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

第五百二十九章都是熟人

一個也是蘇油的熟人,周永清,陝西名將周美的孫子。

詩書記載“自陝西用兵,諸將多不利,美前後十餘戰,平族帳二百,焚二十一,招種落內附者十一族,復城堡甚多。在軍中所得祿賜,多分其戲下,有餘,悉饗勞之。及死,家無餘貲。”

周美兒子早逝,周美臨死上表朝廷,以孫子爲自己的繼承人,朝廷加賜引進副使,秦鳳路鈐轄,駐紮在渭州。

周永清在謂州任上,看到兵士們雖驍勇但不懂陣法。於是採用唐朝李靖的兵法爲式樣,對部隊進行嚴格的訓練,使軍容大爲改觀,戰鬥力大幅度提升。

蘇油抵達渭州後,曾經研究過這種訓練方法,並大加讚揚。

當然蘇油心目中的戰法和周永清還是有區別的,不過今後的槍械必須使用陣型,士兵技戰術水平可以很快提高,但是令行禁止,列隊操練攻擊,這些就必須經過嚴格訓練。

周永清的陣法,其積極意義就在這裡。

當時周永清已經離任,來了河北,蘇油給周永清寫信,詢問陣法詳情細節。

有大佬垂詢,周永清自然屁顛屁顛的接着,知無不言言無不盡,不過沒有想過會有什麼好處。

數月之後,朝廷頒旨,命令全國各地的駐軍,都要按周永清的練兵方式訓練部隊。同時加周永清爲緣邊安撫副使。

周永清這才知道,蘇油將周永清改進過的陣圖,詳細繪圖加上文字說明,一併報送給朝廷。而且重點說明,這不是自己的發明,是前任鈐轄周永清之功,揹着他向朝廷推薦了自己。

周永清接到朝廷敕告,熱淚縱橫。

以往的上司,奪下屬之功爲己功的多了去了,卻從沒有聽說過還有追記離任之人的業績,然後向朝廷報功的。

蘇油將周永清的訓練方法總結成教材,其中所耗費的精力,其實不比原創少上半分。

然而蘇油的奏報裡,沒有提到自己一個字,前前後後都說是周永清所創。

一日之間,揚名天下尤勝祖輩,這就是再造之恩。

然而蘇油與他之後信件來往中,從來都是隻對業務問題進行探討,態度還很謙虛,對於周永清的感謝之類,一句不回。

如今恩人到了河北,周永清立即派遣親衛沿岸跟隨,還不敢上船打擾,反正就是一直在兩岸綴着。

開始蘇油沒在意,還以爲是朝廷派來護送司馬光的,直到從瀛洲出發,這支隊伍還在,才知道時候保護自己的。

不由得感覺奇怪,趕緊派種誼一打聽,方知是周永清的手下。

於是蘇油讓隊伍的都頭轉告周永清,約他到雄州見上一面。

雄州還有一位緣邊副使,王珪之子王光祖。

不過不是翰林王珪,而是涇原勇將王珪,綽號“王鐵鞭”那個王珪。

王鐵鞭戰死好水川,朝廷錄光祖爲供奉官、合門祗候。

這娃的長項是“明於料敵”,就是情報工作抓得好,善於判斷敵人的真實意圖,大災起來後,朝廷特意下旨雄州探察北境動靜,就是看中他這點。

蘇油的探測船隊抵達雄州後,置辦了一桌便宴,邀請周永清,王光祖上船飲酒。

周永清上船,對蘇油納頭便拜:“侍制大恩,永清沒齒難忘。”

蘇油將周永清扶將起來:“言重了,這是爲國舉才,談不上私恩,與你切磋陣法,我也收穫頗多,不過因爲渭州以防守爲主,暫時還沒用上。”

王光祖笑道:“探花郎渭州之戰,那是以攻代守,贏得漂亮。縣君一日逐敵百里,所向披靡,頗有北地將門女子的風範!光祖佩服!”

蘇油說道:“她如今在瀛洲救治災民,沒能前來,來來來,我們入座細聊。”

和二人一起,所聊的自然就是軍務,而且這軍務,也與治河有關。

酒過三巡,蘇油問道:“大宋與遼朝交好以來,北地兵甲,都是以安靜爲主,聽聞保州以東,都是塘陂方田,平日裡種稻,要求淺不能縱馬,深不能行舟。”

“這點我就有些不明白了,我是蜀人,種稻是行家,稻田牛耕,亦過不了牛腿,否則施耕不利,要做到這麼大片的區域水深剛剛合適,有些難爲吧?”

王光祖和周永清都有些尷尬,周永清組織了一下言語:“不想對恩公隱瞞,黃河改北流以後,塘陂多爲泥沙所淤積,如今深不過人腿肚,淺的那些……種麥倒是上等田地,阻擋騎兵,屬於笑話了。”

蘇油明白了:“因爲預期到屯田大利,所以被你們隱瞞了,沒有上報朝廷?”

王光祖臉一紅:“不是不是……這不,剛剛改道,感覺還不穩嘛……”

這些地方上的小九九,蘇油都懶得理會:“屯田也是辦法,但是還是要奏報朝廷,那麼多難民無處安置,這份獨食,怕是誰都吃不成。”

“給你們提個醒,該上報趕緊上報,別忘了這次下來按察河務的是誰。”

司——馬——大——光!沒事兒都要彈劾人,沒人彈劾就找皇帝茬的主,殺傷力那是槓槓的,兩人立刻點頭:“是是,是我們失計了。”

蘇油又想起了《水滸》:“河北盜賊情形如何?”

王光祖說道:“雄州有一股馬匪,頭領綽號叫天佛,平日裡劫掠村鎮,殺傷行人,官軍圍剿,則遁入遼境,其餘的……都是小打小鬧,地方巡檢就能處理,不勞大軍出動。”

蘇油摸着下巴:“遁入遼境啊……怎麼有股陰謀的味道,焉知不是遼人扶持的?他們的軍器,馬匹,衣着如何?”

周永清說道:“也與燕代百姓無異,馬匹來自遼境,自然精良,對了,他們善使弓箭。”

蘇油立刻問道:“善使到什麼程度?騎射會不會?回射會不會?精準程度如何?弓力多大?”

王光祖和周永清面面相覷:“回射是啥?騎射是會的,精準程度……三十步十拿九穩吧,弓力這問題,沒有繳獲,不知道啊。”

蘇油喊道:“八郎,去船上箭矢與兩位副使觀瞧,不要弩的,要弓的。”

弓箭是船上小子們每日的功課,就連蘇油都要練,君子六藝嘛。

很快弓箭取來,兩人一看箭矢眼睛就亮了:“這就是大名鼎鼎的眉山矢吧?”

蘇油說道:“先別說這個,兩位看看,盜匪所用箭支,重量,長度,大致與這裡那種相當?”

王光祖取過一支,交給周永清,周永清點頭:“大致與這支差不多。”

蘇油點頭:“兩石四鬥,這是軍中好手啊。這個叫天佛和他那些手下,很有可能是遼國人!”

就在此時,一葉快舟駛來,船上快班斥候高呼:“王副帥可在?雄州急報!”

王光祖快步出艙:“給我!”

打開一看,對蘇油說道:“侍制,契丹林牙蕭禧,藉口界河巡檢趙用擾邊,領兵四萬壓境,正在打造浮橋,意欲渡河。”

周永清站起身來:“恩公,君子不立圍牆之下,我這就護送恩公返回大名!”

蘇油說道:“四萬人,是不是少了點?王副使,你怎麼看?”

王光祖笑道:“侍制這是考較光祖了,彼所顧者,信誓也;其來,欲得趙用耳。避之則勢張,不如不避。”

蘇油又問道:“契丹方陣四萬,而以單舟臨之,可會不測?”

王光祖恨道:“此契丹故智,屢屢以邊事相威脅,讓我大宋讓步。不過我乃武臣,外使交涉,非我其責,一切尚需侍製爲主。”

周永清怒了:“王兄!北地遼人素無信義可言,萬一恩公有所閃失,你我萬死莫贖!”

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九十章 孝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軍戰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四章 蘇八娘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
第四百五十六章 高塔大殿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盛事第一百二十章 代差第一千四百五十三章 風向第一千四百八十七章 發展第一百二十一章 蠶市第七百三十六章 視察第一千四百三十八章 暴發戶家長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七百八十一章 驗收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四十一章 鐵鍋第三十八章 側跳第八百九十七章 驗屍第一千四百零七章 東西皆戰第二百六十八章 萬姓大集第一百二十四章 別人的奇遇第九百三十五章 盛世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農業改良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一千七百二十七章 親政第一千三百零九章 一手長刀,一手寶鈔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一千三百八十三章 君臣對話第一千八百零七章 化石第一千五百七十三章 範鎮第一千零三章 膨化食品第三十一章 徒弟第一千一百九十一章 化難爲易第一千一百八十四章 赴宴第九百四十二章 啓程第九百五十五章 枉作小人第一千零九十三章 勾引第一千零八十四章 朝堂清寧第六百九十一章 吐蕃智將第一千五百六十七章 建議第八百七十三章 礦區第十三章 精鹽第一千五百三十五章 發展綱要第九十章 孝心第三百八十三章 震天雷第五百六十章 進與退第一千零八十一章 衡山之謀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六百九十章 王韶入京第一千七百一十章 琉璃珠第一千三百一十一章 權力的誘惑第三十五章 產業佈局第七百四十九章 三娘第五百八十二章 勝利第一千二百零八章 新年將至第一千六百四十三章 海軍戰術第一千七百零四章 想他們了第三百二十九章 鐵門關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二百九十五章 國舅第八百五十七章 回交州第一千四百三十七章 功業第一千一百六十九章 密諜第一千六百五十一章 指點第一千四百五十二章 人性的君王第九百五十二章 對陣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二百九十四章 夜校第二百九十二章 馬上草賦第二百五十六章 出發準備第五百九十六章 送行與教育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九百九十二章 當家長第一百零七章 扇翅膀第五百五十二章 分析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四百二十章 衝擊第八百零三章 見面禮第一千七百零五章 翁翁第九百八十六章 證物第四百三十章 再次通報第一千三百二十三章 請罪第四章 蘇八娘第六百九十五章 旱情苗頭第七百零九章 下雨了第一千五百七十二章 攻城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六百零八章 交流輪訓第七十六章 在藜將軍第四百四十章 再見可龍裡第一千四百三十一章 原始股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二百八十九章 救日第一千八百三十八章 巧法第一千五百四十二章 神宗歸位第八百六十八章 炮彈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二百四十四章 鶴脛弩第一千五百零九章 後世之美第一千五百二十四章 來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