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

bookmark

第二百二十七章小張方平

韓琦是老臣,他的奏章一上便引起國家足夠重視。

“上乃命韓絳、蔡襄與三司使副判官置司同定奪,凡差諸州軍鄉戶衙前,以產錢與物力從多至少置簿,排定戶數,分爲五則。

遂更著淮南、兩浙、荊湖、福建之法下三司頒行之。

其法雖逐路小有不同,然大率得免里正衙前之役,民甚便之。”

到目前爲止,這個辦法沒毛病——廢除里正一級的役課,改由更上等的鄉里富戶共同出資募人來完成——專業事情交給專業人士來做,這樣大家都方便。

又聽張方平議論了一番朝政得失,蘇油這才從府衙出來。

蘇油隱隱覺得,張方平對自己的教導,雖然老頭自己不承認,各種找藉口,其實是有意讓自己開始接觸大宋頂級政治生態圈的一些內幕和規則。

這是每三年一屆的新科進士們纔有的資格,朝廷會安排他們到正式官員身邊充任助手,這件事情有一個專有名詞——觀政。

觀政的新科進士們,一般在外邊就是給知縣或者下州知州當助手,張方平的級別,明顯太高了。

因此張方平對自己的愛護,給自己的機會,早已經超過了普通觀政進士們所能得到的待遇,蘇油內心裡,是充滿了感激之情的。

所有人都不知道,但是蘇油很清楚,自己遠比三蘇更得老頭看重,這是真正的知遇扶持之恩。

這其中,有自己眉山幫助張恕的功勞,有新式帳法的功勞,有自己瘋狂暗示,使《金融論》得以出爐的功勞。

除此功利性質的交換之外,張方平對自己應該也是打心底裡欣賞,兩人都是重視實務事功,凡事用成績說話,喜歡冷靜分析利害,然後制定政策的性格。

蘇油細細捋過一遍自己的行事風格,媽蛋,並不是自己受了老張什麼影響,原來自己,打骨子裡邊就是一個小張方平!

……

很多事情,只能做,不能說,這就是大宋。

統計工作還在繼續,《金融論》的出爐,標誌着張方平的眼界,又提升到了一個更高的高度。

眉山經濟圈的開拓成功,讓張方平決定,開始着手解決四路的經濟問題。

這是一個得天獨厚的地區,朝廷放羊,張方平手中,還拿着官家許便宜行事的旨意,這還是當年穠智高破蜀謠言帶來的好處。

川峽四路,是西夏前線的後勤基地,四路發展起來,對陝西的幫助,無疑是一劑強心劑。

任何政治問題都是複雜的,老張自入蜀以來,都是面團團和事老的形象,大家都當他一個毫無威懾力的和諧大使。

沒有人知道,他在等待一個契機。

散花臺如今變成了一座大酒樓,樓體讓所有在成都的人都大開眼界——這是一棟外體以石頭構建的樓閣!

規制是唐代散花樓的復原,然而很多地方,鑲嵌了一種新奇的材料,據說是遠從大理運來的一種具有美麗花紋的石材,因而被大家稱爲大理石。

石材的花紋如流水,如雲霞,如花瓣,不知道用了什麼工藝,打磨得異常光滑,能夠照出人影不說,還完全展示出了石紋的美麗。

散花樓,從此真正的名副其實。

樓內裝飾也非常獨特,還是眉山的裝飾風格——簡雅。蘇油在此同樣有一間雅閣,由劉嗣打理,也是商業情報科的分支。

眉山的雅閣稱爲忘雨,此處的雅閣,被蘇油命名爲——聽風。

此樓一開,立刻就以新奇的設計風格,精美的菜品,醇和的美酒,優雅精緻的室內環境轟動了成都。

最關鍵的,此處的豬肉菜品,美賽羊羔,除了好酒,價格其實相當實惠。

傳統分餐制改爲合餐制,對增進感情拉攏關係,又多了一分別樣的好處。

能在此處請客,那是既有面子又有裡子,試營業一結束,立刻就成了各路商賈,文人士大夫交遊必去的好地方。

各家食肆旗亭,想盡千方百計,想要求得散花樓的美食製作方法,眉山調味品,開始通行益州。

但是因爲食材不過關,做出來的豬肉菜品,始終比不過散花樓。

衆商家的目光,這才放到了眉山,可龍裡周圍,閹豬圈養模式開始擴大範圍——供不應求啊。

聽風閣的消息,主要集中在四路和陝西,朝廷,能給四通商號總部更加詳盡的信息。

在張方平的授意下,成都府路的精準地圖,開始了繪製。

金秋十月,一騎紅塵奔入成都——富順監,打出了深達四百丈的鹽井!

張方平等的就是這個,幾項經濟政策,連續出臺。

五十萬支破甲錐爲利益交換,讓老頭得到了從益州知州到三司使,再從三司使轉任樞密副使的田況的絕對支持——四路地方部隊,給老子捧好老張的臭腳,五十萬支破甲錐,每一支都要給老子留下!

軍方出動,攜帶最新的測量工具和測量方法,探測田土範圍,與新式賬冊對比,調查各家土地數目,確定免稅範圍,其餘多餘的土地,按章納稅!

當地胥吏,張方平一個人沒用——信不過。

與之相應的,富順監鹽務,效仿眉州鹽務,實行招標!

不要銀子,必須用等價的土地爲支付!

這一招直接就把眉州江卿的路子給堵死了,四通商號董事會裡頓時哀聲一片,小油不是就別在張學士腰上的嗎?如此重要的消息怎麼沒有聽到,早知道陵井梯田就不分出去了!

不過這消息傳到淯井,豪強們簡直就如同撥開雲霧見青天——眼看繩子越勒越緊,即將斃命之時,繩子特麼自己斷了!

新井是什麼概念?黑滷汩汩而出不說,與之相伴的,還有一種神奇的燃氣!

也就是說,無須柴與煤,用這種燃氣熬滷,直接成鹽!

一次投入,其後就是厚利。

拼銀子我們是拼不過眉山暴發戶的,但是拼田土,哈哈哈老子們不要太多啊……

張學士英明神武老青天啊,心還是偏向我們的,給眉山暴發戶土包子們設置了進場障礙,妙!絕妙!

不過聽說眉山江卿已經蠢蠢欲動,銀子四出,開始高價徵買土地了。

一邊高壓,一邊厚利,一邊緊逼,淯井豪強們頓時坐不住了。大頭兵老爺們,求求你們趕緊來我家丈量土地啊,這急等着賣給官府呢!

經緯儀效率奇高,從實際丈量轉變爲圖紙作業,就成了幾何計算題。短短一個月內,淯井周圍土地,除了自耕農擁有的那部分,盡數落入轉運司手中。

老百姓都懵逼了,怎麼我們投寄的老爺們,一夜之間就換成了官府?這官府的賦稅,可比老爺們收得高啊……

地方官員們便笑眯眯地出來安撫,不急不急,今年我們用南邊來的高產新種子,養田法也要變一變,總之多餘的那點賦稅,毛毛雨啦……

十口新井賣了出去,純風險投資,其實就是圈出一片地而已,不過一處價值高達六萬貫,共計六十萬貫,換成地——上等熟田也是三十萬畝!

三十萬畝放到河北,陝西,不算大數目,可這是人多地少的四川,就是三萬戶農人的生計。

淯井的衰敗頹勢,一舉解決。

事情的餘波還很多,比如眉山土包子程三大老爺,最近可就抖起來了,一天三頓,連早飯都有人請。

沒辦法,看不起歸看不起,但是誰都不能跟錢過不去,開井之法,雪鹽技術,可都在人家手裡捏着呢。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三十章 縣令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尷尬吧?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
第二百二十七章 小張方平第一千三百一十二章 聚殲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零六十七章 遊牧與農耕第一百四十一章 面涅將軍第一千三百四十八章 權力爭鬥第五十九章 河幫雛形第七百二十三章 鹽戶第五百三十九章 天變人事的另一種解說第五百七十六章 要求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六百八十八章 大婚第三十章 縣令第九百零一章 起義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九十五章 政治正確的料理第一千五百七十五章 頭魚宴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一千四百四十一章 功課第一百七十六章 陳希亮第一百九十三章 雞丁第六百七十六章 雞西兒巷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一千四百五十九章 父子對話第四百七十六章 誰也改變不了誰第一千五百二十九章 司馬光逝世第三百七十七章 誠意第一千四百四十三章 蘇頌看藥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六百零二章自劾第一千二百一十六章 朝服第一千六百四十六章 萬事俱備第一千零二十五章 黃金不久埋第八百五十四章 遼國中衰第一千六百四十一章 父子第一百七十三章 阿囤元貞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一千一百四十三章 改制的目的第九百一十九章 訶黎之死第九百七十一章 廷對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八百四十六章 大利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九百零三章 專業第二百四十七章 時疫第一千三百八十四章 拍桌子而已第一千三百九十五章 大赦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六十六章 取酒第二百一十七章 橋的題第八百一十八章 相互算計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四百九十八章 討論第一千二百六十二章 準備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四百九十一章 皇宋銀行第三百八十七章 叛逃第一千七百四十四章 復官第一千二百七十一章 深夜報捷第四百一十七章 表面上的不利第一千一百二十九章 惹不起的奏章第四百零一章 好年景第一千八百一十八章 職責第九百一十二章 哭廷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五百一十七章 天方夜譚第五百三十三章 看圖說話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 徐州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第四百三十七章 很尷尬吧?第一千六百九十三章 張方平走了第五百四十章 國有軍工企業的福利第一千三百七十四章 金融操作第九百五十九章 進取之時第五百七十四章 西夏人的進攻第九百零二章 建設兵團第一千六百五十三章 脊樑第一千四百二十八章 步兵炮第一千二百二十四章 雄州第二百一十一章 託請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三百八十五章 李文釗第九十八章 千分尺第八百八十一章 嫁妝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四百九十四章 金獎第一千一百一十七章 章大黑心第一千四百六十八章 燒了第一千五百四十七章 賀禮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五百三十一章 打嘴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