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別無他法唯分治

bookmark

好一會兒,趙鴻運才問道:“史肇慶妻子何在?”

這妻子,包括老婆孩子,泛指家人,可不單單是老婆啊!

林盛保連忙答道:“池國夫人在京中,已被武德司控制住了。不過史家長子、次子皆在外爲官,臣已令人追索,不知可能抓住。”

周承唐制,五品以上文武官員之母、妻爲外命婦,其中一品官員及國公之母、妻爲國夫人。

史肇慶雖然之前的散官和職事官都是正二品,但他的爵位乃是正一品的國公,故而其妻從其爵封爲池國夫人。

“嗯。”趙鴻運點點頭,重又陷入沉思。

雖然沒有明確地說出來,但林盛保知道自己安全了,當下腦筋急轉,想要體現一下自己的作用。

只是還不等他想出一個頭緒出來,就聽趙鴻運道:“去把政事堂和樞密院的四位相公請來。”

“喏。”林盛保應了一聲,再次拜下,然後爬起來倒退出殿。

獨留趙鴻運一人在殿中翻閱奏章、文書。

過了約半柱香時間,殿外傳來林盛保的聲音:“官家,四位相公請見!”

趙鴻運擡起頭來,朗聲道:“進。”

林盛保側身領着四位相公進入殿內,他十分乖巧地立到趙元昌右側,而劉明四人則是站在殿中長揖到地:“臣等參見陛下!”

“諸卿不必多禮,坐下說話。”

四人按照次序在座椅上坐好。

史肇慶踞漢中自立的事情他們也都知道了,自然能猜到這個時候趙鴻運召集諸相,是要商議什麼事情。

果然,待四人坐好,趙鴻運就開口道:“史肇慶擅殺將領,自領興元節度使,強佔成、階、金三州,攻鳳州轄地,卿等可以對策?”

四人對視一眼,其實都明白史肇慶有叛周的理由,但卻想不到他真的會下定決心走出這一步。

史肇慶比趙鴻運還大兩歲,石晉時期雖比不上趙鴻運的權勢,但也是一個實權大將。三年前趙鴻運篡晉,史肇慶雖沒出力,但也沒反對。

之後趙鴻運爲了拉攏他,給了一個國公爵位,之後又讓其擔任樞密副使。

問題就出在這裡!當時楊邠因曾以文臣身份領過兵,被任命爲樞密使,趙鴻運的心腹吳巒也早早佔了一個樞密副使的位子。這樣一來,史肇慶這樞密副使就當得很沒意思了。

這也就算了,畢竟他還有一干舊部,在軍中威望也不是一時半會能消去的。

可是後來趙鴻運開始削弱武將權力,限制各節度使駐地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是通過對外戰爭完成各軍將領的調換。

吳巒等心腹藉此統領大軍在外,同時也提拔了劉承澤這等新貴。

史肇慶的舊部要麼改換門庭,要麼失去兵權,他可以說是威望雖在,但實際權力剩不下多少了。

他也明白趙鴻運對自己的提防,故而一直恭謹小心。

直到這一次事發突然,身在京中的兩位皇子都沒有領兵經驗,一時之間也來不及宣調有足夠威望且可以信任的老將。

相比起西邊那些節度使,趙鴻運最終還是選擇了史肇慶。

畢竟這幾年他比較乖順,兩個兒子也都在周國各自發展,顧慮還是不少的,

好一會兒,樞密使楊邠才道:“陛下,臣以爲,此事當嚴懲。否則此例一開,怕是天下將亂。”

“楊卿以爲,當如何嚴懲?”

楊邠猶豫了一下才道:“臣以爲,當趁其立足未穩,遣各軍攻漢中。”

說到這裡,他頓了一下,然後道:“可許諾,先入漢中者爲王。”

“荒謬!”首相劉明當即呵斥,“楊樞相此言斷不可行!漢中難攻,強攻者怕是要損失巨大。只怕皇命下達,諸節度使無一人願戰,此置朝廷臉面於何地?”

“若非如此,又能遣何人前去京兆備戰?”楊邠卻是毫不在意,“朝廷要表達的是一個態度,如今蜀中正僵持,此番史肇慶入蜀又帶了數萬戰兵、民夫,實在不宜再戰。”

聽到這裡,朱慶堯突然開口道:“此次入漢中,所起兵馬民夫皆是自諸州徵集,怕是戰後還需迴歸各州吧?”

此話一出,殿中衆人皆是眼前一亮。

楊邠考慮一番後道:“那史肇慶已經攻下了成、階、金三州,鳳州也有縣城淪陷,怕是就有此考量在內。”

“如此一來,漢中必然空虛。”朱慶堯補充道,“史肇慶立足未穩便急取諸州,着實是一着臭棋。”

“非也。”劉明搖頭道,“臭棋與否,全看朝廷如何應對。”

說着,他朝趙鴻運拱手道:“陛下,臣以爲,對漢中叛軍,宜分裂之。”

其餘三人皆道:“臣附議!”

趙鴻運考慮一番,也道:“便如此,政事堂擬製書。”

“制:史肇慶擅殺將臣、據地自立,褫奪爵位、官身,貶爲庶民。”

“敕:凡得史肇慶首者,官則至紫,民則至緋,無論官民,皆賜爲伯爵。”

“敕:蘇恆爲武定軍節度使、石謂爲成州刺史、朱玉昭爲階州刺史、楊志輝爲金州刺史。”

這四人皆是隨史肇慶入漢中卻又沒反對史肇慶自立的各軍都指揮使。如今史肇慶的興元節度使不被周國承認,然後又封此四人爲一州之主,這就是要讓漢中分裂了。

說完對叛軍的處置,趙鴻運又道:“敕:田重忠於王事,然爲逆賊所害,追贈爲山南西道節度使、懷化大將軍、上護軍。着有司議定美諡以褒忠臣,恩蔭其子以慰英靈。”

田重原先只是一個五品上四品下的都指揮使,如今追贈爲正三品,還罕見地追加官諡,再加上恩蔭子女,可以說是死得其所了。

同時,這山南西道節度使正是駐守漢中興元府,給一個被史肇慶殺死的周臣贈以這樣的官職,也不知道史肇慶心中會不會膈應。

不過也僅此而已了,一時之間周國也騰不出手來進攻漢中,中樞權威受損是無可奈何的事情。只不過這一番動作下來,至少能讓那些節度使心有顧忌。

接下來就看漢中數個月之內能否平穩。若能,則那些本就不滿權力受限的節度使就要有新的想法了;若不能,周國中樞正可藉此威望撤換一些不安穩的節度使。

只不過無論是誰,都沒提如何對待史肇慶的家人。

畢竟就算是全部誅殺,也沒什麼作用,只能讓史肇慶更堅定地反周。

現在終究是亂世,說不得此次就奈何不得史肇慶,也算是爲以後合作、招降留一條路。

當然,若是史肇慶最後敗亡,那他的家人是鐵定保不住的。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
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四百四十八章 名利相誘推物理(二)第三百八十七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三)第六百四十二章 朝堂政事定於一(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一百三十一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八)第二百二十八章 戰鬥已起押何方(一)第五百六十六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一)第四十四章冊命封王秦最貴第二百九十一章 不急不緩蘊風雷(二)第六百四十五章 此戰須有終結日第六百四章 各有安排待時變(一)第四百六十五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二)第七十三章再失一相猶不慌第五百五十章 天子非無舐犢情(三)第六百七十五章 已有青枝落寒霜(五)第三十章收殮遺骸空餘悲第十四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二)第二百七十六章 兩姓永結秦晉好(二)第六百五十一章 銀夏戰事可定矣(三)第一百三十七章 臣殉國庶民哭君第七百三十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二)第七百十章 爲求生計拋臉面第七百三十一章 大風源自湘潭起(三)第十九章月下爭渡一線天(七)第744章 甘州風沙掩軍勢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三百二十一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八)第六百二十二章 羅網漸起如何破(九)第五百七十二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七)第四百六十三章 初爲廬帥風波起(十)第六百五十六章 決斷之重一肩擔第二百八十八章 事事皆起更當穩(二)第七百十六章 科舉艱難唯公平第四百二十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三)第二百三十七章 內亂未平外亂起(二)第三百三章 你猜我猜巧不巧(二)第四百三十一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十四)第三十八章手腕強硬治歸州(一)第一百八十八章 人心浮動議改制(二)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五百七十九章 今日青鋒且開刃(六)第三百九十一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七)第四百二十六章 四國紛亂戰愈急(九)第七百二十三章 我自蹈險全臣節(二)第三百一章 勿論賢愚皆可用第四百二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一)第三百三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一)第一百九十六章 兩手準備終定音(一)第五百四十二章 識大局治安創收第八十二章攻蜀時機在此時第二百九十九章 真理堂中談爲政(二)第五百八十六章 無人可得順心意(三)第一百八章正月之中再生變第四百九十九章 兒女相約爲親家第三百八十五章 明日之果今日因(一)第四百五十一章 接連不斷問對難第六百九十九章 亂雲遮蔽洛陽城(五)第二百七十八章 欲往西京諸事重(二)第三百七十八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十四)第六百五十七章 災情之下有奇人第六百二十八章 延慶征塵卷銀夏(五)第三百三十五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第一百七十九章 陳將明初入樞府(二)第五百九十四章 新風起時動微末第一百五章冬至祭祖獨愴然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二十二章廣植羽翼乃正道第三百三十八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十三)第七百二十六章 片瓦尺土不可棄(一)第五百三十九章 真真假假繞雲霧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四百四十二章 久別重逢父子情第四百四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十三)第二百二十五章 治軍難收稅更難第六百八十七章 功名只向馬上取(四)第七百二十四章 此世我心嚮往之第六百四十三章 賑災當以何爲先第四百五十章 道德名聲是利器第三百二十五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十二)第三百九十三章 手中有兵心不慌(二)第三百四十七章 雷霆雨露俱君恩(四)第五百六十九章 風雲操於何人手(四)第一百三十八章 獻民獻疆蜀國亡第五十四章心急火燎急入京第五百九十章 驟起爭端餘韻響(二)第三百七十二章 下車作威庖丁舞(八)第一百一十八章一頓操作猛如虎(二)第三百二十六章 戰雲騰空刀光閃(一)第七百三十九章 星火先落行伍中(一)第五百二十章 一令兩難算計空第五百九十八章 官分清濁又增污第一百二十八章 三軍爭誰能如願(五)第五十九章轉遍東京聞兵訊第七百三十八章 我與賊臣不兩立第三百十六章 白刃相接河南府(三)第七百九章 敢爲天下挑重擔(五)第六百六十五章 爲安諸軍分新餅第一百九十四章 罷相方始亂迷離(五)第一百六十二章 寒冬將至晚星稀(十一)