的肩膀嘆道:“她去意已決,誰也阻攔不了。倘若她就此一走了之,非但從此自己要揹負魔女之名,不得洗脫,就是貝居因會亦要因收留魔女與僞造敕令而大難臨頭——因信稱義,原本就有殺身成仁,以全公義的寓意。貞德如今是要以生命來捍衛聖女之名,仍舊是歷代聖女劍者的宿命吶。”

理查怒道:“焉知她不是因此知道了自己身世,對這世情心灰意冷之故?”加布裡埃拉嬤嬤默然把聖女劍遞給理查:“你快去罷,總不好教她登去天國,還留有遺憾。”這時貝福德公爵拔出佩劍,對貞德道:“我以公爵之位與騎士精神起誓,除貞德以外。餘者不再追究劫殺人之責。你可以安心去了。”

塞隆突然把長劍與騎士頭盔丟在地上,涕淚交加,大叫道:“既然要講騎士精神,讓我來代替貞德將軍好了。”貞德摸摸塞隆的亞麻頭髮,沒有說話。塞隆雙膝咕咚跪在地上,泣道:“國家可一日無塞隆,不可一日無將軍啊!”貞德撫住他肩膀,輕輕拍了三記,轉身回到火刑架上。

此時忽有大風吹起,一時間飛沙走石。廣場旁的民衆紛紛掩臉低頭,唯有貞德從容靠在火刑架前,任憑金髮飄動,雙眸昂然望天,似有無限悲慼與喜悅蘊藏其中,宛若天國已近,聖詠繚繞。有旁觀的市民事後指天發誓,賭咒說當時親眼看到兩位六翼天使從天而降,落在貞德雙肩。

理查手持聖女劍跪倒在柴薪堆前,聲若嗚咽。劊子手躊躇再三,終於將火把投到柴薪堆上,貞德登時被一團紅蓮烈焰包裹住,小小的人影在火中模糊不清。整個廣場一片肅然,惟有聽到理查唸誦《神曲》之聲

……居火中以期遲,

待躋列夫幸福之曹:

若更有志於高邁,

當從勝我之所招:

予其委君以自退:

天帝治兮自彼霄,

有聖女曰貝德麗採兮

盼長隨之與同

願予導兮偕逝,

仰聖彼得之天門…………

貞德死後二十二年,法軍攻破波爾多,至此解放法蘭西全境,查理七世成了中興之主。三年之後,教皇利克斯特三世親下敕令,重審貞德案,推翻之前英格蘭法庭判決,不顧法皇反對,正式冊封貞德聖女的名號,據稱貝居因會與阿維農一位爵士於其中居功至偉。而早在平反之前十數年,《貞德之歌》早已在西歐大地不脛而走,廣爲吟遊詩人所傳唱,只是作者付之闕如。

理查修士心灰意冷,告別特魯瓦,移居德意志的馬德堡,獨居一世。幾十年後,馬德堡忽然有一位少年英才橫空出世,名叫馬丁路德。他手持一柄湛藍長劍,憑着“因信稱義”的高明武功,打遍歐羅巴無敵手。後來馬丁路德高倡“因信稱義”大旗,遂開創了基督路德宗新教一派,與梵蒂岡教廷分庭抗禮,數百年間聲望不墮,成爲歐羅巴江湖一大門派,影響後世至深……

注:1.歷史上貞德進攻巴黎是在1429年9月8日,在貢比涅被俘是在1430年的5月23日。一直到1431年的1月9日,宗教法庭纔開始審訊,處死貞德是同年5月30日,跨度很長。小說裡爲求緊湊,壓縮了一下,讀者識之。

2.史上確有貞德是王室後裔的傳說,只是證據不足,不爲正經史家所採信,小說姑從此說,聊爲一樂而已。

3.文中《神曲》譯文摘自錢稻孫先生手筆。

本書完結,看看其他書:
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一、李世民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六)(二)二、孫悟空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二)(二)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四)(四)三、豬八戒(五)(三)三、豬八戒一、李世民(六)(三)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五)(五)(四)(三)(四)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一、李世民(二)一、李世民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一、李世民二、孫悟空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一、李世民(三)(四)二、孫悟空(四)(六)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一、李世民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六)(五)(六)(二)(二)(四)(四)一、李世民(三)(六)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
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一、李世民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六)(二)二、孫悟空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二)(二)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四)(四)三、豬八戒(五)(三)三、豬八戒一、李世民(六)(三)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五)(五)(四)(三)(四)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一、李世民(二)一、李世民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一、李世民二、孫悟空第二章 羅蘭英雄帖一、李世民(三)(四)二、孫悟空(四)(六)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一、李世民第四章 阿布裡塔樓第一章 嘉德聖女劍(六)(五)(六)(二)(二)(四)(四)一、李世民(三)(六)第三章 查理曼王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