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章國之干城(第一更)

bookmark

四月。

自西向東,近十萬涼州叛軍向長安方向猛撲過去。同一時間,來自漢帝國各地的精銳部隊同樣在不斷向長安集結。

大戰一觸即發。

……

來自涼州的叛軍,如今具體有多少人,他們的統帥具體是誰,兵力配置,後勤狀況……類似的這些資料,劉玄德暫且還不知道。這讓他對於戰爭的前途有些不看好,同時對漢軍的諜報工作略有微詞。

畢竟孫子兵法這種基礎戰略學上說過的:知己知彼百戰不殆。

幸運的是,雖然做不到知己知彼,至少不知彼,知己一勝一負這一點,劉玄德勉強能做到:

帝國的大軍分成兩個部分,中央軍,以及地方軍。

剛剛鎮壓過黃巾軍的叛亂,略顯疲憊的北軍五營禁軍。以及拆分、復員之後,數量變得更加稀少的三河騎士。來自三秦大地,吃苦耐勞的優秀動員兵,以及富裕地主組成的騎士部隊。

這兩支部隊組成了帝國平叛大軍的主體,由當世名將皇甫嵩所率領。數量接近五萬。是帝國中央的,核心的,嫡系的部隊。

……

除了這支部隊外,帝國中央還徵召了三支地方部隊參與此次戰爭。

其中之一,便是包括五百白馬義從的冀州軍。冀州強弩天下聞名。同時目前處於冀州地區,協助盧植的劉玄德也稱得上名將,這個徵召相當合適。

另外一支是來自帝國南方,丹陽地區的精銳山地步兵。兵力在三千左右。

與帝國其他地區的兵士相比,丹陽兵算是後起之秀,然而這並不妨礙丹陽兵士驍勇善戰天下聞名。

早在漢武帝時期,李陵曾率領由丹陽兵組成的精銳步、弩部隊與數十倍於己方的匈奴軍惡戰連連。展現出的戰鬥力之高,令人啞然。

同時,率領這支丹陽精銳的將軍,也是帝國有數的名將——孫堅孫文臺。

與劉備類似,他同樣是在之前的黃巾之亂中嶄露頭角,被朱儁徵辟後,率領徵募私兵以猛將的姿態活躍在剿滅黃巾之亂的戰場上。

……

最後一支,是來自涼州本地的精銳騎兵。

——並不是所有涼州人都期望成爲叛軍。至少生活在涼州地區的絕大多數漢人百姓不希望。

但是絕大多數的涼州百姓沒有力量。而更重要的是,他們沒有勇氣。甚至連逃跑的勇氣都沒有。真正有勇氣,並且反感叛軍統治,同時好運氣能逃跑的人是極少數中的極少數。

——這些極少數中的極少數理所當然,都是精英,是壯士,是可以拉出來打仗的優秀士兵。而最終這些逃出來的,對叛軍苦大仇深,作戰意志與體質都非常優秀的士兵——幾乎全部,都歸屬了一個人。

那就是漢帝國新鮮出爐的破虜將軍董卓,董仲穎——這讓他的兵力與實力不斷提升,不斷增加。

……

在最初,他援助盧植的時候,麾下雍涼精騎五千。這五千餘騎在歷次戰役中損失不多,以至於返回涼州駐地時仍保持着建制完成。

在這個基礎上,董卓匯合原本處於涼州的舊部,再加上逃難,來投靠他的涼州壯士。兵力迅速攀升到了一萬。

一萬鐵騎。

而且數量還在不斷上升!

這多少引起了帝國中央的警惕。

路子比劉備野得多的曹孟德,就在行軍的路上,私下裡與劉備討論過這個問題。

“說起來,玄德兄,我聽說你與董仲穎私交不錯?”

ωωω ▲ttκā n ▲¢〇

就好像是若無其事的閒聊一樣。他的語氣很輕鬆的這樣對劉備說——

如果不是劉玄德善於觀察總結,並且在這段時間與曹操相處的不錯的話,他說不得真的將這當成隨便閒聊了。

“你聽說了什麼嗎?”

沒有試探,劉玄德一如既往坦誠的可愛。

“……”曹操沉默了幾秒鐘,然後露出了一個有點兒無奈的笑容。

說實話,他是個很“狡猾”的人。就算是面對自己的朋友,面對自己的親近的人的時候,也會無意識的兜圈子,或者想辦法做弄一下對方,做點無傷大雅的惡作劇,說些調皮搗蛋的話以活躍氣氛,並且娛樂大衆。

但是這種習慣在面對劉玄德的時候,一點兒都用不出來。

第一是因爲劉玄德非常聰明,擁有不遜色於曹操的智慧——至少曹操自己只承認,他擁有“不遜於自己的智慧”,畢竟他也是要面子的。

第二就是劉玄德一點兒也不配合他。

在別人面前也就算了了,但在曹操面前,劉玄德總是簡單直接,坦誠的要命。

一方面顯示出他對曹孟德的無與倫比的信任,另一方面也讓曹孟德多少有點尷尬。或者說不好意思。

“好吧,好吧。”曹操有點無奈的說:“事實上是這樣的。洛陽的大人物們,看你這位好朋友有些不順眼。他手下的部隊數量稍微超出規格了一點。”

“超出規格?”劉備若有所思:“是……他手下的涼州人太多,羌胡太多,超出了規格吧?”

“什麼都瞞不過你。”曹孟德覺得自己更加無奈了:“是的,就是這樣,畢竟現在叛軍的主力就是涼州羌胡。所以朝廷裡的大人物害怕,董仲穎與他們同流合污……”

“大人物,有多大?”劉備問。

“三公九卿那麼大。”曹操回答。

“那還真是夠大的了啊。”劉備感慨。

“嗯。是啊。”

“這麼大的官,也有蠢貨啊。可見漢室朝堂如今有多少尸位素餐的廢物。”

“嗯,沒錯……不過這兩者有關係嗎?你就那麼信任董仲穎?講真,我研究過那個人,他或許會講義氣,也會信任別人。但如果說他對漢室有忠義的話,就算有,恐怕也不會太多吧?”

“我要說的又不是他的忠義。”劉備揮了揮手:“而是說駕馭能力——我們現在,將國家比喻成一艘大船,而國家的統治者,便是操縱船隻的人。這樣你可以理解吧,孟德?”

“是的,可以理解。”

“然後,我們將國家將遇到的一系列風險,當做海上的風浪——好像天災,好像外敵入侵,又好像類似董仲穎這樣的,不夠忠誠的將軍意圖叛亂。

孟德,在海面上航行的船,可能不遇到風暴嗎?”

“不能。”曹操感覺,自己有點兒明白劉備的意思了:

“你的意思是說,與其這樣擔憂,不如防患於未然,優秀的水手,是明白天時的,可以預判出風浪潮汐,予以規避。就好像優秀的執政者應該在災害出現之前,就通過調控政策,將災害出現的概率降到最低?”

“是的。”劉備點點頭:“好像董仲穎這樣的人有叛亂的風險,那麼皇甫嵩呢?皇甫嵩就沒有了嗎?以天下,以帝國,以執政者的角度講,全天下所有的將軍都有叛變的風險。

區別就在於那些優秀的執政者,可以通過恩義,通過利益,通過政策,的手段讓天下的將軍們的叛亂的思想與慾望降到最低。

而愚蠢的執政者……他們只會杞人憂天,然後做出一系列自以爲是的策略,反而讓將軍們心寒,愈發與他們離心離德。最終……呵呵。”劉備輕笑了兩聲,沒有說出最終究竟會怎樣。

當然了,就算是他不說,這一會兒曹操也不會不理解。

“還有另一部分的原因。”劉備說:“那就是抗擊災害的能力。”

“抗擊災害的能力——哦,同樣的例子。”曹操已經跟上了劉玄德的節奏:

“就算是再優秀的水手,也不可能完全預測天氣,該遇到風暴的時候還是會遇到的。就好像再優秀的執政者,也會遇到挑戰一樣。

自然災害,兵災,外敵入侵。

優秀的執政者統治國家,就好像優秀的水手駕馭堅固的大船一樣。

無論是多大的風浪都能夠安然無恙。”

“然而……”再接下來,曹孟德又感嘆道:“然而現在朝堂袞袞諸公……”

到最後,千言萬語一聲長嘆。想來曹孟德對於帝國朝廷,中央政府已經抱太大期望了。

他們沒有那種能力,相反,他們會把事情搞得越來越糟的。

“事實上,我還有一個理由沒說。”

談話到最後,劉玄德這樣對他說。

“還有一個理由,是什麼呢?”

“——好處。”劉備如此篤定的說道:

“因爲沒有好處。

他如今已經是朝廷的破虜將軍了,位高權重。如今投靠到叛軍那裡去,叛軍又能給他什麼?難道指望諸羌擡舉他做叛軍之首嗎?

如果是叛亂最初的時候的確有那種可能。但現在不同了。

韓遂,邊章。這些權力慾望極重的漢人已經把持了叛軍權柄。他們自己分都嫌不夠,怎麼可能分給一個外人?就算他是董仲穎。就算他的名聲比韓遂,邊章大得多也一樣——孟德,幫個忙,把我說的這些通過你的渠道,告訴那些朝廷裡擔心的大人物。告訴他們,董仲穎是可靠地。別的不敢說,至少在與涼州叛軍的戰爭中,他無比可靠。

不單是因爲利益,更因爲一山不容二虎。”

“嗯……我們的分析,全都說給他們聽?”曹孟德點點頭,然後這樣問。

“你開什麼玩笑。”劉備露出了笑容:“只把最後那點有關利益與權力的理由告訴他們就好。反正,他們也只會相信那種東西,不是麼。”

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六章英雄交鋒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二章冀州牧第六十三章槍林突擊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章冀州牧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八章小朝會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四十七章遇伏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卷末小結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五章你願意麼?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十二章起兵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七十三章身毒妙法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十四章生氣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二章倒賣糧食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五十章進攻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三章老實人與軍隊建設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二章冀州牧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三十五章把涼州諸將賣了,換一個劉玄德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卷末小結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
第二十五章空心方陣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五章你願意麼?第八十七章送別迎新第二十章交易第三十九章於事無補的大獲全勝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四十一章皇帝的心思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四十二章甄氏有女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六章英雄交鋒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三十四章董卓的最佳夢想第六十五章戰爭之後,應該是恢復生產第二章冀州牧第六十三章槍林突擊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章冀州牧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第八章小朝會第三十章急轉直下第四十九章撤退第九十一章箭術入神第十四章這就定下了?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十三章甘氏幼女第四十七章遇伏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四十二章全民尚武的帝國遐想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十一章西域的女人都像你這麼大方嗎卷末小結第十九章立儲之爭第二十三章勝利第五章你願意麼?作品相關,練兵記錄第十七章安定後方以及休養生息?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五十一章天下大吉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三章董卓言利第十二章起兵第八十六章交給你們一項重要任務第三十三章最後的瘋狂第四十章屈服與奴役第七十三章身毒妙法第七十章望向洛陽第二十七章何進之憂第七十章玄德公活我第二十一章不可能的第二十六章馴化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五十四章最後的衝鋒第四十二章如此一來,事情就妥當了第十四章騎兵戰第四十四章崩潰的審正南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一章徐州之事第十四章生氣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八十三章祖宗陵寢所在第七十六章德智體美勞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二十五章天子行獵第十二章倒賣糧食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十七章以步對騎(第二更,求訂閱!)第六章不存私心?第五十章進攻第十三章混亂的開局第五十三章老實人與軍隊建設第四十一章大權在握,陰謀繼續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十九章傷兵營第二章冀州牧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二十四章期許第九章戰爭就這樣開始了第二十六章強弩三段式射擊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三十五章把涼州諸將賣了,換一個劉玄德第四十七章何進之死卷末小結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十八章金殿之上第十四章府庫充實第三十八章血與火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二十章那麼,我們戰一場吧第二十三章踏碎千軍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