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

bookmark

神雄關是京城最北邊的門戶,一旦被突破,敵軍將可長驅直下,雖然途中還有數道關卡,都不如神雄關易守難攻。

此關遇險,京城聳動。

不過接下來的消息又讓衆人稍稍鬆了口氣,由碎鐵城前往神雄關,多半路程是山間小路,敵軍數量再多,也無法一擁而入,守關將士在最初的驚駭之後,終於穩住軍心與陣腳,一連三天,不分晝夜,擋住一次又一次進攻,隨後,敵軍停止攻勢。

崔宏以兵部尚書的身份親自征伐西域,兵部日常事宜交給了侍郎賴冰文。

賴冰文人品頗受詬病,能力卻沒問題,他只比皇帝早半個時辰接到神雄關遇險的消息,受到召見時,卻已制定出一套詳細的應對計劃。

崔宏沒有帶走全部南軍,剩下的數萬人全都前往神雄關,正是他們在最危急的時候穩住了軍心,保住了這座至關重要的關卡。

許多大臣建議儘快從馬邑城調兵支援神雄關,賴冰文卻表示反對,“神雄關易守難攻,敵軍不能傾巢而至,楚軍也難排兵佈陣,數萬南軍足矣,兵力再多也無益處。少則三五日,多則十天半月,敵軍久攻不克,必然調轉鋒頭,下一個目標極可能就是馬邑城。馬邑城之軍不可動,反而應予增兵。”

皇帝接受了賴冰文的建議,派陳囂前去協防神雄關,賴冰文則前往洛陽,親自調動各地軍隊,前去支援馬邑城以及長城諸關卡。

老將軍房大業生前奪回了遼東,解決了一個大隱患,那裡邊城林立,互爲犄角,成爲大楚守衛最爲牢固的地區,楚軍因此不必分兵多處,可以專守神雄關與馬邑城。

馬邑城守將是柴悅,麾下兵多將廣,尤其是有北軍精銳,力量最爲雄厚,在兵部制定的計劃中,神雄關以守爲主,馬邑城則要伺機進攻,給予敵軍一次重擊。

一切安排妥當,只待崔宏率軍回來之後,楚軍就將在入冬前後發起一次反擊。

淑妃生下皇子已經十多天了,皇帝終於得出空來,能夠仔細看看兒子的模樣,並且安慰一下虛弱中的淑妃。

“已經得到證實,你哥哥還活着,就在虎踞城裡,很快就能回來。”

鄧芸笑了笑,“他真是命大,可我覺得他不會回來。”

“你的預言不準,之前做的夢就是錯的。”韓孺子笑道,看着熟睡中的兒子,心想母親這回該滿意了。

“做夢是做夢,我這回說的不是預言,是我哥哥的脾氣,只要沒打勝仗,他就不會回來。”

韓孺子微皺眉頭,“虎踞城只有數百將士,加上西域士兵也不過一兩千人,鄧將軍拿什麼打勝仗?”

“崔太傅不是率領一支軍隊在西域嗎?”

韓孺子搖頭,“那支軍隊要回來保衛北疆,不能留在西域,崔太傅絕不會同意分兵給鄧將軍。”

“唉,我也不關心了,哥哥從小就固執,聰明的時候好像天下沒有他做不成的事件,發起脾氣來卻是一個徹底的糊塗蟲,盡做些讓人哭笑不得的荒唐事。相隔千山萬水,我管不着他,只怕陛下也難讓他聽話。”

鄧芸坐在牀上,伸手在兒子的小臉上輕輕撫摸,愛憐地說:“我現在只在意他,沒想到小東西會這麼可愛。”

“朕要御駕親征。”韓孺子試探道。

鄧芸擡頭看了一眼皇帝,“陛下得先給皇子起個名字才能走。”

韓孺子哈哈一笑,覺得鄧芸的脾氣有點像她的哥哥。

“噓,別吵醒他,小東西只在睡着的時候才這麼可愛。”鄧芸馬上提醒道,她現在眼裡只有孩子,沒有哥哥,也沒有皇帝。

韓孺子又去秋信宮,這裡也是孩子的地盤,孺君公主已經會走路了,還是那麼活潑,一看到父皇就撲上來,嘴裡咿咿呀呀地亂說。

韓孺子沒法不喜歡這個女兒,立刻抱在懷裡,逗了一會,向皇后道:“朕要御駕親征。”

崔小君一直微笑着旁觀,聽到這句話,臉上的笑容一下子僵硬,呆了半晌,開口道:“一定要這樣嗎?”

“大楚將士正在前線浴血奮戰,朕不能總坐在皇宮裡等候消息,而且這一戰很重要,如果戰敗,或者僵持不下,北方觀戰的匈奴人很可能因此倒向敵軍,兩敵聯手,大楚危矣。”

“陛下如果覺得有必要,那就去吧,只是……只是一定要策劃周全。”

“會的,楚軍精銳多半都在馬邑城,如果這一戰打不贏,朕坐在皇宮裡反而更加危險,而且還會連累你們。”

崔小君笑了笑,隨後輕嘆一聲,“爲什麼陛下總是這麼艱難呢?”

“你該慶幸,在這種艱難時刻,大楚是朕在做皇帝。”

崔小君又笑了,走過來,從皇帝手中接過公主,輕聲道:“孺君,聽到了嗎?父皇是個了不起的皇帝。”

公主大聲道:“不起!不起!”

韓孺子總是能從皇后這裡得到支持,信心增強幾分,又來拜見母親慈寧太后。

慶皇子又大了點,學會了一些規矩,向父親行禮,叫了一聲“父皇”,退到祖母身邊,將手交給祖母,生母佟青娥站在太后另一邊,如婢女一般恭謹。

韓孺子閒聊了幾句,再度提起御駕親征之事。

慈寧太后面無表情,突然扭頭,向惠貴妃佟青娥道:“你覺得這是一個好主意嗎?”

佟青娥明顯一愣,沒想到自己會被問及,低聲回道:“臣妾不懂軍務,陛下想要出征,總有道理吧。”

“陛下不只是皇帝,也是你的夫君,是你孩子的父親,就要拋下你們親上戰場,你就沒什麼可說的?”

佟青娥臉色微紅,更不敢說話了。

慶皇子突然大聲道:“父皇不準去!”

慈寧太后笑着在長孫頭上摸了一下,抱起來交給惠貴妃,“你呀,太老實,難怪不得陛下歡心。你們母子兩個先回去吧,我跟陛下說話。”

佟青娥臉上又是一紅,抱着兒子匆匆離開。

慈寧太后將太監與宮女也攆了出去,房間裡再無外人,她說:“陛下老大不小了,怎麼還是小孩子脾氣?”

“這不是小孩子脾氣。”韓孺子詳細解釋了自己的想法,最重要的理由就是大楚必須在馬邑城打贏這一戰,否則的話,匈奴人將會全部投降敵軍。

慈寧太后安靜地聽完,“朝中無臣,非得陛下親征?再說馬邑城不是有柴悅嗎?那是陛下最信任、最欣賞的武將,真到了用人之際,他卻沒用嗎?”

“柴悅有大將之才,但是生性謹慎,作戰守正,不擅用奇招,如果是對付知根知底的敵軍,有他足矣。神鬼大單于卻是陌生的敵人,從他聲稱要從西域進攻,卻移大軍於碎鐵城來看,這股敵軍十分狡詐,朕擔心柴悅應付不了。而且軍情瞬息萬變,朕在這裡做出決定,前線只怕早已錯失時機。”

“我理解陛下的心情,可是……陛下也不是將軍啊?御駕親征能比柴悅指揮得更好?”

也就母親敢說這種話,韓孺子微微一笑,“兩軍相爭勇者勝,朕即使不能指揮得更好,至少也能鼓舞士氣,令楚軍將士勇於爭戰。”

慈寧太后沉吟良久,“陛下不會忘了晉城之事吧?”

“畢生不忘。”

“唉,大臣們怎麼說?”

“朕還沒有向大臣表明此事。”

慈寧太后又沉默了一會,“陛下一向獨斷專行,這回怎麼想起先詢問我的意見?”

“兒行在外,慈母擔憂,朕年紀大了,懂得太后的難處,因此希望先讓太后安心。”

“唉,陛下親冒矢石,我怎麼可能安心?不過陛下一定要做的事情,我幫不忙,但也不能阻擋,陛下去徵求大臣的意見吧,他們肯定比我這個老太婆更會出主意。”

這算是同意了,韓孺子躬身道:“謝太后。”

兒子雖然有些倔強,但是在自己面前從未失禮,慈寧太后心中既欣慰又難過,臉上卻不動聲色,說道:“陛下放心,宮裡由我看守,絕不會出問題。陛下此前說過的那件事,已經有些眉目,等陛下得勝回朝,或許就能看到結果了。”

慈寧太后暗中調查思帝之死的真相,事關後宮安全,她非常上心,特意將景耀調回宮中,儘量不惹人注意地追根問底。

“太后不要太辛苦。”韓孺子告辭。

他的確比從前更成熟了,既然大臣可能利用宮中的力量阻撓皇帝御駕親征,他乾脆先取得太后等人的同意,內憂既無,接下來就可以專心對外了。

次日下午,韓孺子將自己的決定告訴了趙若素,“大臣會反對嗎?”

“當然會反對,太祖以下,大楚天子只有過三次御駕親征,烈帝兩次,武帝一次,但是敵人都很弱小,甚至沒遇到敵人,所謂親征只是走走過場。陛下這一次卻是要與強敵遭遇,諸多不可預測,這正是大臣們最爲擔心的事情,便是微臣,也要反對。”

韓孺子將趙若素當成大臣的代表,正色道:“規矩、慣例,朝廷賴之生存並延續,可是遇到預料之外的危機呢?還能用規矩與慣例解決嗎?碎鐵城和神雄關的公文你們都看到了,敵軍不僅數量龐大,其兵甲之利、器械之精,皆不弱於大楚,匈奴之降乃在情理之中。”

韓孺子頓了頓,繼續道:“大楚將與另一個大楚作戰,而且可能是鼎盛時期的大楚,諸卿可有現成的規矩與慣例可拿出來一用?”

趙若素跪下磕頭,“微臣願隨陛下出徵。”全本小說網

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八十章 散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
第四百三十四章 熱鬧的新年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三百三十一章 刺客的招供第一百八十三章 獨騎回營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零七章 一舉一廢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三百二十九章 一退一進第一百九十一章 大單于的女兒(求月票求訂閱)第五十八章 翻牆第四百八十八章 進諫第一百七十章 神機妙算第二百九十章 遙望齊魯第三百三十章 不尋常的夜晚第三百二十八章 皇帝的信任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第四百三十八章 一本書第五十二章 地動第二百四十章 東海王準備好了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四百五十八章 皇帝的寬容第一百一十一章 金家的機會第三百五十四章 蜂擁而至的使者第一百八十六章 同仇敵愾第四百零二章 後院失火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四章 太廟裡的交易第四百六十五章 無休無止第二百六十九章 拒之門外第五百零四章 找事第二百五十七章 燃燒的軍營第一百三十三章 不眠之夜第三百零六章 女人的戰鬥第一百六十四章 當斬第二百八十四章 暗中之手第四百七十三章 紙上談兵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九十二章 鋪路第三百二十六章 告狀第三百四十六章 坐困第二百九十九章 平齊之計第三百八十二章 瞭解皇帝第九十九章 師出有名第三百四十四章 車騎將軍第三百二十章 布衣聖旨第九十八章 反目成仇第九章 陛下收璽第五百三十七章 解惑第二百六十二章 高山仰止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五百二十三章 害怕第三百六十四章 母親與皇后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十三章 宮中的士兵(二更)第五百二十五章 以戰養兵第八十章 散心第四百八十一章 盯得最緊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七章 虎皮第五百五十三章 狀元之名第四百一十三章 重掌宮權第一百九十八章 返京第八十章 散心第三百二十七章 逃爲上計第三百七十五章 開誠佈公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二百三十四章 獨斷第二百四十六章 忠犬第二百七十四章 無人可用?第二十二章 真假第八十三章 話別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四百七十五章 支撐第三百三十六章 選人與用人第五百零八章 大兵壓境第二百八十九章 匈奴蠢動第一百五十三章 塞外的“蘆葦”第五百三十八章 真心話第三百三十九章 權臣的選擇第五百二十七章 再攻京城第四百二十章 轎起轎落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三百二十三章 蹊蹺第五百零九章 朕要親征第六十一章 俊侯第一百七十四章 獨自決定第二百二十章 將軍請戰第一百八十五章 離開與到達第三十五章 侍從之爭第一百三十一章 受封第一百六十六章 敢死之士第五百一十六章 陛下會怎麼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