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八百五十一章 支持

bookmark

第八百五十一章支持

湖岸上傳來陣陣山呼之聲,不少真臘人跪在湖邊,對着王船虔誠禮拜。

蘇油這才發現自己已經快要累傻了,呼哧呼哧喘着粗氣,手抖得像在打擺子一般。

石薇過來給他按摩推拿,笑着打趣:“平日裡叫你鍛鍊你總是推三阻四,現在一條魚都差點釣不上來!”

蘇油只剩下翻白眼的力氣——也不看看你家相公釣的是多大的魚!

李舜舉遞上涼茶:“這不到底還是釣起來了嗎?不過風月雅事,楞給明潤弄成兩軍對壘了。”

倒是平正盛比較淡定,平家在日本靠海,三米長的魚見得多了,而且這娃現在是邵伯溫的腦殘粉,這時候還不忘給自家偶像立旗:“小邵先生打過兩條鯨魚,比這大多了……”

對這種解嗨黨,最好的辦法就是當他空氣。

蘇油休息了好久才緩過勁來,起身對李舜舉笑道:“要行雅事兒那還不容易,我立馬給都監變個戲法!”

大魚離水這麼久,已經死了。

蘇油讓軍士們將大魚平放在甲板上,並在魚體下方加上木楔子,讓魚體穩固。

用清水和精鹽將魚表面的粘液洗淨,小心地不讓鱗片脫落。

然後用布吸去魚表面多餘的水分。

接下來就是定形,將大魚擺成遊動的姿勢,用紙塞入魚口,魚鰓,使魚形挺括,將魚鰭繫上細線,牽引舒展,整理好形態。

一羣人在周圍圍觀,少保這到底是要幹啥?

接着蘇油叫人磨墨,用刷子在魚體塗抹,根據魚身上的顏色調製不同濃淡,背部和魚鰭骨墨色最深,到魚腹最淺。

暹羅鯉通體都是黑色,倒是不用調製其它的顏料。

整理完畢,取來一匹素絹,剪出合適長度,小心鋪在塗了顏料的魚身上,均勻地按壓刷勻,然後拍打,幹了的地方還要噴水,等到魚身的顏料被拓印到素絹上後,最後將素絹輕輕揭起。

船上衆人都是大聲驚呼,素絹上,印下了一條大魚的身形!

等到蘇油在缺墨和脫甲的地方細心補全,再用毛筆勾勒出魚的眼睛之後,一條活靈活現的暹羅鯉躍然於素絹之上!

“妙極!”李舜舉是書畫之道的行家,這畫上之魚的濃淡設墨,形態姿勢,與真魚一模一樣,不由得讚歎:“聞所未聞!世間尚有這等技藝!”

蘇油笑道:“添上蓮荷水草,這就是一幅畫,不過那些我不擅長,得找人後補……這是我給自家兒子拓印海魚練出來的手藝,都監,可還能看?”

李舜舉讚不絕口:“活靈活現啊!哈哈哈,明潤真是奇思妙想,這都想得出來!”

蘇油取過一支大筆:“這叫魚拓,還請李公與我題記,當個見證人。”

李舜舉將筆接過,略加思索,提筆唰唰唰寫下一首詩。

少年不得意,落魄無安居。

願隨任公子,欲釣吞舟魚。

常時飲酒逐風景,壯心遂與功名疏。

蘭生谷底人不鋤,雲在高山空卷舒。

漢家天子馳駟馬,赤軍蜀道迎相如。

天門九重謁聖人,龍顏一解四海春。

彤庭左右呼萬歲,拜賀明主收沉淪。

然後在詩文後寫下:“熙寧十年十月廿一日適真臘,入大湖。太子少保明潤,施綸獲巨魚,拓留其影,皆異術也。錄太白詩以記。領內侍都監,提舉海寧市舶司,節度留後李舜舉,識證。”

蘇油高興壞了,連連拱手:“李公文思之妙,令蘇油歎服。”

這首詩不是李舜舉自己寫的,而是抄的。

詩文取自李太白《贈從弟南平太守之遙二首》,但是抄得堪稱絕妙。

詩中有兩個典故,一是《莊子》裡任公子釣吞舟之魚,一是漢武帝派遣駟馬高車入蜀迎司馬相如。

一應蘇油今日釣魚之事,一應蘇油當年出蜀後高中科舉,龍顏大悅的舊事,寫在這裡,那是要多妥帖有多妥帖。

明面上將蘇油比作任公子和司馬相如,底下還偷偷把自己寫得恬淡功名,廉潔奉公,最後還拍了一把皇帝任用賢臣收復交趾的馬屁,堪稱善祝善禱。

文不加點舉手就來,這就是大宋當今第一文化太監的風采,難怪在大宋文人中也能有一席之地不受歧視。

王中正和李憲這倆徒子徒孫跟他比,連渣都算不上。

這等高段位的玩法,船上除了蘇油,其他沒文化的人是不明白的,平正盛跟孫能就直勾勾地看着大魚:“完事兒了吧?現在這魚怎麼吃?”

蘇油說道:“上山打鳥,見者又份,漁民們也出了不少力,先分一些給他們,最好的部位咱們留下做全魚宴!”

周圍漁民都沒有走,因爲他們還要等着放夜網。

這是人家的國土上,分魚的工作自然是人家來,範勝凱令手下軍士留下最好的魚肚子,魚尾和腮肉,將其餘部分分給了漁民。

漁民們開心得跪倒在船上,虔誠地表達謝意,看得出來,範勝凱在國內還是很受百姓們擁戴。

做魚是蘇油的拿手,蘇氏烤魚那可是眉山一絕,阿囤彌當年可是迷死蘇油的烤魚了。

蘇油當然是不會親自動手的,不然被真臘的藺相如記錄下記錄下“宋太子少保爲王烹魚”什麼的就糗大了。

不過可以指點廚子,今天的烤魚竟然整得像烤牛排,烤羊肋骨,這魚也是大得沒誰了。

幾天同行,船上的人都喜歡上了蘇氏菜譜,蘇油往往做一些小改變,就能讓食物變得美味無比。

比如最簡單的糯米飯,蘇油會讓廚子拌上花椒和鹽,壓成米方切片,油炸。

或者將米磨漿發酵,加入些許的鹼中和酸性,然後加糖和肥肉末,蒸製成蓬鬆可口的米糕。

還有用米漿和石灰弄出的涼蝦,涼糕。

再或者用米漿混合棕櫚芯粉,製作成韌性十足的米線,米皮。

範勝凱是愛死那個米皮了,可以切條做成類似米線一樣的湯食,可以配合炒菜變成炒粉,可以裹素菜絲雞肉絲變成春捲。

這些東西的製法其實蘇油早應石薇的要求在交趾弄出來了,主要是孤兒院裡的小朋友飲食太單一,於是蘇油時不時會搞點小花樣,給小朋友一些小驚喜。

除了烤魚,其餘的魚肉和蝦一起做了魚丸,咖喱魚丸。

範勝凱也不矯情,自打用上了蘇油送給他的玉瓷青花餐具,便沒打主意再用別的,客人還沒走,客人送他的餐具都已經上座了,有些不通禮數。

有了蘇油指點膳食之道,範勝凱覺得自己以前真是太簡樸。

端起小碗嚐了一塊魚丸,範勝凱讚歎道:“少保實在是給了我們太多驚喜,大宋的風物繁華,可以想見。”

蘇油給範勝凱敬了一杯永春露浸泡的果子酒:“王爺,大宋友誼的大門,永遠向勤勞,善良,追求美好的國家敞開。”

“貴國的物產也很豐饒,兩國之間,是可以進行友好的貿易的。”

範勝凱笑道:“我邀請少保前來,便是想與你磋商此事。”

蘇油又敬了範勝凱一杯:“不過王爺,我的貿易原則,首先是坦誠,我們的第一筆交易,王爺對我,可是打了埋伏啊……”

範勝凱問道:“少保何出此言?”

蘇油說道:“海口那數百里方圓的地界,真的屬於真臘?”

範勝凱有些赧然:“這個……可那裡也不屬於占城。”

蘇油點頭:“的確,那裡其實誰都不屬於,自古以來,便是誰的力量大屬於誰,對吧?”

範勝凱臉上有些不好看:“少保認爲,現在大宋在那裡的力量最大?”

蘇油笑道:“不是那個意思,其實是這樣的,海口處全是沼澤泥塗,對你們兩國來說可謂毫無用處,不如我大宋再多佔一些如何?”

見範勝凱要說話,蘇油又趕緊說道:“當然,爲了換取那一帶的主權,大宋願意付出一些必要的代價。”

範勝凱笑道:“原來此次少保帶來的一船禮物,是買地用的?”

蘇油拱手:“當然不是,這船禮物,只是表明我的誠意。我所指的代價,是攝政王的宋朝冊封,接下來的朝貢貿易,以及,對王爺主持真臘政局的支持,不是空口白話的支持,而是實質意義上的支持。”

範勝凱臉色緩和了不少:“什麼樣的支持?”

蘇油微笑道:“大宋騎刀那樣的支持。”

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
第八百七十四章 蒲釋馬第一百九十六章 虛驚第二百四十五章 乞第龍山第一千一百七十三章 狙擊手第一千零九十二章 惠明第七百一十章 爲君之道第一千三百零一章 礦藏第一千七百六十七章 新年第一千一百七十二章 田遇第九百二十七章 密計第八百零一章 情報分析第五百零三章 第一筆收入第五百零八章 新宮殿第八百三十八章 會飛的貨物第一千零四十三章 回京第一百八十章 洗腦第九百八十五章 普遍公平第一千一百二十一章 老河工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一千一百三十五章 獐子島第四十六章 石家第七百八十四章 模式的勝利第二百四十一章 不作爲和瞎作爲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九百四十章 再見呂惠卿第一千七百零六章 望蘇亭第八十二章 常數第一百五十三章 馬屁炸了第一千零一十六章 受連累的朋友第一千八百三十章 繼任者第一百七十四章 範先生第兩百零二章 燒白第一千二百二十七章 分歧第四百五十一章國王跑了第一千五百八十七章 故人之子(加更賀新年)第一千七百六十章 馬經第六百五十七章 木徵的逆襲第六百四十章 賜第第五百三十二章 連消帶打第七百二十六章 平家人第八百三十章 沸騰第二百五十四章 少年行第一百四十七章 共讀第一千三百三十五章 以子之矛攻子之盾第一千四百七十九章 弊病第七百二十八章 字典第一千四百三十六章 消息第一千七百一十二章 冊府元龜第一千四百四十章 木蘭陂第一百九十八章 套小張第一千七百三十五章 後手第四百二十八章 他怎麼敢第八百七十九章 錫第五百二十八章 安撫使第九十四章 去勢第七百二十一章 利益交換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三百二十章 駕崩第二百九十八章 徘徊太多第八百六十七章 龍牙港第六百七十章 分析第一千六百六十三章 黑汗第七百七十五章 溪口戰役第一千零五十七章 蔡確的幫手第一千三百九十二章 不信就是蠢第六百八十五章 麒麟第一千四百七十四章 神宗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訪談第五百四十四章 均輸法的弊端第四百一十六章 神蹟第一百九十七章倒春寒第一千三百二十四章 作戰計劃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第七十七章 蠻部第一千六百九十一章 交鋒第六百四十八章宰相馬,一樣打第七百三十五章 船塢第一千六百零一十六章 田字第九百四十九章 招供第六十九章 雀譜第一千五百五十七章 東勝祖地第一千七百八十五章 爲公闢路第一千八百二十章 沙子細第五百三十五章 皇后管內庫第九百四十三章 秉常第一千八百二十一章 瑕疵第一千六百七十五章 功罪第一千八百三十四章 風箏第六百零四章 劉嗣當官第二百八十八章 報道第七百零一章 蠻幹第一千零三十章 基本教育第一千六百零一十章 新版寶鈔第五百九十二章 縱橫第一千二百七十六章 開會第七百四十六章 禮尚往來第一千二百零六章 巧諫第七百一十六章 大工程第十八章 小康標準第五百三十八章 王安石的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