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一百六十六章 童謠

bookmark

第一百六十六章童謠

阿囤彌微笑道:“不礙的,一路行船,弟弟難得能找到這麼談得來的,我看他就數今天話多。你們自管聊個盡興,不用管我。”

高智升起身笑道:“那我們邊走邊聊吧,其實我在大理,也難得能找到這麼談得來的。不管是宋人還是本國人……”

三人開始遊園,蘇油總算是明白過來,今日高智升請自己過來,純粹就是探討學術,和昨天的事情一點關係都沒有。

只好一邊提起精神應付,一邊思忖如何找個由頭離開。

這是一位書辦模樣的中年人走了過來,對高智升躬身道:“衙內,相爺請你過去,道是有事相商。”

蘇油趕緊說道:“既是相爺相召,那賢兄便趕緊去吧。我們姐弟這便告辭。”

他來大理幾天了,也知道鄯闡府主同時也是如今大理國的清平官,也就是宰相。

而且大理國的宰相權利極大,幾乎就是沒有名義的國主。這高智升乃是宰相衙內,身份比太子還高,難怪那天在書坊有騎隊護送。

高智升有些惋惜:“難得有閒,卻是有些掃興。父命難違,那愚兄改日再請賢弟同遊,順便帶你領略一下我大理風物。今日實在是抱歉了。”

蘇油打進府來就一直在思想鬥爭,想了想還是按下了提儂智高餘黨的事情,趕緊客套了幾句,高智升便讓書辦帶着兩人出府。

剛走到二門的位置,又一個書辦匆匆趕來:“小郎君請留步,相爺有召。”

阿囤彌和蘇油只好又停下腳步,轉身隨書辦回府。

沿着迴廊穿過幾個花門,突然眼前一亮,來到了一處大院,大院兩邊都是書辦房間,人來人往,底部有一間大堂,看來是一個議事廳。

高智升站在廳前:“賢弟,實在是不好意思,父親想見見你。”

蘇油便隨高智升進屋,堂上坐着一個老人,花白鬍須,身着花哨的禮服,頭上戴着一頂高高蓮花帽,兩邊還垂着玉絛,一望而知是位貴人,應該就是高智升的父親,大理國當朝宰相,清平官高情智了。

身邊還坐着一位綠袍官員,竟然是大宋的七品服飾,看來應該就是昨天範先生所見的那位宋使。

蘇油便上前對宋使施禮:“小民見過皇宋使者。”

然後纔對高情智施禮:“小子見過相爺。”

高情智看了高智升一眼,玩味地笑道:“難道大理清平官,還當不得上邦七品?”

蘇油躬身道:“非是如此,只因此處乃是公堂,小子只好先禮敬本國官員,再敬外國相爺,只因我是宋人而已。”

高情智問道:“要不是公堂呢?”

蘇油說道:“要不是公堂,那自然該從長輩開始。”

高情智笑道:“倒是有理,前日東川郡守書信到來,言道有宋國神童來大理遊玩,他給了你引薦信。怎地你是沒見着嗎?爲何不拿着信來府上?”

蘇油拱手道:“我此次就是隨姐姐前來大理遊玩的,目的是增廣見聞。郡守的書信倒是見到了,不過一來想着國相肯定事務繁忙,不敢前來打擾。再來就是離郡之時,太守賞賜過於豐厚,蘇油畏懼有賣名之嫌,因此更不敢前來。”

說完看了一眼高智升:“至於與高兄相交,乃是文友砥礪之道。之前也完全不知乃相爺家公子,此番也算是機緣巧合了。”

一場對答有禮有節溫文爾雅,高情智便對宋使笑道:“不意上邦孩童,如此明敏爾雅,百年文教,端是不虛啊……”

宋使笑道:“相爺過獎了,如今大理國事昌平,文事日盛,便如衙內,那是出了名的精求聖道,孜孜不倦,文采是中外都知名的。”

蘇油便暗暗腹誹,我就不知道,你怕是在瞎吹捧。

高情智沉吟了一下道:“上使和神童俱在,我倒是有一事想要請教。”

兩人趕緊道不敢。

高情智說道:“不知二位對童謠一事,有何看法?”

蘇油心中咯噔一跳,來了!

宋使說道:“童謠,不就是兒歌嗎?市井小孩傳唱的東西,相爺如何問起這個?”

高情智沉吟一下:“昨夜開始,鄯闡府流傳起了一首童謠,不知所起,也不知何解。”

蘇油拱手道:“相爺,中國曆代史書,都編有《五行志》。就是記錄童謠,緯候,圖讖,帝王夢境一類。”

“《史記?周本紀》記載,周宣王的時候,京城突然很多小女孩傳唱:‘檿弧箕服,實亡周國。’”

“意思是‘山桑弓,箕木袋,滅亡周國此禍害。’宣王聽到了這首歌很害怕,剛好集市上一對夫妻正好賣山桑弓和箕木製的箭袋,宣王命人去抓捕他們,想把他們殺掉。”

“夫婦二人逃到大路上,發現了一個嬰孩,聽着她在深更半夜裡啼哭,非常憐憫,就收留了她。一路逃到了褒國。”

“女孩長大變得極美,後來褒國人得罪了周朝,就把這女孩獻給厲王,以求贖罪。因爲這女孩是褒國獻出,所以叫她褒姒。”

“有一天,幽王在後宮見到褒姒,立刻就寵愛非常,最後竟把申後和太子都廢掉了,讓褒姒當了王后。”

“後來便是寵愛褒姒昏庸無道,烽火戲諸侯,犬戎入侵,西周滅亡。”

“秦始皇一統天下以後,國內的小孩們忽然又唱起了一個令人匪夷所思的童謠。‘亡秦者,胡也。’”

“始皇帝因此修建萬里長城,以抵禦東胡,卻不料天下亡於胡亥二世。”

“到唐僖宗乾符六年。長安突然又流行起了童謠:‘八月無霜塞草青,將軍騎馬出空城。漢家天子西巡狩,猶向江東更索兵。’”

“次年,黃巢軍渡長江,跨淮河,佔領洛陽。而後西進潼關,佔領了這座長安門戶。僖宗皇帝向西南逃往成都。”

“八月無霜塞草青,是說草還未黃,暗示稍晚一些時間,就會遭霜變黃,那時將遇到黃巢。”

“將軍騎馬出空城,暗勸僖宗應快速逃出京城長安。”

“漢家天子西巡狩,猶向江東更索兵。正是預言僖宗逃往四川后,派使者到江東調兵救駕。”

那宋使就是個武官,哪裡知道這些個門門道道,不由得嚇着了:“兒歌竟然如此厲害?!”

蘇油冷冷地看了他一眼:“能記錄到史冊之中,也不算不厲害。”

高情智滿臉憂色:“如此說來,每當有古怪童謠出世,就預示着災禍?”

蘇油說道:“也不盡然,比如東漢童謠,‘諧不諧,在赤眉;得不得,在河北。’預示着光武中興。比如‘十八孩兒坐朝堂。’預示着李唐興盛。”

“我進入大理的時候,就聽人講過一個故事,大理開國之君連做三個噩夢,軍師卻解爲吉兆,其後果然立國,於今百年是吧?”

高情智憂色暫緩,點頭道:“是這樣。”

蘇油拱手又道:“相爺,華夏到漢代,圖讖之說到達興盛的地步,記錄頗多,但是也沒有聽說那些東西,就當真一一對應了歷史事件。要是收集大理兒歌的話,那肯定有許多許多,相爺完全沒有必要爲一首兒歌而感到憂慮。”

“相爺需要的,是平日處理朝政時,也保持着此刻的憂惕之心。若是如此,大理何愁不興盛?所有謠言,何愁不能不攻自破,不理自安?《易?乾》有云:‘君子終日乾乾,夕惕若厲,無咎。’就是破解這些神異之說的法門。”

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三十章 縣令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
第四百六十九章 神機銃第一千六百九十八章 咽不下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蘇魚公第一千三百五十六章 優待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七百三十八章 誰剽竊誰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論政第一千五百零八章 作相第八百九十五章 鄭州對話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西城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四百零三章 朝堂的分析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四十四章 元素週期第八百零九章 刺客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 否認第一千五百三十章 鎖院第一千五百三十六章 河北發展計劃第七章 病根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七百八十五章 黃魚季第九百一十八章 追擊第七百七十二章 再見章惇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一千三百一十七章 操典第一千零九十四章 戲精聚會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七百五十六章 上報中央第八百五十八章 交趾新年第一千八百三十二章 倒繃孩兒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第一千零三十四章 娟兒開個感言吧,一百五十字寫不下。第四百六十四章 財政赤字第一百五十一章 程夫人的擔心第一千一百六十八章 檢查第一千三百六十七章 蘭交會第一千七百章 種五的朋友第一千四百九十四章 火鍋第七百九十一章 呂惠卿貶官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第一千六百三十四章 入場第五百二十章 議河第八百一十五章 重挫第三百六十九章 被拋棄了第四百五十三章 銅礦第二百零五章 有所求第八百九十六章 結案第一千零四十一章 甲骨文第九百六十九章 皇帝看大象第一百八十四章 佈置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二百四十八章 河北第六百零三章 賓化第三十章 縣令第三百零九章 計謀被識破第一千六百七十一章 還錢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六百四十二章 小家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二百四十八章 至寶丹第一千八百四十二章 穿越者第一千七百三十六章 巡視第一千零九十章 和蚨祥第一百一十六章 告祖文第一千五百七十六章 蘇半朝第一千四百七十一章 挽救章惇第九百三十七章 值得第二百五十七章 南行集第一千五百四十章 引領思路第六百八十二章 拜訪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百五十八章 東川郡第一千零六十八章 後勤到稅收第一千七百七十六章 誰是大爺第六百一十六章 都難第一千四百七十三章 講道理第一千八百一十一章 晉王少保第一千四百二十四章 四峰島第一百三十三章 銅鏡(求推薦票)第一千六百二十六章 雜貨鋪第一千一百九十七章 種鄂的方略第五百八十章 蕭關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四十五章 張天師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九百六十五章 竇四第一百六十一章 高兄第一千七百一十六章 善良第五百零七章 法律精神第一千四百九十八章 新宮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七百六十六章 火災第一千零五十五章 軍校第六百四十四章 大宋東方朔第一千五百三十二章 宰相還是知客第四百五十章 再到東川第九百一十一章 奇怪的戰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