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atcounter code invalid. Insert a fresh copy.

第二百二十章 買房

bookmark

第二百二十章

丞相祠堂何處尋,錦官城外柏森森。

諸葛亮在蜀中百姓心目中威望崇高,在蜀中文人眼裡,也是千古文臣的典範。

相比周公和孔子,他似乎更溫和,更悲情,更具情操。在百姓心中,也就更加偉大。

然而實際上,大丞相治蜀,用的是嚴刑峻法,不過民樂從之而已。

如今蘇家四人,就在反覆論辯這件事情——嚴刑峻法,和民樂從之,不是應該是矛盾的嗎?大丞相怎麼做到的呢?

蘇洵的觀點,是諸葛亮得先主後主無條件的信任,能夠放手實現自己的理想,毫無顧忌,因此小人不敢挑撥,無隙可乘,只得遵從。

蘇轍認爲,諸葛亮善於調和局面,能平衡土著派和外來派之間的關係,獲得他們的信任和依賴,大家齊心協力,不是一人的功勞。

蘇軾的觀點很簡單,就四個字,公平無私,只要一碗水端平了,大家就都能接受。

蘇油的理解則完全跳脫了諸葛亮本身——法律這東西,是底線,所謂嚴與不嚴,其實就是底線的高和低而已。

但是偷一頭牛,是充軍還是砍頭,對於從不偷牛的人來說,其實沒有任何區別的。

因此嚴刑峻法不是毛病,關鍵是讓老百姓平日裡說話做事,都遠遠高於這條底線。如此一來,即使嚴刑峻法,也形同虛設,百姓就不覺其嚴。

從這個意義上說,諸葛亮的嚴刑峻法,其實徒具其表,離老百姓動則觸碰的那條上限還遠的法律,不是真正的嚴刑峻法。

這需要引導風氣,將老百姓的行爲上限提高,所以如今大宋的一些現象,比如因爲是讀書人,偷了銀器還能當成美事來傳揚,這就不行了。

這會傷害風化,讓百姓無所適從,是沒有道理的。

漢昭烈陵前石人石馬並列,在蒼松翠柏之間,自然會讓人引發思古之情。

石薇從包裡取出一個麪餅:“小油哥哥,軍屯的鍋盔,你吃吧。”

受情緒的牽引,蘇洵想到這弟弟的身世,心下也不免有些憐憫:“張學士也是一片好心,明潤你在成都,要日日請教,學業不可半刻放鬆。其實這樣也好,你在眉山,事務纏雜,太分心了。”

“眉山產業,有你嫂子給你看着,儘可放心,在成都也不要虧了自己,該花用的就花用,該置辦就置辦。”

蘇油點頭:“謝謝堂哥關心,我定然好好學習,也會照顧好自己。”

沒過兩天,蘇洵就恨不得收回自己曾經說過的話。

劉嗣帶着幾個孩子來了,蘇油第一件事情就是讓他和薛忠去找牙行,在成都學宮和府司衙門之間,選了一處頂好的院子,花了五百貫買下來。

接着大改造開始了,排管,裝修澡堂,衛生間,廚房,臥室地暖,安裝大窯,拼接玻璃魚缸,改造屋子……裝修的費用,比房子錢貴了兩倍!

好在還是簡約樸素的風格,光看外邊看不出多貴,與土地廟可龍裡一脈相承。

這讓不知道底細蘇洵稍微放了些心,至少這娃不是一味貪圖聲色享樂。

黃雛也來了,蘇油將它送到玉局觀,自己買了一頭和黃雛差不多大的驢子。

沒敢買馬,買了薇兒就有一起縱馬的理由了,成都市人太多,容易出事兒。

院子還是三進,薇兒不能住這裡,不過蘇油也沒打算自己獨自住在內院裡邊。

內院是自己和小組一起住,中間是庫房和程三他們幾個分號的師爺,外邊是眉山江卿找來的粗使媽子,僕從護院。

一切安排妥當,蘇家小少爺,總算有點小少爺的模樣了。

程三是少數幾個真正知道蘇油底細的外人,對蘇油恭敬得不能再恭敬:“小少爺,宅子弄好了,不過這酒樓無需如此麻煩了吧?眉山方知味,即是與商號總部一體的,爲何到了成都,要分別設置?”

蘇油笑道:“眉山民風開化,城中事務幾乎就等同於江卿事務,因此無礙。”

“可成都就不同了,我們新來乍到,還有一個適應過程,分開設置,也不那麼礙眼。”

“商號要的是低調,酒樓要的是高調,一明一暗,性質不同。”

程三想想也是,笑道:“如此那就需設在熱鬧的地方,目前看了兩處。”

“城外一處在新南市,地方絕對是好地方,不過如今還只是個臺子,須得新建;”

“城內一處立此不遠,在學宮附近,叫魁星樓,兩面臨街,樓後還有個園子,算是熱鬧去處,不過價錢高了些。”

蘇油問道:“多少錢?”

程三說道:“那邊要價三千貫。”

蘇油說道:“那改天看了再行定奪吧。”

次日起來,張老頭又將幾人叫去,詢問了眉州的社會生態,對井務尤其上心,最後還抱着一絲僥倖:“淯井真的枯竭了?”

蘇洵經過這段時間的瞭解,也不完全是門外漢:“太守,淯井並未枯竭,但是對依賴淯井的衆多鹽戶來說,已經無利可圖了。”

張方平嘆氣道:“難啊……昨夜看了你的條陳,道理分析得明白,淯井枯槁,井務不減,豪強轉嫁課務,首先遭難的就是底層鹽戶。逃散流離算是好的,留在井上的,所受酷壓,可以想見。”

蘇洵說道:“明公,辦法終歸是有的,如今眉州井務已能支撐川中鹽局,十口新井,朝廷利得其半,完全可以以陵易淯。淯井周邊,開發梯田,將鹽戶轉爲農戶,或可解患。”

張方平搖頭:“就怕舊患未除,新患又生——最後這些土地,一樣落入豪強手中。聽說你眉州有個溫水煮青蛙的理論?如今那邊的鹽商們,就好比這溫水裡邊的青蛙……”

蘇洵笑道:“這是我家小弟胡說八道,有辱明公清聽。”

蘇油正在給石薇削水果,聞言擡頭:“豪強也是人,一樣可以幹他們的老本行嘛。”

張方平笑道:“明潤,你說說看,要是能解決這個問題,嗯,學宮十三經石刻,就任由你自行拓印。”

蘇軾趕緊扯了扯蘇油的衣袖,意思是賺大了,趕緊答應下來。

蘇油起身說道:“豪強之所以是豪強,一是資金充裕,而是產業廣佈,三是其下依附之人很多,四是有官員庇佑。”

“要解決豪強兼併土地的問題,其實也可以從這幾條入手。”

“資金充裕,就引導他們將資金用到其他地方,而不是大肆併購田土。”

“產業衆多,就引入競爭,讓他們有所選汰,集中精力發展自己的優勢產業,而放棄其它獲利不豐的投入。”

“依附之人衆多,那是因爲土地都集中在他們手上,而土地,是利益豐厚的資源。”

“那就降低他們能從土地上得到的收益,因爲他們這部分收益裡,有很大一部分,本身就是不合法的。”

張方平驚訝道:“哦?你竟然還知道這個?”

蘇油說道:“龍老說過:農人依附豪強,是因爲豪強依附官員。而官員有免稅資格,因而這些土地,可以避稅。這就是我大宋的兼併問題。”

“然而龍老還說過,各品秩的官員,能有多少避稅土地,朝廷早有規制。當時我就問了一個問題——難道川中的土地,都能被官員們佔盡了?”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三十章 縣令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七百章 烏龍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
第一千五百零五章 矛盾根本第三百五十三章 蔡確第四百八十八章元宵節第七百一十五章 太湖第二百二十五章 美質良才第一百八十二章 小心的祭品第九百五十三章 謝表第一千二百四十章 自反而縮第一千七百三十八章 豈止於此第四百七十一章 議論第一百七十七章 長刀第一千零八十三章 女直第二百九十一章 改造第一千五百零六章 利弊之爭第一千一百八十章 高家第九百八十章 大宋該打的仗第八百八十九章 大法螺第五百六十五章 父子佳話第二百二十四章 詩會第一千五百八十章 共做習題第一千七百九十二章 王爵酬之第一千二百三十三章 試探第九百章 縫紉機第四十九章 蜂窩煤第四百九十六章 密會第一千七百七十八章 少給臉不要臉第一千零三十八章 問題第六十三章 扎染第九百六十六章 招悔第九百四十七章 王營第一千六百三十二章 未來宰相第六百九十八章 蔡京第三百零五章 熟蠻第一千六百五十九章 詩會第四百三十八章 日曆計算器第四百零五章 環慶第一千二百四十七章 馬蜂窩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三十章 縣令第一千四百六十三章 大學堂第十五章 名聲也是個好東西第一千七百五十六章 克己新解第五百一十一章 皇宋寶鈔第一千一百七十七章 壟斷第一千七百一十三章 起義第四百六十六章 歐陽修出事第七百七十三章 出發第一千三百三十八章 文殊奴第兩百零一章 可龍裡號第一千二百三十二章 小戰第八百八十八章 輿情第二十六章 新酒第一千三百三十六章 無條件第一千三百七十九章 兩賦第五百七十九章 隔斷天都第一千一百零四章 談判第八百零八章 定議第一千四百四十六章 毒土第一千三百四十九章 西部大開發第一千二百一十章 學習第一千零七十一章 漕運改革第四百一十二章 老張與王二第九百六十三章 朱婕妤第一百零九章 幾本書不如二十字第七十五章 工具第七百三十四章 頂級數學家第八百九十八章 蘇頌的態度第一千三百八十六章 兵制第一千五百四十八章 特赦第七百四十七章 昌國縣第三百七十九章 交相輝映第八百九十九章 軟糖第一千零九章 琥珀和珊瑚第七百三十七章 兩首詞第八百八十六章 硨磲第五百三十六章 平戎策第七百九十七章 朝廷知聞第七百章 烏龍第三百四十六章 局面第一千三百零五章 我真的不會打仗第一百五十九章 玄香太守第九百三十九章 唐慎微第七百六十二章 尋死第二十章 明道致用第九百七十章 御史清流第一千二百六十四章 偵查第二百二十二章 大遊江第三百零一章 夔州第一千一百二十七章 小侯爺第一千五百一十三章 實驗第一千五百八十三章 新轉般倉第一千二百九十章 節奏亂了第五百九十九章 永興軍第一千二百七十三章 矛盾第八百七十七章 大火第三百一十九章 九鬥碗第一千四百六十五章 教育第七百二十五章 鉅艦第一千一百四十一章 城西第一千六百五十四章 來錢的路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