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老廠新張

首先是新廠房,王一元馬上聯繫房東。在孫玉泉經理和紙箱廠謝老闆的見證下,也不知是哪裡冒出來的勇氣,王一元一口氣簽下了十年的租賃合同。

王一元沒想到和頗感意外的是,臺滬公司留下來並且願意跟着去新工廠的員工,竟然有十五個之多,而且基本覆蓋了印刷的各個工序。爾後,肖雲華便帶着這一大幫人去新工廠進行清掃清理,走線佈線,機器位置的擺放規劃等工廠搬遷前期準備工作。這些熟練工的加入大大的減少了新工廠前期招工的困難,使得開工的準備工作進展非常順利。

幾天後,以肖總的意見爲主導,王一元與公司就設備設施的轉讓,業務單元的處理等一些主要條款達成了一致。但其中有一條,關於臺滬公司上海辦事處副主任,王一元自願主動放棄了臺滬公司在這一職位的所有相關待遇。但他在條款裡書面保證,臺滬公司在上海的業務,不會有變化。對這份協議,肖總同意了。最後雙方簽字畫押生效。

王一元和肖雲華特意想宴請孫玉泉經理。孫經理沒有同意。但他們在工廠孫經理的辦公室進行了一次談話。主要是孫經理在說。他說道,我在臺滬公司五年,今年67歲,估計也快乾不動了。今天我們就不妨來說說臺滬公司,或者是臺商企業。

孫經理分析着說道,講到臺商,我們首先要承認,臺商也確實有他們的優點,他們大部分確實比一般的大陸企業要強。我個人認爲主要有四。第一,產品質量過硬。他們更早接受了海外精益求精的理念。第二,技術創新。第三,打造品牌。品牌是企業的影響力號召力,是企業賴以延續的命根子,而我們大陸企業多半重利潤輕品牌。第四,投資和管理。他們投資理念比我們更長遠,臺商的職業經理的職業操守也令人信服。

他說道,這些都是臺灣的企業在許多方面強過我們的地方,小王你們幾個要好好着學習,如果能有一些領悟和體會,希望你們在新工廠中發揚實踐,也不枉你們在臺商企業工作的這一段時光。

不過話說回來,孫經理最後說道,但我就是搞不懂,在大陸生活了那麼多年的一些所謂臺灣精英,還是那麼天真,看不清。怎麼就改不了老覺得臺灣高人一等的臭毛病,況且臺灣的企業一向對員工壓榨得最狠,也不知道這些臺巴子的優越感究竟是哪來的?

沒過多久,臺滬公司把王一元前期的業務提成也計算了出來,因爲過年前,也就是二月份以前的部分,已在上年度作爲王一元的獎金髮放,所以累計到當年七月王一元總的提成約四萬五千元。這樣,王一元手中的現金加起來大概有了不到六萬元。這也是王一元有史以來,破天荒第一次手中有了超過五萬以上的現金。

這段時間,王一元利用交大mba學習的機會,找了很多關於公司,特別是股份制公司方面的很多書籍,還特意找老師學習諮詢了不少相關股份制方面的知識。他之後找肖雲華商量了好幾次,打算在新的公司引入股份制,並且初步設想整個公司的成立和運營要按照公司法,全部照着正規股份公司的規範來操作。

王一元還特意交代肖雲華近期先到工人之間去透透風,看看反應,摸摸情況。

他們最後商定,將公司整體股份定爲貳佰萬股,一股一元。其中王一元以設備設施,原臺滬公司奉賢,金山和浦東客戶轉移給王一元的業務,加上五萬元的現金共佔股一百五十萬股,肖雲華出資二十萬元佔股二十萬股,剩下的三十萬股向其他原臺滬公司的員工開放。股本分紅兩種方式,一是固定股息,年息6%,一是利潤分紅,由員工自己選擇。

意料之外,孫玉泉經理,師傅杜於樂率先各領投了兩萬元。員工們也都很踊躍,很快就認購一空,拾伍個員工或多或少全部都購買了股份,其中最多的是王麗萍,竟然入了十萬股。就這樣,這次股本資金總共籌得現金五十五萬元,工廠前期資金的問題暫時就得到解決。

接着按照公司法,王一元提議召開了第一次全體股東會議。大家都是第一次當股東,很新鮮,也很興奮,表現得幹勁十足,發言都很積極,各自從自己熟悉的工作角度出發,紛紛獻言獻策。

經過一天的討論,最後形成了幾個主要決議,一是公司的薪酬體系,基本沿用臺滬公司原來的計算方法,二是推選王一元爲董事長兼總經理,肖雲華爲副總經理兼廠長,王麗萍爲職工代表,代行財務管理和會計的職能,兼管辦公室,人事,打樣等一應公司日常雜務。

三是新公司原則上不允許招聘任何股東,特別是王一元和肖雲華的親戚,也不允許公司跟與股東存在親戚關係者有任何的業務方面往來,四是以後凡是新進員工,工作滿兩年的都可以持有公司股份,公司相應的進行增資擴股。五是股份的退出,由公司按原價收回,並且註銷。股東不得私自轉讓買賣。

開完會,工廠全部股東在海通路的一家小餐館聚餐。員工們紛紛和王一元敬酒。他們說道,老王,我們都很信任你,你可得帶着我們賺錢啊。

王一元大聲說道,停一停,停一停。先聽我說。兄弟姐妹們,我再一次先提醒一下,你們也是股東。千萬別忘了自己身份,股東朋友們。

員工們哈哈大笑,說道,小王,就是這個股東,我們也可以還給你。我們只要有錢賺就可以了。王一元也大笑,說道,我們都是股東,賺錢當然也不是我一個人的事情。我們要齊心協力,一起努力。我們都有責任,也都有義務。明天會很美好的。

杜於樂笑話王一元,說道,小王董事長,你這個股東大會怎麼操作的,自己親戚朋友不能進公司,甚至連財務也管不着,這是要你當光桿司令的節奏啊。肖雲華在旁邊說道,最可惡的就是這一條,還是老王自己提出來的。我也被害慘了。我老家還有很多人想到這裡來打工賺錢呢。

孫玉泉經理卻對王一元翹了大拇指,說道,小王,這一點你狠的,對自己都下得了手。有氣魄。是個幹事的樣子,後生可畏。王一元沒怎麼解釋和說話,只是呵呵笑着和他們一一碰杯喝酒。

王一元還特意和王麗萍喝了一杯,他說道,王麗萍代表,以後咱就是一條船了,公司的繁瑣事務請你多擔當一些。王麗萍看上去顯然沒少喝,但她笑靨如花說道,王哥,你現在真成我親哥了,你可真要帶着我們多多賺錢啊。王一元調侃道,連你也給我這麼大壓力?

孫玉泉經理對王一元他們的做法很贊成,覺得王一元這些個點子還真是不錯,有創新,也很實用。他私下裡和王一元卻也有過交流。孫經理主要是覺得,如果僅以設備,現成的業務量和個人現金折算王一元在新公司中所佔股份的比例,他認爲其實還是蠻吃虧的,至少還應當考慮到以後王一元在其整個團隊,以及今後新臺滬公司的發展中所發揮核心的作用這個因素。

王一元卻持有另外的觀點。他誠懇的對孫經理說道,一是如果不這麼做,把股份稀釋出去,單自己再怎麼去努力,也肯定是無法籌到這麼多的啓動資金。二是他認爲有一句老話,叫做財散人聚,財聚人散。想要做一點事情,在xiàn zài de shè huì,單靠一個人搞個人英雄主義是不太可能的,也不現實。再着最重要的是第三點,如果王一元自己在新公司中所佔股份比例太高,既不容易凝聚人心,員工的工作積極性也會大打折扣,公司的股份制也有可能失去實質的意義。孫經理還是表示了有保留的認同。

接下來王一元和王麗萍,跟着臺滬公司的會計和財務,先是跑營業執照法人等的變更手續。臺滬公司名稱和註冊資金不變,只是進行了投資人股權轉讓,法人相應的變更成王一元。接下來就是印刷特種行業許可證,銀行賬號,國稅地稅等的相關變更。

這手續些雖然繁雜,但好在公司原來的註冊地址是屬於閔行區,而新工廠所在的的吳涇鎮也是屬於閔行區,都在一個區內,加上又是因虹橋樞紐建設而拆遷的企業,所以各相關部門基本都是特事特辦,一路綠燈,雖然費時費力。但過程還算是比較順利。

八月一日,臺滬公司開始搬遷。八月十日,臺滬公司搬完,剩下的設備設施就全部搬往吳涇海通路的新臺滬公司。九月八號,在一陣陣噼裡啪啦的鞭炮聲中,新臺滬公司老廠新張,正式開門迎客。

第393章 美得他第51章 蘇州一行第295章 自我管理第137章 莊行羊肉湯第455章 楊磊出走第147章 窗花第260章 好事情第531章 兩張皮第323章 家人的工作安排第15章 土家燒餅的紙袋(一)第346章 做陶瓷的魏姐第263章 賣冠名權?第498章 業務培訓第278章 幾斤幾兩第202章 一念之間第489章 拉人頭第380章 中介公司新年部署第37章 意外的想法第208章 人心不古第475章 妥了第45章 滑鐵盧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33章 初到唐山第520章 盡力全面“協同”第24章 狗日的現實第371章 沒有硝煙的鬥爭第73章 賣葡萄?第12章 王一元的過往第342章 無錫菜餚,甜的來第513章 兩條腿走路第261章 立家規?第172章 張韻玲第444章 茅塞頓開第466章 順水推舟第237章 陶瓷市場第17章 漫天繁華第137章 莊行羊肉湯第435章 打埋伏?第300章 糾結第75章 守城和攻城第125章 家紡公司的包袋第95章 康寧的心事第519章 立場第317章 纖繩盪悠悠第84章 方案第227章 感情就是要安心快樂第68章 調研的準備工作第495章 業務規劃第115章 所見略同第520章 盡力全面“協同”第363章 心事重重的吳總第156章 麻雀第110章 浪奔,浪涌第303章 動遷的不同選擇第420章 也許……第91章 再招業務第355章 塗鴉第373章 陶瓷工廠整理第84章 方案第247章 壓力泥漿工廠第469章 初見曹總第189章 接手紙箱廠第330章 有這麼嚴格?第363章 心事重重的吳總第285章 憑什麼啊?第451章 考慮齊全第418章 太太炒房團?第207章 鎮江鍋蓋面第228章 兒孫的天倫之樂第336章 這麼巧第336章 這麼巧第513章 兩條腿走路第102章 朱盈盈第214章 宣示主權第472章 鬥智鬥勇第357章 情人節禮物呢?第200章 正事第198章 酸死你算第229章 我只聽自己的話第42章 大白第140章 未雨綢繆第153章 毛遂自薦第119章 口味第309章 被擺了一道第266章 中介公司的定位第234章 詢價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87章 繼續觀察第142章 雪第185章 準備收網第386章 在回老家的路上第539章 誰的精彩?(大結局)第366章 阿諛奉承的小人第99章 一招鮮第95章 康寧的心事第398章 意外收穫?第152章 骨頭湯菜飯第450章 賣多少?第235章 三馬子師傅第173章 人爲財死
第393章 美得他第51章 蘇州一行第295章 自我管理第137章 莊行羊肉湯第455章 楊磊出走第147章 窗花第260章 好事情第531章 兩張皮第323章 家人的工作安排第15章 土家燒餅的紙袋(一)第346章 做陶瓷的魏姐第263章 賣冠名權?第498章 業務培訓第278章 幾斤幾兩第202章 一念之間第489章 拉人頭第380章 中介公司新年部署第37章 意外的想法第208章 人心不古第475章 妥了第45章 滑鐵盧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33章 初到唐山第520章 盡力全面“協同”第24章 狗日的現實第371章 沒有硝煙的鬥爭第73章 賣葡萄?第12章 王一元的過往第342章 無錫菜餚,甜的來第513章 兩條腿走路第261章 立家規?第172章 張韻玲第444章 茅塞頓開第466章 順水推舟第237章 陶瓷市場第17章 漫天繁華第137章 莊行羊肉湯第435章 打埋伏?第300章 糾結第75章 守城和攻城第125章 家紡公司的包袋第95章 康寧的心事第519章 立場第317章 纖繩盪悠悠第84章 方案第227章 感情就是要安心快樂第68章 調研的準備工作第495章 業務規劃第115章 所見略同第520章 盡力全面“協同”第363章 心事重重的吳總第156章 麻雀第110章 浪奔,浪涌第303章 動遷的不同選擇第420章 也許……第91章 再招業務第355章 塗鴉第373章 陶瓷工廠整理第84章 方案第247章 壓力泥漿工廠第469章 初見曹總第189章 接手紙箱廠第330章 有這麼嚴格?第363章 心事重重的吳總第285章 憑什麼啊?第451章 考慮齊全第418章 太太炒房團?第207章 鎮江鍋蓋面第228章 兒孫的天倫之樂第336章 這麼巧第336章 這麼巧第513章 兩條腿走路第102章 朱盈盈第214章 宣示主權第472章 鬥智鬥勇第357章 情人節禮物呢?第200章 正事第198章 酸死你算第229章 我只聽自己的話第42章 大白第140章 未雨綢繆第153章 毛遂自薦第119章 口味第309章 被擺了一道第266章 中介公司的定位第234章 詢價第25章 柳暗花明第287章 繼續觀察第142章 雪第185章 準備收網第386章 在回老家的路上第539章 誰的精彩?(大結局)第366章 阿諛奉承的小人第99章 一招鮮第95章 康寧的心事第398章 意外收穫?第152章 骨頭湯菜飯第450章 賣多少?第235章 三馬子師傅第173章 人爲財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