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二十七章 恩養義兒

那名婢女見到何白入房,慌忙起來行禮。黃忠之子也笑嘻嘻的跑來學婢女的樣子向何白行禮,之後又拉着何白尚未來得及脫下的盔甲左摸右看。何白看了看後,察覺黃敘只有四五歲的智商,於是搖搖頭道:“漢叔啊,請恕我直言,此子一生只怕就是這般模樣了。”

黃忠的神色頓時一黯,不過似乎早就有所明悟了,於是朝何白拜道:“只可惜不能早些得知何君侯的畸形異兒之原由論。不然,敘兒也不當出生於世,而受此種種磨難矣。”

何白心內一動,問道:“莫非汝與汝妻就是表親一類的關係?”

黃忠點點頭,有些悲哀的說道:“是,忠與老妻正是自幼一起長成的表兄妹,彼時只想親上加親,卻不想會有此等惡果發生,只可憐了敘兒。唉……”

何白勸道:“親上加親,人之常念也。況且生下此類兒,只有一半的機率。另一半則會生出智高正常之兒,只能說此是意外而以。”

黃忠苦笑道:“忠以爲何君侯所言的異兒討債之說甚是有理,都是我先輩無良,方生下此等異兒來。忠也只能以大愛來對待於他,消除他的怨恨,讓他平平安安的渡過此生便好。”

何白聽了甚是感嘆,黃忠愛妻逝後,別無再娶;爲了照顧小兒,身懷大才卻多年甘於碌碌無名,可見其人極重感情。後來因封五虎上將之故,而遭關羽折辱。但他絲毫不記污辱,反而一意的爲關羽報仇,最終死在報仇之路上,可見其人十分重義。

通過歷史的記載,對其的評價是,勇猛善戰,有勇有謀,是獨當一面的名將之才。加上他的敦厚朴實,重情重義,記善忘過的品質,還有安於現狀,不大的野心,絕對是一名十分好用,老黃牛式的大將之才。

在何白的眼中,黃忠在漢末三國之名將中,無論是品德才幹,絕對都是名列前茅的。可以與趙雲、張遼並列,比之有缺憾的關羽張飛之流好上百倍。最重要的是便宜,不用多費工夫去拉攏,便有很高的忠誠度。

歷史中的黃忠因爲出世太遲,所以名聲不如關羽張飛響亮,但此世有自已在,必使黃忠之名威震天下矣。

何白拜問道:“令郎之疾,我不能助你太多,但令郎日後的生活,我必會保證其時時有人跟隨照料,一生無憂。未知漢叔可願來助我一臂之力,於我麾下任事?”

黃忠長嘆一聲,屈身拜道:“忠已年過四旬,人常言道年過四旬不爲夭折,可以稱作爲老夫了。何君侯不嫌忠年紀老大,千里遣人相召喚;忠雖粗鄙,卻也是懂得忠義之人,只盼能在君侯麾下立得些許微功,好爲敘兒換來後生之安樂矣。”

何白心內一動,古人死亡的年紀普遍過早,年過四十歲便屬正常之事了。黃忠也害怕自已會早死,兒子無人照料。卻不知他的年紀纔剛剛過半而已,此時還才四十二、三歲,還有三十一二年的時光好活呢。特別是年過七旬還能於兩軍之中破陣斬將,是絕對的老而彌堅,越老越醇的豪傑之士。

何白於是大笑道:“老當益壯,寧移白首之心?窮且益堅,不墜青雲之志。漢叔正是當打之年,如何能夠言老?漢叔若還爲令郎的餘生擔憂,那我便收令郎爲義子如何?我有一千五百戶食邑,可撥三百戶食邑專門奉養令郎,直至其安樂歸於塵土如何?”

黃忠大驚,何白的夕陽亭侯一爵,乃是金印紫綬,可傳子子孫孫的世襲勳爵,非於國有大功者不得以賞。若說何白之前是寒門出身的話,自從何白封爵之後,那便屬於是貴族之身了。敢於輕視何白的,除了世族以外,別無他人。

似黃忠這等同是寒門出身的人,何白此時的身份與之相比,早就有了天壤之別。不想何白爲了召攬到自已,更爲使自已能夠安心的爲之賣命,竟然願意分撥三百戶來以養義兒。這已經與朝庭所封賞的關內侯不差分毫了。此等重視與恩義,怎能不叫黃忠震撼萬分。

黃忠當即五體投頭的拜服道:“君侯謬讚,黃忠愧不敢當。君侯厚恩,黃忠愚魯,也不知當如何報答。日後君侯便是黃忠之主君,但有所命,黃忠必以死報效。”

何白大喜,黃忠這是以何氏家臣自居了,與何白的關係遠遠要比一般的部曲與下屬賓客更加的緊密。這便是何白讀史良多的好處了,以自身的食邑相召人才,這在倭國後世便有相同的例子。何白拿來一用,頓時得到了神級名將黃忠的全部忠心。

何白召來全府上下的賓客、奴婢,並在衆人的面前,收養黃忠之子黃敘爲義子。當衆人得知何白竟以三百戶的食邑恩養黃忠之癡呆兒黃敘時,無不大驚,這可是比之親兒還要更好的待遇啊。

需知何白此時有子四人,只有嫡子何穿才能夠繼承何白的爵位,而其他兒子如晨、奕、曦三人都只能去自力更生。而區區一介義子,還是一名癡呆兒,待遇竟然僅在嫡子之下,在衆庶子之上,可見何白是多麼的重視黃忠此人了。

衆人無不對外表敦厚朴實的黃忠又妒又羨,紛紛打聽這黃忠到底是何許人氏。當得知黃忠僅僅只是南陽的一介材官老卒出身時,無不對何白的厚待非人而大爲不滿。

只是衆人多是新投之人,能在何白麪前說得上話的不多,唯有羅培與韓榮二人。只是羅培機敏,不來閒話。衆人只得力勸韓榮前來找何白言說。

韓榮拜道:“主公,吾聞用人之道,就如習武一般,只可循序漸進,不可以驟然撥之以高位與厚祿。今見主公驟然大肆恩賞一名不知底細的無功老卒,只恐有人生出莫名的妒忌與懷疑主公的用人之道矣。此也對主公的召攬賢才之舉大爲不利也。”

何白眉頭一皺,卻又馬上舒展開來,笑道:“昔日高祖違衆意而拔淮陰侯,衆將皆以爲不可,但高祖一力強拔之,終得淮陰侯之助,坐享漢室四百年的江山至今矣。今日我拔南陽老卒黃漢叔,汝等焉知他不能助我再取大功,搏得萬戶之封焉?”

“我能以千金之重禮聘韓老爲師,自然也可以用三百戶之食邑恩養黃忠之子黃敘了。區區些許庸碌之輩,縱有妒意也不濟於事。倒是其他有大能大德的賢才,若聞我肯如此厚待區區一名南陽老卒,則必會明瞭我求賢若渴之心也,此千金市骨之舉,必得天下賢才的贊同,又豈有攬纔不利之說。”

聽了何白之語後,韓榮思及自已本就是何白禮賢下士,千金重禮所聘來的槍術師範。當於黃忠是一路人也,豈能因爲小人的挑拔而質疑主公何白的用人之道呢,遂對何白深深的拜服以示歉意,不再去理會黃忠之事了。

其實何白曾被數名同名的假人才所嚇怕,又豈會真的胡亂重用不明實力的黃忠。在決定收下黃敘爲義子之後,何白便就測試了黃忠的武藝。黃忠的刀法果然名不虛傳,猶如江水一般,初使柔弱,以守勢爲主;到得二十回合之後,一刀緊接一刀,就如層層的波滔,一擊一擊的猛攻對手。在五十回合之後,更如洪峰一般無堅不摧,斬將便在此時。

看來黃忠的刀法與關羽的頭三刀厲害不同,需要通過一個緩慢的蓄勢過程,方能達到極厲害的頂點。就與他歷史中的成就一般,越老越是厲害,青年時反倒一般了。憑何白此時的武藝,倒是能擋黃忠五十回合,五十回合之後,便要被其蓄勢到頂點後所速斬了。

倒是黃忠的箭法,那可真是一絕。何白掛了一枚五株錢於一百五十步(200米)外的距離,黃忠說射便射,完全不去理會什麼風向氣候問題,一連三箭,箭箭命中目標。直唬得隨侍在旁的荀耶目瞪口呆,直呼黃忠爲“飛將再世”。

不過“飛將”之名多稱之爲騎術高超之人,而且此世早有其人了。加上黃忠謙虛,並沒有自命“飛將”之名。反而何白認爲,何必去按別人的外號,“老當益壯的老黃忠“這名號,在歷史中可不比誰人來的差了。

不多久何白以三百戶之食邑恩養南陽老卒之事,在短短時間內便就流傳出去,兩三日間更傳遍整個雒陽城四周。聽到之人無不大爲驚訝,沒想到世間還有何白這麼求賢若渴之人。

前有千金重禮聘韓榮,後有分享食邑恩養黃忠,何白的求賢若渴之心世人終於皆知矣,無不對何白小孟嘗之謂而大爲信服。自持有能卻不得朝庭召用之人,紛紛來投,猶如過江之鯽。

加上何白將要出任北海國相,擁有舉薦孝廉之權;以郡口二十萬舉薦一人,北海國有八十餘萬人,每年便可以舉薦四人爲官。於是北海籍的人才也紛紛來投,不到十日間,何白便收納了四、五百人的文武人才。

這幾乎把近年來滯留京師求官的人才清掃過半了,而且多爲各地的寒族之士。如此一來,何白還未開始征戰天下,便有了來自各州郡的數百寒族上下支持了。雖然寒族不比世家與士族,但能讀書的,都是家有薄產的小地主,不比純粹的無產老百姓,用處極大。

何白稍作統計,其中勝任吏員的佔多數,可勝任一縣之長的有六、七十人之多,能勝任州郡之事的有十數人之多,大都是何白未在史書上聞名之人。如此,何白還未到任北海國,便有了能使一國安然運轉的大量人才了。

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二百一十三章 麴義統兵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亂第三十五章 花叢溫泉第一百三十三章 初戰董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求援第六十章 擁美攬仕第十二章 大破烏丸第九十八章 屈意求名第九十六章 交接赴任第一章穿越漢末第七十八章 攻守之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操立志第一章穿越漢末第三十四章 遊說烏桓第二百三十三章 迷惑漸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世到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騎出陣第二百二十七章 陣前請教第二百四十一章 義與不義第四十七章 遭遇強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守禦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繹幕大勝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七章 以步制騎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募風波第二十八章 遊騎逞威第八十章 戰後安民第二百零六章 何劉合流第一百九十八章 舞伎之迷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董卓異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衆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續寫漢史第一百八十章 再會劉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葬死者第二百一十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盟軍先鋒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張插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求援第八十二章 嘗試屯田第一百四十七章 計劃啓動第五章 一意力爭第十章 功成宴飲第二十二章 嚴氏塢堡第一百零七章 早朝論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萊賊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猛虎孫堅第六十五章 戰事正熾第一百九十七章 穩定軍心第六章 營中小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興國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滎陽城破第四十七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買軍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迫服於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中樹威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六十三章 茲氏賊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三十章 奉先來訪第二百五十五章 得民心者第十四章 流落異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次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六十七章 據險而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三十九章 汾水之戰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賦第七十三章 翻山過嶺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入西園第一百二十七章 恩養義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義帝投袁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買軍心第二百零四章 設陷待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興國計劃第二百零三章 欲擒典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次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三十八章 就職太原第一百三十章 奉先來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訓斥孟德第一百零九章 初會袁曹第一百九十七章 穩定軍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精兵改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謀算桃園第六十七章 據險而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四十章 賊人告降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舊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騎出陣第二百三十章 互擾糧道第一百章 反而解惑
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二百一十三章 麴義統兵第九十四章 羯胡暴亂第三十五章 花叢溫泉第一百三十三章 初戰董軍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求援第六十章 擁美攬仕第十二章 大破烏丸第九十八章 屈意求名第九十六章 交接赴任第一章穿越漢末第七十八章 攻守之機第一百七十七章 曹操立志第一章穿越漢末第三十四章 遊說烏桓第二百三十三章 迷惑漸解第一百三十五章 亂世到來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騎出陣第二百二十七章 陣前請教第二百四十一章 義與不義第四十七章 遭遇強敵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二百三十五章 準備守禦第一百五十七章 神箭破敵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二百二十一章 繹幕大勝第一百四十章 董卓行動第一百六十八章 步步爲營第八十七章 以步制騎第一百四十九章 義募風波第二十八章 遊騎逞威第八十章 戰後安民第二百零六章 何劉合流第一百九十八章 舞伎之迷第一百六十章 殺破狼出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一百三十一章 董卓異動第一百九十四章 聚合衆心第一百一十四章 續寫漢史第一百八十章 再會劉備第一百八十六章 安葬死者第二百一十章 界橋之戰第一百六十三章 盟軍先鋒第一百八十五章 關張插手第一百九十二章 青州求援第八十二章 嘗試屯田第一百四十七章 計劃啓動第五章 一意力爭第十章 功成宴飲第二十二章 嚴氏塢堡第一百零七章 早朝論教第一百五十四章 東萊賊變第一百七十八章 猛虎孫堅第六十五章 戰事正熾第一百九十七章 穩定軍心第六章 營中小見第一百四十六章 興國計劃第一百六十六章 滎陽城破第四十七章 遭遇強敵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買軍心第二百四十七章 迫服於吉第一百二十五章 軍中樹威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六十三章 茲氏賊變第二百二十六章 豁然開朗第一百六十二章 酸棗會盟第一百三十章 奉先來訪第二百五十五章 得民心者第十四章 流落異地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次第二十五章 返回部落第六十七章 據險而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三十九章 汾水之戰第九十七章 感雒神賦第七十三章 翻山過嶺第一百一十五章 初入西園第一百二十七章 恩養義兒第二百四十五章 義帝投袁第一百二十三章 收買軍心第二百零四章 設陷待敵第一百四十六章 興國計劃第二百零三章 欲擒典君第二百三十七章 最後一次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三十八章 就職太原第一百三十章 奉先來訪第一百二十一章 訓斥孟德第一百零九章 初會袁曹第一百九十七章 穩定軍心第一百七十六章 精兵改制第一百八十八章 謀算桃園第六十七章 據險而守第二百一十八章 強弩攻營第四十章 賊人告降第三十二章 新朋故舊第二章 逐虎過澗第二百三十八章 鐵騎出陣第二百三十章 互擾糧道第一百章 反而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