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起兵

bookmark

郡府大門打開,鄒靖與劉備聯袂走出。

“請。”

“請。”

出門後,鄒靖便說:“在下去整理郡兵,府庫事宜,也請玄德早做準備。”

“辛苦都尉了。”

說完之後兩人各行了一禮,鄒靖急匆匆上車離開。劉備則走向了他的兩個兄弟,公孫續與隨從們。

“大哥,事情談的怎麼樣了?”張飛有些不耐煩的問。

“還好。”劉備點點頭:“招募義勇,勸說豪姓出兵的事情都交給我了。除此之外還有一個假司馬的頭銜。開府庫,取兵器甲杖也能獲得一些。”

他一邊這麼說,一邊向外走。關張等人跟在身後,向着劉園方向前進。

“那叔父與鄒靖,誰聽誰的?”一路上,公孫續忍不住問道。

“我不過區區一個假司馬,人家可是比千石的都尉啊。”劉備笑着搖搖頭。

“——難道要叔父聽那個昏官的話?!”

“鄒都尉爲官十數年,沒犯過什麼大錯。他當年也曾在邊地領兵對陣鮮卑,烏桓。並不是什麼昏官。”劉備爲鄒靖說了句話:“而且義勇的招募,編練,指揮權力全都在我。我與他只是名義上的從屬關係而已。”

“可是……侄兒總覺得這樣不對。”公孫續張了張嘴,說不出什麼理由,卻還是嘴硬。

“伯鈺。”看着公孫續這樣子。劉備停下來,看着他,直把公孫續看的發毛。

“這,叔父,小侄可是說錯了什麼?”

“你啊,你啊。”他搖搖頭:“你現在的官職是什麼?”

“是軍候啊。”公孫續有些奇怪,不知道劉備是什麼意思。

“好,你一個軍候,管得不過是一曲人馬,秩六百石。你有什麼資格對一郡都尉說三道四?!就憑你是右北平公孫瓚的兒子?!

當年你父雖是大族出身,卻是庶出,與寒門沒什麼差別。你叔父我雖然是漢室宗親,但家道中落,早年不得不織蓆販履爲業——我們憑什麼了嗎?我們有說,我們是誰的兒子,憑父親的威勢桀驁不馴了嗎?!我們有嗎?

我們當然沒有。因爲我們都知道,面對這種情況說什麼都沒有用,有用的是切實的去做。去努力,去拼搏。

就是因爲這種拼搏,所以我們纔有今天的成就。

你知道你父親與我通信,最擔心的是什麼嗎?就是害怕我們的後代忘了這種心,憑着我們的名頭,我們的地位,我們的實力胡作非爲,認爲自己高人一等——而你,你現在就是這樣!我問你,拋開你是公孫瓚的兒子不說,你比旁人強了多少?!”

“我——”聽劉備這麼說,公孫續剛有些不服氣的想開口,腦中卻猛然閃過了趙雲的臉,然後馬上,一句話都說不出來了。

“所以啊,孩子。”劉備看他已經服軟,這才語重心長的說:“你的目標是什麼,你這一生想要有什麼樣的成就?”

“我……”公孫續一時間不知道該怎麼說。

“你有一個好父親,你以他爲榮,是麼?”

“是的,叔父。”

“那麼我問你,你的目標是什麼,是繼承你父親的一切,還是超越你父親的事業?”

“我……”

“無論如何,我想伯圭兄一定想你超越他的。”劉備的聲音變得溫和,帶着鼓勵。

“我明白了。對不起,叔父。”

“你該道歉的人不是我,對吧。”劉備平靜的說:“下次遇到鄒都尉,你再向他道歉吧。”

“……”

聽劉備這麼說,公孫續張了張嘴,再沒說出話。小夥子顯得非常糾結——對與自己一向親密的叔父承認錯誤,跟向自己瞧不起的人承認是兩個概念。就算公孫續覺得劉備說的對,一時間也轉不過來。

看着他這樣子,劉備笑了笑,沒有再說話:“好了,我們回去——憲和,麻煩你先走一步,與賓客們去通知涿郡勢家。錢財我們不缺,兵器甲杖,想必他們也沒有多少。甚至人手……我也不願意要他們的家兵。

他們倘若願意出兵,我就彙報郡守,要他們按出兵人數,器械獨立成軍好了。我只要他們援助糧草,還有牲口。”

簡雍聞言,對劉備行了一禮,笑嘻嘻的上馬走了。這種送往迎來,做使者說客的工作,他總能完成的很好。

“叔父,你不要錢、兵器,連人都不要。那你要什麼啊?”聽劉備這麼說,公孫續又有些不理解。

劉備回答:“豪強的家兵,他們的家眷,家產,前途都掌握在豪強主人手上。要過來也沒什麼用。”

“那麼叔父要什麼兵?”公孫續奇怪的問。

“鄉里良家子。”劉備回答。

“北地良家子自然是最好的兵源,只怕數量不多。”

聽他這麼說,劉備忍不住嘆了口氣。西漢時,漢朝地方有的是精兵。材官,騎士,強弩,樓船。這些世代相傳,自備甲冑,武器,並且有着家傳武藝,有一定特權的職業軍戶遍佈天下郡縣。一有戰事需求便可以迅速集中,組成軍隊,而後出擊。

前漢時期,這些半職業化的世襲軍隊一直是漢軍最重要的組成部分,同時也是漢王朝統治的基石。

這些擁有一定特權,身份地位高於平民的世襲軍人們,一定程度上牽制了地方的世家,豪強。讓漢王朝的政治局勢更加平衡與穩定。

然而光武帝登基後,罷天下軍戶還民。又削減郡兵數量。雖然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生產力,卻極大破壞了東漢國防力量,

也正因爲如此,東漢建立之後,多次對外戰爭結果均不理想。

在北方,漢人無法阻擋鮮卑勢不可擋的崛起。南方,蠻族與山嶽愈發活躍。更重要的是西方的羌族叛亂,幾乎讓整個帝國崩潰。

更重要的是,職業世襲軍戶階級的消失,讓民間世家豪強勢力,失去了一大制衡。因而更加順利,更加沒限制的擴張。土地兼併,人口侵佔。讓東漢不可逆轉的衰落下去。

——在資本主義社會,中產階級是政府的瑰寶。而在農耕社會,與中產階級對應的則是自耕農階級。任何一個拋棄了中產階級的資本主義國家都會衰弱。就像任何一個拋棄了自耕農階級的農耕國家都會崩潰一樣。

“如果軍戶制度還在,也輪不到張角了。”劉備搖頭嘆息,接着回答:

“良家子數量的確不多。所以次一等的遊俠兒,鄉里農戶也勉強可用。我在涿郡薄有名望,多少會有人來投軍的吧。”

“只是,恐怕還不夠用……”公孫續繼續搖頭。

“幽燕之地,民風彪悍。招募這兩種人,可以獲得幾千精兵。”劉備平靜的說:“有三千精兵,配合郡兵與豪強家兵。可得萬人。一萬士卒加上兩百白馬鐵騎,足夠橫掃北上的黃巾了。”

劉備輕鬆地說道。

之前說北上黃巾有二十萬自然是假的。只是爲了騙劉焉放權的謊言而已。

河北黃巾有沒有二十萬?當然有。如果計算下來,怕是四十萬大軍都少。

只是這四十萬黃巾刨除掉老弱病殘,能上陣的青壯怕只有一半。其中未受訓練的民壯大概又是一半。山賊,土匪流寇一類,不堪大用的又是一半。這樣計算。張角手下真正得用的精銳怕只有五萬上下。

劉備的商業網絡,從河北幽州到江南揚州都有溝通。尤其河北地區,消息暢通的程度,幾乎比漢朝地方州郡政府更高。對於如今的戰局把握,恐怕也比漢庭政府更深。

河北四十到五十萬的黃巾大軍。其中大半兵力,絕大多數精銳都聚集在張角周圍,圖謀控制冀州,而後南下渡河直逼洛陽。又或者渡河之後,與中原兗州、豫州的太平道徒合流。

只不過黃巾軍不擅攻城。張角攻打冀州城池的計劃並不順利。就在完成這個戰略目標之前,盧植所率領的北軍精銳與三河騎士已經渡河,與張角僵持中。

這種情況下,張角不可能分派太多兵馬攻擊幽州。

北上進攻幽州的軍隊,與其說是想吞併幽州土地開闢新的戰場。還不如說是以攻代守,期望偏師阻擊幽州可能南下來援的軍隊。

“朝廷恐懼遼東軍,絕不會放伯圭南下,可張角並不知道。或者他隱約知道一些風聲。但絕不會將所有期望都寄託在風傳的小道消息上面。”劉備心裡這麼想着:

“這與我獲得的情報類似。十萬左右,恐怕再少一些。精銳數量恐怕不足五千,最多不會超過一萬。

以黃巾軍不擅攻城的表現來看。這支軍隊最多禍害鄉里,或者防守弱一些的縣城。絕不可能威脅到涿縣的。

www ✿тт kΛn ✿c o

不過,如果是野戰的話,以一敵十……”劉備心裡繼續計算着,同時也沒停下下令:

“翼德,雲長,你們分頭行事。雲長快馬露布將我要招募義勇的消息快些傳播出去。回來後與我一起主持徵兵事宜。

翼德你回家去,收拾兵器甲杖,再與鄒都尉一起去府庫。多要甲冑,多要強弩。其他兵器次之,糧草再次,錢餉最次。知道了麼?”

“知道了大哥!”

“大哥放心!”

兩人一起拱手,而後翻身上馬快速離開。劉備隨後轉身,對公孫續說:“伯鈺,能寫公文?”

“小侄也認得幾個字。”公孫續回答說。

“那好,先委屈你做個文書。”劉備說道:“你記一下徵兵標準。以習弓馬器械爲第一等,知曉步射器械爲第二等。第三需要身長過七尺二寸,舉二十斤石鎖四十次。

這三等人從軍可做戰兵主力。以下爲輔兵。”

戰兵我要三千,輔兵也要三千。

“是,叔父,記下了。”

“記下了就好。”劉備點點頭:“我們回去吧——長風,伯隆,叔璜,相卿。回去後你們各帶三個師弟,與我一起考覈新兵。”

“是的,老師。”劉備身後,四名年輕人一齊行了一禮。

這樣交代之後,劉備一行人快馬返回劉園。而蛾賊北上,劉玄德欲招募鄉勇的消息,也在涿郡乃至幽州的土地上越傳越廣。

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十章混亂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二章洛陽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二十二章前鋒(二更)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五章遠航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二章鐵騎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章後宮擴充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七章遇伏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八章甦醒的怪物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四十八章爆發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四十一章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第十章混亂第五十章稍稍評論一下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章追捕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二章冀州牧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
第十九章沒錢第四十八章強將雲集第六十九章江東糜爛第四十七章大陸澤畔第四十章北地戰略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五十六章郡兵的職責與軍戶制度第三十二章不甘心第十章混亂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三十六章新時代,舊時代第三十四章憤怒與殺意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二十四章風平浪靜的同時,內心深處多少有點呵呵第六十章令人懷念的名詞第三十二章洛陽第十章皇甫嵩的離去第二十二章前鋒(二更)第十九章錯誤的選擇麼?第八十八章問題兒童與沮授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十二章一切都結束了第八十四章服從帶來勝利第五章遠航第四十章第二個出局者第六十六章中郎威武第二十六章天子之意第六十六章慶祝與封賞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六十一章困獸之鬥第六十四章毫無懸念的勝利第二十二章鐵騎第二十七章大獲全勝第三十章廣宗鏖戰第二十九章恐懼之後的應激反應第五十章黃巾遂平第十五章營壘,突騎與弩第四十六章大將第三十九章鏖戰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四章後宮擴充第四十一章張角在此第二章冀州,全面掌控第六十四章狂熱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二十六章貪婪與瘋狂第五十八章張郃,張儁乂(junyi)第四十一章十萬鐵騎下中原第三十二章奪纛第三十九章計劃中的軍隊改革第四十七章遇伏第十八章短兵相接第五十四章州兵第二十八章甦醒的怪物第四十九章地公將軍第七十一章巡查第四十三章絕望下第二十章黃巾力士第三十五章祝曰:賢才賢才入吾彀中第四十九章儒墨道法不足論,世間學問此最佳第二十四章戰爭技術——第四十八章爆發第四十六章鉅鹿之野第二十八章尖刺陷阱與赤色鐵騎第四十一章邊軍與全民兵役制第五十八章即將開始的戰爭第二十一章守望者第三十六章張角的現狀第四十一章你們現在都是我的奴隸第十章混亂第五十章稍稍評論一下第二十章應該怎麼還這個人情第三章追捕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八十二章沮公與,審正南第二十章極致VS極致第二章冀州牧第三十五章禪讓?陳橋兵變,黃袍加身?第二章不同的政策第五十一章都是人才第十二章內部鬥爭、無論漢羌(五更!求訂閱!)第四十二章有四個張角第二十九章戰爭落幕之後第四十四章黃巾沒人了第七十二章新鄉亭第十八章天下英雄所見略同第四十章洛陽方面的慾望第三十三章疑惑與拉攏第一章焦急的徐元直第四十九章屠殺與潰逃第三十七章前面就是洛陽第八十五章冀州密諜,繡衣使者第十章新平惡戰,前鋒突擊第十八章白馬將軍震九州第五十九章灑脫的與想不開的第四十三章張角之死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十七章豪傑的夜宴第五十一章恐懼與計劃第五章與曹孟德關於西方的路上閒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