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 高昌

bookmark

第一千六百七十四章高昌

趙煦說道:“高昌國王,自稱‘阿斯蘭汗’。阿斯蘭在回鶻語中意爲獅子,因唐朝曾將公主嫁給回鶻可汗,曾在高昌設立西州,所以他們在朝貢的國書裡,一般自稱是‘西州外甥師子王’。”

“太平興國六年三月,獅子王來貢,太宗於五月遣殿前供奉官王延德與殿前承旨白勳二人爲使,率百餘人的使團回訪高昌,自夏州渡河,經沙磧,歷伊州,望北庭萬五千裡。歷時四年的艱辛跋涉,於雍熙二年使還,撰了這本《西州程記》以獻。”

“當時河西走廊尚爲甘州回鶻所佔,王延德一行無法通過。只有向西北取道韃靼,於次年四月抵達高昌。”

高滔滔將向太后整理出來的簸籮浸泡到石灰水裡,聞言就不禁皺眉:“這道路可太遠了,也不知章學士他們如今到了哪裡。”

趙煦說道:“好叫娘娘得知,如今和那時候不一樣,于闐在我控制之下,相較當年從夏州出發,我大宋國土已經西進了五千裡。”

“章學士他們出發之處沙州,到于闐三千里,這段路程安然無恙;童貫他們的北路,從沙州到龜茲,也是三千里,一路都是崇信佛教的城市,因此這段路也不用擔憂。”

高滔滔立即糾正:“童貫乃是監軍,軍臣正帥乃是劉昌祚,官家言語可要小心,不然諫官又該說官家親近侍而遠正官了。”

趙煦不禁有些無語:“我連童姥姥的面都沒見過幾次,他一直就在外統軍,哪裡說得上親近,就是記住了他當年宣稱要秣馬天山的典故。”

說起這個向太后就不禁好笑:“汴京城百姓裡促狹鬼也多,或者也是天意,這天山童姥的外號,還不就應了真兒了?”

朱太妃看着日漸顯露出君王之氣的英拔兒子,心滿意足,手中拿剪子剪齊草杆,只微笑不語。

母子倆這樣相對的時光,極爲難得,就連趙煦欲日日問起居,都被她拒絕了,要求趙煦十日一次,不能和太皇太后、太后同例。

就聽趙煦快速翻着書本,一邊說道:“時值高昌國師子王正避暑於夏都北庭,以其舅阿多於越守國。”

“阿多聞訊後大宋宋使團到來,派遣官員致意,幾天後接見了王延德一行,其禮頗恭敬,又遣人快報獅子王。”

“師子王乃邀王延德赴北庭面晤。王延德等又歷交河州,凡六日至金嶺口,寶貨所出。又兩日至漢家寨,又五日上金嶺。”

接着念道:“過嶺即多雨雪。嶺上有龍堂,刻石記雲小雪山也。嶺上有積雪,行人皆服毛罽。度嶺一日至北庭,憩高臺寺。”

“其王烹羊馬以具膳,尤豐潔。其王及王子、侍者皆東向拜,受賜。旁有持磬者擊以節拜,王聞磬聲乃拜,既而王之兒女親屬皆出,羅拜以受賜。”

“遂張樂飲宴,爲優戲至暮。明日泛舟於池中,池四面作鼓樂。又明日遊佛寺,曰應運泰寧之寺,貞觀十四年造。”

高滔滔到這是方纔首肯:“說到底,還是貪圖使團的寶貨,方纔如此殷勤。之前說其國無貧民,不可取信。”

向太后有些被地名攪暈了:“北庭不是說在天山之北嗎?這金嶺又在何處?”

趙煦放下書本解釋道:“好叫娘娘得知,北庭在天山之北,金嶺以南,中間的數千裡豐美草場,就叫北庭川。”

“這金嶺乃是高昌國與韃靼的分界,山有金嶺口小道可供穿行,當地人稱其爲‘他地道’,意思是穿過這條道,就跑到別人的地界去了。”

向太后喜滋滋地讚道:“看看咱們哥兒這學問,萬里之外兩他國分界間的小道都知曉。”

趙煦笑道:“那可不是平凡的小道,那可是高昌國與韃靼貿易的重要通道,高昌以商業立國,地處絲路要衝,與黑汗、大宋、韃靼、西域諸城邦貿易,雖然不可能如書中所言這麼好,在西域當也算是富庶。”

“我朝河西大豪陳慥,行商西域,順便爲大宋繪製地圖,蒐羅情報。這些都是河西制置司根據陳慥的資料整理彙集,送到軍機處的。”

陳慥不是官員,高滔滔聽着這名字都覺得陌生:“此人乃王韶、巢谷一流的英雄?”

趙煦點頭:“陳慥乃先帝名臣陳希亮之後,汴河飛橋就是陳公的發明,大蘇出仕之初,就是在陳公手底下做的通判。”

“說起來陳慥、巢谷,都是大蘇的眉山同鄉,情同莫逆。二人與司徒也是好友,當年司徒入大理擒儂智高,卻是陳慥、巢谷隨行。”

高滔滔讚道:“何眉山人才之盛也!”

朱太妃卻終於聽明白了些干係,猶疑問道:“這個陳慥,莫非就是陳季常?”

趙煦笑得拿書的手都在抖:“河東獅吼,正是此公。”

“哎喲?!”高滔滔訝異至極:“我還以爲陳季常乃是畏怯軟懦,畏妻如虎之人,不料竟是如此偉丈夫奇男子!”

“這英名不得流傳,懼內之聲反倒天下皆知,大蘇可真是害人不淺!”

趙煦更是笑得不行了:“要說懼內的偉丈夫奇男子,天下又不是隻有陳季常一人……”

殿中衆人都是秒懂,不由得輕笑出聲。

高滔滔笑過之後,卻又輕咳一聲:“司徒於官家有傅保之恩,這樣的混賬話,以後不可再提。”

趙煦轉了轉眼珠子:“呃……孫兒說的是漏……蘇子衡。”

高滔滔不禁好奇:“漏勺又怎麼了?”

趙煦笑道:“娘娘不知道吧?汴京時報上登的那首詞,卻不是蘇子衡手筆,乃是他小師妹所作。”

“蘇子衡在蒲澗遊賞的詩會上被廣州士紳們逼得急了,拿出來應景,下山之後第一件事就是寫信回京,跟自己小師妹解釋此事兒,可不敢耽擱,哈哈哈哈……”

向太后也不禁好笑:“這不是什麼樣的竹子下出什麼樣的筍兒?”

高滔滔卻問道:“李家姑娘不但精於數算,連詞作也不遜柳、秦,竟是女中丈夫,不過……官家卻又如何知曉此事的?”

“呃……”趙煦不禁傻了:“這個……是蘇子衡的好朋友,啊不是椅子哥告訴我的。”

說完又趕緊拿起書本:“剛剛還沒讀完呢……‘當時契丹使者亦在,說師子王曰:‘聞漢遣使入韃靼而道出王境,誘王窺邊,宜早送至韃靼,無使久留。’又曰:‘漢使來覘視封域,將有異圖,王當察之。’”

“這話被王延德所知,即對師子王曰:‘契丹素不順中國,今乃反問,我欲殺之。’後因師子王一再勸阻而作罷。”

向太后訝異道:“這個王延德,還是班超一流的人物?”

“哪裡是班超一流人物。”高滔滔冷笑道:“王延德少事晉邸,因得進用,使還有功,授崇儀副使,掌御廚。”

“與宰相張齊賢善,因國子博士朱貽業通言齊賢,求免掌庾,希求進用。”

“齊賢爲言之,上怒曰:‘延德願掌倉以自效,未逾月,又禱宰相求免,何也?’因召而詰之。”

“延德自言未嘗遣貽業詣相府有所求請。上疑齊賢不實,召貽業至,貽業又諱之,齊賢恥自辨,因頓首稱罪。”

本書由公衆號整理製作。關注VX【書友大本營】,看書領現金紅包!

“上怒,即以延德領懿州刺史以寵之。”

“因其以攀附得官,傾險好進,爲時人所譏。”

“欺君賣友,陷上於惡,前後差異,判若兩人。”

“真宗即位後,念其久事先帝,前使西域,冒寒不汗,得風痹疾,艱於步履。乃轉左千牛衛上將軍,充使如故。”

“後知青州,卻在爲宮中購物時克隱差價,中飽私囊,降授左武衛將軍,久病落籍。”

“後遣家人詣登聞鼓院求肯,真宗終念其前功,復授左千牛衛上將軍致仕。”

“所以說啊,人是複雜的,非有六祖之通明,便當效法神秀,‘時時勤佛拭,勿使惹塵埃’。方爲誠心正意。”

這就是懿旨教訓了,向太后,朱太妃,趙煦皆放下手中東西,束手禮敬:“謹遵太皇太后教誨。”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七十章 授課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四十章 生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
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七百二十三章 後生可畏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百四十五章 隨手功夫第一百八十六章 酥油第六百二十四章 禪師第一千三百二十一章 克靈州第七十章 授課第三百零六章 轉運判官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一千三百零六章 出征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一千五百四十一章 蘇轍上書第一千八百三十五章 攻城第九百七十四章 禽獸不如第四百四十八章 試射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九十一章 浮圓第一千五百九十二章 雅事第八十七章 私奔第八百三十六章 章法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三百九十五章 天時第六百四十三章 老太君的智慧第四百四十四章 洞房第一千三百五十章 括戶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八百零一章 覲見第一千一百一十三章 室尚書第一千三百九十章 富弼逝世第一千二百五十六章 經略六路第一千零一十一章 太皇太后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一百三十六章 考較第一千六百六十二章 季常公第一千二百四十四章 幫助遼國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七十三章 看破說破第一千二百三十七章 夜襲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一千四百七十章 綱要第五百五十章 論《青苗法》第一千八百二十八章 共情了第四百八十一章 種諤的攻略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一百四十九章 謝罪第一百二十五章 被打臉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五百八十二章 防疫第一千三百二十章 意外第一千五百八十九章 折繼祖的辦法第七百九十五章 遼國之變第一百七十一章 陸路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千六百八十三章 止步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六百零八章 錢可通神第四百四十五章 婚後第一千四百一十八章 舊交第四百五十八章 濮議第四十章 生計第五百六十三章 郭淮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二百八十一章 強作解人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一百五十章 舉薦第一千三百七十章 豐年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一千五百五十章 化肥和果凍第三百四十一章 刺勇之議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千五百九十五章 燒曲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二百六十章 王安石第一千八百零九章 舊城改造第九百七十五章 老江湖第六百三十章 上香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一千七百五十二章 不足爲懼第七百零三章 流民圖第一千四百一十六章 電機第一千二百九十六章 慘狀第一千五百二十五章 阿骨打第一千三百八十八章 選擇第一千七百四十章 大調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