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

第一千七百零六章望蘇亭

給孩子安排的屋子裡鋪滿了羊毛地毯,中間還有一個小木頭圍子,裡面是遼國黑貂皮的茵褥。

扁罐是識貨的:“喲,爹你從哪裡搞到的這個?這個可是有價無市的好東西。”

蘇油說道:“我不懂,好在哪兒?”

扁罐說道:“這是最冷的時節裡打到的貂,絨最細密,還是全選的是母貂,針短且柔。”

蘇油說道:“我前年給遼國室老尚書送去幾牀絲綿的被子,這是他去年讓其子帶給我的回禮。”

扁罐樂道:“那爹爹你可賺大了。”

說完有想了一下:“咱大宋幫這遼人培養理工人才,穩妥嗎?”

蘇油說道:“技術不能指望永遠瞞下去,而是要自己靠不斷進步,保持代差;國力也不僅僅限於理工,還有人口,疆域,知識的普及程度。”

“這就形成了一個怪圈,如果要普及,那就必然會失密,如果要保密,那就很難普及。”

“所以這裡頭,還有一個程度與時機的綜合考量,如果能按照我們的時間表完成進度,那現在的那些人才,最終也是大宋的人才,而且是大宋在原遼國本土上發現和培養的人才,能節約我們不少的時間。”

“當然,如果完不成也沒關係,別說鐵廠,哪怕是他們連火器都能擁有,同樣沒有關係,因爲火器是抵消騎射的利器,如果兩國軍隊的能力相當,剩下的,拼的就是人口、經濟和資源了。”

“還有就是國家內部的政治局面,以前是我大宋內憂外患層出不窮,而現在,是遼人遇到了內部的麻煩,很大很大的麻煩。”

摸索出最佳戰鬥方式,形成了正規建制,擁有了精良武器和戰馬的韃靼人,在另一個時空裡邊,那可是整個歐亞大陸的大麻煩。

石薇說道:“朝會大禮時,宣德門外的黑汗重騎我看了,要是沒有火器,章學士可不會如此輕鬆。”

蘇油說道:“也別小看章黑心,到時候他怕又是另一種打法了,不過估計對方的乘馬會損失很多,那一戰的收穫就會小很多。”

扁罐說道:“對,利用射程、馬速、靈活調度指揮,輕騎可以剋制重騎,但是戰果絕不會如此輝煌罷了。”

蘇油不禁感慨:“當年我跟你娘,一千西夏鐵鷂子都打得那麼費勁,章黑心大戰之後不待戰機稍縱,繼續奔襲百里還發動夜戰,驅散古拉姆的僕從,等到天明瞭收那些跑不動的罐頭,這樣的打法,我可是既不會,也不敢,更不想。活該他戰績輝煌。”

扁罐笑道:“章學士是我朝當之無愧的第一兵家,老種帥現在動不動就拿出來給都經略司參謀室做人樣子,李純元他們可是在我跟前抱怨了好幾回了。”

河北大練兵的過程中,諸軍都深感水上作業的短板,最後還是曹南跟種詁建議,特麼守着個皇家海軍學院,還能被這事兒難着?

種詁是老騎軍了,一時真沒想到這上面來,趕緊請來了扁罐和他那一幫狐朋狗友做指導,果然,術業有專攻,分分鐘搞定。

這家人可以聊開的話題實在是太多,打開來就收不住,還是石薇看天色不早了,讓蘇油先去做飯。

平日裡忙,都是吃周小廚做的,如今能夠安安心心做一頓飯,都是蘇油難得的享受。

家裡人喜歡吃什麼蘇油都知道,石薇跟着自己吃大的,喜歡河珍、山鮮還有豆花。

扁罐喜歡回鍋肉,粉蒸肉,還有冒了嫩菜葉或者血旺的老雞湯。

觀兒喜歡酸甜口,比如糖醋排骨,魚香肉絲。

老雞湯是昨晚就用砂罐烀着的,肉切得很小塊,只有拇指頭那麼大,蘇家人愛喝湯不愛吃肉,只有這樣大家纔會動筷吃肉。

河北沒有豌豆尖,不過有草頭,也就是苜蓿芽,汆水過後也能代替。

還有雞血旺與紅薯粉絲。

泡椒雞雜炒筍絲,薇兒最喜歡了。

現在萵苣正嫩,給觀兒來個魚香肉絲。

最後給杵兒蒸了個芙蓉蛋,燉了碗黃辣丁湯,然後將湯汁濾出來加點米飯煮爛,一家人的晚飯就齊活了。

王彥弼和王寀也過來了,王彥弼還帶來了自家新婦。

王彥弼的新婦是吳充的幼女,德言容工沒得挑,長公主爲了自家兒子這門親事,之前可是花了不少心思。

吳充和蘇門四學士張耒的父親是好朋友,張耒父親請求知吳江的時候,老吳寫詩相送,“全吳風景好,之子去絃歌。夜犬驚胥少,秋鱸餉客多。縣樓疑海蜃,衙鼓答江鼉,遙想晨鳧下,長橋正綠波。”被譽爲宋代送行詩最工穩的一首。

吳充十幾年前就死了,長子也死了,家中主事的是次子吳安持。

吳安持如今也在河北,是王安石的女婿,大宋著名的水利專家,之前對這門親事,還一直沒鬆口。

等到王彥弼成了狀元,吳安持一下就痛快了,還準備了豐富的嫁妝,在汴京西郊置辦了一個莊子,親自將妹子送到汴京,生怕妹婿迎娶走太遠耽誤了時間。

幾家女眷也不忌諱什麼男女相見,這叫“通家之好”。

等蘇油端菜出來的時候,吳氏正跪在小圍欄前,看着抓着欄杆學走路的杵兒,挪不開眼。

蘇油基本上拿王彥弼當兒子看,因此也就將吳氏當做兒媳婦看:“豳娘,杵兒很可愛吧?你們也要抓緊哦……”

吳氏是大戶人家出來的,家裡糟心事兒可多,對於蘇油這種反而過着小家小戶生活的頂級豪門,之前還覺得彆扭和古怪。

等到嫁給了王彥弼,王彥弼對蘇油基本上是有樣學樣,吳氏才真正體會到了這種人家的好處。

她也是聰明人,轉眼明白了其中的關竅,嫁雞隨雞,從此放下了擔心,收起了故相女兒狀元娘子那一套架子,舒舒服服地做人。

聽聞蘇油如此一說,吳氏不由得臉上一紅:“大伯說笑了,我們不急……”

蘇油哈哈一笑:“先得把身體養好,適當運動,你剛來大名府的時候太瘦了,最近終於面色紅潤了些,來來來,開飯了!”

吳氏將杵兒抱出來放到蘇油最近讓人打造的“嬰兒椅”上:“你們先吃,我來喂杵兒吧。”

“不用!”蘇油對門外喊:“程嶽!程嶽你來,把杵兒帶走,給他餵飯!”

程嶽在門外眼巴巴看杵兒好久了,聞言立刻進來,將杵兒抱走了。

家宴擺上,蘇油又給一人發了一個海鴨蛋顯擺:“都嚐嚐,漏勺從廣州送過來的,這可是真正起沙流油的好東西!”

……

廣州,新會縣,熊山下,茶坑村。

其實不是熊山,下邊是三點而不是四點,應該讀作泥的發音。

這裡是一片得天獨厚的寶地,位於珠江八大出海口崖門水道的銀州湖畔,離廣州城兩百里,水土豐潤,農作物產量很高,還是個漁船避風的優良港灣,漸漸形成了一個小魚港。

不過現在這裡還是半歸化的夷人聚居區,還有就是住在漁船上的疍民,漢人不過小半。

漏勺對茶坑情有獨鍾,兩年多下來,茶坑人的生活也在漏勺的引領下天翻地覆,當地人在他的指導下種植起了油菜、香料、柑橘、果樹,養起了雞鴨、肥豬、水牛,還發揚光大了自己傳統的手工業——蒲葵扇。

這裡的風景絕佳,當地老百姓受漏勺恩惠太多,在崖門漁村碼頭上最高處,修造了一個亭子,命名爲“望蘇亭”,意思是喜歡在這裡觀望,盼着小蘇探花來。

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九十五章 蛋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
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七百八十六章 沈括的外交第一千七百八十七章 複雜性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一千二百九十五章 大火第七百八十一章 勸說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一千七百一十五章 又遭彈劾第一千一百九十章 反駁第四百八十三章 越次入對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四百九十二章 旱情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二百九十三章 遼人臨觀第一千零四十二章 徒弟第三百五十一章 渭州第六百八十四章 大朝會第一千七百一十九章 卻上心頭第九百一十七章 大敗第一百八十九章 養屁股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五百五十九章 三不足第一千五百六十五章 想出巡第九十五章 蛋第六百六十一章 蘇油是好同志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千三百一十三章 種珍第七百四十三章 言傳身教第一千三百七十三章 微言大義六百三十三章 佞人第五百九十八章 兵變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四百八十章 貨物第二百四十三章 出事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一千七百五十章 劉奉世第一千三百四十一章 仁多保忠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三百三十四章 浮橋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六百七十三章 好消息不斷第六十章 仿宋體第八百二十九章 解決第一千四百一十一章 史書的下面第三百一十二章 封路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一百一十四章 救災第五百二十三章 河鮮宴第一百五十四章 陳慥第一千零八十五章第一千三百七十六章 賀蘭石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三百四十七章 潛移默化第五百四十一章 軍器監第一千一百二十三章 難熬的一夜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一千八百三十七章 危機第四百五十四章 渡口鎮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零二十一章 鄆州方略第一千四百八十九章 農事第一千二百零九章 打題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九百七十六章 始皇帝的問題第五百四十二章 嵩陽書院第七百零六章 商議第四百八十九章 遊玩第一千一百九十八章 覆盤漢滅匈奴第一千七百七十一章 奸臣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一百零七章 白河第一千六百五十六章 廣州第四百三十一章 大閱第一千七百二十五章 誕生第七百五十二章 潮報第七百零二章 大勝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六百三十五章 相迎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七百五十三章 大盤子第七百一十八章 遊說各方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九百零八章 陳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