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十一章 求字

第二十一章求字

即使自己所在的川南鄉村保留了大量的宋音土語,但是也只是平上去入能區分出來,普通韻律可以掌握,離釐清兩百多個韻部,那也還差得太遠。

別說自己了,就連當今考進士的讀書人,解試時用錯韻的都不是一個兩個!

隨便舉一個例子,“天對地,雨對風。大陸對長空。”這屬於東韻。

而“晨對午,夏對冬。下晌對高舂。”這屬於冬韻。

來來來,你來告訴我,這爲啥要分屬兩個韻部!

對蘇油來說,除了死背,無從區別!

程夫人低頭看着蘇油:“小油,知易行難,可是你說的喲。”

蘇油咬咬牙,這關無論如何都得過,誰說古人不聰明來着?但看聰明用在什麼地方,特麼光這一項,就能幹死多少現代人?!

站起身來說道:“嫂子說的是,蘇油一定努力,不辜負您的期望。”

程夫人笑道:“那就好,排韻碼這件事情,嫂子也挺有興趣的,要不我們一起做好不好?”

蘇油臉紅了一下:“嫂子你就別拿我當小孩子哄了,你儘管教,蘇油恭首受教。”

程夫人微微頷首:“是嫂子小瞧小油了,向你道歉。那以後每日你來我鋪子,嫂子抽時間教你。”

隨後程夫人便讓八娘取來兩套書籍,一部是《切韻》,一部是《唐韻》。

程夫人說道:“當今韻法,沿襲於唐韻,然又有所變化,其初格律嚴苛,後來才漸漸可與臨韻相通,故雖釐定二百零六韻,實則通用爲一百零八韻。”

“但是考試的時候,我們要按二百零六韻要求自己,這樣才經得起考官挑刺,因此考試時要從嚴。”

“然而和朋友交往酬唱,要寫出有神魂的作品,便不能拘泥於格律。”

“文以載道,言爲心聲,不能因文害義,因此所用從寬。”

“比如寫詞,用韻就不那麼嚴格,平聲三十韻,可以併成十四韻,這一點小油你當知曉。”

蘇油擦了一把虛汗:“蘇油知道了。”

程夫人笑道:“好孩子,這兩部書拿去吧。其實各大世家,都有一套自家子弟所用的家學,你在這上邊可以得個巧,至少蘇程兩家的家學可以學到。”

八娘小聲笑道:“媽媽你是沒見到今天二十七娘的樣子,估計史家的家學,小油用點心思也沒問題。”

程夫人笑道:“那也得把自家的先學好。去吧,你堂哥沒回來,子瞻子由也不在,小油你還是住那邊去比較好。”

蘇油答應了,走了兩步又轉身:“嫂嫂,請給蘇油賜個字吧。”

程夫人說道:“哎喲,就算是冠禮前用的小字,也沒有嫂嫂給小叔子賜的,這可不合禮數。”

蘇油深施一禮:“長嫂如母,我一見嫂子就親切非常,我寧願嫂子賜我一字,不願等明允堂哥回來了。”

程夫人皺眉道:“小油,你別爲難嫂子好不好?嫂子倒是想好了一個,但是讀書不多,也不知忌諱,總得和你堂哥商量看合不合適才行啊。”

蘇油沒再多說,又施了一禮,這纔去了。

程夫人取過紙筆,先在上邊寫下“明潤”二字,想了想,又抽出一張信箋,寫道:“愚婦敬稟夫君萬安:寄遞時日,料君當至蜀州矣。向日八娘微恙,亦已大好。家室歆寧,勿以爲念。”

“可龍裡弟油來,言束脩事。此子方五齡,然聰茂穎拔,仁性天生,迨爲天授,絕類鄧候。或疑宿慧如子瞻者,此蘇家大興之兆也。”

“求字於愚婦,思以‘明潤’贈之,未知祥妥,或有更易,唯夫君自決。”

“另制秋衣一領,遊歷之餘,一念及妾,涕下感零。”

想了想,又覺得有必要強調一下,續道:“另錄油至眉二三事,博君旅勞一粲。”

之後將蘇油至眉山後的種種寫了一封厚厚的信箋,連同新制的秋衣一起,叫人送往驛遞。

想起一事,又打開衣箱,取出兄弟倆幼時的衣服,挑了幾件合適的,讓人送到對面去,告訴蘇油先換着,新衣嫂嫂立刻給他趕製。

不說那邊忙活,只說書坊這邊,程文應見八娘和蘇油過來,便讓八娘去看孩子,他則拉着蘇油說話。

待蘇油坐定,程文應微笑着問道:“見着你嫂子了?”

蘇油應是。

程文應見蘇油手上兩部韻書,嘆道:“賢侄,你可不能抱怨你嫂子,她是望你成材。”

蘇油道:“嫂嫂寬慈明理,侄兒只有孺慕之心,自然領會得。”

ωωω ⊙тt kan ⊙¢o

程文應嘆道:“賢侄是明白人,不由我多說,對了,用新法制得的藥粉你見過了?”

蘇油笑道:“見過了,不過姻伯,此法不但可以用於製藥,於其它地方也當有大用。”

程文應說道:“噢?說說看。”

蘇油道:“比如印刷,此法可以得到各色勻細的色粉……”

話音未落,程文應一拍腦門:“你看我這腦子!此法可以印出各色彩畫!”

蘇油說道:“其實不止是各種單色彩畫啊,如果將畫板分出色塊單獨雕制,然後用同一張紙,一版一版地套印過來……”

程文應猛然站起身來,又一下子坐下,嘴脣都哆嗦了:“這……這就是工筆……”

蘇油說道:“想來應該可行,就是技術要細緻,出現細微的錯位,那畫就不好看了。還有所得色塊過於分明,不如手繪過渡有致,明暗相彰。相較之下,還是手繪工筆更加細膩自然。因此版畫粗糙,難登大雅之堂。”

程文應哈哈大笑:“這個你姻伯就是行家了,關鍵是想法。精彩,實在精彩!至於你說的粗而不雅,卻也自有它的去處……嗯,比如門上的神荼鬱壘,比如佛祖觀音,我們以量取勝,那收益也是頗爲豐厚。”

蘇油說道:“除了印刷,還有就是各色胭脂水粉,也能更加細潤,女子用起來定然更好。”

程文應連連點頭:“是極是極,這也是一條門路。”

蘇油突然想起一件事情:“對了姻伯,說起胭脂水粉我想起一事,眉山應該有石炭吧?”

程文應說道:“有,怎麼的?賢侄有用?”

蘇油說道:“有用,但是不是現在,我想知道的是,隨石炭常常伴生着一種東西,看着相似卻沒法燃燒,叫石墨,可以用來寫字的……”

程文應想了想:“你想說的,怕不是石黛吧?閨閣中用來畫眉,取其黑而滑潤。對喲,還可以用此法制作眉粉!”

這腦洞是程文應自己開出來的,不由得哈哈大笑得意非凡。

蘇油倒是沒有想到這個,他想的是另外一樣東西,說道:“既然有此物,那就拜託姻伯與我尋上一些,侄兒有用處。”

程文應說道:“包在我身上,賢侄當真是……等等賢侄,我怎麼感覺自打你來了,姻伯我都有點忙不過來的了呢?”

蘇油笑道:“那姻伯你早點休息,嫂子給我安排了功課,明日還得早起去陶坊煉泥。”

程文應趕緊說道:“去吧去吧,我叫李媽給你留了小爐,你晚上要是餓了,讓李媽給你弄點吃的。”

蘇油回道:“姻伯這是爲侄兒破例了,侄兒非常感激。不過書坊重地,防火爲先,輕忽不得的。姻伯心疼侄兒,準備點糕點,熱水就行了。”

程文應看着蘇油,連連點頭道:“小小年紀,如此周全。行,姻伯聽你的,那就還是老規矩,夜間就只有燈火,而且火不離人,隨用隨熄。”

蘇油笑道:“姻伯所言極是,這纔是正理,是法度。”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十章 講究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問題纔是大問題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十九章 蘇家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
第一百八十五章 天威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六百六十三章 大媽護井團第二百八十章 寫文章第五百八十九章 民夫第一百三十七章 風箏詩第六百零九章 衝擊相府第六百三十九章 街坊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三百九十六章 出路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一千二百九十二章 文武之別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三百九十一章 樑屹多埋第一千五百七十八章 又見謗詩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九百三十章 世家的養成第九百八十九章 扁罐第一千零五十章 聖旨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一千二百五十四章 墳場遊說第一千三百七十一章 軟模第三百零七章 水轉大紡車第五百二十四章 孫能的進步第一千四百二十章 反應第五百七十七章 經略第一千四百八十四章 來信第三百零三章 幫手第一千四百六十一章 陛見第八百四十九章 真臘第十章 講究人第一千二百五十章 力諫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二百五十五章 家廟第一千五百二十八章 經濟課第一千二百一十二章 玉料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一千零二十二章 觀量派第一千五百三十九章 翰苑羣英第一千四百四十二章 理由第七百三十章 常州與饒州第九百四十五章 御史們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九百七十九章 後勤第一百四十章 危機與對策第九十二章 模棱公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六章 雞茸和開水白菜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九百九十七章 摸螺螄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八百一十四章 王師儒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九十六章 衝壓第一千三百五十三章 騎兵合成第二百五十一章 病癒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六百七十九章 陽關引第一百零五章 龍腦第三百三十五章 制度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六百九十九章 反叛第三十七章 羽毛紋的花鋼第一千七百九十四章 白駝溝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第二百二十六章 一地雞毛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二百三十七章《尚書祈詢》加更求票啦!第一千六百五十章 古道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百七十八章 大巫第九百七十七章 思想問題纔是大問題第四百八十七章 鰲山第二百六十四章 兩道菜做六天第一千六百五十八章 打魚摸蝦第十九章 蘇家第八百四十五章 南宋第九百九十五章 保和春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四百二十四章 平話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二百五十章 彈劾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五百四十五章 軍工和三產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二百一十二章 同學紀念冊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一千三百九十三章 無雙國士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一千七百三十四章 大戰第二百六十六章 汴京風華第六十八章 大蘇小蘇第九百二十三章 程氏兄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