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 返京

bookmark

第一千五百六十三章返京

蔡京拿着一沓子的報告過來,見到蘇油如喪考妣的模樣大驚失色:“司徒,出了什麼大事兒?”

“啊?啊哈哈哈元長來了啊……”蘇油趕緊收拾起心情:“好事兒,大好事兒!徐州鐵礦的燃料資源找到了,來來來……”

沒管蔡京手裡的軍制奏章,蘇油拉着蔡京來到都堂,拿起指揮棒對着大地圖指點:“元長來看,滁州附近的八公山、上窯山、九龍崗,都發現了煤礦。”

說完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小圈:“這裡是一個巨大的煤田!”

然後又在地圖上劃了一個大圈:“壽州有煤,徐州有鐵,揚州有錢,這個三角形,每條邊不過五百里!”

然後又在揚州和徐州之間的水道上一點:“這裡,楚州,是淮河海口!”

“通過淮河,可通壽州;通過泗水,可通徐州;通過運河,可通揚州!”

“出海北上百里,就是海州,東洋艦隊駐泊基地!”

蔡京被蘇油調教到現在,已經能夠跟上他的思路,震驚得手裡的文件都掉到了地上:“天祚皇宋!這是百代之基!”

說完想起剛剛蘇油的樣子:“那司徒你哭什麼?”

“喜極而泣!喜極而泣懂不懂?!”蘇油惱怒自己的醜態被蔡京看到了眼裡:“四通勘探司在大宋尋找了三十年,一直就是爲了尋找這樣一處地方……”

然後瘋狂地搖着蔡京的肩膀:“今天終於找到了!找到了!”

呂公著和文彥博今天也來上朝,倆老頭基本處於半退休的狀態,最多也就是把把總,基本上都是遲到三小時早退兩小時,要不是蘇油伺候的周道,茶葉實在太好,壓根都不想來。

見到蘇油興奮莫名的樣子兩人都感到滑稽,文彥博首先申斥:“還有沒有點首相的樣子?!這是政事堂,明潤你成何體統!”

呂公著拈鬚笑道:“明潤這一面倒是少見,就算是平滅西夏都沒有這麼高興過,到底是什麼事情啊?”

待到蘇油將淮南煤礦的發現和自己的構想和文呂二人一說,兩人也是大爲震驚。

呂公著的反應與蔡京幾乎一致:“我和文公纔去考察過嵩陽,那些機械真是大利,回程時還與文公討論來着,要是我大宋有一處煤、鐵、人、財集中之地,那該有多好。”

“哈哈哈……蒼天終不負華夏!皇宋文明之德,到底感動天地,賜下此福!”

文彥博是個急性子:“那還等什麼,入宮面聖吧!”

“啊對,入宮面聖。”呂公著整理了一下衣冠,看着邊上才撿起文書的蔡京:“元長也來。”

蔡京此刻心中噗通亂跳,自己的仕途,通達了!

果然,待到見到高滔滔和趙煦,文彥博就將淮南煤礦開發的重要性稟報了她。

然後呂公著指出這是打造皇宋基業的大事兒,而且事務繁瑣,經手的錢糧將不計其數,必須要清幹能臣坐鎮。

蔡京當即上前:“臣不才,願領此職。”

高滔滔老半天才從宰執們畫下的大餅裡邊緩過勁來:“如此一來……這,這……”

呂公著說道:“如此一來,以楚州爲樞,上通徐汴,下接江浙,邢、磁、兗、徐、鄆諸州,可以大開鐵冶,供應大名。”

高滔滔說道:“蔡京方進門下侍郎,不好驟去……”

蔡京趕緊躬身:“京非敢念棧權祿,事涉國計根本,若太皇太后以京不愚,可當此任,京必以國爲重,恪盡忱誠。”

見高滔滔還在猶豫,蘇油躬身道:“此事至大,非庸臣可理,蔡京實長於此。”

“當年開太湖漊港,堪稱浩繁,而蔡京條例清晰,列舉分明,可謂幹能。”

“要不這樣,熙寧年間淮南才分作東西兩路,如今不如再合爲一路,或者設兩路都轉運使亦可。”

“如此一來,也與蔡京的官職相敵。”

高滔滔猶豫道:“蘇頌還是淮南東路轉運使……”

蘇油趕緊說道:“宗兄已近七十高齡,當不得這般開創操勞,即便在揚州也接連告老。與臣私信,每言欲在鐘山理工學院精研天文數算之學,以終遐年。”

“不如就請太皇太后允其所請,提舉鐘山理工學院山長一職,轉命蔡京並撫兩路,提舉大業。”

高滔滔不禁感慨:“朕這個朝堂,有諸賢寬仁揖讓,忠貞秉國,謙退於爵祿,勇進於事功,可算是皇宋百年,最舒心的。”

幾人趕緊恭謝,蘇油說道:“此亦皇宋百年文教之功,臣等幼受聖人之學,自知何所當爲,何所不當爲。”

高滔滔沉吟了一下:“蔡京,軍事分列,辦得如何了?”

蔡京腋下還夾着幾個文件袋:“臣已經擬好了章奏,今日本來就是到都堂呈報此事,卻是適逢其會了。”

高滔滔說道:“既然呂公和司徒都舉薦你,我便也無異議,那就抓緊商議,辦完差遣便去淮南吧。”

“不用擔憂仕途,功成還京之日,朝廷更不會薄待。”

蔡京趕緊參禮:“臣必忠責勤勉,不讓太皇太后與陛下、諸公失望。”

辛亥,朝廷通過了蔡京的奏章,明確了軍機處、樞密院、兵部的職權。

蔡京以提舉之功,加龍圖閣學士,進入了仕途快車道。

然而讓朝臣們不解的是,朝廷同意了蘇頌的請求,改任集禧觀使,同時讓他提舉鐘山理工學院。

緊跟着命蔡京出京,擔任淮南兩路都轉運使。

……

丙寅,遼主駐散水原,曲赦奉聖州役徒,禁挾私引水犯田。

最後一道命令,表明遼國遼河水利工程在大宋的幫助下已然完工,大宋樞密副承旨,都田使者李庸圓滿完成援遼使命,準備歸宋。

至於長春洲水利大工程,遼人在大宋的幫助下已經完成了勘探和規劃,剩下的工程部分,便由李庸的遼國學生們接手了。

耶律洪基命孫子燕國王耶律延禧,以師禮送李庸到錦州登船返宋。

對於遼主贈送的厚禮,李庸一概拒絕,還在靈河之濱,寫下《尚書》裡的《五子之歌》,贈送給耶律延禧。

夏朝君主太康,處在尊位而不理政事,喜好安樂,喪失君德,衆民都懷着二心;

盤桓遊獵沒有節制,到洛水的南面打獵,百天還不回返。

有窮后羿因民弗忍,距於河。

太康的弟弟五人,侍奉母親,在洛水灣等待。

五子鹹怨,述大禹之戒以作歌勸諫他。

其中首歌裡邊,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寧”八個字。

李庸在遼國兩年多,親眼見到遼國連年災荒,人民遭難,對遼國君臣的昏庸腐朽已然有了深刻的認識,對於宋神宗與王安石對改革的堅持,其認識同樣也加深了一層。

Wшw ¸тт kān ¸c o

安石相公和先帝的遠見卓識,實在是令人欽佩。

然而他們只是看到了問題,卻差在手段粗糙。

好在天佑大宋,得降司徒。

丙子,以軍事新立,並河北諸軍編練事,召巢谷、張散入京述職。

……

六月的汴京氣候有些炎熱,西城外來了一支馬軍,嚴整威武。

若是細看隊伍還分作了三支,都是新軍夏季禮服,當先三名將領,一名是汴京人常見的草黃色;一名比較少見,軍服爲淡藍色;還有一名人比較年輕,卻是土灰色。

西城軍人多,也有內行能看出門道,這隊伍看似一支,其實是三隊,分別屬於大宋的陸軍,海軍和工程兵部隊。

其中海陸兩員將領的領章肩花有些嚇人,是如今大宋第二高的軍階——襄統。

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
第一百五十二章 玩香第一千四百二十七章 交流第一千二百零七章 文明之始第三百二十八章 重見第二百零九章 北極院第六百六十四章 大工程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八章 餞行第六十二章 豆花飯第七百八十三章 紫砂壺第四百一十九章 水火交逼第一千六百三十七章 龍門陣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六百七十三章 唸書第一千零二十章 標準化第二百零八章 心累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千四百二十三章 計劃第一千六百六十四章 廷議第一千四百一十七章 失蹤第一千三百四十七章 老外的印象第八百四十章 斷刑第二百七十三章 汴京臘月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 海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一千七百七十七章 不答應第九百八十二章 一家子第一千一百五十七章 談判第二百七十九章 殿試第一千零九十六章 大變革前的祥瑞第六百九十四章 八公來了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一千七百六十四章 老都知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使節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一百五十五章 偉大的航程第一千零二十七章 曾鞏第六百五十八章 河州復失第四百二十九章 計相學宮第三百三十七章 家家一地雞毛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八百二十三章 來使第八百七十八章 簽字第一千五百六十二章 華東心臟第九百二十一章 趙頊的家事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六百三十章 改變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五百四十三章 用不了多久第六百九十二章 覆軍第七百二十二章 到任第四百九十章 經濟影響力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歐陽發第五百七十八章 出發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七百二十章 奸臣分析奸臣第四百零六章 外快第九百九十六章 種山藥的道理第一千三百四十章 駕崩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四章 好女孩第一千二百四十九章 老而彌辣第二百零四章 求情第一千二百六十一章 正間反間第一百七十二章 阿囤赤尊第一千六百二十八章 真定第五百八十一章 破關第二百二十八章 對與錯第一千三百九十七章 金剛崖第九百五十七章 呂公著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三百六十一章 李老員外第六百八十六章 分類學第一千六百二十三章 請客第三百二十一章 鬧劇第四百九十九章 開幕式第一千六百九十四章 大練兵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三百三十九章 夏使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第六百八十章 佈置(爲盟主財叔寧打賞加更)第一千六百九十七章 安答第一千七百四十九章 非汝輩可議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一千五百二十六章 完顏部第一千一百九十四章 李清第一千一百一十八章 十六時辰第一千五百八十八章 僞鈔第五十七章 瓷碼第九百一十章 商議第一千五百五十九章 李格非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六百六十八章 失蹤第一千三百二十二章 收復河套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三百三十六章 朝會第一千二百一十五章 占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