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六百二十三章 瑤族

bookmark

第六百二十三章瑤族

四月,庚戌,呂嘉問咬着牙上章抗辯,認爲蘇油所言都是尚未發生的事情,是胡亂推測杞人憂天,他有把握控制市易務,不會發生那些破事情。

中書變本加厲,改京中市易務爲都提舉市易司,同時設立秦鳳、兩浙、滁州、成都、廣州、鄆州六處市易司,皆歸其管轄。

“自是諸州上供的藨席、黃蘆之類,都悉令計直”,貸給百姓們銷售。

用蘇油的話說,這是賣東西賣上癮了。

壬子,朝廷效仿陝西新軍制,立殿前馬步軍春秋校試殿最法。

己未,詔諸地括閒田。

知定州滕甫上書:“河北州縣近山谷處,民間各有弓箭社及獵射人,習慣便利,與蕃人無異。乞下本道逐州縣,並令募諸色公人及城郭鄉村百姓,有武勇願習弓箭者,自爲之社。每歲之春,長吏就閱試之。北人勁悍,緩急可用。”從之。

陝西方面積極響應,現在有錢了,除了弓箭社外,摔跤、槍棒、騎術、橄欖球等社團也建立起來。而且將錦標賽列爲每年榷市之後的娛樂項目,開設關撲場,鼓勵全民參與,激勵尚武之風。

與河北不同,賭博極大地刺激了幾項運動的發展,狼渡馬場出來的各種系駿馬,價格在已經非常昂貴的基礎上,繼續飆升。

蘇油給趙頊準備了一輛馬車,用的後世挽具,配合四輪寬坐大馬車,以及五匹照夜白的後代。

趙頊也算明君之姿,當年俘獲的幾匹名馬,蘇油一匹都沒有上交,這在一些帝王眼裡,就是大不敬的罪名。

幾年之後,蘇油給他的回報就是這個,五匹清一色雪白強健,鬃毛和尾巴飄拂,彷彿自內散發着光芒,肩高於人肩平齊的駿馬。

這讓趙頊開心不已,特意下旨,讓文同入御苑觀看,然後留下圖形。

丁卯,河北新河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新河道最淺也深達十丈,廣四百尺。離堤岸不遠的河道內,是兩道模擬都江堰卵石竹籠打造的以前未有過的冬堤,作爲束水衝沙之用。

五月,詔:“宗室非袒免親者許應舉;初試黜其不成文理者,餘令覆試;累覆試不中者,亦量才擢用。”

壬午,遼國名臣猛將,晉王耶律仁先卒。

權臣耶律伊遜益發跋扈,不能不說是大宋的幸運。

辛卯,王安石以王韶上書進呈趙頊;熙河地區,已拓地千二百里,招附十萬餘萬口。

趙頊非常開心,對王安石說道:“看看,人要是有才,就不可置之閒處。當年漢武帝,算是君主裡善能用人的吧?”

安石評價道:“武帝見識低下,所用將帥止衛、霍等外戚之輩,對外戰爭至天下戶口減半,即便如此也沒能完全消滅匈奴。”

趙頊問道:“那是武帝自爲多欲的原因吧?”

王安石回答:“多欲不好,但是如果不害政,也不是什麼大問題。齊桓公同樣多欲,但是注措方略得當,依然不失爲霸於天下,所以齊桓公纔是真正善於用人。”

齊桓公專任管仲,這個就說得比較有意思了。

壬辰,增秩闢田疏水有功者,以勸天下。大批蜀中技術人才,因水利之功進入大宋基層公務員隊伍。

六月,曾公亮致仕。

文彥博上書,說仁宗時曾經建立過武學,請求恢復。於是趙頊下詔在武成王廟重置武學,選文武官員中知兵者爲教授。

壬寅,以曾孝寬爲史館修撰兼樞密都承旨。

這個事情相當搞笑,經典地體現出了大宋的主要政治矛盾,

這個官職,本來一向都是由武臣擔任的。

當年英宗爲了加強皇帝對軍隊的控制,憑空設立了一個僉書樞密院事的新職務出來,任命武臣擔任,郭逵是第一個。

到此,文臣又將樞密都承旨這個專任武臣的職務拿下,曾孝寬是第一個。

大宋的冗官,很多時候就是這樣疊房架屋造起來的。

……

石薇手裡拿着V字口的鋒銳小刀子,對着蘇油挽起袖子的胳膊。

蘇油閉着眼:“生活終於要對我這隻可愛的小貓咪動手了……”

石薇手一抖,沒好氣地說道:“你別鬧!小心劃你一道大口子!”

蘇油問道:“薇兒,你這樣扎老公,心裡會不會……哎喲……”

扭頭一看胳膊,石薇卻已經麻利地給他蓋上紗布了。

石薇說道:“好了,接下來傷口會發紅,有膿點,不用擔心。”

蘇油嘀咕道:“有你在我擔心啥?”

石薇將器具收拾好:“我去刷馬了,還要照料精飼,要勝過種大郎家的‘踏雲騅’,這三天是關鍵。木客,跟上!”

“……”蘇油看着石薇風風火火的背影,老婆一年沒得馬騎,這可是憋壞了。

轉身抱起推車裡的小扁罐:“走,爸爸帶你去觀政,和李爺爺聊天去……”

來到廳上,李師中一臉的喜色:“王韶捷報,你趕緊看看……小扁罐快來讓爺爺抱抱……哎喲喲別抓鬍子啊你這手黑的小傢伙……”

打開奏報,王韶在熙州,又打出了一連串的漂亮戰。

佔據熙州後,藉着宋軍休整之機,王韶開始在河州周邊,招納蕃衆。

同時上書:“且詔沿邊安撫司曉諭木徵,限一月降,優與官爵。不從,即多設方略擒討。”

在王韶的軍事壓力下,木徵的大舅子瞎藥終於扛不住了,率領及所部首領三百八十七人降宋,木徵的實力再次受到削弱。

朝廷封瞎藥內殿崇班,本州蕃部都監,賜姓包名約。命其在景思立屬下效力。

洮河蕃部,至此完全納入大宋管理之下,木徵只剩下老巢河州。

另一份奏報,則是關於章惇的。

情形不利。

“梅山峒蠻,舊不與中國通。其地東接潭,南接邵,其西則辰,其北則鼎澧,而梅山居其中。”

就是後世長沙,邵陽,沅陵,常德之間的大片地區。

其地沅水爲北江,湘水爲南江,故而此地又稱南北江。

相傳其始祖爲盤瓠。盤瓠,是條神犬。

晉幹寶《搜神記》等書記載,遠古帝嚳時,有老婦得耳疾,挑之,得物大如繭。

婦人盛於瓠中,覆之以盤,頃化爲龍犬,其文五色,因名盤瓠。

後盤瓠助帝嚳取犬戎吳將軍頭,帝嚳以少女妻之。

盤瓠負而走入南山,生六男六女,自相配偶。其後子孫繁衍,成了湘水一帶的土著們共同的祖先。

因爲盤瓠有功,永世不朽,帝嚳許其後裔不服徭賦。所以,自古以來稱這裡的山民爲“莫徭”。

這就是後世的瑤族。

東漢永壽三年,安化、新化的梅山蠻參與長沙蠻起義軍反叛,引起了朝廷對梅山這支化外蠻夷的重視,開始不斷地征伐。

從此之後,征伐與反征伐拉鋸式地在梅山慘烈地進行。從三國一直打到了宋朝。

開寶八年,“宋將石曦攻入梅山,搗毀板、蒼諸峒,俘馘峒民數千人。”

馘,就是割下左耳以記戰功。

太平興國二年,石曦知潭州,令客省使翟首素會同九江刺史田份調兵分路圍攻梅山,扶漢陽陣亡,“俘擒峒民二萬人,取利劍二百斬之,餘五千遣歸”。

此地地形險要,有“九關十八鎖”之稱,梅山蠻渴望着過安寧的生活,但他們也決不懼怕戰爭,總是前仆後繼,視死如歸。

峒主蠻王,則擁兵自重,不納王命,憑恃地形險要成爲朝廷的邊患。

於是朝廷設立五道關卡,禁止漢民與峒民交通,其地不得耕牧。

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
第七百四十二章 蟹粉第二百六十九章 勳戚第四百零二章 李文釗的背景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八百零六章 中秋會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一千六百二十四章 衆將第一千五百九十八章 寶貝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八百四十一章 改革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一千五百七十章 大使第一千三百八十二章 思路第一千七百二十八章 海潮論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三百六十四章 天下興亡第一千一百三十八章 恐懼第三百一十八章 狐大仙搬家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四百零四章 家粱的判斷第一千七百八十四章 掃蕩第二百一十五章 鉑金第八百二十八章 齊射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三百一十章 戰鬥打響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一千三百零二章 泡溫泉第六百一十四章 檢查組第七百一十二章 詩人第一百四十六章 君君臣臣(上架求定)第五百四十七章 風波第一千零八十九章 上課第一千一百四十章 共同利益第一千二百零二章 準備第一千六百零二章 孟端儀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八百三十五章 楊曙第一千二百一十九章 私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斷案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四百零九章 家國天下第一千零一十八章 夢中詩第三百九十九章 擡槓之旅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九百五十六章 蘇詩第七百六十章 各方反應第三十三章 賬本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百五十六章 小東西大工藝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六百二十五章 蘇方第一千六百七十章 一步又一步第八百二十四章 條件第七百一十一章 離京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一千二百五十一章 王珪的家事第三百六十七章 問題的本質第二百七十八章 大比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三十九章 證據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二百三十二章 蘇伯純第七百五十九章 石薇的決定第一千七百八十八章 小兩口第六百零一章 求情第三百六十三章 掌心雷第一百零六章 五金博士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千一百二十四章 漕船第一千二百六十七章 破陣第四十三章 張象中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一百九十五章 小報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零九十七章 運糧第一千零七十章 高滔滔哭了第一千四百六十二章 建言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二百三十九章 伐罪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三百八十一章 天都山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一千八百零四章 投誠第一百三十四章 綠茶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七百二十六章 女中堯舜第八百一十九章 處處烽火第五百九十七章 廣銳軍第四百五十九章 蘇洵去世第二十一章 求字第一千三百零四章 渾脫第三百八十四章 羊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