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聯合施壓

竇軌負手在獨孤府前來回踱步,儘管他極少來獨孤府,但此時他的心思卻不在獨孤家族之上。

關隴貴族在隋朝建立後便漸漸分成了兩派,一派是以元家爲首,而另一派是以獨孤家爲首,元家倒掉後,竇氏家族又接替了元派的領袖地位,這一派關隴勢力改稱爲竇派,連李淵家族也是屬於竇家的派系、

但不管是竇派還是獨孤派,在經歷了隋朝兩帝的清洗,尤其是楊廣的屢次打擊後,原本強勢的關隴貴族便漸漸勢弱了。

只是餓死的駱駝比馬大,關隴貴族勢弱也只是相對從前的權傾天下而言,從前的關隴貴族,無論土地還是產業都遍佈天下,但此時他們已經退縮回關隴老巢,但在關隴地區,他們依然有着強大的勢力,幾乎一半以上的良田都是被關隴貴族佔有,各種賺錢的生意也都被他們所壟斷。

李淵的唐朝之所以能迅速紮根關隴,就是和關隴貴族們的全力支持息息相關,關隴貴族們不僅在道義上支持李淵,還出錢出糧出兵,幫助迅速打造出一支二十萬的精銳大軍。

如果沒有楊元慶所建立的新隋,那麼憑藉關隴貴族們的所支持,唐軍也能掃平天下,建立一個強大的王朝,只可惜既生亮、何生瑜,唐朝被隋軍屢屢擊敗,人心潰散,關隴貴族也開始萌生去意。

竇軌前來拜訪獨孤氏,也是因爲他們的利益面臨嚴重威脅。

儘管竇家也暗中和隋朝有聯繫。但唐朝也涉及他們的利益,不到最後關頭竇家不會輕易放棄。

大門開了,獨孤震快步迎了出來,後面跟着獨孤良,獨孤家族的兩大頭面人物親自出來迎接,令竇軌有些受寵若驚,他連忙躬身行禮。“小侄不敢勞駕世叔親自出迎。”

獨孤震是獨孤信之子,輩分極高,而且獨孤氏和竇家也互有聯姻。竇軌的姑父就是獨孤震的兄長,稱一聲叔父也是理所當然。

獨孤震呵呵笑道:“竇賢侄能親自上門,就是獨孤家的榮幸。讓賢侄久等了,快請進!”

“世叔請!”

竇軌又和獨孤良寒暄幾句,便進了府門,來到獨孤府貴客室,三人分賓主落座,竇軌不再寒暄,開門見山道:“小侄今天不請而來,確實是有大事,聖上準備南巡巴蜀,不知世叔怎麼看?”

獨孤震知道他就是爲此事而來。從竇軌的語氣中,聽得出他對這件事的焦慮和心急,獨孤震不由暗暗一笑,連竇軌這樣的身份,居然也會沉不住氣了嗎?

“賢侄。實不相瞞,我們剛纔也在談論此事,我們認爲聖上有點誤判形勢了,或者說他深居宮中,根本就不知道拋出這件事會引發的後果。”

旁邊獨孤良也微微嘆息一聲,“自從長安城破後。朝野上下人心惶惶,整個長安城人人自危,這個時候聖上應該是想法設法穩定民心,提振士氣纔對,可偏偏他又提出要南巡,唯恐天下不亂,我真不明白聖上到底是怎麼考慮的,難道非要到大家信心喪盡,他才肯善罷甘休嗎?聽說現在很多朝臣都和隋朝有暗中往來,也難怪別人這樣做,實在是聖上步步失策導致。”

獨孤家兩名重要人物一引一捧,把話題一步步引向深層,他們是想知道竇家和隋朝達成了什麼默契。

但竇軌畢竟是當朝相國,他很清楚哪些話該說,哪些話不能說,自然不會跟着他們的思路陷進去。

他也嘆了口氣,“我覺得這件事或許是聖上在試探朝臣,他有遷都之意,但又怕激起朝臣的強烈反對,所以才用南巡來試探,如果大家們聽之任之,沒有反對之聲,我擔心他真的就會遷都巴蜀了,那時我們我們該怎麼辦?支持他這麼久,到最後他卻無情將我們拋棄,我的意思是,我們兩派要聯合起來,態度鮮明地反對他南巡。”

“賢侄的意思是說,由整個關隴貴族聯合反對他南巡嗎?”獨孤震不露聲色問道。

竇軌鄭重地點了點頭,“我正是此意。”

wωw ¸ttκǎ n ¸℃o

。。。。。。。。

竇軌告辭走了,孤獨震一直沉思不語,這時獨孤良送走竇軌回來,問道:“家主覺得竇家的態度是不是有點詭異,既然他也在暗中聯繫隋朝,爲何又如此堅決反對李淵遷都?”

“我們不是也在反對遷都嗎?”

獨孤震嘆息一聲,“畢竟爲唐朝付出了這麼多,就這麼遷都了,誰也不甘心啊!”

“那家主準備怎麼辦?和竇家聯合反對南巡嗎?”

獨孤震點了點頭,“我覺得確實應該向李淵施壓了,應該讓他明白,關隴貴族不是他可以隨意捏的爛泥。”

說到這,獨孤震的語氣變得冷酷起來,“就算他要走,也必須把我們的付出還回來。”

。。。。。。。。

李淵做夢也想不到,他昨天中午下達了要去巴蜀南巡的旨意,今天一早便有了迴應,這個迴應竟是如此地強硬。

在他眼前的御案上高高地堆放着三十六本辭呈,這是關隴貴族的三十六名成員集體辭職,包括兩名相國獨孤震和竇軌也在其中,他們以身體欠佳緣故提出了辭去相國之職。

在隋唐時代,大臣提出辭職也是很正常之事,君王也會挽留一番,如果實在挽留不了,就賜一筆錢,準大臣辭職還鄉,然後大家相忘於江湖。

但三十六名大臣集體辭職,無論在哪個朝代都是一件大事,只能着這是一種威脅,一種赤裸裸的威脅。

李淵盯住眼前這高高一疊辭呈,眼中閃爍着一種難以抑制的怒火,他當然知道這三十六名關隴貴族成員爲什麼要辭職,無非就是因爲昨天自己提出要南巡。

李淵心中的怒火再也無法抑制,他站起身,手重重一揮,‘嘩啦!’一聲,將高高一疊辭呈全部掃落在地,拔出劍指着辭呈厲聲怒斥,“這哪裡還有半點君臣之綱,分明就是亂臣賊子,居然敢威脅朕,他們是不想活了嗎?”

旁邊封德彝嚇得連連勸道:“陛下息怒,息怒!”

李淵氣得臉色鐵青,胸膛劇烈起伏,眼睛死死盯着地上的一堆辭呈奏疏,他提出南巡不過是一種試探,如果有反對也是在情理之中,但他想象中的反對應該是百官集體上書,懇求他取消南巡的計劃,這種反對他能接受。

他卻萬萬沒有想到,關隴貴族一點面子不給,竟然以集體辭職來威脅自己,這讓他心中憤怒之極。

但同時,他的內心深處也暗暗生出一種莫名的惶恐。

大唐王朝的根基就是關隴貴族,正是因爲有關隴貴族的全力支持,大唐才迅速發展壯大,才能和新隋一起成爲正統。

關隴貴族對唐朝的重要性也就不言而喻,李淵知道如果遷都巴蜀,必然會導致關隴貴族的不滿,但現在並不是遷都,僅僅只是南巡,便導致了關隴貴族的集體辭職,如此強硬的反擊。

難道。。。。。關隴貴族已經決定拋棄唐朝了嗎?

這讓李淵的內心如墜寒窟,憤怒已經消失大半,他頹然地坐了下來。

這時,一名宦官在門口稟報:“陛下,秦王殿下在宮外求見。”

李淵一時沒有反應過來,封德彝在旁邊低聲提醒,“陛下,是秦王殿下。”

李淵這才一怔,居然是次子世民來了,李淵雖然一直惱恨次子世民擅自離京,跑去扶風郡控制軍隊,不過李世民在扶風郡駐軍,也有力地保證了關中西部的安全,這讓李淵心中的九分恨減弱爲七分。

更重要是,李世民畢竟是他的嫡子,讓兒子掌握軍隊也有利於對關隴貴族的壓制,李淵心中的恨又由此減了兩分,變成五分。

再加上前段時間李世民兩次上書,指出隋軍的戰略是先滅李密,兵壓關內只是造勢,事實證明,李世民說得完全正確,失去了李密這樣一個對抗隋朝的天然同盟,使李淵心中多少有些懊悔。

這樣又使得李淵對李世民的恨意再減三分,此時他心中對次子世民只剩下了兩分恨意。

而關隴貴族以集體辭職來威脅自己,更讓李淵感覺到了親情的重要,他嘆了口氣,對宦官道:“宣他覲見吧!”

這時封德彝已經將地上的一堆辭呈收拾起來,放到一旁,他躬身行一禮,“陛下,臣就先回避一下。”

李淵點點頭,“去吧!順便替朕打聽一下,其他朝官對朕準備南巡的看法。”

“微臣告退。”

封德彝慢慢退了下去,李淵望着旁邊地上的一堆辭呈,他不由低低嘆息了一聲。。。。。。。。

封德彝快步走出武德殿,在臺階前正好遇到了匆匆走來的秦王李世民,他急忙行禮道:“秦王殿下,微臣需要提一個醒。”

李世民對封德彝沒有什麼好感,但也不討厭,畢竟他是父皇的心腹,不能得罪,李世民便拱拱手,回一禮問道:“封公需要提醒我什麼”

封德彝往左右看看,低聲道:“今天關隴貴族集體提出辭呈,令聖上震怒,殿下要當心,千萬不能再觸怒聖上。”

李世民心中一嘆,這件事他已聽說了,他不得不說父皇南巡巴蜀的試探就是一個昏招,在人心惶惶之際,父皇還要再澆冰水,怎麼能不讓關隴貴族寒心。

“多謝封公提醒,我會小心,不會再觸怒父皇。”

。。。。。。。。。)

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6章 三千奇兵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時機成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7章 金口已開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1章 楊素教孫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9章 朝局悄變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章 意外來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章 先攻內部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6章 形勢嚴峻第7章 大利望族第8章 假途滅虢第38章 楊廣之怒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章 重返大利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9章 蕭家試探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重返京城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章 一戰成名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1章 幽州平寇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5章 談婚論嫁第7章 初遇敵情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68章 羅藝之慮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1章 河北梟雄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章 一言九鼎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0章 丹陽來客
第33章 京城讖語第34章 卿卿我我第18章 參軍之謎(下)第36章 楚王親書第16章 三千奇兵第40章 兄弟暗鬥第13章 仁壽宮變(五)第46章 棋輸一着第10章 裴矩辭相第40章 先禮後兵第13章 世充評榜第22章 戰略撤退第28章 時機成熟第37章 一記反抽第144章 一記警告第16章 何罪之有?第12章 引君入甕第37章 一招險計第27章 金口已開第72章 請功負罪第16章 楊府爭權(下)第18章 情報之思第46章 攻克平壤第17章 接受密旨第137章 嚴厲警告第41章 楊家之請第31章 楊素教孫第150章 獨孤之悟第9章 朝局悄變第20章 月夜之戰第107章 緊急應對第54章 齊王之危第12章 北巡訊至第5章 意外來客第13章 走私線索第2章 先攻內部第135章 泄露天機第54章 齊王之危第92章 隋唐大戰(二十二)第36章 形勢嚴峻第7章 大利望族第8章 假途滅虢第38章 楊廣之怒第29章 側翼佈局第18章 投票表決第13章 深巷小宅第47章 獨孤家將第11章 新官上任第5章 重返大利第142章 再布一局第49章 蕭家試探第99章 意外收穫第34章 尋找突破第1章 初入楊府第10章 遷都角力第1章 重返京城第21章 帝王心術(上)第92章 李靖初戰第2章 一戰成名第14章 戰爭索賠第21章 幽州平寇第86章 最後通牒第100章 血戰前夜第28章 連環布套第18章 百戰之功第129章 漫天開價第13章 突厥消息第37章 一記反抽第38章 親情如水第17章 接受密旨第55章 談婚論嫁第7章 初遇敵情第40章 禍水東引第32章 圍魏救趙第121章 故技重施第68章 羅藝之慮第74章 隋唐大戰(四)第11章 河北梟雄第21章 內部生變第32章 啓民提議第77章 隋唐大戰(七)第154章 夫人鄭氏第19章 贖買條件第29章 聯合施壓第15章 求賢若渴第24章 添把小亂第33章 兄弟生隙第36章 鐵血柔情(下)第50章 局勢漸變第2章 一言九鼎第69章 殺機四伏第11章 月圓之夜第31章 重磅加碼第35章 爭奪人口第30章 娶妻當慎第43章 河口反擊第17章 勇闖縣獄第23章 世充求救第34章 京城來信第30章 丹陽來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