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章 做決定的總是一個人

bookmark

(感謝讀者“海藍珠”的飄紅打賞。)

韓孺子睡得不太好,一覺醒來,帳篷裡漆黑一片,寒氣逼人,炭火已經熄滅,如果是張有才服侍,夜裡總會起來撥幾次炭,孟娥卻不做這種事,大概是覺得沒必要,她好像一點也不怕冷。

韓孺子也能承受得住,何況寒冷有好處,能讓頭腦更加清醒一些。

他悄悄起牀,穿上外衣和靴子,輕手輕腳地走到門口,孟娥的牀上毫無聲響,但她必然也醒了。

韓孺子走出帳篷,一股更猛烈的寒氣迎面撲來,一隻腳還沒邁出去,他的心就已經後悔出門的決定,懷念那處並不溫暖的被窩。

可他還是走出去,緩緩吸入一口冰冷的空氣,慢慢適應環境。

原來他不是最早起牀的,前方不遠,一批士兵剛剛換崗放哨,嶺南,不少人正在做飯、餵馬,種種聲音匯合在一起,經由寒氣的過濾,清晰地傳到嶺上,韓孺子甚至能聽到幾句毫無關聯的叫喊。

戰鬥即將開始,韓孺子卻比昨天做出決定時更加猶豫。

無論如何,猶豫情緒不能傳染給軍中將士,韓孺子退回帳內,坐在牀上等待天亮。

“大單于不是一個簡單的對手。”韓孺子說。

帳篷裡只有一位聽者,孟娥交談時的反應總是慢一會,她問:“你覺得匈奴人會設下埋伏?”

“我只是奇怪,大單于爲什麼選擇與我和談?”

“因爲你是楚軍主帥。”

“不對,我這個主帥是爭來的、搶來的,並非朝廷任命,即便是大將軍韓星給我的任命,也是幾天前纔到,可在那之前,大單于已經指定要與我談判。大單于不是一個普通的人物,斷不會將全部希望都寄託在和談上。”

“這位不普通的大單于,在西方可是被一羣奴隸打得慘敗。”

“呵呵,我不知道西方究竟發生了什麼,大單于之所以慘敗,是因爲輕視敵人,可他不會輕視大楚,兩戰連敗之後,更不會輕視。”

“你打算怎麼辦?”

“還是得開戰,楚軍將士已經做好準備,這是望氣者所謂的大勢,可順不可逆,我只能儘可能想得更全面一些。排兵佈陣有柴悅,打探消息有房老將軍,我要做的事情是瞭解敵人的首領。”

韓孺子沉默良久,不想天時、地利、人和這些方面,專心回憶他所見過的大單于,最後他說:“謝謝。”

孟娥嗯了一聲,她對戰鬥本不感興趣,之前開口說話只是爲了配合韓孺子,幫他理順思緒。

韓孺子起身向外走去,要找柴悅,看看能否將作戰計劃稍作調整,多留一些後備兵力,結果帳外先響起一個急迫的聲音:“鎮北將軍,您醒了嗎?”

韓孺子走出帳篷,驚訝地看到來者正是柴悅。

見到衣甲整齊的鎮北將軍,柴悅也很意外,可消息緊急,他說:“神雄關派人求助。”

“怎麼了?”韓孺子馬上問道。

“信使說,數千暴民正在攻打神雄關,關內空虛,很可能守不住。”

“這麼快!”韓孺子離開神雄關的時候,特意收集過情報,附近數縣雖有暴亂,據說規模都不大,而且都往南方漫延,沒有北上之意,未想到才幾天過去,就有暴民攻到了神雄關。

“我覺得信使可能有所誇大,就算只有百餘人把守,神雄關也不至於立刻就被攻下。”

“東海王。”韓孺子發現自己犯下兩個錯誤,一個是將神雄關留給膽小怕事的主簿華報恩,一個是放走了東海王,這兩個錯誤當時都有迫不得已的理由,單獨來看沒有太大問題,如今交集在一起,很可能變成一個大錯,令神雄關不保。

在柴悅等將領的計劃裡,打敗匈奴人之後,楚軍立刻就要南歸,在神雄關取食休整,然後再返回關內諸營。神雄關一旦失守,碎鐵城八萬多名將士、兩萬餘名僕從幾天之內就將不攻自敗。

“立刻派兵回神雄關助防。”

“我已經派三千人出發。”

“好。”韓孺子努力讓自己冷靜下來,“對今天的作戰會有影響嗎?”

消息還沒有傳開,嶺上嶺下井然有序,可這隱瞞不了多久,等到將士們聽說神雄關有難,後果就很難說了,可能激發鬥志,希望儘快與匈奴人決戰,也可能惶恐不安,鬥志全消。

柴悅第一次指揮這麼大規模的戰鬥,很難做出準確的預測,“我建議按原計劃開戰,即使要回防神雄關,也應該先解決匈奴人的威脅。”

“好。”韓孺子只能這麼說,柴悅領命離開。

韓孺子心中無法鎮定自若,無論看過多少史書、聽過多少經驗,前方仍然沒有現成的路可走,每一步都是選擇,有些選擇尤其重要,一步走錯就是萬劫不復,他可以裝出無所畏懼的樣子,卻不能騙過自己。

韓孺子叫醒了附近帳篷裡的部曲衛兵,一刻鐘之後,他帶着一百多人騎馬過河,來到數裡之外的一座高地上,餓着肚子靜等天亮,如果今天必須開戰,他要第一個看到戰場。

天邊泛亮,戰場與匈奴人的營地尚未顯露,對面先傳來一陣馬蹄聲。

楚軍雖然駐紮在南岸,在北邊一直有哨兵,通常十人一隊,可這陣馬蹄聲明顯只是一騎,直奔高地而來。

晁化拍馬迎上去,大聲道:“來者何人?”

“是晁大哥嗎?”對面一個急迫的聲音問

“樑通?”晁化認出此人也是自己手下的部曲士兵。

韓孺子昨天給房大業派出兩名隨從,一名是馬大,昨晚返回,另一名就是樑通。

晁化將樑通帶到鎮北將軍面前,樑通道:“房老將軍要與匈奴人重新確定和談時間,他說希望安排在正午。”

韓孺子一怔,他與房大業之前有過約定,和談時間若選在午時之前,就是可以對匈奴人開戰,這也是馬大昨天帶回來的消息,若在午時之後,則表示房大業發現了陷阱,楚軍不宜過河,可正好選在午時是什麼意思?難道身處匈奴人營地中的老將軍也無法做出判斷?

樑通就帶來這麼一句話,別的都不知道。

韓孺子還是需要自己做出決定,而且是迅速做出決定。

“回營。”他說,帶頭駛下高地,向南岸馳騁。

楚軍將士已經騎上馬,第一批隊伍越過山嶺,守在河邊,只待一聲令下,就將全線渡河。

韓孺子調轉方向,由西向東行進,檢閱即將投入戰鬥的楚軍。

他不看軍容、不看器械、不看馬匹,只看每個人的臉,駛出裡許之後,他再次調轉馬頭,來到嶺上,柴悅等衆多將領都在這裡,就等鎮北將軍到來之後下令。

神雄關的消息顯然已經散開,就連最普通的士兵也知道那座關的重要性,他們也在害怕、緊張,也在猶豫不決,不知是該先擊敗匈奴人還是回防糧草重地。

韓孺子來到柴悅、劉昆升等人面前,目光掃過,說:“取消作戰,全軍分批返回神雄關,留三千人守衛碎鐵城。”

衆將沉默,然後幾乎同時點頭,柴悅、劉昆升等人開口稱是,稍做商議,親自率領大批將官前往各營傳令。

韓孺子留在原處,觀察嶺上嶺下楚軍的動向,很安靜,沒有反對,沒有叫嚷,沒有混亂,大家似乎都能接受撤退的決定。

韓孺子還是不太放心,讓晁化帶領一些部曲士兵過河,仍是一里一哨,做出準備和談的架勢,他要向全軍表明,鎮北將軍會留下與匈奴人和談,最後一個撤離碎鐵城。

出外傳令的將領很快返回,柴悅沒說什麼,劉昆升等人都勸鎮北將軍儘快前往神雄關,甚至有人自告奮勇要代替他與匈奴人和談。

韓孺子婉拒了所有人的好意,然後給他們安排任務:柴悅擔任回防神雄關的前鋒,最先出發,然後是北軍都尉劉昆升,最後是左將軍韓桐,前鋒馬不停蹄,後兩支隊伍正常行軍,右將軍馮世禮率軍留守至明日。

韓孺子在給柴悅創造一次機會,希望他能在神雄關將整支北軍牢牢掌握住。

大軍由攻轉撤可不容易,尤其背後就是強敵,韓孺子一直留在嶺上,將旗飄揚,儘量讓所有人都能看到,他監視着每一支隊伍的動作,不允許任何人急躁。

臨近午時,大軍剛剛撤走三成,就這樣,他還覺得太快了,不停地派人前去提醒各營將領務必帶齊所有物品,不可遺漏。

然後他帶着十名衛兵出發了,在衆多楚軍的注視下,駛過木橋,去與大單于繼續和談。

對他來說,這又是一次吉凶難測的冒險,不僅前方的匈奴人敵我不明,後方的楚軍也很難完全信任,對鎮北將軍的威望,這倒是一次檢測。

起碼在鎮北將軍駛出南岸楚軍的視線之前,一切太平。

這一次,大單于先到了一會,仍然只帶金垂朵一人。

房大業站在門口迎接,韓孺子將衛兵都留在外面,有房大業當翻譯足夠了。

“抱歉,我不能給鎮北將軍更明確的建議。”房大業低聲說,“匈奴人沒有後援,可他們有背水一戰的決心,這次是楚軍攻、匈奴人守,我猜不出結果。”

“老將軍送來的信息對我非常重要。”韓孺子笑着說,邁進帳篷的那一刻,他終於冷靜下來,相信自己的決定沒有錯,相信後方的楚軍不會背叛自己。全本小說網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通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感謝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六十三章 回宮
第一百三十五章 大軍第五百二十八章 京城之火第二百八十一章 洛陽皇叔第八十五章 崔府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二十七章 留人第九十五章 賭徒與賭徒第四百二十四章 佟妃緊張第三百三十二章 兩路逃亡第二百零六章 定計第六十五章 風水輪流轉第五百二十九章 皇帝的兩封信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一百四十六章 齊王后人第一百一十章 望氣的奧妙第三百零一章 不信不疑第二百二十五章 不太會說話第十七章 凌雲閣上凌雲志第二百六十六章 失控之戰第四百八十五章 辯才第三十八章 撞門第二百八十三章 不可再退第四百四十一章 皇帝之請第四百八十四章 三招第二百一十一章 老實人發怒第四百零六章 曲徑通幽第二十九章 大婚在即第四百零一章 獻禮通知第三百一十二章 夜襲晉城第三百九十章 留下(二更)第二百零九章 讀書人的立場第十六章 皇帝總是一無所知第三百五十九章 信馬由繮第二百三十二章 衣服上的龍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六十八章 御狀第三百八十章 江湖盟主第一百二十九章 及時雨第一百八十七章 遙遠的西方第一百一十九章 夜行湖中第三百零九章 聲名遠揚第七十六章 老婦闖門第三百六十三章 後宮大勢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一百九十二章 城牆上下(求月票求訂閱)第三百零五章 選妃之爭第六十八章 書房第一百五十一章 匈奴人的誘兵之計第四百六十一章 祭天第四百九十三章 遷都之爭感謝第四百六十七章 古怪的求情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攻(求訂閱求月票)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四百一十五章 不離第四百五十七章 毒第七十五章 劫車第一百二十六章 要挾(求訂閱求月票)第七十章 掛名宿衛(明日上架,求首訂)第五百五十五章 最好的師傅第二百八十七章 曲聲動心第五百五十四章 一走一回第五百四十四章 雪中追敵第二百二十八章 宰相要負責第七十八章 遺孤第二百五十四章 無眠之夜第一百五十八章 招供第六十章 宮門第二百八十章 洛陽城外第一百一十七章 迎戰第四百三十九章 冒名第三百章 孰是孰非第四百零三章 長久之計?第三百三十八章 東海王的猜測第六十四章 無人相信的真相第四百七十九章 羣盜無主第一百四十九章 頑石第四百八十二章 無心之失第五百一十一章 是楚軍還是海盜?第二百二十一章 兩虎第二百七十七章 習慣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新章發佈時間調整第二百一十五章 虛能生實第五百一十五章 皇后的承諾第一百五十六章 援軍第三百六十六章 宮中從無爭鬥第八十六章 皇太妃的囑託第二百一十二章 第四名爭位者第一百七十八章 東海王的承諾第五百二十六章 大楚使者第一百一十八章 未來與現在第三百六十八章 重返倦侯府第三百五十五章 東海王的仇恨第三百五十八章 膽大包天的車騎將軍第五百一十九章 不添亂第八十四章 以下觀上第四百零八章 刺客的希望第六十三章 回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