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七十八章 金姐兒

bookmark

第六百七十八章金姐兒

仵作在如今乃是賤籍,地位和接生的穩婆,驗查女性的坐婆,地位相同,更多的作用是填寫屍單,然後收斂屍體。

當然如現在這種明顯殺死的屍體,仵作也不敢亂收,否則搞不好就是死罪。

沒一會兒,巷子口奔來一人,帶着一口箱子,手裡還拎着一個袋子,連聲道歉:“老兒來得晚了,累上官久等,恕罪恕罪……”

蘇油擺手:“不妨,沒違時限就沒有錯,不過是我們到得早了。”

再一看仵作老頭袋子裡的東西:“家裡今天吃餺飥?”

餺飥就是餃子,團頭很尷尬:“呃,這些都是驗屍的東西……”

蘇油都傻了,這袋子裡頭明明就是蔥椒佐料,還有一束臘梅花好不好!

團頭只好耐心解釋:“一般人死之後,皮膚會泛青,不容易辨別傷口,這個時候,只需要將可以的部位用水清洗乾淨,再用蔥白搗碎,將蔥泥敷在傷口之上,然後用紙蘸醋蓋住傷口一個時辰,傷口就可顯現。”

“完整的皮膚光滑有彈性,滴水在上邊,水會流走;而傷口部分的皮膚組織僵硬,水流到傷口附近的皮膚會停滯不前,由此斷定傷口的位置。”

“檢驗骨傷則先用醋將全身洗淨,再用浸過油的絲綢或是油紙隔着太陽光,或火光照看,即可發現斷骨之處。”

“如果這都還發現不了,就用臘梅花與大蔥,川椒,食鹽一起搗碎,做成餅狀,將餅子放火上烤燙,再以一張紙貼在需要驗看的地方,用臘梅餅在上面反覆熨烙,傷痕就會顯現出來。”

蘇油只好謙虛:“這個你纔是專業人士,那就先驗吧。”

團頭對蘇油也挺佩服:“年輕人膽色不錯,見到屍體都不帶害怕的……”

沈忱大怒:“住嘴!此乃小蘇太保!十萬夏人在他面前都灰飛煙滅,區區一具屍首何懼哉?!”

團頭嚇着了,蘇油這是破壞規則,他見過的最大的官員,不過是開封府界提點刑獄勾管,連推官都是他知道別人別人不知道他那種。

不過團頭的手藝的確比較專業,加之這具屍體致死原因很簡單,所以很快驗看完畢,除了隨身攜帶的衣物,傷狀,就是“致死,左乳下首傷口徑寸,深三寸五分,雙刃,輕入,重出。”

一邊沈忱開始詢問李三兒,問他臉上的傷口怎麼來的。

李三兒臉都嚇得白了:“這是我家新婦早起與小的爭執所致,官人們真與我無干啊……”

王朝點頭:“你再細說發現屍首的經過。”

然後很快幾人便注意到李三兒的供述,提到進巷子之前,聽到過一個悽慘的聲音,好像是女的,喊道殺人啦。

蘇油等幾人對視一眼,屍體似乎是個士子,指甲修剪得乾淨,從屍體的僵硬程度來看,死亡時間當在半夜,因此李三兒基本可以洗脫嫌疑。

這巷子裡盡頭人家已然不多,那就挨戶詢問。

問道朱虔婆家的時候,朱虔婆老實交代,那人是她先看到的,只是由於驚嚇過度嚇得趕緊跑回家中,聽到外間有動靜,也不敢出門。

蘇油便問起家中還有何人,朱虔婆卻是支支吾吾。

倒是王朝對蘇油解釋,這巷子就是私寮街,虔婆家裡看來就這情形。

說重了這也是隱藏逃戶,這是違反保甲制度的,蘇油便讓虔婆將那什麼金姐兒叫出來,也需要盤查一番。

虔婆便去拍門:“姐兒,是官人們來了,你開門出來見見。”

一位穿着淡青色襖子的女子開門出來,模樣倒是挺好看,跟幾人拜了拜:“小女子見過幾位官人。”

聽她說話的口音氣度,蘇油問道:“你不是宋人?”

金姐兒便掉下了眼淚:“奴家是高麗人,隨大宋官人來到汴京,後來官人死了,大夫人容不下,便將我發賣了出來。”

“好在官人還有幾個熱心的朋友,因此接濟與我,尋得此次地方住下。”

這話說得倒是挺藝術,蘇油點頭:“巷口那人你認識嗎?”

金姐兒說道:“我都沒有出去過,不知道那人是誰。”

蘇油說道:“那你隨我們出去看看?”

金姐很害怕,但是沒辦法,還是隨沈忱去了。

蘇油給張麒使了個眼色,張麒會意,進金姐兒房中檢查。

不一會兒張麒出來:“沒什麼特別之處。”

過了一陣,金姐兒回來了,臉色蒼白:“那人是……李大官人。”

“哦?”蘇油有些意外,他以爲金姐兒會一口否認的。

金姐兒低頭說道:“他是高麗客商,與我也算是同鄉,有時候,也會來奴家院子盤桓。”

蘇油問道:“那他平日裡可有仇家?”

金姐兒搖頭:“倒是不曾聽說。”

沈忱拱手道:“大尹放心,既然確認了死者身份,那就可以順藤摸瓜,這些事情,交給我們便是。”

蘇油點頭,對王朝說道:“三日一比五日一限,朝廷的規矩是急了點,不過我可以先把板子給你寄者,給你半個月查清此事,每日我要查看調查進度。”

王朝喜出望外:“多謝少保,多謝少保!”

蘇油又對張麒說道:“七哥,你熟悉市井,和王朝一起調查此事。”

張麒拱手:“是。”

讓仵作團頭將屍體擡走,先放到附近開寶廟中停放,蘇油打發沈忱去同文館找高麗使節瞭解這個李大官人的情形,自己繼續去鐘樓督工。

趙頊點了名的政績工程,這個重要性就不一樣了。

鐘錶的錶盤,是採用一日一週,還是一日兩週,也經過激烈的討論。

最後蘇油拍板,除了司天監的天文鐘,按照一日一週設計外,其餘鐘錶,均按照一日兩週設計。

主要是因爲除了司天監這羣夜貓子會重視夜間時刻,其餘的人,其實只關心白天的走時,因此按照半日一週的設計,指針的變化更加明顯瞭然。

不過這養錶盤上就只有六個正時,太稀疏了,還要加上初時,於是就有了後世二十四小時的概念,然後再加上刻數,分鐘,變成了地支+初正+刻數+分鐘,完美了。

除了分這個不常用的時間概念,其餘的本來就是如今北宋人的時間觀,可憐到了後世,中國人拋棄了這種方法,導致很多人以爲中國就一直只有十二時辰,卻不知道“子初”和“子正”,其實分別代表晚上十一點和十二點。

所以現在的錶盤,設計得就有些複雜,最大的標記,是六個正時,小一點的六個,是初時,再小點是刻,再小點是小刻,即五分鐘,再小是分。

要讓各種標誌排布到表面上,還要美觀好看,也挺燒腦的。

不過宋人就是喜歡這樣的東西,越複雜越興奮斯基,濃濃的逼格,就在這裡邊體現了。

蘇油都插不上話,因爲如今的科學家,同時也是畫家,藝術家,詩人,官員的集合體。

然而蘇油的另一項建議,卻讓科學家們歎爲觀止,看看什麼叫會做官,看看什麼叫佞臣!

鐘樓分針的長度,與趙頊的身高相同,而時針的長度,則是趙頊的左肘到右手指尖的距離!

這就叫參與感!

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兩百章 賀禮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
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四百六十九章 分割財產第三百九十八章 王文鬱的心思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千零一十五章 工藝和技術第四百六十三章 墓誌銘第三百五十八章 富弼的炮轟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一百六十章 聊天第一千三百二十五章 內相第一百六十章 大理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一千零八十二章 毒計第一千六百四十四章 海鬼爪螺號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千一百七十章 教訓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四百三十九章 還鄉第一千零六十九章 和太后談判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一千七百九十六章出賣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一百六十四章 蹤跡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五百九十一章 倒逼第一千一百六十一章 鄭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一百一十三章 女婿上門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一千六百四十五章 清淨第一千一百零五章 氣跑了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一千四百九十六章 抗旱第九百二十六章 上香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八百二十章 水戰第一千六百六十章平叛第一千四百五十五章 文與政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五百五十三章 講解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兩百章 賀禮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四十三章 迎娶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一百八十三章 舊部第十四章 好菜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四百四十八章 步槍舞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七百一十四章 求救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八百零七章 廷議第三百七十四章 河湟變遷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零三十二章 很大宋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百二十七章 勝利的大會第一百九十二章 短板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一千七百四十二章 遊說第八百一十二章 沒卵子的大象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八百八十三章 相州案第九百一十三章 新聞第一千一百五十三章 聖地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第七百三十二章 章惇的狙擊第六百四十五章 《金石圖錄》第一千一百二十八章 邢恕第七百九十三章 勞動人民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一百三十九章 展布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第一千三百六十三章 十六號窟第一千七百九十七章 生離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八百一十一章 呂惠卿的魚死網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