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七百九十四章 天變應在遼國

bookmark

第七百九十四章天變應在遼國

這些只是解決了線的生產效率問題,要變成布,還離不開另一項偉大的發明——飛梭。

其實飛梭和梭子的區別不大,不過折刀和鐘錶的發展,帶動了精密器件研究。

石富將飛梭改造成了全封閉式金屬器件,棉線纏繞在飛梭內部小棍狀的線軸上,從尾部牽出,飛梭表面打磨成了鏡面工藝,看上去就像一個又長又扁,光滑異常的小金屬棒。

隨着摩擦力的極度減少,飛梭的行程就能夠更長,蘇家織造便能夠織出面幅更寬的面料。

面料寬度已經遠遠超出一個人雙臂展開的長度,因此得在織機上添加打梭裝置。

雖然一臺織機得用到兩個人,但是生產效率遠遠高於以往的所有織機。

如今的織布,卡在了開口,投梭,卷布三個自動化階段和聯動階段。

蘇油讓四通商號在《時報》《兩浙新報》《潮報》上刊登懸賞啓示,誰能在機械自動化上解決三個問題裡的一個,將獲得一千貫的獎賞。

如果誰能解決聯動問題,完成織機的整體自動化改造,商號將尊其爲織造供奉,同時給予五千貫的獎勵!

如今開口和卷布的自動化工作已經解決了,這個不難,屬於千金市馬骨,目的在於打出廣告效應。

剩下的兩個獎項,至今沒有人能拿到。

不管怎麼說,現在大宋的棉紡技術,已經達到了近代工業前只差臨門一腳前的水平,而這些機械需要集中起來統一利用,才能產生效率。

因此需要一個地方來擺放管理。

十月中旬,蘇油在上海務船塢的旁邊,劃出了一片荒地,成立了四通商號松江織造廠。

製造廠的主業就是利用棉紗織布,第一種布匹堅韌厚實,有銅錢那麼厚,被稱爲“銅錢布”。

按照蘇油的意圖,這東西主要的用處,是製作船帆。

不過這個建議遭到了四通商會的強烈抵制,蘇輻翻着白眼,小幺叔你別鬧!銅錢布只是試驗品!如今的棉花可不便宜,一兩價值百錢,合一貫六百錢一斤!你準備用價值幾百貫的帆?

因此必須是細布,搞成絲光棉布,內衣,襪子,拿去賺土豪們的錢!

蘇油這才醒悟過來,我靠,那咱們這一畝地兩百多斤,種出這麼多棉花,不是發大了?

蘇輻說當然,不然我們種來幹啥?這可比油菜還要值錢。

棉花今年有一千多畝的收成,因爲是四通提供的種子和種植技術,還保證統一收購,因此收購價算三十文一兩。

蘇油瞠目結舌:“那不是安和圩一家兩口戶丁,八十畝地,一戶收入多了近五百貫?加上其它產業,這特麼兩年就……奔小康了?”

蘇輻有些無語了,小幺叔這是鑽了牛角尖,還不知道自己造下了多大的功德:“他們是第一等,昌國漁戶第二等,浙北鹽戶第三等,這些人的收入,如今可是讓外路眼紅。”

“不然小幺叔你以爲安和圩上爲什麼見天接待外地來考察學習的,劉萬春又靠什麼支應?”

“我的個去……”蘇油趕緊抓住蘇輻:“去告訴大石頭他們,趕緊造磚瓦廠,瓷磚廠,水泥廠,磚瓦水泥今年絕對要大賣!”

“劉萬春他們指定不耐煩繼續住泥房!這錢我們得賺回來!”

“還有,告訴蔡京繼續擴大棉花種植面積,這價格誰受得了,必須在幾年內將價格整下來,至少在兩浙路要整下來,我們好造賽露絡,硝化炸藥,船帆!”

十一月,兩浙路進了最新式的各色棉線,棉織品,棉被,絲綿被。

有了兩鹼的支持,棉纖維和蠶絲得到了全面的脫脂,品質非常上乘。

細棉布作爲底面,放上彈得鬆軟的棉裡子或者蠶繭撕開鋪成的絲綿裡子,再蓋上錦緞,繡成被子,這是後世開放初期很長時間裡娶新媳婦的路數。

趙頊大喜,將之賞賜兩制以上羣臣,同時下旨,同意了兩浙路擴大棉紡業的申請,下令廣南兩路和福建路,亦進行推廣。

因爲這東西在這些地區,可以不爭糧田,一季稻子一季棉花,收益遠超兩季水稻連作,沒人有理由反對。

還是這個月,蘇油的烏鴉嘴靈驗了,所有大宋人都衆口一詞——天象輪變,可能……或者……真的……一定是——應到了遼國!

遼國發生一件動搖國本的大事!

辛酉,遼皇后蕭氏被誣,賜死!

讓後世無數文學家,網絡小說家惋惜不已,演繹出無數故事,無數“真相”的大美女,傳說穎慧秀逸,嬌豔動人,才華橫溢,精通詩詞音律,善於言談,琵琶天下第一的女中才子,遼國皇后蕭觀音,竟然被權臣耶律伊遜和張孝節陷害,賜死了!

耶律洪基是個驢友,喜歡野外打獵荒野求生,常年在藕絲澱,黑龍江,黑山等地遊獵。

專有名詞叫——捺鉢。

如果說大宋是皇家與士大夫共治天下,遼國則是帝族與後族共治天下。

耶律洪基和蕭觀音生有個兒子耶律浚,幼時就能言善辯,好學習,通書文。

耶律洪基對這個兒子也非常喜歡,曾經誇讚道:“此子聰慧,殆天授歟!”

耶律浚六歲被封爲樑王,八歲弓馬嫺熟,隨父出獵遇到十隻鹿,射得其中之九。

耶律洪基大喜,特意爲他設宴,立爲皇太子。

去年,耶律浚十七歲,正式走向政治舞臺,兼任北南樞密院事。

這就與權臣耶律伊遜產生了權力衝突。

兩國的政體和宋國不一樣,臣子和帝王拜把子的事情都發生過,《天龍八部》雖然是演繹,但是的確有史實爲憑。

總之耶律浚總政後,法度修明,開始表現出一個明君的氣象,於是耶律伊遜設謀構陷蕭觀音,最終的目標當然是太子。

機會很快就到了,當年的造反皇叔耶律重元,有個家婢叫單登,在重元敗事後被沒爲宮婢。

蕭觀音的藝術素養很高,伶人趙惟一是她的親從,單登也是遼國彈箏與琵琶的高手,但是怎麼都爭不過趙惟一。

單登不認爲是自己技不如人,認爲蕭觀音偏心趙惟一。

耶律洪基曾經要召單登彈箏,蕭觀音勸諫道:“此叛家婢女,難道不怕她效仿豫讓?怎容得親近御前呢?!”

於是單登被出遣外直,而深怨皇后。

單登有個美女妹妹,被教坊司管事朱頂鶴收入房中,而朱頂鶴又是耶律伊遜親信,這個妹妹乃耶律伊遜情婦。

於是單登與朱頂鶴誣陷皇后與趙惟一私通,由耶律伊遜告發。

耶律洪基一直就是個糊塗蛋,之前對付重元得力,不過是因爲重元比他還蠢罷了。

於是耶律洪基下詔讓耶律伊遜及張孝傑窮治此事,趙惟一等人被加以釘灼諸酷刑,“皆誣服”。

樞密副使蕭惟信聽到後,騎馬飛奔勸說耶律伊遜與張孝傑:“皇后賢明端重,誕育儲君,此天下母也,而可以叛家仇婢一語動搖之乎?!”

不聽。

獄詞上到耶律洪基那裡,寫得清晰明白,完全是一部小黃文。

“據外直別院宮婢單登,及教坊朱頂鶴陳首:

本坊伶官趙惟一向邀結本坊入內承直高長命,以彈箏琵琶,得召入內。

沐上恩寵,乃輒幹冒禁典,謀侍懿德皇后御前。

忽於鹹雍六年九月,駕幸木葉山,惟一公稱有懿德皇后旨,召入彈箏。

於時皇后以御製《迴心院》曲十首,付惟一入調。

自辰至酉,調成,皇后向簾下目之,遂隔簾與惟一對彈。

及昏,命燭,傳命惟一去官服,著綠巾,金抹額,窄袖紫羅衫,珠帶烏靴。

皇后亦著紫金百鳳衫,杏黃金縷裙。上戴百寶花簪,下穿紅鳳花靴,召惟一更放內帳,對彈琵琶。

命酒對飲,或飲或彈,至院鼓三下,敕內侍出帳。登時當值帳,不復聞帳內彈飲,但聞笑聲。

登亦心動,密從帳外聽之。聞後言曰:‘可封有用郎君。’

惟一低聲言曰:‘奴具雖健,小蛇耳,自不敵可汗真龍。’

後曰:‘小猛蛇,卻賽真懶龍。’

此後但聞惺惺若小兒夢中啼而已……”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八百章 內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
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四百九十二章 紅臉白臉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八百二十六章 水師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一千三百一十六章 推演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三百八十九章 秋娘第四百七十二章 進京第一千二百四十三章 禪師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百四十四章 不要臉的老頭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七百八十章 蘇軾送東西第七百一十九章 舉措第九百八十一章 宜秋門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六百八十九章 國家預算第八百六十章 微服第一千三百八十五章 鐵路第一千五百七十四章 妖師叔祖第四十二章 八菜一湯第一千二百五十三章 蘇油的家事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百六十三章 對策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一百六十六章 夏第一千五百六十九章 冗官第一千七百七十四章 回府第五十八章 方法論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一千零四十六章 說辭第二百六十一章 歐陽修第二百四十九章 措施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八百一十七章 元江水師第五百二十六章 察人之術第一千七百二十一章 許炫富詔第六百四十六章 大夏龍雀第五百零一章 沒有鹽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一千四百七十六章 總得講道理吧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一千六百六十七章 信用第一千三百三十二章 演戲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千五百三十七章 彈劾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百八十七章 代價第一千五百零四章 咆哮御前第八百八十五章 聚會第一千二百三十五章 獻計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六百九十五章 淞江一號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九百五十章 商量對策第一千一百三十四章 電報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一千二百六十九章 大勝第二百五十八章 天下最窮處第一千二百二十六章 金殿文元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第一千一百一十一章 年終總結模板第八百六十二章 扁罐的書房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九百三十三章 劉蛟第五百九十四章 溫飽線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二十二章 試燒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八百章 內奸第一千零二十三章 坑遼人是傳統第二百六十三章 老太君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七百五十一章 蠔油第一千一百一十二章 五泉井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八百九十三章 螺旋槳第九百六十四章 老蘇獲釋第三百九十七章 運動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